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说明:本节内容选自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节内容是9.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方法,无论是知识点还是数学思想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在教材中占重要地位,9.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代入法),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2熟练运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能力训练点1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能迅速在所给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选择一个系数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2训练学生的运算技巧,养成检验的习惯。(三)德育渗透点消元,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一)重点使学生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教学方法 尝试指导法、引导发
2、现法、练习法、谈话法 四、教具准备 电脑或投影仪、自制胶片 五、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已知方程x2y=4,先且含x的代数式表示y,再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并比 较哪一种形式比较简单 1 选择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A y=1 B y=1/2 C y=1/2 D y=1/2 【教法说明】1题为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组打下基础;2题既复习了上节 课的重点,又成为导入新课的材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闪会检验一对数值是否为某个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组的解,那么,已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应该怎样求出它的解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x=1 x=1 x=1 x=1,(二) 探索新知,讲授新课,香蕉的
3、售价为5元/千克,苹果的售价为3元/千克,小华共买了香蕉和苹果9千 克,付款33元,香蕉和苹果各买了多少千克? 学生活动:分别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学生板演。设买了香蕉x千克,买了苹果y千克,得上面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会解,能否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呢?由方程可以得到x=9y ,把方程中的x转换成9y,也就是把方程代入,入就可以得到5(9y)+3y=33,这样,我们就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由这相方程就可以求出y了。, ,解:由得:x=9y 把代入,得:5(9y)+3y=33 y=6 把y=6代入,得:x=3 【教法说明】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与解一元一次方
4、程相比较,向学生展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这对于学生知识的形成十分重要。同时用实例引入,增强趣味性,让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上面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就是代入消元法。你能简单说说用代入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吗?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指导,纠正后归纳:设法消去一个未知数,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1) 观察上面的方程组,应该如何消元?(把代入) (2) 把代入后可消掉y,得到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 (3) 求出x后代入哪个方程求y比较简单?() 学生活动:依次回答问题后,教师板书 解:把代入,得3x+2(1x)=53x+22x=5 x=3 把x
5、=3代入,得y=2 如何检验得到的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活动:口答检验 教师:要把所得结果分别代入原方程组的每一个方程中。, ,例1 解方程组,【教法说明】 给出例1后提出的三个问题,恰好是学生的思维过程,明确了解解题思路;教师板演例1,规范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格式;通过检验,可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的学习习惯。 例2 要把某个方程化成如例1中程式的形式后,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才能消元。方程中的x的系数是1,比较简单,因此,可以先将方变形,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再代入方程求解。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并纠正学生的总是指导书写过程规范化。 解:由,得x=83y 把代入,得2(83y)+5y=21y=37
6、y=37 把y=37代入,得 x=8337 x103 ,解方程组,检验后,师生共同讨论:(1)由得到后,再代入可以吗(不可以)为什么?(得到的是恒等式,不能求解)(2 )把y=37代入或可以求出x吗?(可以)代入有什么好处?(运算简便)【教法说明】 问题(1)可避免学生代入时发生错误;问题(2)可使学生灵活运用代入法的技巧。学生活动:根据例1、例2的解题过程,尝试总结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讨论后选代表发言,之后,看课本12页,用几个字概括每个步骤。教师板书:(1)变形(y=ax+b)(2)代入消元(y)(3)解一元一次方程得(x)(4)把x代入y=ax+b求解练习:课本65页2。(1)、(2);1。(1)、(2),(四)归纳总结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3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技巧。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熟练运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一、布置作业(一)课本65页1(1)、(4);2(1)、(4)(二)看课本6365页,回顾反思,质疑(三)预习课本65至67页 二、板书设计 9.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 步骤:(1)(2)(3) (4),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二元 一元。,思想: 例1 例2 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