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50、60年代新诗,第一节:50、60年代新诗概述,第一节:50、60年代新诗概述,一、队伍构成 1、建国前已经成名的诗人如郭沫若、冯至、冰心、汪静之、俞平伯、冯雪峰等“五四”时期的第一代诗人;有饶孟侃、孙大雨、陈梦家、卞之琳、李广田、何其芳、艾青、臧克家等30年代成名的第二代诗人。,第一节:50、60年代新诗概述,2、建国前开始创作、本时期成名的诗人(主力)如郭小川、贺敬之、闻捷、李季、蔡其矫、严辰、公木、沙鸥等“第三代诗人”。3、建国后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如李瑛、雁翼、顾工、公刘、白桦、梁上泉、张永枚、周良沛、流沙河等。,第一节:50、60年代新诗概述,二、发展线索 1、49-53
2、以颂歌为主旋律 2、5355以“建设之歌”为主旋律 3、5657的百花与凋零 4、58的大跃进民歌运动 5、60年代以政治抒情诗为主,第一节:50、60年代新诗概述,三、价值 1、表现了一个时代的情感 2、创立了一种独特的诗风四、问题 1、风格的贫乏 2、体式的贫乏 3、意象的贫乏,第一节:50、60年代新诗概述,五、两种体式 1、“大跃进民歌” 2、“政治抒情诗”,第二节 郭小川 贺敬之 闻捷,郭小川 一、生平创作简介 郭小川(19191976),原名郭恩大,河北丰宁人。1、1955年到1956年(发轫期) 组诗 致青年公民 (包括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闪烁吧,青春的火光等),郭小川,2
3、、1957年到1960年(探索期)抒情诗:望星空 叙事诗: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郭小川,3、1960到1965年(成熟期) 厦门风姿、乡村大道、甘蔗林青纱帐、青纱帐甘蔗林、祝酒歌、昆仑行4、1966年到1976年(后期) 团泊洼的秋天、秋歌,郭小川,二、重要作品分析 1、致青年公民组诗 青春不只是秀美的发辫和花色的衣裙 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真珠石头要化作黄金,郭小川,青春的所有者不能总在高山麓、溪水旁谈情话、看流云 青春的魅力应当让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郭小川,2、望星空“在伟大的宇宙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河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
4、。” 3、后期名作团泊洼的秋天,郭小川,秋风象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 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 向日葵摇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郭小川,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蝉声消退了,多嘴的麻雀已不在房顶上吱喳; 蛙声停息了,野性的独流减河也不再喧哗。,郭小川,大雁即将南去,水上默默浮动着白净的野鸭; 秋凉刚刚在这里落脚,暑热还藏在好客的人家。秋天的团泊洼啊,好象在香矩的梦中睡傻; 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一般羞羞答答。,郭小川,4、叙事
5、诗 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三、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1、战士与诗人的双重身份 2、人生与诗艺的双重探索,贺敬之,一、生平创作简介 生于1924年,山东枣庄人。1、篇幅短小的抒情诗,如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歌等。 2、长篇政治抒情诗,如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等。,贺敬之,二、重要作品分析1、回延安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贺敬之,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贺敬之,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6、。,贺敬之,2、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 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 狂风万里走东海。,贺敬之,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 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 门旁空留梳妆台。,贺敬之,梳妆台啊,千万载, 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 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工洒泪去, 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贺敬之,梳妆来啊,梳妆来, -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 愁杀黄河万年灾! 登三门,向东海: 问我青春何时来? 何时来啊,何时来?,贺敬之,3、桂林山水歌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的深呵,梦
7、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贺敬之,水几重啊,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啊,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啊!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贺敬之,啊!是梦境啊,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啊,不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贺敬之,4、 雷锋之歌,闻捷,一、生平创作简介闻捷(19231971),江苏丹徒人。诗集: 天山牧歌(1956) 复仇的火焰第一、二部(1959、1962),闻捷,二、重要作品分析1、天山牧歌其中组诗吐鲁番情歌最具代表性,包括7首小诗:苹果树下金色的麦田种瓜姑娘夜莺飞去了告诉我葡萄成熟了舞会结束以后,闻捷,苹果
8、树下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沿着水渠走来了, 年轻的心在胸中跳着。 她的心为什么跳呵? 为什么跳得失去节拍?,闻捷,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 歌声轻轻从她的耳边飘过, 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 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 奇怪的念头姑娘不懂得, 她说:别用歌声打扰我。,闻捷,小伙子夏天在果园度过, 一边劳动一边把姑娘盯着, 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 小伙子就唱着赶快去采摘。 满腔的心思姑娘猜不着, 她说:别像影子一样缠着我。,闻捷,淡红的果子压弯绿枝 秋天是一个成熟季节, 姑娘整夜地睡不着, 是不是挂念那树好苹果? 这些事小伙子应该明白, 她说:有句话你怎么不说?,闻捷,苹果树下
9、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踏着草坪过来了, 她的笑容里藏着什么? 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 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闻捷,2、复仇的火焰,习题,1、简述50、60年代诗歌创作队伍的构成。 2、结合作品谈谈你对“政治抒情诗”的看法。 3、同为“政治抒情诗人”的郭小川、贺敬之,它们在艺术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4、天山牧歌的写作特点。,第四章 50、60年代戏剧,第一节 50、60年代戏剧创作概况,第一节 50、60年代戏剧创作概况,一、当代戏曲的改革1、19491957的推陈出新 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等。2、19581966的京剧现代戏革命 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
10、、奇袭白虎团等.,第一节 50、60年代戏剧创作概况,二、当代话剧的发展1、建国初的多幕剧繁荣 老舍的龙须沟、杜印的在新事物面前、陈其通的万水千山、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夏衍的考验等,第一节 50、60年代戏剧创作概况,2、56年的第一次话剧高潮 老舍的茶馆、岳野的同甘共苦、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海默洞箫横吹、赵寻的还乡记等3、5862年的历史剧热潮 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 ;曹禺胆剑篇 ;田汉的关汉卿 等。,第一节 50、60年代戏剧创作概况,三、当代歌剧的发展1、当代歌剧的第一次高潮( 50年代后期) 红霞(57) 洪湖赤卫队(58) 刘三姐(60) 红珊瑚(60) 江姐(64),第一节
11、50、60年代戏剧创作概况,2、当代歌剧的特点 1、情节结构倾向戏曲,具有传奇色彩。 2、歌唱、说白、表演并重。 3、音乐大都以民歌或戏曲音调为基础。,第二节:茶馆,一、茶馆的命运(19571983)二、茶馆的构思 1、 “反描法” 2、 “侧面透露法” 3、“人像展览式”,第三节关汉卿等历史剧,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一、两个主题 1、“为民请命”是剧本的政治主题 2、“铜豌豆”精神是人物的性格主题二、两个特色 1、“戏中戏” 2、“话剧加唱”,习题,1、50年代、60年代的戏剧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问题? 2、茶馆艺术上有那些独到之处。 3、分析关汉卿形象。,第五章 50、60年代散文创
12、作,第一节:50、60年代散文创作概述,第一节:50、60年代散文创作概述,一、两个阶段1、19491956 特点:通讯报告空前发展2、19571966 特点:抒情散文和报告文学比较活跃,第一节:50、60年代散文创作概述,二、存在问题1、题材、体裁单一(颂歌模式) 2、缺乏真情实感(假大空),第二节:杨朔、秦牧、刘白羽,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瑨,山东蓬莱县人。1、艺术风格清新、委婉、飘逸-诗化散文,杨朔(19131968),(1)选材上,表现时代风貌。 (2)立意上,描写普通劳动者的高尚的情操。 (3)构思上,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 (4)意境,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5)结构上,
13、曲径通幽、“卒章显志”。,杨朔(19131968),2、名篇介绍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等。“咬礁石” “影着门户” “花开得正闹” “抱着春水” “一角白屋”,雪浪花,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雪浪花,几个年轻的姑娘赤着脚,提着裙子,嘻嘻哈哈追着浪花玩。想必是初次认识海,一只海鸥,两片贝壳,她们也感到新奇有趣。奇形怪状的礁石自然逃不出她们
14、好奇的眼睛,你听她们议论起来了:礁石硬得跟铁差不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是天生的,还是錾子凿的,还是怎的?,荔枝蜜,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荔枝蜜,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这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秦牧(19191993),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一、艺术风格 知识性、趣
15、味性是秦牧散文的风格1、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 2、“形散”与“神聚”的结合 3、语言具有直面读者的亲切感,秦牧(19191993),二、名篇介绍花城、社稷坛抒情、古战场春晓、土地.,花城(节选),那千千万万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细碎的声音在浅笑低语:“春来了!春来了!”买了花的人把花树举在头上,把盆花托在肩上,那人流仿佛又变成了一道奇特的花流。南国的人们也真懂得欣赏这些春天的使者。大伙不但欣赏花朵,还欣赏绿叶和鲜果。那像繁星似的金桔、四季桔、吉庆果之类的盆果,更是人们所欢迎的。,花城(节选),但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黎明即散的市集中,又仿佛一切事物都和花发生了联系。鱼摊上的金鱼,使人
16、想起了水中的鲜花;海产摊上的贝壳和珊瑚,使人想起了海中的鲜花;至于古玩架上那些宝蓝均红、天青粉彩之类的瓷器和历代书画,又使人想起古代人们的巧手塑造出来的另一种永不凋谢的花朵了。,花城(节选),广州的花市上,吊钟、桃花、牡丹、水仙等特别吸引人的花卉。尤其是这南方特有的吊钟,我觉得应该着重地提它一笔。这是一种先开花后发叶的多年生灌木。花蕾未开时被鳞状的厚壳包裹着,开花时鳞苞里就吊下了一个个粉红色的小钟状的花朵。通常一个鳞苞里有七八朵,也有个别多到十二朵的。听朝鲜的贵宾说,这种花在朝鲜也被认为珍品。,花城(节选),牡丹被人誉为花王,但南国花市上的牡丹大抵光秃秃不见叶子,真是“卧丛无力含醉妆”。唯独这
17、吊钟显示着异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里不仅能够开花,还能够发叶。这些小钟儿状的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好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似的。,刘白羽(19162005 ),刘白羽(19162005 )北京人。一、艺术风格雄浑、豪放是刘白羽散文的风格1、格调高亢,具有炽热的共产主义理想色彩。 2、融情于景,借以抒发壮怀激烈的诗情。,刘白羽(19162005 ),二、名篇介绍 长江三日、日出等长江三日(节选)下午三时,天转开朗。长江两岸,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都是雄伟的山峰,苍松翠竹绿茸茸的遮了一层绣幕。近岸陡壁上,背纤的纤夫历历可见。你向前看,前面群山在江流浩荡之中,则依然为雾笼罩,不过雾不象早
18、晨那样浓,那样黄,而呈乳白色了。,长江三日(节选),现在是“枯水季节“,江中突然露出一块黑色礁石,一片黄色浅滩,船常常在很狭窄的两面航标之间迂回前进,顺流驶下。山愈聚愈多,渐渐暮霭低垂了,渐渐进入黄昏了,红绿标灯渐次闪光,而苍翠的山峦模糊为一片灰色。,长江三日(节选),当我正为夜色降临而惋借的时候,黑夜里的长江却向我展开另外一种魅力。开始是,这里一星灯火,那儿一簇灯火,好象长江在对你眨着眼睛。而一会儿又是漆黑一片,你从船身微微的荡漾中感到波涛正在翻滚沸腾。一派特别雄伟的景象,出现在深宵。,长江三日(节选),我一个人走到甲板上,这时江风猎猎,上下前后,一片黑森森的,而无数道强烈的探照灯光,从船顶
19、上射向江面,天空江上一片云雾迷蒙,电光闪闪,风声水声,不但使人深深体会到“高江急峡雷霆斗“的赫赫声势,而且你觉得你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就象整个宇宙,都罗列在你的胸前。,长江三日(节选),水天,风雾,浑然融为一体,好象不是一只船,而是你自己正在和江流搏斗而前。“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这时一种庄严而又美好的情感充溢我的心灵,我觉得这是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长江三日(节选),现在,船上的人都已酣睡,整个世界也都在安眠,而驾驶室上露出一片宁静的灯光。想一想,掌握住舵轮,透过闪闪电炬,从惊涛骇浪之中寻到一条破浪前进的途径,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啊!我们的哲学是革命的哲学,我们的诗歌是战斗的诗歌,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生活是最美的生活。列宁有一句话说得好极了:“前进吧!这是多么好啊!这才是生活啊!“江津“号昂奋而深沉的鸣响着汽笛向前方航进。,习题,1、50年代、60年代的散文取得了那些成就?存在哪些问题? 2、以具体的作品为例分析杨朔的“诗化散文”的成就与影响。 3、以具体的作品为例分析秦牧散文的“知识性、趣味性”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