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位置 教案课 题 位 置 第 1 课时 施教者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3、能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一、导入1、我们全班有 33 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二、新授1、 教学例 1(1) 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
2、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2) 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3) 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2、 小结例 1:(1)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 个)(2) 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3、 练习:(1) 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2) 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
3、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4、 教学(1) 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 ,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2) 依照例 1 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3,0)2(3) 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4) 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 “猩猩馆” “狮虎山”的位置。 (投影讲评)三、练习1、 练习一第 4 题(1) 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2) 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2、 练习一第 3 题:引导学生
4、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3、 练习一第 6 题(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2) 顶点 A 向右平移 5 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 再向上平移 5 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3) 照点 A 的方法平移点 B 和点 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4) 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五、作业练习一第 1、2、5、7、8 题。课后反思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列” “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
5、则。在学生解决“你能指出哪个是张亮同学吗”这个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教师是如何确定张亮的位置的” ,并注意引导学生将教师的表述“第几列,第三行的同学”与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中亮红灯的位置联系起来。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用数对表示一些同学的位置或者给出一些表示座位的数对,让学生说出这些位置上的学生的名字。最后,要使学生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课 题 位 置 第 2 课时 施教者教学目标1、知道在生活中如何根据示意图找到位置。2、理解可以用一组数来确定位置关系,通过确立一个坐标图形来找准方位。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数学的亲切感
6、,把位置关系的学习与生活场景紧密联系起来。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示意图找到物体的具体位置。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对数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并把它用于实践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实物等。3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谈话导入。学生回顾在生活所见的示意图,回答教师问题,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以及具体的直观演示和具体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二、例题展示。1、出示例 2。学生读题,明白示意图,初步了解题目中的每个位置是用一个坐标的形式来表示的,每一个游览区和一对数相对应。2、学生可提问质疑,可小组讨论,可互相回答问题
7、。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示意图,知道它们是如何标示各区域所在位置的。小结: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就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每个小区域所对应的数值就是整个动物园这个大范围的一个坐标点。通过这些坐标点,我们就能够确定某个游览区的具体位置。3、组织学生说说其他场馆的位置,同时教师板书。4、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场馆位置与坐标中各点对应的关系。5、练习:在图上标出这些场馆的位置。6、小结:通过例题我们把一个区域的示意图用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对应的坐标位置就可以确定所要找的地方的位置。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例认识理解位置与坐标中数值的对应关系,明白是一一对应关系。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知识。
8、出示练习,引导学生完成练习。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四、反馈练习。五、课堂总结。在练习中,要紧紧把握图形,从题目入手,寻找位置与坐标数值的对4应关系,明确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互相判断对方。六、作业:课堂作业本。课后反思以教材的主题图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境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以不认识大部分同学的实际前提下,老师要找一个学生该如何来表达?这个问题入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出现许多描述位置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接着通过寻找几种方法的相同之处,得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数对来表示一个人的具体位置。明确表示一个具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通过说一说自己的位置,指名写他人的位置,写出数对找人等活动,充分建立起二维空间,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的概念。整节课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统一。从而体会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必要性和简约性,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