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11T - 在用氨制冷装置压力管道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668743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6.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T - 在用氨制冷装置压力管道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DB11T - 在用氨制冷装置压力管道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DB11T - 在用氨制冷装置压力管道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DB11T - 在用氨制冷装置压力管道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DB11T - 在用氨制冷装置压力管道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XXXB 20备案号:XXX-201X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DB11/ XXX201X在用氨制冷装置压力管道 X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Radiographic inspection of corrosion and welds in ammonia refrigeration pipes by X-ray technique with digital detector arrays (征求意见稿)201X-XX-XX 发布 201X-XX-XX 实施北 京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目 录前 言 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射线照相等级.45

2、一般要求.46 数字成像检测技术.77 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198 检测记录和报告.20参考文献.21附录 A.22附录 B.27附录 C.28附录 D.30DB11/ XXX201Xi前 言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在与 ISO17636-2:2013(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elds Radiographic testing Part 2:X-and gamma-ray techniques with digital detectors 和 NB/T 47013.11-201

3、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11 部分:X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等标准比对的基础上,体现与 ISO 标准接轨的原则、采用 2015QK002氨制冷装置 RBI 与传统检验融合方法研究课题成果(见附录 C 和附录 D)、结合氨制冷管道数字 X 射线成像检测实践编制本标准,主要技术特点如下:图像质量等级与 ISO 标准接轨,A 级图像质量基本技术;B 级图像质量高级技术;中等技术 AB 级或比 B 级更高的图像质量,合约双方在协商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技术要求。规定了带包覆层含液管道焊接接头 X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内容;规定了管道壁厚及其减薄量测量内容;附录 C:锥状对比试块及其腐蚀减薄量检测过程;附录 D:管

4、道壁厚损失数字 X 射线 DWT 测试过程。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北京市丰台特种设备检测所、北京嘉盛国安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国营第二三九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强、谭伟、梁丽红、梁旭、张明洋、王广坤、王宝龙、王赫、李伟、陈玉平、李浩、李宏雷、陈克、刘阳、赵军、杨雷、崔海捷、帅家盛。本标准为首次制定。在用氨制冷装置压力管道 X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用氨制冷装置压力管道本体及其焊接接头的 X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称直径不大于 400mm,在用氨制冷装置压力

5、管道本体腐蚀减薄厚度测量和焊接接头裂纹、未焊透、未熔合、咬边、内凹、错边等缺陷(缺欠)X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其它带包覆层或含介质在用管道 X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可参照本标准进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 50126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18871 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Z 117 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T 23901.1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底片像质 第一部分 线型像质计 像质指数的测定GB/T 239

6、01.5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底片像质 第五部分 双线型像质计 图像不清晰度的测定NB/T 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NB/T 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2 部分:射线检测NB/T 47013.1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11 部分: X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TSG Z8001-201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DB11/ XXX201X13 术语和定义几何不清晰度、固有不清晰度、几何放大倍数、灰度值动态范围、线对、分辨力、分辨率、坏像素、数字探测器结构噪声等术语界定参见GB/T 12604.21和ISO 5576

7、 2。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氨制冷压力管道 ammonia refrigeration pressure pipe输送氨介质、利用氨气液两相转化实现制冷功能的管道,包含带包覆层的低压侧管道和不带包覆层的高压侧管道。3.2 阵列数字探测器 digital detector array,DDA 将X射线转换为离散阵列模拟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后通过计算机显示输出 X射线数字图像的电子设备。3.3 X射线数字成像 X-ray digital radiographyX射线穿透工件经光电探测器(DDA或IP成像板)采集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处理显示图像的一种成像方法。3.4 像素 pixel

8、X射线数字探测器的基本组成单元。X射线数字探测器都是由点(敏感元器件)组成的,组成探测器的每一个点就称为像素。3.5 灰度值 gray valueX射线数字图像中每一像素的数值。3.6 线性化灰度值 linearized gray value与探测器曝光量严格成正比例的像素数值,当探测器未曝光,对应的灰度值等于零。3.7 DB11/ XXX201X2阵列数字探测器的基本空间分辨力 basic spatial resolution of a digital detector array ectorbSRd在无被检工件、像质计放置于阵列数字探测器之上和透照几何放大倍数接近于1时,检测系统所能分辨的

9、最小几何尺寸细节的能力,在数值上等于在数字图像上测得的探测器不清晰度的一半。注:不清晰度的测量参见ISO 19232-5 标准 3。3.8 数字图像的基本空间分辨力 basic spatial resolution of a digital image imagebSR像质计放置于射线源侧被检工件之上,检测系统所能发现的被检工件图像中最小细节的能力,在数值上等于在数字图像上测得的不清晰度的一半。注:不清晰度的测量参见ISO 19232-5 标准 3。3.9 信噪比 signal-to-noise ratio,SNR数字图像中给定区域线性灰度值平均值与线性灰度值标准偏差之间的比值。3.10 归一

10、化信噪比 normalized signal-to-noise ratio,SNR N实测信噪比按下式除以基本空间分辨力(单位微米):bmeasurdNSR6.8SR3.11 对比度/噪声比 contrast-to-noise ratio,CNR数字图像两个区域灰度平均值之差与灰度平均标准偏差之间的比值。 3.12 归一化对比度/噪声比 normalized contrast-to-noise ratio,CNR N实测对比度/噪声比按下式除以基本空间分辨力(单位微米):bmeasurdNSR6.8CRDB11/ XXX201X34 射线照相等级本标准规定的 X 射线照相检测技术等级分为两个级

11、别: A 级图像质量基本技术;B 级图像质量高级技术; 若要达到中等技术 AB 级或比 B 级更高的检测技术要求,合约双方在协商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技术要求。5 一般要求5.1 检测人员 5.1.1 从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 放射工作人员证。5.1.2 从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的人员,应取得特种设备无损检测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专项资格,方可进行相应项目的检测工作。5.1.3 检测人员应了解与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数字图像处理知识,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5.2 检测系统与器材5.2.1 X射线机5.2.1.1 采用与探测器相匹配的X射线机

12、。5.2.1.2 公称直径不大于100mm的含介质带包覆层的管道或透照厚度不大于35mm钢材,宜选用焦点直径3mm及以下的脉冲源X射线机。5.2.1.3 公称直径150mm(含)以上的含介质带包覆层的管道或透照厚度(3565)mm钢材,宜选用1mm小焦点直流源X射线机。5.2.1.4 应根据被检工件的厚度、规格、焦距大小以及是否含介质、带包覆层等现场透照条件,选择X射线机的能量范围。5.2.2 探测器系统5.2.2.1 包含面阵列探测器及其通讯、控制线缆等配件。5.2.2.2 面阵列探测器像素宜为(100148)微米。5.2.2.3 A/D转换位数不小于14bit。5.2.2.4 探测器供应商

13、应提供探测器的坏像素表和坏像素校正方法。DB11/ XXX201X45.2.2.5 应按照具体的探测器系统规定的图像校正方法,对探测器进行校正。5.2.3 计算机与系统软件5.2.3.1 计算机显示器应满足的最低要求:a) 亮度不低于250cd/m 2;b) 灰度等级不小于8bit;c) 图像显示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d) 显示器像素点距不高于0.3mm。5.2.3.2 系统软件是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核心单元,实现以下功能: 平均、窗位、安全延时、图像416 倍不失真缩放、线缆/无线控制、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缺陷几何尺寸测量、缺陷标注、信噪比和基本空间分辨力测量、双丝像质计摆放角度测量、

14、图像存储、辅助评定和生成检测报告及其他辅助功能。5.2.4 像质计5.2.4.1 图像相对灵敏度采用线型像质计进行测定,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 ISO19232-16或GB/T 23901.1 的规定。5.2.4.2 图像和探测器基本空间分辨力采用双线型像质计进行测定,双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 ISO19232-53或GB/T23901.5的规定。5.2.4.3 线型像质计5.2.4.3.1 无包覆层、不含液态介质管道线型像质计的放置原则按NB/T 47013.11-2015中6.1.2.1要求。5.2.4.3.2 有包覆层、不含液态介质管道线型像质计的放置原则放置在射线源侧的工件

15、上;若相对灵敏度不能满足透照要求(见附录A 中表A.1A.3),放置于靠近探测器的保温层外侧。5.2.4.3.3 含液态介质管道线型像质计的放置原则放置在探测器侧的工件上。管道带保温层时,放置于靠近探测器的保温层外侧。5.2.4.3.4 当线型像质计放置在探测器侧时,应在适当位置放置铅字“ F ”作为标记,“ F ”标记的图像应与像质计的标记同时出现在图像上,且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5.2.4.3.5 线型像质计的使用和识别按NB/T 47013.11-2015 中6.1.2.2、6.1.2.3要求。5.2.4.4 双线型像质计5.2.4.4.1 是否同时使用线型像质计和双线型像质计由合约双方确

16、定。若放大倍率大于DB11/ XXX201X51.2,应同时使用线型像质计和双线型像质计。5.2.4.4.2 焊缝双壁双影透照,双线型像质计置于管子的射线源侧,图像基本空间分辨力满足表A.4或A.5要求(透照厚度为管子公称直径)、并且探测器空间分辨力满足表A.4或A.5要求(透照厚度为2倍管子壁厚)。5.2.4.4.3 焊缝双壁单影或单壁单影透照,双线型像质计置于管子的探测器侧,图像基本空间分辨力满足表A.4或A.5要求(透照厚度为管子壁厚)。5.2.4.4.4 管道带包覆层时,双线型像质计置于包覆层上,应进行工艺验证, 应imagebSR在参考图像上读取。5.2.4.4.5 当双线型像质计放

17、置在探测器侧时,应在适当位置放置铅字“ F ”作为标记,“ F ”标记的图像应与像质计的标记同时出现在图像上,且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5.2.4.4.6 双线型像质计的使用双线型像质计金属丝与图像(或探测器)的行或列成较小的夹角(如 2 5 ),且细丝置于外侧。在透照参数和检测对象不变的情况下(如一条焊缝的连续成像),可只在第一幅图像中放置双线型像质计,细丝置于外侧。5.2.4.4.7 双线型像质计的识别方法见NB/T 47013.11 附录C、ISO17636-2附录C 4。5.2.5 标记透照部位标记由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构成。5.2.5.1 定位标记焊缝透照定位标记包括搭接标记和中心标记。局

18、部检测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段标记。当铅质标记用数字表示时,可不用中心标记。5.2.5.2 识别标记识别标记包括产品编号、焊缝编号、图片编号和透照日期。返修部分还应有返修标记R1 ,R2(其数码表示返修次数)5.2.5.3 标记位置标记一般应放置在距焊缝边缘至少5mm以外,所有标记影像不应重叠, 且不应干扰有效评定范围内的影像;搭接标记放置的部位还应符合NB/T 47013.2的规定。无法标记时应在原始记录上画图标记。5.2.6 数字成像系统运行核查DB11/ XXX201X65.2.6.1应提供检测系统性能测试证明文件。在第一次使用前应进行检测系统性能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5.2.6.2

19、在如下情况下应进行核查,核查主要指测试系统分辨力,核查方法按NB/T 47013.11附录A或ISO17636-2 4附录C执行:a) 检测系统有改变时;b) 正常使用条件下,每3个月应至少核查一次;c) 在系统停止使用一个月后重新使用时;d) 对于脉冲源,当使用脉冲数占总脉冲数1/3、 2/3时,均须核查。5.2.7 曝光量确定原则5.2.7.1 应按照检测速度、检测设备和检测质量的要求,通过协调影响曝光量的参数来选择合适的曝光量;在满足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选择较低的曝光量。5.2.7.2 对于连续源射线机,单次曝光量范围:管电流(0.54.5)mA、通常情况下曝光时间范围(160 )秒。5

20、.2.7.3 对于脉冲源射线机,单次曝光量范围:脉冲数1199。5.2.7.4 多次叠加的总曝光量等于单次曝光量乘以平均次数。5.2.8 安全要求5.2.8.1 检测环境应满足说明书对相应检测系统运行环境(温度、湿度、接地、电磁辐射、振动等)的要求。5.2.8.2 X射线辐射防护条件应符合GB 18871和GBZ 117的有关规定。5.2.8.3 现场进行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时,应按GBZ 11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5.2.8.4 现场通风条件良好,氨浓度应在人体安全水平以下;必要时,穿戴氨用防护面罩。5.2.8.5 高空作业(离地

21、高度2米以上)应穿戴高空作业防护用具。6 数字成像检测技术6.1 焊缝透照布置6.1.1 透照方式DB11/ XXX201X7不带包覆层、不含液氨制冷管道对接焊缝DR(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透照方式见图13。不带包覆层、含液氨制冷管道对接焊缝DR检测透照方式见图 46。带包覆层、不含液氨制冷管道对接焊缝DR检测透照方式见图 79。带包覆层、含液氨制冷管道对接焊缝DR检测透照方式见图 1012。DB11/ XXX201X8图 1 对接焊缝双壁双影椭圆透照方式图注:源至工件距离可采用 f代替 f图 2 对接焊缝双壁双影垂直透照方式图图 3 对接焊缝双壁单影透照方式图DB11/ XXX201X9图 5

22、 含液管道对接焊缝双壁双影垂直透照方式图图 4 含液管道对接焊缝双壁双影椭圆透照方式图注:源至工件距离可采用 f代替 f图 6 含液管道对接焊缝双壁单影透照方式图DB11/ XXX201X10图 7 带包覆层管道对接焊缝双壁双影椭圆透照方式图注:源至工件距离可采用 f代替 f图 8 带包覆层管道对接焊缝双壁双影垂直透照方式图图 9 带包覆层管道对接焊缝双壁单影透照方式图DB11/ XXX201X11图 11 带包覆层含液管道对接焊缝双壁双影垂直透照方式图图 10 带包覆层管道含液对接焊缝双壁双影椭圆透照方式图注:源至工件距离可采用 f代替 f图 12 带包覆层含液管道对接焊缝双壁单影透照方式图

23、DB11/ XXX201X126.1.2 透照方向与透照区域6.1.2.1 透照时射线束中心应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需要时也可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透照。6.1.2.2 透照区域包含焊缝和距焊缝熔合线10mm范围内的母材区域。6.1.3 一次透照长度和透照次数一次透照长度和透照次数按NB/T47013.2-2015中5.5.4 a)规定的透照厚度比K 值范围进行控制。6.1.4 小径管透照6.1.4.1 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时:a ) 当 t /De 0.12 ,相隔 9 0透照 2 次;b ) 当 t /De 0.12 ,相隔 120 或 60 透照 3 次。6.1.4.2 椭圆成像有困难时

24、,宜采用垂直透照重叠成像(见图2、图5、图8、图11),一般应相隔 120 或 60 透照 3 次。6.1.4.3 采用倾斜透照双壁单影成像(见图3、图6、图9、图12),源至工件距离 f 在满足6.3.1节的前提下尽量取小值,像质计和铅字“ F ”标记应放置在探测器侧。 6.1.4.4 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多次透照时,经合同双方商定,可采用椭圆成像或重叠成像方式透照一次。鉴于透照一次不能实现焊缝全长的 100 %检测,此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扩大缺陷可检出范围,并保证图像评定范围内灰度、信噪比、灵敏度和分辨力满足要求。6.1.5 对于曲面外径大于 100mm ,且小于探测器有效成像尺寸的被检工件,

25、采用椭圆透照方式扫查缺陷,缺陷尺寸精确测定采用垂直透照或双壁单影透照方式。6.1.6 采集图像时,两张图像重叠区域长度应不小于 10mm。6.2 管道厚度测量透照方式采用切线技术测量管道壁厚的透照方式见图 13;采用双壁厚技术测量管道壁厚损失的透照方式见图 14。DB11/ XXX201X136.3 成像几何参数6.3.1 X 射线源至被检工件表面的最小距离对于图 1、图 2、图 4、图 5、图 7、图 8、图 10、图 11 透照方式,所选用的 X 射线源至被检工件表面的距离 f 应满足下述要求:对于 A 级图像质量:(1)325.7bdf图 13 切线技术测量管道壁厚的透照方式图图 14

26、双壁厚技术测量管道壁厚损失的透照方式图DB11/ XXX201X14对于 B 级图像质量:(2)3215bdf式中,b-工件至探测器之间距离,mm.对于图 3、图 6、图 9、图 12 双壁单影透照方式,f 应满足公式(3)、公式(4)要求:对于 A 级图像质量:35.7tbdf(3)对于 B 级图像质量:(4)315tbdf式中,t- 工件公称厚度,mm若规定对面状缺欠进行检测,为降低几何不清晰度,即使 A 级图像质量合格,射线源至被检工件表面的距离也应提高至 B 级图像质量要求的 f。6.3.2 接触透照时探测器与最小距离 f min 选择由于数字探测器的固有不清晰度远大于胶片的固有不清晰

27、度,为获得与胶片透照不清晰度相当的数字图像,除探测器的基本空间分辨力应分别满足公式(5)、(7)外,应增大公式(1)、(2)中 f 以补偿数字探测器的不清晰度,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最小距离 f min 应分别满足公式(6)、(8)要求(仅对探测器与工件接触的条件下有效,见图 12、图 45):对于 A 级图像质量:(5)153bSR(6)223min4).7/(bSRdf对于 B 级图像质量:(7)30bSRDB11/ XXX201X15(8)223min4)15/(bSRbdf6.4 几何放大技术对于图7-9 、图10-12 透照方式,如果像质计相对灵敏度和基本空间分辨力不能满足表A.1至A.

28、5要求,可以通过几何放大技术进行补偿-采用小焦点X 射线源并增大探测器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几何放大技术原理见附录B。6.5 散射线和无用射线的屏蔽可采用滤波板、准直器(光栅)、限制照射场范围、防散射线铅板等适当措施,减少散射线和无用X射线。6.6 图像质量及评定6.6.1 图像质量6.6.1.1 图像灵敏度应同时保证图像相对灵敏度和图像不清晰度(分辨力)的要求;按照图像质量等级要求及采用的透照方式,A 级与 B 级图像相对灵敏度和不清晰度应分别符合附录 A表 A.1表 A.5 的规定。对于 AB 级或比 B 级更高的图像相对灵敏度和不清晰度,合约双方根据有关标准另行约定。 6.6.1.2 补偿原

29、则如果图像相对灵敏度和不清晰度不能同时达到表 A.1表 A.5 的规定,可通过增加曝光量提高信噪比、进而提高线型像质计(丝号)的可见性补偿超出的不清晰度值(或超出的探测器基本空间分辨力)。对于小型缺陷(缺陷在射线透过方向上的尺寸 远远小于透照厚度),补偿原则w基于下列理论近似:befNSRcwC(9)式中, -常数, -有效衰减系数, -数字图像中测得的归一化cef NCRCNR为保证获得足够相对灵敏度的X射线数字图像,在以下三种情形下需要进行补偿:DB11/ XXX201X16a)CP 原则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 SNR(例如提高曝光量)补偿对比度的降低(例如提高管电压导致的对比度降低)。b)

30、CP 原则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 SNR(例如,对应于缺失的双线型像质计线对值,提高单丝像质计 IQIs 的丝号)补偿探测器不清晰度的增大(例如,基本空间分辨力高于标准规定图像质量应达到的基本空间分辨力)。例如:对于某一检测系统,采用椭圆倾斜透照方式检测 89x4 带包覆层液氨管道,要求达到 A 级像质,如果图像质量不能同时达到 W13 和 D9,则达到 W14 和 D8 可提供等效的检测灵敏度。补偿最大不超过 2 个丝号。c)CP 原则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 SNR 补偿因为数字探测器坏像素的校正导致的拟合不清晰度的增大。6.6.2 图像评定6.6.2.1 图像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后,方可进行被检

31、工件质量的等级评定。6.6.2.2 可通过正像或负像的方式显示。6.6.2.3 图像有效评定区域内不应存在干扰缺陷图像识别的伪像。6.6.2.4 图像有效评定区域内的灰度值应按照相应图像质量等级控制;可通过测量图像灰度直方图等方法确定图像灰度分布范围,图像的灰度值应控制在满量程的 20 % 80 %。6.6.2.5 信噪比要求应满足表 1 对归一化信噪比的最低要求。DB11/ XXX201X17表 1 归一化信噪比最低要求归一化信噪比 a,b管电压范围/kV 透照厚度/mmA 级 B 级50 100 15050150 70 12015025070 10050 70 10025035050 70

32、 70注 a:适用于焊缝,对于经平整与母材平齐的焊缝、焊接热影响区和母材,归一化信噪比最低值应为表中值的 1.4 倍;注 b:归一化信噪比测量的详细过程见 ISO 16371-1:20115;ISO17636-2:2013 附录 D4。6.6.3 缺陷的识别与评定6.6.3.1 缺陷的识别可采用计算机辅助人工识别。6.6.3.2 人工识别可通过窗位工具将计算机识别的灰度范围转换成人眼可识别的灰度范围,达到人眼识别的最佳效果。6.6.3.3 缺陷的评定可采用人工评定或计算机辅助评定方法。6.6.4 几何尺寸的测量6.6.4.1 几何尺寸的测量包括管道管径、壁厚和焊接缺陷的几何尺寸测量。6.6.4

33、.2 使用已知大小的物体作为参考点(例如钢球),通过参考点校正测量,采用系统软件直接测量管道管径、壁厚和焊接缺陷的几何尺寸。6.6.5 缺陷深度的测量6.6.5.1 缺陷深度测量用图像质量应不低于 A 级图像质量。6.6.5.2 腐蚀减薄量(壁厚损失)测量管道壁厚腐蚀减薄量(壁厚损失)采用切线技术或双壁厚技术进行测量。对于带保冷层的液氨管道,在校正液氨和保冷层对灰度影响的前提下,可采用对DB11/ XXX201X18比试块对管道壁厚腐蚀减薄量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与步骤见附录 C。灰度法测量管道局部减薄时,完好处及缺陷处的对比测量点应处于管道同一轴线上并尽量邻近。6.6.5.3 未焊透深度测量管道

34、缺陷深度的测量采用对比试件进行校准(见附录 D),实现管道未焊透等缺陷深度的定量测量。6.7 图像处理、保存与存储6.7.1 图像处理采集图像数据可选用连续帧叠加的方法,图像评价和缺陷评定可采用灰度增强等图像处理方法优化图像的显示效果;任何处理方法不得改变采集的原始图像数据 4,7。6.7.2 图像保存6.7.2.1 图像应存储在硬盘等数字存储介质中,并在只读光盘中存档。6.7.2.2 检测图像应备份不少于两份,相应的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也应同期保存。6.7.2.3 图像保存不少于 8 年,在有效保存期内图像数据不得丢失和更改。6.7.3 图像存储6.7.3.1 存储格式宜采用标准 DICOND

35、E 格式或者 TIF、TIFF 格式,也可根据需要采用专门的存储格式。专门存储格式应留有与其他格式交换信息的接口。单位代码、工件编号、焊缝编号、透照规格、检测人员代码、识别标记等信息应写入图像文件的描述字段中,这些信息应具备不可更改性。6.7.3.2 存储格式应具有文件输出打印的功能。6.7.3.3 原始图像和标注图像均应保存,且原始图像的信息应具备不可更改性、连续性和可读性。6.7.3.4 被检位置编号应与图像编号相对应。7 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7.1 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按NB/T 47013.2-2015中7的规定执行。7.2 管道壁厚减薄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DB11/

36、 XXX201X19按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和“质检特函2013 61号”文中关于安全状态等级评定与分级的规定执行 8-9。8 检测记录和报告8.1 应按照现场操作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检测过程的有关信息和数据。 X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记录除符合 NB/T 47013.1 的规定外,还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 ) 制造单位、检测单位或委托单位;b ) 被检工件:坡口型式、焊接方法;c ) 使用的检测工艺文件编号;d ) 检测设备:射线机有效焦点尺寸;e ) 检测规范:检测技术或图像质量等级、透照布置、像质计、滤波板、射线能量、曝光量或透照时间、射线机与探测器的相对关系、透照几何参数、软件处理方

37、式和条件等;f ) 图像评定:灰度值、信噪比、图像灵敏度、图像分辨力、缺陷位置和性质;g ) 检测工艺文件验证情况;h ) 检测结果及质量分级;i ) 审核人员及其技术资格;j ) 其他需要说明或记录的事项。8.2 应依据检测记录出具检测报告,报告格式见NB/T 47013.11附录E。X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报告除符合 NB/T47013.1 的规定外,还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 ) 制造单位、检测单位或委托单位;b ) 被检工件:坡口型式、焊接方法;c ) 使用的检测工艺文件编号;d ) 检测设备:射线机有效焦点尺寸;e ) 检测规范:检测技术或图像质量等级、透照布置、滤波板(类型、数量和厚度)

38、、像质计、射线能量、曝光量或透照时间、射线机与探测器的相对关系、透照几何参数、软件处理方式和条件等;DB11/ XXX201X20f ) 图像评定:灰度值、信噪比、图像灵敏度、图像分辨力、缺陷位置和性质。参考文献1 GB/T 12604.2,无损检测 术语 射线照相检测2 ISO 5576,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dustrial X-ray and gamma-ray radiology Vocabulary3 ISO 192325,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mage quality of radiographs Part 5: Ima

39、ge quality indicators (duplex wire type) Determination of image unsharpness value 4 ISO 17636-2:2013(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elds Radiographic testing Part 2:X-and gamma-ray techniques with digital detectors5 ISO 16371-1:2011,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dustrial computed radiography with stor

40、age phosphor imaging plates Part 1: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s6 ISO 192321,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mage quality of radiographs Part 1: Image quality indicators (wire type) Determination of image quality value 7 GB/T 17925-2011 气瓶对接焊缝 X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8 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关于氨制冷装置特种设备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质检特函2013 61 号)9 TSG D

41、7005-2018,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 10 BS EN 16407-1:2014, Non-destructive testing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of corrosion and deposits in pipes by X- and gamma rays Part 1: Tangential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DB11/ XXX201X21附录 A(规范性附录)焊缝图像质量最低值A.1 单壁透照技术,IQI 在射线源侧图像质量等级见表 A.1。表 A.1 线型像质计(IQI)DB11/ XXX201X22A.2 焊

42、缝双壁双影透照技术,IQI 在射线源侧图像质量等级见表 A.2。表 A.2 线型像质计(IQI)图像质量 A 级 图像质量 B 级名义厚度 t , mmIQI 值名义厚度 t , mmIQI 值1.2 t 2.0 W 17 1.5 t 2.5 W 182.0 t 3.5 W 16 2.5 t 4 W 173.5 t 5.0 W 15 4 t 6 W 165.0 t 7.0 W 14 6 t 8 W 157 t 10 W 13 8 t 12 W 1410 t 15 W 12 12 t 20 W 1315 t 25 W 11 20 t 30 W 1225 t 32 W 10 30 t 35 W 1

43、132 t 40 W 9 35 t 45 W 1040 t 55 W 8 45 t 65 W 9DB11/ XXX201X23A.3 双 壁单影或双影透照技术,IQI 在探测器侧图像质量等级见表 A.3。图像质量 A 级 图像质量 B 级透照厚度 wa, mmIQI 值透照厚度 wa , mmIQI 值2.0 w 3.5 W 16 2.5 w 4 W 173.5 w 5.0 W 15 4 w 6 W 165.0 w 7.0 W 14 6 w 8 W 157 w 12 W 13 8 w 15 W 1412 w 18 W 12 15 w 25 W 1318 w 30 W 11 25 w 38 W

44、1230 w 40 W 10 38 w 45 W 1140 w 50 W 9 45 w 55 W 1050 w 60 W 8 55 w 70 W 960 w 85 W 7 70 w 100 W 885 w 120 W 6 100 w 170 W 7注 a, 管道内含液态介质,应将液态介质深度折算成当量厚度后计入透照厚度 w;氨液当量厚度按 10%碳钢板厚度计。DB11/ XXX201X24表 A.3 线型像质计(IQI)A.4 不清晰度图像质量 A 级 图像质量 B 级透照厚度 wa, mmIQI 值透照厚度 wa , mmIQI 值1.2 w 2.0 W 17 1.5 w 2.5 W 182

45、.0 w 3.5 W 16 2.5 w 4 W 173.5 w 5.0 W 15 4 w 6 W 165.0 w 10 W 14 6 w 12 W 1510 w 15 W 13 12 w 18 W 1415 w 22 W 12 18 w 30 W 1322 w 38 W 11 30 w 45 W 1238 w 48 W 10 45 w 55 W 1148 w 60 W 9 55 w 70 W 10注 a, 管道内含液态介质,应将液态介质深度折算成当量厚度后计入透照厚度 w;氨液当量厚度按 10%碳钢板厚度计。DB11/ XXX201X25图像质量 A 级最大不清晰度见表 A.4; 图像质量 B

46、 级最大不清晰度见表 A.5。表 A.4 图像质量 A 级最大不清晰度(ISO 19232-5 双线型像质计)透照厚度 wa, b,mm最小可见 IQI 号和最大不清晰度(ISO19232-5) c, mm最大基本空间分辨力(相当于丝径+间距) c , , mmimagebSR1.5 w 2D110.160.082 w 5D100.200.105 w 10D90.260.1310 w 25D80.320.1625 w 55D70.400.2055 w 150D60.500.25注 a, 对于管道内不含液态介质的双壁单影透照方式,透照厚度 w =名义厚度 t;管道内含液态介质,应将液态介质深度折

47、算成当量厚度后计入透照厚度 w。注 b, 氨液当量厚度按 10%碳钢板厚度计。注 c, 最小可见 IQI 丝号和 适用于接触透照。如果采用几何放大倍率透照imagebSR技术,(见 6.4 节)IQI 丝号和 应在参考图像上读取。iDB11/ XXX201X26表 A.5 图像质量 B 级最大不清晰度(ISO 19232-5 双线型像质计)透照厚度 wa, b,mm最小可见 IQI 号和最大不清晰度(ISO19232-5) c, mm最大基本空间分辨力(相当于丝径+间距) c , , imagebSRmm1.5 w 4D130.100.054 w 8D120.1250.0638 w 12D110.160.0812 w 40D100.200.1040 w 120D90.260.13注 a, 对于双壁单影透照技术,透照厚度 w =名义厚度 t;管道内含液态介质,应将液态介质深度折算成当量厚度后计入透照厚度 w。注 b, 氨液当量厚度按 10%碳钢板厚度计。注 c, 最小可见 IQI 丝号和 适用于接触透照。如果采用几何放大倍率透照imagebSR技术,(见 6.4 节)IQI 丝号和 应在参考图像上读取。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