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 章 血 液 Chapter 2 Blood,体液是指体内的水及溶解于其中物质的总称。,细胞内液(40%) 体液(60%) 血浆细胞外液(20%)组织液,1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上层: 血浆(浅黄色)(55%)中间 白细胞和血小板 (1%)下层:红细胞(深红色不透明) (44%),1 血液的成分,水分(91%92%)血浆(55%) 血浆蛋白固体物质(8%9%) 无机盐 血液 脂类其他红细胞血细胞(45%) 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概 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白细胞和血小板占全血容积0.15-1%.血细胞比容
2、接近红细胞比容变 化: 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时, 都可使红细胞比容改变。贫血,血量(血容量),概念:人体血液的总量 体重的78%,或 7080mL/公斤体重 组成:循环血量和储存血量,2 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 血浆的主要成分:(1)水:占91-92(2)低分子物质: 占血浆总量的2包括多种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气体(3)血浆蛋白,盐析法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电泳法可将球蛋白分为1-、2- 、 -、- 球蛋白等;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含量为65-85 g/L其中白蛋白为40-48 g/L血清球蛋白为15-30 g/L血清,(3)血浆蛋白,血浆蛋白的主要作用,形
3、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 运输功能:运输激素、脂类物质等 参与凝血、抗凝和纤溶:纤维蛋白原 缓冲功能:血浆白蛋白和它的钠盐组成缓冲对; 免疫功能:免疫抗体、补体由球蛋白组成;,3 血液的理化特性,1)比重(proportion) 全血:1.0501.060(由红细胞数量决定) 血浆:1.0251.030(与血浆蛋白含量有关) RBC:1.0901.092 (由血红蛋白数目决定),2)粘度(viscosity)(以水为1),全血:45(取决于血细胞比容) 血浆:1.62.4 (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3 ) 血浆 pH,血浆pH 7.357.45; 取决于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NaHCO3 / H2
4、CO3(20:1) ;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Na2HPO4NaH2PO4; 红细胞内缓冲对: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 K2HPO4 / KH2PO4;KHCO3/H2CO3,4) 血浆渗透压,渗透压:溶液中的溶质分子运动时所产生的吸水力。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渗透压是一切溶液的固有特性 影响因素: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与溶质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 表示方法:渗透摩尔浓度渗透重量摩尔(1mol非电解质溶质溶解于1kg水中所形成的渗透压,Osm/kgH2O);渗透体积摩尔; mmHg. 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所形成
5、的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正常人血浆渗透压:300mmol/L(约770kPa) 其中血浆晶体渗透压298.7 mmol/L血浆胶体渗透压1.3mmol/L,(5) 渗透压的作用,血浆晶体渗透压对于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极为重要 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于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有重要作用,(6)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等张溶液:能使悬浮
6、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等张溶液定是等渗溶液(如0.85%NaCl溶液),但等渗溶液不一定是等张溶液(如1.9%尿素溶液),0.85% NaCl溶液是等渗、等张溶液 ( NaCl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 1.9% 尿素溶液是等渗溶液但不是等张溶液 ( 尿素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引起红细胞溶血),血浆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 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水肿,血浆容量降低,4 血液的功能:内环境稳态,运输功能:运输O2 、CO2 、营养物质和激素及代谢产物 缓冲功能:PH 7.357.45 缓冲对NaHCO3/H2CO3 维持体温相对恒
7、定:水比热较大,可吸收大量热量 参与生理性止血功能:血小板 防御功能:白细胞,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的生理 (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1. 形态:无核、双凹圆碟形 2. 数量: 红细胞 血红蛋白(g/L)男性 (4 5.5)1012 120160 女性 (3.55)1012 110150 3. 功能:运输O2和CO2,(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可塑变形性 悬浮稳定性 渗透脆性,可塑变形性(plastic deformation),双凹圆碟形表面积/体积 较大易于变形,悬浮稳定性 (suspension stability),概念: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能较稳定地悬浮在血浆中,(不容易下沉)的
8、特性 原因: 红细胞表面积/ 体积之比较大, 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力也大,下沉缓慢,悬浮稳定性的大小用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来表示抗凝血液中,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称为ESR。正常值(魏氏法): 男性为015mmh 女性为020mmhESR愈大,表示RBC的悬浮稳定性愈小,病人的红细胞 正常血浆中 血沉无变化 特别病人的血浆 正常红细胞 血沉 提示: ?,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概念: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用于表示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 意义:抵抗力越大表明渗透脆性越小,溶血,(三)红细胞生成的调节,Hb(Hemoglob
9、in)达正常,核渐消失,(三)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出生后,骨髓是制造RBC的唯一场所1. 红细胞生成的原料: 蛋白质、铁(Hb合成必需,Fe2+与转铁蛋白结合)2. 促进红细胞成熟的物质: VitB12和叶酸 DNA合成重要的辅酶,叶酸 四氢叶酸-DNA合成内因子 来源:胃粘膜壁细胞 作用:内因子+VitB12 复合物,避免消化酶的破坏,VitB12,缺铁-缺铁性贫血特点: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正常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正常红细胞性贫血特点:红细胞生成缓慢 叶酸、VitB12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特点:红细胞不能合成足够的DNA,使幼红细胞分裂成熟减慢,成熟红细胞,红细胞体积增大,RBC生成
10、的调节,1.爆式促进激活物(Burst promoting activity,BPA) 促进早期红系祖细胞分化增殖 2.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 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增殖,并向原红细胞分化 3. 雄激素刺激EPO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物,作用: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增殖,并向原红细胞分化加速幼红细胞的增殖和b合成网织红细胞的成熟 合成部位:肾脏 极少肝细胞 (胚胎:肝脏)例:肾性贫血 缺乏EPO 生理性刺激分泌因素:组织缺氧(图) 其它:雄激素 EPO RBC雌激素 相反的效应,(四) 红细胞的寿命和破坏,平均寿命:120天 0.8%的细胞衰老 破坏场所:脾、肝和骨髓血管外破坏(被巨噬细胞吞噬)90%血管内破坏(受机械冲击破损)10%,二、白细胞生理,数量:(4.010) 109L 分类 中性粒细胞 5070%嗜酸性粒细胞 0.55%嗜碱性粒细胞 01%单核细胞 38%淋巴细胞 2040% 功能:防御功能,Antithrombin ,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与a、a、a、a、a丝氨酸残基结合而抑制其活性 占血浆凝血酶抑制活性的75% 直接抗凝作用慢而弱,肝素增强2000倍,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产生的酸性粘多糖肺、心、肝、肌肉中丰富,血浆中甚少间接抗凝作用主要增强抗凝血酶III的作用,肝素(hepa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