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章运动系统.ppt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5864341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8.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章运动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章运动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章运动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章运动系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章运动系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运动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肌肉三部分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人体的支架称为骨骼。骨骼肌跨过关节,附着在关节两端的骨面上,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当肌肉收缩时,牵动骨骼产生各种运动。 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体育锻炼与运动系统的关系。,第一节 骨与骨连结 一、概述 (一)骨:成人共有 206 块,约占体重的 20%。 骨是一个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它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和骨基质构成。 1、分类:按骨的不同形态分为: 长骨:呈长管状,分为中间的骨干,又称为骨体,两端膨大的骨骺,多见肢骨。 短骨:立方形,主要分布于手和足,如腕骨及跗骨,承受较大的压力,灵活。,

2、 扁骨:板状,多见于颅腔,胸廓的骨,如颅骨的顶骨,肩胛骨等,构成腔壁。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含气骨:内有空腔,如颅骨的上颌骨,减轻颅重,引起共鸣。 籽骨:退化的骨块,位肌腱内。,2、骨的构造: 骨由骨组织和骨膜构成,骨内有骨髓腔,内含骨髓。 骨组织是一种结缔组织,其特点是有大量的细胞间质,并使骨组织成为一种坚硬而有一定韧性的结缔组织。 骨组织中含有大量的钙和磷。,骨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骨细胞分4种: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组织的细胞间质习惯上称为骨基质,简称骨质。骨质: 密质:长骨的骨干和其它骨的表面。坚硬,抗压,抗扭曲力强。 松质:长骨的骨骺、短骨、扁骨的内

3、部。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呈蜂窝状。 骨基质呈板层状排列,称为骨板。,骨单位,又称为哈弗斯系统,呈长柱状,由数层呈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又称哈弗斯骨板)围成,骨单位中央为中央管,或称哈弗斯管。间骨板是位于骨单位之间的一些平行骨板,是原有骨单位或内、外环骨板更新改建过程中的残留部分。,骨的解剖结构,骨髓: 红骨髓:胎儿幼儿骨髓腔及松质内部都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黄骨髓:5岁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成为黄骨髓。 骨膜:是一层纤维结缔组织膜,紧贴于关节面以外的骨面上。 外膜:外表面。 内膜:腔面。,3、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化学成分: 有机质 无机质 (脱脂干骨) 骨蛋

4、白33% 钙盐67% 物理特性: 弹性与韧性 硬脆 年龄差:成人: 3 7 幼儿: 5 5 老年: ,4、骨的可塑性:骨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发生形态和结构上的改变。 内在因素: N 、体液 外在因素:营养、机械力的打击、疾病、化学物。 5、骨的发生: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 6、骨的生长: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两种方式 7、骨的功能:支持、保护、运动、调节磷钙的平衡。,二、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构成骨连结。由于身体各部分骨的形态和功能不同按其连结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接。 1、直接连结(纤维连结) 骨与骨之间由结缔组织膜(如颅顶骨之间的缝)或软骨(如椎体之间的椎间

5、盘)直接连结,其间无间隙,不活动或仅有少许活动。 软骨结合 骨性结合 缝隙结合,2、间接连结(关节) 关节是人体骨连接的主要形式。 关节的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关节面:一凸一凹,表面有关节软骨,属透明软骨,减少磨擦,缓冲冲击。 关节囊:包在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囊,内有滑膜层,分泌滑液,保持运动的灵活性和动态平衡。 关节腔:囊与面之间的密闭间隙,正常情况呈负压。, 辅助结构:,1) 韧带,囊内韧带 囊外韧带,囊外韧带,囊内韧带,关节唇,韧带,关节内软骨,2)关节内软骨 由纤维软骨构成,位于两骨面之间。,有半月板的关节是膝关节。,半月板:膝关节,关节盘, 胸锁关节 桡腕关节 颞下颌关节,3

6、)关节唇,是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有加深关节窝,增加关节稳固性的作用。机体内有关节唇的关节是:肩关节和髋关节。,关节的运动: 屈、伸:两骨的角度变小为屈(前 屈)。 两骨的角度变大为伸(后伸)。 收、展:收(内收)向中线靠拢。 展(外展)远离中线。 内旋外旋:内旋(前转向内) 外旋(前转向外) 环 转:以上动作的复合动作。,关节的分类:根据关节运动轴的多少和关节的形态,分为以下几种: 单轴关节: A:车轴关节:围绕垂直轴转动。 B:滑车关节:通常作冠状轴上的屈伸运动,如指间关节。 C:蜗状关节:滑车关节的变形,关节面倾斜,运动轴与骨的长轴不成直角,如肘关节。,双轴关节: A:椭圆关节:

7、关节头椭圆,窝与其相适应,额状轴屈伸,矢状轴上的收、展、环转,如桡腕关节。 B:鞍状关节:关节面马鞍状、屈、伸收展、环转,如姆指腕掌关节。 多轴关节: A:球窝关节:头大、窝浅、肩关节,运动范围大。 B:杵臼关节:头大、窝深、髋关节,运动范围小,稳固性大。,三、全身骨的分布概况与特征人体共有骨 206 块,各骨以骨连结互相结合构成骨骼,按部位不同,可分为躯干骨、四肢骨和颅骨三部分。,1、躯干骨及连结 (1)躯干骨的组成: 躯干骨由脊椎、12 对肋骨和胸骨组成。 脊柱是躯干背部中央的长形骨柱,由椎骨24块(颈椎 7 个,胸椎 12 个腰椎 5 个),骶骨 1 块,尾骨 1 块构成。,脊柱整体观:

8、 前面观:上小下大。 后面观:颈部棘突短。胸部棘突长,伸向后下,呈现瓦状。胸部棘突成板状,水平向后。 侧面观:脊柱呈颈、胸、腰、骶 4 个弯曲,呈 “S” 型。,椎骨的一般结构: 每个椎骨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二者间为椎孔。相邻两个椎体以椎间盘相连,椎弓的上、下有关节突,分别与相邻关节组成椎间关节。 相邻椎骨之间有韧带加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脊柱侧面观: 呈“S”形,为生理性弯曲,分为颈曲,胸曲,腰曲,骶曲。颈、腰曲凸向前,胸、骶曲凸向后。 生理弯曲的意义:维持重心,缓冲振荡。 脊柱的功能:保护内脏、脊髓。作前屈、后伸、侧屈、环转的运动。颈腰部活动范围较大,易损伤。,2、胸廓:

9、胸廓的组成:由胸椎 12 块,肋 12 对,胸骨 1 块。 胸廓的整体观:呈前后略扁的锥体形,额状径大于矢状径。年龄差异:幼儿圆、成人扁、老人更扁。性差异:女圆短,男扁。 胸廓的功能:保护胸腹腔脏器,协助呼吸。,3、颅骨及其连接 (一)颅骨的组成:颅骨由 23 块骨组成。 脑颅:8块(位于颅的后上方,容纳脑) 额骨1块; 顶骨2块; 蝶骨1块;蝶骨体内有空腔,称蝶窦; 枕骨1块; 筛骨1块,有许多空腔称筛窦; 颞骨2块,内有位听器;,脑颅骨,成对:颞骨、顶骨,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颞骨(2),顶骨(2),额骨,蝶骨,枕骨,筛骨,蝶骨,面颅:15块(面颅各骨分别构成眶腔、鼻腔和口腔的骨

10、性支架 ) 成对的有: 上颌骨: 鼻骨 颧骨 泪骨 下鼻甲 腭骨 不成对有: 犁骨: 舌骨: 下颌骨。,(2)颅骨的连结: 1、直接连结:是颅骨的主要连结形式,靠缝,结缔组织膜,软骨相连结。 2、关节:下颌关节,颞骨的下颌窝和下颌骨的髁突组成,作上、下、前后、左、右运动(研磨)。,(3)人颅的特点:由于人类直立劳动及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性,给颅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与猿相比表现为: 脑颅发达,前额隆起,顶骨高耸,颅腔增大,猿 650 ml 脑容量,人 1200ml4000 ml 脑容量。 颅骨变薄,变轻。 牙齿及牙槽缩小,出现下巴,面部平坦。,(4)新生儿颅特点: 1、比值大(与体)新生儿 1/4

11、,成人 1/7。 2、脑颅面颅,比值是 8:1。 3、顶、额结节明显。 4、骨化不全,留有间隙,叫囟门,有膜封闭。前囟(额囟)和后囟。 前囱位于额骨与失状轴前段之间,呈菱形,出生后 1-2 岁闭合;后囱,位于人字缝与失状缝相交处,多呈三角形,出生 2-3 个月闭合。 意义:有利于分娩。,新生儿颅上面观,四肢骨,上、下肢骨的组成基本相同,分为肢带部和游离部。上、下肢在运动功能上有了分工,因此在形态上也有其不同。上肢骨骼形体轻巧,关节松弛,附属结构少,运动灵活;下肢主要功能是支撑体重,便于行走,因而其骨骼形体坚实粗壮,关节结构稳定性强,连接紧密。,4、上肢骨及其连结: (1)上肢骨: 组成:分为上

12、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 上肢带骨: 锁骨 肩胛骨; 自由上肢骨: 肱骨; 尺骨; 桡骨;手骨; (2)上肢骨的连结: 肩关节: 肘关节:肱骨下端和尺骨、桡骨的上端构成的肘关节。,肱骨图,桡骨和尺骨图,5、下肢骨及其连结: (1)下肢骨:由下肢带骨及自由下肢骨组成。 下肢带骨:髋骨。 自由下肢骨: 股骨 髌骨 胫骨 腓骨 足骨 (2)下肢骨的主要连结方式: a、髋关节:由髋骨的髋臼与股骨头的构成。 b、膝关节: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及髌骨组成的膝关节。 c、骨盆: d、足弓:,下肢骨,股 骨,胫骨和腓骨图,图2-11,骨盆:由髋骨、骶骨、尾骨及其骨连结组成。,足弓:跗骨和跖骨借韧带连结而形成的凸向上的

13、弓。,第二节 骨骼肌,一、概述:全身肌肉 600 多块,占体重的 40%。 (一)肌的形态构造和分类: 长 肌:长梭形,多分布于四肢。 短 肌:肌腹短,位于躯干深部。 阔 肌:薄而宽,一端无肌腱而是腱膜,腹部的阔肌。 轮匝肌:肌纤维呈环形排列,口、眼周围。,每块骨骼肌分为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外包有结缔组织外膜。由此肌外膜发出纤维性隔进入肌腹内将其分割为较小的肌囊。肌腹主要由横纹肌纤维组成,色红,柔软,有收缩能力。肌腱位于肌腹两端,主要由平行的胶原纤维囊构成,色白,坚韧,无收缩能力,肌肉一般以腱附着在骨骼上,是力的传递结构。长肌肌性部(肌腹)呈梭形,肌腱细呈索形状;阔肌的肌性部呈薄片状,其腱性

14、部分也相应呈膜状,称腱膜。,(二)肌的起止: 起点:近侧的为起点,即相对静止的一端。 止点:远侧一端为止点,牵引骨运动的一端。 起点止点可跨一个或多个关节,除皮肌外,至少要跨过一个关节。,(三)肌的配布: 关节的周围,按运动的需要进行配布,运动幅度大的关节肌肉发达,运动灵活的地方肌块小而多,使关节完成同一个方向运动的肌肉叫协同肌,使关节完成相反运动的肌称为拮抗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互为拮抗肌。,(五)肌肉的辅助装置: 1、筋膜: 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又称皮下组织,内含丰富的脂肪,血管和神经。 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伸入到肌肉,附着在骨膜上形成肌间隔,包在血管周围形成

15、血管鞘,在某一地方增厚形成韧带。 筋膜作用: A:扩大肌的附着面积,改变肌的牵拉方向。 B:保证肌块、肌群的单独活动。 C:有利于血液畅通。,2、滑膜囊:为结缔组织形成的囊,内含少量的粘液,位于骨和肌腱之间,有的与关节囊相通,减少运动时的磨擦,促使运动灵活。 3、腱鞘:包绕在肌腱表面的双层管状结构,鞘腔内有少量滑液。 作 用:减少磨擦。,(六) 人体肌肉的分部 1 、躯干肌 (1) 背肌 (2) 颈肌 (3) 胸肌 (4) 膈 (5) 腹肌 (6) 会阴肌,介诏几块常用的肌肉 面部: 表情肌(表现喜怒哀乐) 颈部: 胸锁乳突肌 胸部: 胸大肌协助吸气, 肋骨肌肋骨之间, 膈肌胸腹腔之间.均参与呼吸运动. 腹部: 腹直肌中间有白线,血管少.手术切口处,不易出血. 上肢: 三角肌注射部位. 下肢: 臀大肌肌注部位.股四头肌动物实验,药物刺激试验部位.腓肠肌动物实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臀大肌,胸锁乳突肌,表 情 肌,2 、头肌,3 、四肢肌 (1) 上肢肌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