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断句练习1用“/”给文言文断句。然 天 下 之 境 涉 而 即 得 得 而 辄 尽 者 始 焉 欣 欣 继 焉 索 索 欲 求 余 味 而 了 不 可 得 而 得 之 甚 艰 且 得 半 而 止 者 转 使 人 有 无 穷 之 思 也 呜 呼 岂 独 寻 山 也 哉 !答案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 /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 继焉索索/欲求余味/ 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 岂独寻山也哉!(若断为“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 “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亦可)2用“/”给文言文断句。惇 久 窃 朝 柄 迷 国 罔 上 毒 流 搢 绅 乘 先 帝 变 故 仓 卒 辄
2、逞 异 意 睥 睨 万 乘 不 复 有 臣 子 之 恭。答案 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 /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 辄逞异意/睥睨万乘/ 不复有臣子之恭。3请用“/”给文言文断句。臣 闻 李 斯 之 相 秦 也 行 申 商 之 法 重 刑 名 之 家 杜 私 门 张 公 室 弃 无 用 之 费 损 不 急 之 官 惜 日 爱 功 亟 战 疾 耕。答案 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 /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 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4用“/”给文言文断句。虑 切 于 此 而 祸 兴 于 彼 终 至 于 乱 亡 者 何 哉 盖 智 可 以 谋 人 而 不 可 以 谋 天 良
3、医 之 子 多 死 于 病 良 巫 之 子 多 死 于 鬼 。答案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 /终至于乱亡者/何哉/ 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5用“/”给文言文断句。苏 代 以 土 偶 笑 田 文 楚 人 以 弓 缴 感 襄 王 此 隐 而 讽 之 也 五 者 相 倾 险 诐 之 论 虽 然 施 之 忠 臣 足 以 成 功 何 则 理 而 谕 之 主 虽 昏 必 悟 势 而 禁 之 主 虽 骄 必 惧 利 而 诱 之 主 虽 怠 必 奋 激 而 怒 之 主 虽 懦 必 立 隐 而 讽 之 主 虽 暴 必 容。答案 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 /
4、此隐而讽之也 /五者/相倾险诐之论/虽然/ 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 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 /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板块二 综合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 ”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
5、:“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
6、“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 ”高宗纳之。(选自魏书 ,有删节)【注】 黄中内润: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担笈负书,千里就业 就业:求学。B则亩益三斗 益:增加。C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 宠:受宠。D为首为讳乎 首:头
7、领。解析 D 项,首:主动坦白。答案 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B悉以授民 黑子以览等为亲己C复何忧哉 何其不直D黑子请计于允曰 遂绝于允解析 B 项,均为介词,把。 A.前为动词,给;后为介词,跟、同。C.前为代词,前置宾语,什么;后为副词,多么。D. 前为介词,向;后为介词,同。答案 B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 )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竟为世祖所疏 非因农隙,不有所兴宜渐致之,不可仓卒A B C D解析 非有远见,只是很合世祖的心意;为世祖所做的事,并非高允
8、远见;为预测翟黑子之结果,说明其有远见;为高祖的做法;为有远见。答案 D4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他犯了受贿之罪,被高祖发觉。高允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责罚,说明高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因他向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D郭善明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解析 C 项“被皇上杀了”错,原文为 “竟为世祖所疏” 。答案 C5翻译
9、下面的句子。(1)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译文:_(2)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译文:_答案 (1)( 高允 )很小就成为孤儿,有些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2)从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是趁着农闲时候,是不建造的。【参考译文】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赞叹道:“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情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一般,将来必定是一代人杰,只可惜我见不到了。 ”十几岁时,为祖父奔丧,回到家乡,把家产交给两个兄弟管理,而自己作了和尚,法名法净。不久就还俗了。他生性喜欢文史典籍,身
10、背书籍,远到千里之外拜师求学,学有所成,精通儒家经典和天文历法占卜等,特别喜欢春秋公羊 。魏世祖召高允谈论刑法和政务,高允的话很合世祖的心意。于是世祖问:“国家众多事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做的?”这时国家常占据良田而且京城中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多,高允于是说:“我从小出身微贱,知道的只是种田,请允许我讲一讲农事。古人说,方圆一里地有田地三顷七十亩,方圆百里就有田三万七千顷。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勤每亩就少收三斗。方圆百里一减一增,粮食就有二百二十万斛之数,况且这么广大的天下呢?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储备,即使遇上荒年又有什么可担忧呢?”世祖认为他说得好,于是就解除了田禁,把良田都拿出来分
11、给百姓。辽东公翟黑子受世祖宠信,奉命出使并州,接受了下级一千匹布的贿赂,不久这件事被人发觉了。黑子向高允请教应付的办法,说:“皇上问我,我是坦白自首呢,还是隐瞒?”高允说:“你是皇上身边的宠臣,回答皇上问话应该忠实。如果能表明自己的忠诚,治罪之事肯定不用担忧。 ”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都说主动讲实话,治罪是很严重的,应该隐瞒这些事。黑子认为崔览等人和自己亲近,反而对高允怨怒,说:“按你说法,是诱骗我去死,还不如不直说呢!”于是和高允继绝了关系。黑子因为不诚实回答皇上而终被世祖疏远了,后来获罪被杀。给事中郭善明,性情擅于投机取巧,想表现自己的才能就怂恿高宗大造宫室。高允劝谏说:“从前太祖如果建造
12、宫室,不趁着农闲时,是不建造的。现在建国已久,宫室已经齐备,永安前殿完全可以用来使各国朝见,西堂温室完全可以使皇上用来安居,紫楼上登高远望,完全可见远近之风景。奇观的壮丽殿堂应该慢慢来完成它,不可一时实现。计算一下,砍伐木材,运土石及各种杂工要二万人,又有人充当工匠,老人孩子送饭,总计要四万人,半年才能完成。古人有句话:“一个男人不种田就有人因为他而受饿;一个女子不织布就有人因她而受寒。何况几万人呢?那荒废损耗的数量已经很多了!从古人的道理来推断,有今人的事实来证明,都一定会是这种结果。希望君主圣明,再三思量。 ”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书左仲甫事张惠言霍丘知
13、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于县门。君呼之入,曰:“父老良苦,曷为来哉?”顿首曰:“边界之乡,尤扰益偷。自耶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 ”君曰:“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曰:“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 ”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皆欢舞而去,曰:“本以奉耶,反为耶费焉。 ”士民相与谋曰:“吾耶无所取于民,而禄不足以自给,其谓百姓何?请分乡为四,各以月入米若薪。 ”
14、众曰:“善。 ”则请于君,君笑曰:“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我资米若薪于百姓,后之人必尔乎索之,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 ”不可。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亳旧寡盗,今而多,其来自霍丘。霍丘左耶不容盗,以祸亳,愿左耶兼治之。 ”嘉庆四年十二月,霍丘有吴生在京师,为余说如此。余同年友仁和汤吉士金钊告余曰:“往岁北来,道凤、颍间,往往询其民人繇俗。有刑狱不当、赋役无节者,民曰:非霍丘左耶来,谁与辨之?有风俗乖忤、水旱冤抑者,又曰:非霍丘左耶来,吾属不安乐矣。 曰:霍丘左耶能为河南省治狱。 吾不识左君何如人也。 ”余曰:“吾友左君二十余年,其为人守规矩,质重不可徙,非有超绝不可及之才,特以其忠诚悱愉
15、之心,推所学于古者而施之,治效遂如此。今之为治者,辄曰儒者迂阔,患才不任事。以吾观左君,迂阔人也,如其才,如其才!”左君名辅,字仲甫,以进士分发安徽为知县。初为南陵,调霍丘。嘉庆三年,坐征南陵钱粮不如期,落职。入见,仍用知县。未补,又坐征霍丘钱粮不如期,落职。巡抚为请,天子知其名,特许补合肥县云。吴生,名书常,亦笃实君子人也。(选自茗柯文三编 ,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 劳:劳烦。B我资米若薪于百姓 薪:获取钱财。C有刑狱不当、赋役无节者 节:节制。D坐征南陵钱粮不如期 坐: 因而犯罪。解析 A 项,劳:犒劳。答案 A7下列各组句子中,
16、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推所学于古者而施之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有风俗乖忤、水旱冤抑者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以进士分发安徽为知县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解析 B 项,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 项,从/比;C 项, 的情况/表停顿;D 项,凭借/是以,因此。答案 B8下列各组句子中,均为说明百姓“厚”左仲甫的原因的一组是( )得耕种吾田 是耶为吾民畜也 各以月入米若薪 往往询其民人繇俗 推所学于古者而施之 征霍丘钱粮不如期A BC D解析 是百姓厚待左君的表现;是汤吉士的举动;从文章看, “征钱粮不如期”无法证明这是对百姓有利的举动。答
17、案 B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中,百姓称呼左仲甫为 “耶” , “耶”是主人的意思,这称呼表达了人民对他的爱戴之情;作者称其为“君” ,流露了作者对左君的尊重。B左仲甫善政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南陵、霍丘一带,亳州的百姓也希望他来治理,而且在凤阳、颍川一带依旧能感受到那样的影响。C左仲甫治理霍丘,受到百姓的欢迎。在获得丰收以后,大家带着食物来感谢左仲甫,他也欣然接受了大家馈赠的食物。D张惠言通过文章塑造了一位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清官形象,在对左仲甫赞不绝口的同时,流露了“以儒者治天下”的政治心声。解析 B 项,在南陵有影响的说法没有依据。答案 B10把文言文阅读
18、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霍丘左耶不容盗,以祸亳,愿左耶兼治之。译文:_(2)今之为治者,辄曰儒者迂阔,患才不任事。译文:_答案 (1)霍丘左君不能容忍盗贼,因而害了亳州,希望左君同时治理亳州。(2)如今的治理国家的人,往往说儒者不切合实际,担忧其才能不能委以职事。【参考译文】霍丘的知县阳湖人左君,治理霍丘已满一年,那一年冬天收成不错。父老乡亲几十人,从下面的乡里来到府衙,筐里装满了大米,还有猪蹄鸡鸭,老老少少,来到县衙门。左君叫他们进来,说:“父老乡亲实在辛苦了,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父老叩头说:“我们所生活的边界地区,多侵扰、盗窃之事。从您来到这里,我们百姓没有不快之事,能够
19、耕种自己的田地。我们的田地幸亏您而能丰收,有这新米,都是您赐予的,我们带来给您尝尝。”左君曰:“上天赐予百姓丰年,乐意给予百姓东西让大家吃;再说那些家畜,凭什么而来呢?”父老就又叩头说:“往年您没有来的时候,我们的猪鸡鹅鸭,都用来提供给官吏了,剩下的又被偷走。如今看看我们饲养牲口的圈栏,点点我们所豢养的牲口,一年到头没有丢失一只牲口,这是您为我们蓄养的牲口啊,这些都是您的东西不是我们的东西。 ”左君微笑着而接受了这些东西,用酒食犒劳了送东西来的父老乡亲。大家都欢欣鼓舞地离开,说道:“本来想把这些东西奉送给县令,反而让县令破费了。 ”士民一起商量说:“我们县令不拿取百姓的东西,而俸禄又不足以供养
20、自己,让百姓怎么办呢?请把乡邑一分为四,各自按月份送大米或柴火。 ”大家说:“好。 ”大家就向左君请求,左君笑着说:“百姓厚待我的原因,是因为我不胡乱拿取百姓的东西,我向百姓求取大米或柴火,后来的人必然依照这个惯例来索取薪米,这样我胡乱拿取百姓的东西就变得没完没了了。 ”没有答应。亳州有百姓向官府诉讼:“亳州以前没有偷盗之事,如今多了,那些盗贼来自霍丘。霍丘左君不能容忍盗贼,因而害了亳州,希望左君同时治理亳州。 ”嘉庆四年十二月,京城有个来自霍丘的姓吴的读书人,对我讲了这些话。我同科好友仁和人汤金钊(吉士:明清时庶吉士的简称 )告诉我说: “往年到北方来,取道凤阳、颍州一带,我常常询问当地百姓
21、那里的民风。如果遇见案件处置不当的、赋税徭役没有节制的,百姓就说:如果不是霍丘的左君到来,谁会给我们分辨事实呢?如有风俗相抵触、水旱灾害以及冤屈的情况,人们又会说:如果不是霍丘的左君到来,我们不会快乐啊。 又说:霍丘的左君能替河南省审理案子。 我不了解左君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说:“我和左君结交二十多年了,他为人守规矩,诚朴敦厚不可改变志向,没有超出常人、不可企及的才能,只是凭借着忠诚而洞达的心,推广实施从古人那里学来的东西,于是达到了这样的治理效果。如今的治理国家的人,往往说儒者不切合实际,担忧其才能不能委以职事。依据我观察到的左君,是个不切合实际的人,这就是他的才能,这就是他的才能!”左君名叫辅,字仲甫,凭进士的身份被分发到安徽担任知县。起初担任南陵知县,后来调任霍丘知县。嘉庆三年,因为不能如期征收南陵应上缴的钱粮而获罪,被罢免了官职。入朝觐见,仍被起用为知县。未补受职务,又因为不能如期征收霍丘应上缴的钱粮而获罪,被罢免了官职。巡抚替他向朝廷请罪,天子知道他的名声,特别允许补授合肥知县。吴生,名叫书常,也是个纯厚朴实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