收藏 分享(赏)

基础会计及实训教案.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77719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139 大小:2.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及实训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基础会计及实训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基础会计及实训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基础会计及实训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基础会计及实训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课前引入:一、课题引入:(一)基础会计课程简介: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学习财务会计及其它专业课程的一门重要的入门课。主要包括必须掌握的一些财务会计基础知识与方法,如会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尤其是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以及有关会计的基本实务,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等。由于基础会计是一门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的课程,学习时应着重掌握会计核算的各种基本方法,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既要学会操作,又要弄清道理,要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核算,同时要概括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会计的基本技

2、能,以便在后续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熟练运用。(二) 基础会计课程学习建议:1学习时要处理好全面和重点的关系,要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把握重点。其实,也只有进行了全面学习,才能真正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而课程的基本内容就是课程的重点,也就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所在。 会计基本理论问题,对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初学者来说,大多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学习时可以先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一般的了解,待学完本课程全部内容,以及各门专业会计课程之后,再对这些问题作深入的理解。2要处理好记忆、理解和应用的关系。学习一门课程总是应该记忆一些基本内容的,但记忆不应是死记硬背,而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实际上也只有在理解的基

3、础上才能记得住,记得牢。3学习基础会计 ,要注重原理的学习,吃透原理,活学活用。本课程主要阐述的是会计核算的原理。学习会计核算方法,不能就方法论方法,要注意理解其理论依据。为此,学习中要处理好原理与具体方法、具体业务处理的关系。4要把课程内容的学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企业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的学习结合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制定其他一切会计法规、制度的法律依据。它的制定和实施开创了我国会计工作的新局面,对规范和加强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发挥会计工作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具有重大意义。2(三)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方

4、法: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过程中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个环节:1认真阅读讲解内容。一般地只有把讲解内容仔细消化了,其它学习环节才能搞好。如果不把基本内容真正弄懂弄通,就忙于阅读其他教学资料、做作业题或测试题,必然事倍功半。阅读讲解内容前,应先看学习建议、学习目标和要求及内容概述,理解每一讲的基本要点,掌握每一讲的梗概,弄清每一讲的重点、难点。基础会计是一门业务技术性较强的课程,主要内容是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阅读教材时,要循序渐进地掌握每一种业务方法,弄清各种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等。这门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是,只要能做到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马虎,不粗心,是不难全面

5、掌握的。2适当参阅有关资料。学习时要阅读一些相关的资料,学员可根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选学一些参考资料,如财务与会计 、 会计研究等刊物上的文章。阅读参考资料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教材基本内容的理解。3独立完成习题作业。 基础会计的主要内容是阐明会计核算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要掌握各种业务方法,除了阅读有关内容以外,必须动手完成练习。只有会做了,才算真正理解。对于练习与测试这个环节,切不可忽视。第一节 会计的意义一、会计产生与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使会计有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过程。它记录的内容在不断丰富,记帐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我国在西

6、周出现了“会计”一词,当时的朝庭设有“司会”的会计官员,掌管朝庭钱粮和税赋的收支,建立了“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成”的“日成” 、 “月要” 、 “岁成”报告文书,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和监督。唐、宋时期,会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四柱结算法” 。它用“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进行账目结算,并据以编制“四柱清册”以报销钱粮和办理移交;使会计记录既可连续进行,又可分期结算。明末清初,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龙门账” 。以“进-缴=存- 该”为公式进行试算平衡,并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 。清朝末期,民间商业又出现“四脚账”,要求对每一笔经济业务“来账”和“

7、去账”都要登记,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20 世纪 30 年代,我国会计学家引进了西方财务会计,推动了中小企业会计改革,出现了中式账簿记和西式账簿记并存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国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应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方针的贯彻实施,这种分行业、分所有制为特征的集权式会计核算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推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进程,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于 1992 年 11 月 30 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统一3了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的财务制度,采

8、用国际通用的会计方法和报告体系。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会计准则体系也逐步健全。从 997 年到 2001 年财政部先后发布了 16 个具体会计准则。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会计应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发布了一项基本准则 和 38 个具体会计准则,在 2007 年 1 月 1 日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也日臻完善,1985 年 5 月 1 日我国正式实施了第一部会计法 。1993 年 12 月 29 日起实施修正后了会计法 。1999 年 10 月 31日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会计法 ,并于 2000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

9、。会计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古代会计2、近代会计:会计的特点是:一方面商品经济在一些国家发展的结果,使会计有可能充分使用货币形式,作为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手段;另一方面会计记录采取复式记账,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账户体系。其原因有三个:一是复式簿记方法的推广。它是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二是职业会计师的出现和发展。1854 年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协会英国的爱丁堡会计师公会的成立,被认为是近代会计发展史的第二个里程碑;第三个里程是会计电算化最早是 1953 年美国开始电算化处理。我国是 1978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3、现代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二、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10、(一)会计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旨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二)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能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3、会计对经济活动具有促进、控制、考核和指导作用三、会计的职能与作用(一)会计的职能1、核算职能:会计核算职能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计算、记录和比较,从而反映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2、监督职能:主要是对资金运动的控制。3、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二)会计的作用1、会计微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2、会计在客观经济

11、管理中的作用四、会计信息服务的对象(一)会计的外币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关、职工、供应商和顾客。(二)会计信息内部使用者:指企业内部管理者。小结: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使会计有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过程。它记录的内容在不断丰富,记帐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会计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会计的特点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能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会计对经济活动具有促进、控制、考核和指导作用。会计职能有核算、监督和参与经济决策三个职能。作业:41、会计发展的有哪三个阶段?2、什么是会计?有何特点?课前引入:复习会计的概念,介绍会计对

12、象和任务。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与任务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虽然不同类型的组织的经济活动不同,可是它们的财产物资都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就是资金。(一) 、企业会计的对象企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周而复始地循环周转。企业的资金在不同的生产经营阶段循环周转,并表现出不同形态。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1、工业企业资金运动工业企业通过筹资活动所取得的资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货币资金出发,铱次经历供应过程、生产

13、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最后回到货币资金上来,这称为资金循环。第一个循环结束,第二个循环过程又在此基础上开始,于是资金循环又重复进行下去。不断重复进行的资金循环形成资金的周转。供应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货币资金原材料储备资金在产品生产资金产成品成品资金 货币资金资金投入 资金退出资金重新投入生产周转图 1-1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2、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是组织商品流通,它的资金依次经过购进和销售两个阶段。在商品购进阶段,用货资金采购商品,货币资金转化为商品资金;在销售阶段,把商品销售出去,商品资金又转为货币资金。因此,商品流通企业资金运动方式是从货币资金到商品资

14、金,再到货币资金连续不断的循环和周转的。图 1-2 商品流通企业资金运动过程5购进过程 销售过程货币资金 商品资金 货币资金资金投入商品资金退出资金重新投入商品周转(二) 、行政事企业单位会计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预算资金收支,即在执行国家预算过程中的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它们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拨款。二、会计的目的1、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策有用会计信息资料。三、会计的任务(一)加强经济核算,真实、准确地提供经济信息(二)监督经济活动,维护财经法纪,控制经济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三)参与计划、预测昨决策,加强经管理第三节 会计的方

15、法一、会计方法的组成1、会计核算方法2、会计分析方法3、 会计检查方法4、会计管理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最基本的方法二、会计核算方法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告8、会计资料分析利用小结: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会计的目是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策有用会计信息资料。作业1、什么是会计的对象?分别说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2、会计的目的是什么?6课前引入:复习会计对象和任务,介绍会计方法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第四节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

16、、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条件(一)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是用来说明特定企业个体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对该特定个体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记录和反映应当与其所有者的活动、债权人的活动以及交易对方的活动分离。它明确了了会计工作的的空间范围。值得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例如,独资公司或合伙企业的财产和债务在法律上被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财产或债务,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其作为会计主体,以便区别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他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企业集团由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各个企业既是独立会计主体,又是法律主体,但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还应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由

17、此可以得出,法律主体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法人单位,也可以是法人单位内部的一个部门,还可以是由若干企业通过控股关系组成的集团公司。因此,作为了一个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2)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3)实行独立核算,提供反映主体经济情况的会计报告。会计主体确定后,会计人员只是站在特定会计主体的立场,核算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按照现在的形式和既定的目标无期限地继续下去,在可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不会进行清算,它所持有资产将按照预定的目的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或

18、者转让,它所承担的债务也能如期偿还。它明确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为会计核算正常进行提供了依据。持续经营假设是权责发生制赖以存在的基础,例如,资产计量尺度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变现净值等多种形式。在一份财务报表中究竟采用哪一种计量尺度,与企业是否持续经营下去这个前提有密切关系。(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相等时间单位,以便于工作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及时、连续的反映。这种为了会计核算的需要而人为划分的相等时间单位,称为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目前世界各国在多按照日历会计年度,但也例外。根据我国会计法第

19、十一条规定,我国会计年度是自公历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有了会计分期这个前提条件,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只有正确划分会计期间,才能准确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资料,才符合可比性这个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根据我国会计法第十二条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二、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一)权责任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又称为“应计制” ,

20、即会计上对收入和费用应将其实际发生影响的期间,而不是其发生现金收付的期间来来确认。虽然企业资源及其变动都会引起现金流动,但由于存在会计分期,现金收付的期间和资源实际变动的期间可能不一致。这样,在确认资产、7负债、收入、费用时就出现两种制度的选择:一是收付实现制,按照期间内实际收付的现金对相关项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第二种是应计制,按照资源及其变动的发生期间来确认、计量和报告。(二)借贷记账法小结:会计方法的组成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告和会计资料分析利用。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条件

21、有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持续经营和货币计量。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责任发生制和借贷记账法。作业1、会计方法有哪些?2、会计核算方法能哪些?3、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条件有哪些?4、什么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8课前引入:复习会计方法和会计基本前提条件,介绍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计量属性。第四节 会计基本前提条件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 、可靠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动量矩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真实可靠是指会计信息值使用者信赖的程度,它可分为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二) 、相关

22、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这里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 、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 、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耶对切透镜 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变更,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五) 、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

23、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以理解为当法律形式不能准确表达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的时候,应穿过法律形式,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经济实质进行核算。(六) 、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七) 、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入、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性反映了会计人员对其报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态度,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当局对企业通常过于乐观的态度所可能导致的危险。(八) 、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

24、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第五节 会计计量一、会计计量要求会计计量是指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入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二、会计的计量属性(一)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的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现金或者现金等式价物的金额计量。(二)重置成本9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存

25、偿付该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三)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的金额扣除该项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四)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五)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小结: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会计实务中

26、使用的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作业: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哪些?2、会计计量属性有哪些?10课前引入:复习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计量属性。介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第一节 会计要素一、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企业的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源能被企业控制。预期会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的潜力。

27、(一)资产的特征。资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是为企业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拥有,也是企业控制的。(3)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二)资产的分类。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1)流动资产。它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能力不受限制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原材料等。(2)非流动资产。它是指

28、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三)资产确认的条件。资产确认要满足二个条件:(1)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二、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现实义务指企业在现有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一)负债的特征。负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负债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

29、流出企业。负债通常是在未来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包括现金和其他资产)或揭提供劳务来清偿。(2)负债是过支渠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也就是说,导致负债的交易或者事项必须是已经发生,例赊购商品或使用劳务会产生应付账款,接受银行贷款则会产生偿还贷款的义务。只有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上才有可能确认为负债。对企业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不构成企业的负债。(二)负债分类。负债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1)流动负债。它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30、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2)非流动负债。它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11应付款等。(三)负债确认的条件。负债确认要满足二个条件:(1)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是未来流出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能计量。只有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的条件的项目,才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列入资产负债表。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它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31、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包括构成企业承包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这部分投入资本计入资本公积,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项目下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利得是指由企业非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留存收益,它是企业历

32、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一)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的特征:(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示需偿还所有者权益;(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要益才返还给所有者。(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分配,(二)所有者权益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成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例如,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只有该资产符合资产确认条件时,也相应地符合了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小结: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

33、源;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现实义务指企业在现有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它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作业1、资产的概念、特点和确认条件?2、负债的概念、特点和确认条件?3、所者权益的概念、特点和确认条件?12课前引入:复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介绍收入、费用和利润。第一节 会计要素四、收入收入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

34、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一)收入的特征:(1)收入应当是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其中,日常海域,是指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商品等;若出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并非是企业的日常活动,只是偶发性的收入不应确认为收入,而作为营业个收入确认。(2)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从而导致资产增加。例如,工业企业销售产品,必须要收到现金或者有权利收到现金,才表明该交易符合收入的定义。应注意的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有时是由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所导致的,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不应当

35、确认为收入,应当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因此,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将所有者投入资本排除在外。(3)收入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入不答收入的定义,不确认为收入。(二)收入确认的条件:(1)与收入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计量。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五、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1、费用的基本特征:(1)费用应当是企业日常

36、经宫活动中发生的。它应当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这日常活动的界定与收入定义涉及到的日常活动相一致。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广告费、职工薪酬、折旧费、办公费、交际应酬费等。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目的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因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应当计入损失。(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所有者分配的利润。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导致资产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它的表现形式包括,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流出,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流出或者消耗等。因此,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而该经济利益的流

37、出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抵减项目,不应确认为费用,应将其排在费用之外。(3)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费用相关经济利益的流出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流出不符合费用定义,不确认为费用。(二)费用确认的条件(1)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的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额;13(3)经济利益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在费用确认时应注意的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

38、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六、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1、利润的内容。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的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企业应

39、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之间的区别,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2、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支渠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信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小结:收入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作业:1、收入的概念、特点、分类和确认与列示?2、费用的概念、特点、分类确认与列示?

40、3、利润的组成内容?14课前引入:复习收入、费用和利润。介绍会计恒等式。第二节 会计恒等式一、会计恒等式的含义六项会计要素反映了资金运动的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它在数量上存在着特定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用公式来表式,我们称其为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前的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它是制定各项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资产=负债+ 所者权益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资产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益,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开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

41、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我们把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统称为“权益” 。资产和权益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存在、分布的形态,而权益则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因此,企业有多少数额的资产必须与其等量权益。用公式表达就是:资产=权益=债权权益+ 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反映了会计基本要素(资产、负债和所要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反映了企业资产归属关系,它是设置账户、复式记帐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的依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每天都会发生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从而引起各会计要

42、素的增减变动。都不会破坏等式的平衡关系。二、经济业务与会计恒等式的关系1、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增加金额相等;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加金额相等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减少,增减金额相等4、一项负债减少,一项资产减少,减少金额相等5、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负债增加,增减金额相等6、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等7、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资产减少,减少金额相等8、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负债增加,增减金额相等9、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等举例:利达工厂 2007 年 10 月 31 日拥有资产 1100000 元(库存现金

43、800 元,银行存款26000 元,应收账款 200000 元,固定资产 500000 元,原材料 273200 元,库存商品 100000元) ,负债为 286000 元(应付账款 18000 元,短期借款 50000 元,长期借款 210000 元。应交税费 8000 元) ,所有者权益为 814000 元(实收资本 400000 元,资本公积 100000 元,盈余公积 114000 元,利润分配 200000 元) 。资产 期初金额 增减金额 期末金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期初金额增减金额 期末余额15现金 800 +300 1100 短期借款 50000 -20000 -300000银行存

44、款26000 30000-300-20000-850027200应付账款 18000 +6000-180006000应收账款200000 200000 应交税费 8000 8000应付利润 +12000 12000原材料 273200 +6000 279200 长期借款 210000 +30000 240000库存商品100000 100000 实收资本 400000 +30000+18000-8500439500500000 资本公积 100000 +10000 110000盈余公积 114000 -10000 104000固定资产500000利润分配 200000 -12000 18800

45、0合计 1100000 +7500 1107500 合计 1100000 +7500 1107500小结: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反映了会计基本要素(资产、负债和所要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反映了企业资产归属关系,它是设置账户、复式记帐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的依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每天都会发生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从而引起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都不会破坏等式的平衡关系。作业:习题 2-1【目的】分析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资料】ABC 企业发生表 2-24 所示的经济业务。序号 项目 会计科目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1 存放在银行的资金 100000 元 银行存款

46、 1000002 生产用机器设备 250000 元3 向银行借入的临时借款 30000 元4 以前年度积累的未分配利润 800000 元5 对外长期投资 500000 元6 仓库中存放的已完工产品 320000 元7 应收外单位货款 46000 元8 应缴纳的税金 24000 元9 财会部门的库存现金 1000 元10 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 650000 元11 企业提存的盈余公积金 40000 元12 生产用厂房 550000 元13 应付外单位材料款 110000 元14 向银行借入的 5 年期借款 113000 元【要求】 判断上述经济业务的科目名称及其所属要素,完成表格。 试算资产总额

47、是否等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16习题 2-2【目的】练习资金变化类型。【资料】ABC 企业 200年 2 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将现金存入银行 1000 元。 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 150000 元。 以现金预支职工差旅费 900 元。 将已到期的应付票据转为应付账款,票面金额 50000 元。 接受外单位捐赠的运输用汽车一辆,计价 200000 元。 将购货商光明公司应付本单位的货款转为对光明公司的投资 30000 元。 以盈余公积 12000 元转增企业资本。 经批准,以银行存款退还投资者张三对本企业的投资 10000 元。 以盈余公积 6500 元弥补职工福利费。 购买原材料,价值

48、420000 元, (不考虑增值税)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未付。11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 120000 元,存入银行。ABC 企业 200年 1 月 31 日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表 2-25 所示。资产 金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金额现金 2000 短期借款 24000银行存款 50000 应付账款 36000应收账款 90000 应付福利费 12000其他应收款 500 应付票据 50000原材料 100000 负债合计 122000固定资产 127500 实收资本 320000长期投资 120000 盈余公积 26000资本公积 22000所有者权益合计 368000总计 490000

49、总计 490000【要求】分析上述经济业务的类型,并完成表 2-26。经济业务类型 经济业务序号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6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7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8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写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开设各账户“丁字账” ,登记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计算期末余额,并编制试算平衡表。17课前引入:复习收入、费用和利润。介绍账户的设置。第三节 账户设置一、会计科目设置的意义和原则(一)会计科目设置的意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按其不同特点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分类核算和监督的项目。每一个会计科目都有一定名称,反映其特定的经济内容。意义:分门别类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反映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统一名称和核算内容,对统一核算指标口径,分析利用会计信息,组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应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必须将统一性和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