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醛和酮,本章要求,1、掌握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 2、熟悉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3、掌握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上的加成反 应,-氢的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歧化反应) 4、了解重要醛、酮化合物,羰基上连有氢原子的化合物称为醛,羰基上连有两个烃基的化合物称为酮,1、按分子中羰基的数目分:一元醛、酮, 二元醛、酮和多元醛、酮。,2、按照烃基的不同分:脂肪族醛、酮,脂环族醛、酮,芳香族醛、酮。,一、醛、酮的分类和命名,(一)醛、酮的分类,醛按氧化后生成的羧酸命名,酮看作是甲酮的衍生物。,(二)醛、酮的命名,甲基乙基甲酮(甲乙酮),甲基异丙基酮,环酮的命名类似脂肪酮,只是要在前面加上一个“环”字。,
2、1、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作主链,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某醛(酮)”。 2、编号 (1)醛以醛基碳原子为1,不必标明其位次; 酮则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并注明羰基的位次。(2)主链碳原子的编号也可用希腊字母表示:与羰基相连的碳原子为,其余依次为、 3、取代基:同前述。,命名原则:,3-甲基丁酮,3-丁烯酮,芳香醛、酮命名时,以脂肪醛、酮为母体,芳香烃基作为取代基进行命名。,2-苯基丙醛,1-苯基-1-丙酮,苯乙酮,二苯甲酮(二苯酮),3-甲基丁醛 (异戊醛),3(间)-羟基苯甲醛,苯乙醛,3-丁烯-2-酮,1-苯基-2-丁酮,苯乙酮,(一)醛、酮的结构,羰基碳原子以sp2杂化,碳原子的3个s
3、p2杂化轨道分别与氧原子及另外两个原子形成3个键,夹角为120,这3个键在同一平面上。碳原子未杂化的p轨道与氧原子的p轨道则平行重叠形成键,且垂直于键所在的平面。,二、醛、酮的结构的性质,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都是由一个键和一个键组成,它们在极性方面会有区别吗?,问题:,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碳原子大,羰基中键的电子云偏向于氧原子方面,使得羰基发生极化,羰基碳原子就带有部分正电荷,而氧原子则带有部分负电荷。,羰基极化的情形:,(1)碳氧双键是一个极性不饱和键。 (2)羰基化合物是极性化合物。,结论:,1、状:常温下,甲醛是气体,低、中级醛、酮是液体,高级醛、酮是固体。,2、味:低级醛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4、,低级酮有特殊气味,中级醛、酮有果香味。,3、沸点:醛、酮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和醚高,而比分子量相近的醇低。,4、溶解性:低级脂肪醛、酮易溶于水,其他醛、酮的水溶性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弱,高级醛、酮和芳香族醛、酮不溶于水。醛、酮能溶于乙醇、 乙醚等有机溶剂。,(二)醛、酮的物理性质,(三)醛、酮的化学性质,-H的反应 (1) -卤代(卤仿反应) (2)醇醛缩合反应,醛的氧化,亲核加成 氢化还原,醛、酮的化学性质,2、- 氢的反应,1、羰基上的加成反应,3、氧化反应,4、还原反应,反应活性:,1、羰基上的加成反应,解释:,羰基上的加成是亲核加成,反应的难易取决于羰基 碳原子带正电的强弱以及空间
5、阻碍的大小。,羟基腈,羟基酸,(1)与氢氰酸的加成生成-羟基腈。,(2)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醛、脂肪族甲基酮 、低级环酮 + 过量NaHSO3饱和溶液作用,生成羟基磺酸钠。,羟基磺酸钠,此法可用于提纯或分离醛和甲基酮。,(3)与醇加成:,在干燥氯化氢的存在下,与醇作用生成缩醛。,半缩醛羟基,半缩醛,缩醛,缩醛是具有花果香气的液体。缩醛对碱和氧化剂是稳定的。但是在稀酸溶液中易水解为原来的醛和醇。利用生成缩醛的反应可保护醛基。,(4)与水的加成: 生成偕二醇。,偕二醇,(5)与氨的衍生物加成,e.g.,乙醛 羟胺 乙醛肟,丙酮 苯肼 丙酮苯腙,丙酮 2,4-二硝基苯肼,2,4-二硝基苯腙,肟、苯腙
6、、2,4-二硝基苯腙、缩胺脲多为白色或黄色结晶,具有固定的熔点和结晶形状,可鉴定醛、酮。羟氨、苯肼、2,4-二硝基苯肼等常用作鉴定羰基结构,故又称作羰基试剂。,(1)羟醛缩合反应:在稀碱的作用下,一分子含有- H的醛与另一分子醛的羰基进行加成,生成- 羟基醛。,- 羟基醛,酮分子中羰基的正电性比醛弱,在同样的条件下,只能得到少量的- 羟基酮。,2、- 氢的反应,- 羟基醛(酮)中的- H更活泼,在稍受热的情况下能与羟基脱水生成,-不饱和醛(酮 )。,不含- H的的醛,分子间不发生羟醛缩合反应,但它们可与另一种含有- H的醛发生不同分子间的羟醛缩合反应(交叉缩合反应)。,(2)卤代反应,在碱性溶
7、液中,醛、酮的- H易取代,常用的试剂是卤素的碱溶液或次卤酸钠。,3、氧化反应,(1)醛的氧化,KMnO4, K2Cr2O7, H2CrO4, RCOOOH, Ag2O, H2O2, Br2(水),醛极易氧化,许多氧化剂都能将醛氧化成酸。,可以氧化醛,但是不与酮反应的弱氧化剂:托伦试剂,斐林试剂。,Tollens试剂Ag(NH3)2OH溶液,若将析出的金属银沉积在干净的反应器皿上,则形成银镜,故该反应又称为银镜反应。,Fehling试剂CuSO4水溶液和酒石酸钾钠碱溶液的混合液。,Fehling试剂中起氧化作用的是二价铜离子。,砖红色,上述两种试剂反应现象明显,故可用于定性鉴别。但值得注意的是
8、Fehling试剂与芳醛不作用。,Tollens试剂和Fehling试剂对C=C、CC不起反应,因此它们又都可看作是选择性氧化剂。,( 2)酮的氧化,a 、酮遇一般氧化剂,抗拒氧化。 b 、酮遇强烈氧化剂,碳链断裂,形成酸。 C、酮能发生一个特殊的氧化反应。,酮氧化时碳碳键断裂,一般地生成混合物,意义不大,但是环酮氧化后可得单一化合物,在制备上有意义。如:,已二酸,(1)还原成醇,4、还原反应,a、催化氢化,b、用金属氢化化合物:,(a)用LiAlH4 还原,CH3CH=CHCH2CH2CH=O + LiAlH4,CH3CH=CHCH2CH2CH2OH,反应条件,可使羰基还原,但不使碳碳双键或
9、叁键等还原。,(b) 用 NaBH4还原,在生物体内,此类反应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a)克莱门森(Clemmensen)还原,酸性条件下将C=O还原成CH2,(2)还原成烃,(b)Wolff-Kishner-黄呜龙还原法,Wolff-Kishner 还原法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我国化学家黄鸣龙对此法进行了改进,不仅使反应在常压下进行,而且避免了使用昂贵的无水肼。,但该还原法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当分子中含有对碱敏感的基团时,不能使用这种还原法。,5、 歧化反应Cannizzaro反应,不含-H 的醛在浓碱作用下,一分子醛被氧化成羧酸,一分子醛被还原成醇,该反应称为Cannizzar
10、o反应。,该反应是分子间同时进行着的两种性质的反应,故又称歧化反应。,交叉歧化反应,三、重要的醛和酮,(一)甲醛:,甲醛又称蚁醛,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甲醛具有使蛋白质凝固的作用,具有杀菌和防腐的能力。福尔马林是40%甲醛水溶液。甲醛与氨或铵盐作用,生成环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乌洛托品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在医药上用做抗流感、抗风湿、利尿、泌尿系统消毒剂。甲醛常用做杀菌消毒剂,可用做薰蒸消毒,标本防腐。,(二)乙醛:,乙醛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溶于水、乙醇、乙醚中。乙醛易发生聚合。水合三氯乙醛CCl3-CH(OH)2是催眠药。,(三)苯甲醛:,俗名苦杏仁油
11、,是具有苦杏仁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乙醇、乙醚中。常与葡萄糖、氢氰酸结合存在于杏仁、桃仁中。苯甲醛常用于制造香料和染料。,(四)丙酮,丙酮是无色、有愉快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乙醇、乙醚等混溶,是常用的有机溶剂。在生物体中,丙酮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常有少量存在于尿液中,而糖尿病患者因代谢障碍,尿液中丙酮含量比常人高。,丙酮检验方法(1)碘仿反应(2)亚硝酰铁氰化钠/ 碱溶液若用氢氧化钠,则看到鲜红色;若用氨水,则可看到紫红色的环。,(五)鱼腥草素,癸酰乙醛 CH3(CH2)8-CO-CH2CHO,鱼腥草素是白色针状晶体,溶于水。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六)视黄醛,9-顺视黄醛,11-顺视黄醛,这两种视黄醛能与视蛋白结合生成感光物质视紫红质。视紫红质对弱光敏感,人在暗处视物时视紫红质起作用。11-顺视黄醛在体内可由维生素A转变而来。,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