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宋代文学3.ppt

上传人:gsy285395 文档编号:6325807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文学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宋代文学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宋代文学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宋代文学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宋代文学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4/7,绪论,1,宋 代 文 学,王 宏 生,第四节 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与词的兴盛 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有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当时约有40 个左右的城市人口达到 50 万人以上,两个城市的人口先后超过 100万( 北宋的汴京、南宋的杭州)。 城市数量成倍增加,府、州一级的大中城市约有 350个以上,是唐代的两倍。 城市类型多样化。较之唐朝,宋代的大中城市开始呈现不同的

2、类型,如有商业型、手工业型、工商业型、对外贸易型等。 城市人口比例显著增加。据考证,宋代城镇总人口约有数百万户、千万人以上,超过当时总人口的 10%。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城镇人口占的比例超过20%。,举目则青楼画阁,棱户珠帘,雕车竞争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疱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亭。频观公主下降,皇子纳妃。修造则创建明堂,冶铸则立成鼎鼐。观妓籍则府曹衙罢,内省宴回;看变化则举子唱名,武人换授。

3、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爊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免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曹家从食。至朱雀门,旋煎羊、白肠、鲊脯、黎冻鱼头、姜豉类子、抹脏、红丝、批切羊头、辣脚子、姜辣萝卜。夏月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纱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穰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广芥瓜儿、咸菜、杏片、梅子姜、莴苣笋、芥辣瓜旋儿、细料馉饳儿、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越梅、离刀紫苏膏、金丝党梅、香枨元,皆用梅红匣儿盛贮。冬月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煎夹子、猪脏之类,直至龙津桥须脑

4、子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时承平日久,乐与民同,凡游观买卖,皆无所禁。画楫轻舫,旁舞如织。至于果蔬、羹酒、关扑、宜男、戏具、闹竿、花篮、画扇、彩旗、糖鱼、粉饵,时花、泥婴等,谓之“湖中土宜”。又有珠翠冠梳、销金彩段、犀钿、髹漆、织藤、窑器、玩具等物,无不罗列。如先贤堂、三贤堂、四圣观等处最盛。或有以轻桡趁逐求售者。歌妓舞鬟,严妆自衒,以待招呼者,谓之“水仙子”。至于吹弹、舞拍、杂剧、杂扮、撮弄、胜花、泥丸、鼓板、投壶、花弹、蹴鞠、分茶、弄水、踏混木、拨盆、杂艺、散耍,讴唱、息器、教水族水禽、水傀儡、鬻水道术、烟火、起轮、走线、流星、水爆、风筝,不可指数,总谓之“赶趁人

5、”,盖耳目不暇给焉。御舟四垂珠帘锦幕,悬挂七宝珠翠,龙船、梭子、闹竿、花篮等物。宫姬韶部,俨如神仙,天香浓郁,花柳避妍。小舟时有宣唤赐予,如宋五嫂鱼羹,尝经御赏,人所共趋,遂成富媪。(周密武林旧事),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与词的兴盛,士大夫生活优裕奢华,纵情享乐。 诗以言志,词以娱情。,恩逮于百官者唯恐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 ( 赵翼廿二史札记) 张氏功甫,号约斋,忠烈王诸孙。能诗,一时名士大夫莫不交游。其园池声伎服玩之丽甲天下,尝于南湖园作驾霄亭于四古松间,以巨铁絙悬之空中,而羁之松身。当风月清夜,与客梯登之,飘摇云表,真有挟飞仙、溯紫清之意。王简卿侍郎,尝赴其牡丹会,云众宾既集,坐一虚堂

6、,寂无所有。俄问左右云:“香已发未?”答云:“已发。”命卷帘,则异香自内出,郁然满座。群奴以酒肴、丝竹次第而至。别有名伎数十辈,皆衣白,首饰衣领,皆绣牡丹。首戴照殿红一伎,执板奏歌侑觞,歌罢乐作乃退。复垂帘谈论自如。良久,香起,卷帘如前。别数十伎易服与花而出,大抵簪白花则衣紫,紫花则衣鹅黄,黄花则衣红。如是,十杯,衣与花凡十易。所讴者,皆前辈牡丹名词。酒竟,歌者、乐者百数十人,列行送客,烛光香雾,歌吹杂作,客皆恍然如仙游也。(周密齐东野语),小红,顺阳公青衣也,有色艺。顺阳公请老,姜尧章夔诣之。一日,授简征新声。尧章制暗香、疏影两曲。公使二妓肄习之,音节清婉。尧章归吴兴,公寻以小红赠之。其夕大

7、雪,过垂虹,赋诗曰: “自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里桥。” 尧章每喜自度曲,吹洞箫,小红辄从而和之。 (陆友仁研北杂志),诗以言志 词以娱情,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词以境界为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钱惟演)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欧阳修归田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仭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

8、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仭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欧阳炯花间集序),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斜,善为歌词,教坊 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叶梦得避暑录话 ),欧阳修间居汝阴时,二妓甚颖,而文公歌词尽记之,筵上戏约他年当来作守。 后数年公自维扬果移汝阴,其人已不复见。视事之明日,饮同官湖上,有诗留撷芳 亭云:“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

9、恨我来迟。”(宋稗类钞),杭西湖有一倅闲唱少游满庭芳,偶然误举一韵,“画角声断斜阳”。妓琴 操在侧曰:“画角声断樵门,非斜阳也。”倅因戏之曰:“尔可改韵否?”琴操即 改作“阳”字韵云:“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暂停征辔,聊共饮离 觞。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雾茫茫。孤村里寒鸦万点,流水绕红墙。魂伤当此际, 轻分罗带,暗解香囊。赢得秦楼薄倖名狂。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伤心 处,长城望断,灯火已昏黄。”东坡闻而善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饮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

10、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第五节 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 宋诗对唐诗的因革 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 辽金诗文的成就,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全唐文1000卷,收唐五代作者3035人,文20025篇。陆心源唐文拾遗、唐文续拾补辑遗文达3000篇,新增作者近500人。 全宋文共360册,总字数逾1亿,涉及宋人作家9000多位, 文10多万篇。,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作家辈出 文体多样 议论、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风格平易畅达,简洁明快古文的普及,作家辈出,北宋:欧阳修、

11、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王禹偁、范仲淹、晁补之、李格非、李廌 南宋:胡铨、陆游、吕祖谦、朱熹、陈亮,文体多样,古文 吸收骈文辞采、声调方面长处 骈文 参用散体单行 笔记 长短不拘,轻松活泼,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韩魏公在相,为昼锦堂,欧公记之云:“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韩公得之爱赏。后数日,欧复遣介,别以本至,曰:“前有未是,可换此本。”韩再三玩之,无异前者,但于“仕宦”、“富贵”下各添一“而”字,文义尤畅。前辈为文不易如此。 (范公偁过庭录),欧公晚年,尝自窜

12、写平生所为文,用思甚若。其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 (沈作喆寓简),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前赤壁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步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

13、天寺夜游),议论、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而天地曾不能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前赤壁赋),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

14、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欧阳修: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 (曾巩元丰类稿),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苏轼文说),南方多没水,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

15、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苏轼日喻),文至宋而体备,至宋而法严。(艾南英再答夏彝仲论文书),宋诗对唐诗的因革,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元明不能变,非仅气力衰。能事有止境,极诣难角奇。(蒋士铨辩诗),宋诗对唐诗的因革,全唐诗共900卷,收2200余诗人,诗48900余首;全宋诗3700余卷,收诗人8900余家, 诗20多万首。,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 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 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题材和语言上趋于通俗化:描写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并采用俗字俚语。 在诗歌中发议论。,题材向日常生活倾

16、斜,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梅尧臣读邵不疑学士诗巻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髙致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 苏轼: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 (趙德麟侯鲭録),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沈潜者近宋,有不期而然者。故自宋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可分唐宋之畛域。 (钱钟书谈艺录诗分唐宋),自汉魏以来,诗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 (张戒岁寒堂诗话),唐文人皆能诗,柳

17、尤高,韩尚非本色。迨本朝则文人多,诗人少。三百年间,虽人各有集,集各自为体,或尚理致,或负材力,或逞辩博,少者千言,多至万首,要旨经义、策论之有韵者尔,非诗也。 (刘克庄竹溪诗序),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覆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 。 (严羽沧浪诗话),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

18、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答杨霁云书) 从西周到宋,我们这大半部文学史,实际上只是一部诗史。但是诗的发展到北宋实际也就完了。(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 宋人多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 (毛泽东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唐宋诗人之异点,先粗略论之。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

19、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譬诸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槛,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名葩。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唐诗之弊为肤廓平滑,宋诗之弊为生涩枯淡。虽唐诗之中,亦有下开宋派者,宋诗之中,亦有酷肖唐人者;然论其大较,固如此矣。 就内容论,宋诗较唐诗更为广阔。就技巧论,宋诗较唐诗更为精细。然此中实各有利弊,故宋诗非能胜于唐诗,仅异于唐诗而已。 缪钺(论宋诗),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

20、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钱钟书谈艺录诗分唐宋),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流派众多,名家辈出 成就突出,唐圭璋全宋词五册,收录词人一千三百三十余家,词作一万九千九百余首,残篇五百三十余首。孔凡礼全宋词补辑补辑词人一百家,词作四百三十余首。,北宋 :范仲淹、晏殊、柳永、张先、宋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晏几道、秦观、贺铸、周邦彦 南宋:朱敦儒、李清照、张元幹、岳飞、张孝祥、陆游、辛弃疾、陈亮、刘过、姜夔、史达祖、刘克庄、吴文英、刘辰翁、周密、汪元量、王沂孙、蒋捷、张炎,宋词的艺术成就,完成了词体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词调、音律) 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的风格(题材:咏物词、咏史词、田园词、赠答词、送别词、谐谑词; 风格:婉约、豪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琴棋书画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