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0年高考必备--高中有机化学规律总结.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123464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必备--高中有机化学规律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0年高考必备--高中有机化学规律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0年高考必备--高中有机化学规律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有机化学规律总结一、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有机化学试题中有关有机物组成和结构部分的题型,其共同特点是:通过题给某一有机物的化学式或式量 ,结合该有机物性质,对该有机物的结构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和推理,从而考查“对微观结构的一定想象力” 。为此,必须对有机物的化学式或式量 具有一定的结构化处理的本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 。1式量相等下的化学式的相互转化关系:一定式量的有机物若要保持式量不变,可采用以下方法:1 若少 1 个碳原子,则增加 12 个氢原子。2 若少 1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则增加 1 个氧原子。3 若少 4 个碳原子,则增加 3 个氧原子。2有机物化学式结构化的

2、处理方法若用 CnHmOz m2n2,z 0,m、n N,z 属非负整数表示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则可将其与 CnH2n+2Ozz0 相比较,若少于两个 H 原子,则相当于原有机物中有一个CC ,不难发现,有机物 CnHmOz分子结构中 CC 数目为 个,然后以双键为基2mn准进行以下处理:1 一个 CC 相当于一个环。2 一个碳碳叁键相当于二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环。3 一个苯环相当于四个碳碳双键或两个碳碳叁键或其它见2 。4 一个羰基相当于一个碳碳双键。二、有机物结构的推断是高考常见的题型,学习时要掌握以下规律:1不饱和键数目的确定1 有机物与 H2或 X2完全加成时,若物质的量之比

3、为 11,则该有机物含有一个双键;12 时,则该有机物含有一个叁键或两个双键;13 时,则该有机物含有三个双键或一个苯环或其它等价形式。2 由不饱和度确定有机物的大致结构:对于烃类物质 CnHm,其不饱和度 2mn CC :1; CC:2; 环:1; 苯:4; 萘:7; 复杂的环烃的不饱和度等于打开碳碳键形成开链化合物的数目。2符合一定碳、氢之比的有机物CH11 的有:乙炔、苯、苯乙烯、苯酚等;CH12 的有: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单烯烃、环烷烃等;CH14 的有:甲烷、甲醇、尿素等。近几年有关推测有机物结构的试题,有这样几种题型:1根据加成及其衍变关系推断这类题目的特点是:通过

4、有机物的性质推断其结构。解此类题目的依据是:烃、醇、醛、羧酸、酯的化学性质,通过知识串联,综合推理,得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具体方法是: 以加成反应判断有机物结构,用 H2、Br 2 等的量确定分子中不饱和键类型双键或叁键和数目;或以碳的四价及加成产物的结构确定不饱和键位置。 根据有机物的衍变关系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找出衍变关系中的突破口,然后逐层推导得出结论。2根据高聚物或单体确定单体或高聚物这类题目在前几年高考题中经常出现,其解题依据是: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原理。方法是:按照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原理,由高分子的键节,采用逆向思维,反推单体的结构。由加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求单体,只要知道这个高分子的

5、键节,将链节端点的一个价键向括号内作顺次间隔转移,即可得到单体的结构简式;1 常见加聚反应的类型有: 同一种单体加聚,该单体一般是单烯烃或共轭二烯烃。 由不同单体加聚,单体一般为烯烃。2 常见缩聚反应的类型有: 酚醛缩聚。 氨基酸缩聚。由高聚物找单体,一般将高聚物主链上的碳原子以偶数个断裂;若按此断裂写不出单体,一般此高聚物为缩聚反应得到的高聚物,要补充消去的小分子物质。3由有机物完全燃烧确定有机物结构通过完全燃烧有机物,根据 CO2 和 H2O 的量,推测有机物的结构,是前几年高考试题的热点题。有以下几种方法。1 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这类题目的特点是:运用有机物分子组成的通式,导出规律。

6、再由规律解题,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规律 1: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无论多少种,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物中元素质量比值相同。要注意: 含有 n 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或酮与含有 2n 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和酯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含有 n 个碳原子的炔烃与含有 3n 个碳原子的苯及其同系物具有相同的最简式。规律 2: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为: 含有 n 个碳原子的醇或醚与含有n1个碳原子的同类型羧酸和酯。 含有 n 个碳原子的烷烃与含有 n1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或酮。此规律用于同分异构体的推断。规律 3:由相对分子质量求有机物的分子式设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 得整数商12和余数,商为可能的最大

7、碳原子数,余数为最小氢原子数。 的余数为 0 或碳原子数126 时,将碳原子数依次减少一个,每减少一个碳原子即增加 12 个氢原子,直到饱和为止。2 有机物燃烧通式的应用解题的依据是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燃烧通式。烃:4C xHy(4 xy )O2 4xCO22yH 2O或 CxHy( x )O2 xCO2 H2O烃的含氧衍生物:4C xHyOz(4xy2z)O 2 4xCO22yH 2O或 CxHyOz(x )O2 xCO2 H2O4y由此可得出三条规律:规律 1:耗氧量大小的比较1 等质量的烃C xHy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及生成的 CO2 和 H2O 的量均决定于 的比xy值大小。比值越大,耗氧

8、量越多。2 等质量具有相同最简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相等,燃烧产物相同,比例亦相同。3 等物质的量的烃C xHy及其含氧衍生物 CxHyOz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取决于x ,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4y2z4 等物质的量的不饱和烃与该烃和水加成的产物如乙烯与乙醇、乙炔与乙醛等或加成产物的同分异构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即每增加一个氧原子便内耗两个氢原子。规律 2:气态烃C xHy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反应前后温度不变且高于 100:若 y4,V 总 不变;有 CH4、C 2H4、C 3H4、C 4H4若 y4,V 总 减小,压强减小;只有乙炔若 y4,V 总 增大,压强增大。规律 3:1 相同状况下,有机物燃烧后1 时为醇或烷;nCO2nH 2O 1 为符合 CnH2nOx的有机物;1 时为炔烃或苯及其同系物。2 分子中具有相同碳或氢 原子数的有机物混合,只要混合物总物质的量恒定,完全燃烧后产生的 CO2或 H2O的量也一定是恒定值。解有机物的结构题一般有两种思维程序:程序一:有机物的分子式已知基团的化学式剩余部分的化学式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结合其它已知条件 程序二:有机物的分子量已知基团的式量剩余部分的式量剩余部分的化学式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