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2111“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之导论吴良镛2013-09-171 从广义建筑学起步1940年代,在战火纷飞中求学,初入建筑之门,学术思想的启蒙1948年,赴美求学,接触到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1.1 个人的学术生涯1950年回国,投身新中国城乡建设,参与长安街规划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毛主席纪念堂规划设计等重大项目文革结束后,满怀激情,再次投身于建筑领域的工作中,希望冲破困惑的迷雾,找到建筑学的方向1981年,参加文革后第一次全国院士大会,认识到:双肩学术责任的加重建筑学专业必然要向科学发展,否则难以适应形势的要求1983年,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在长春召开会议,我进行了题为 住房 环境
2、 城乡规划 的学术报告,确定了后期研究发展向 年有很前1.2 建筑学必然要向科学发展的基本方 向 ,三十 年 后看来仍具 有很 强的 前 瞻性。城乡环境保护科研与业务工作结构示意图1.3 从建筑到聚落“聚居论”的突破中文“建筑”一词源自日语的翻译,在很长时期中,中国社会所认为的“建筑”等同于“房子”。对建筑学要义的探索从未停顿。 1947年,梁思成先生从美国回来,在建筑系的开学典礼上对第二班学生的讲演,提出两点:“ 住者有其房 ” 有意识地把建筑的主要任务导向适宜居,住的住宅“ 体形环境论 ”( physical environment),是指以物质空间环境为主体,从家居至整个城市及若干城市间
3、的联系,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舞台”,将建筑的概念从房子走向环境昔日黄帝经土设井,以塞争端 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一则不泄地气,二则无费,三则同风俗,四则齐巧拙,五则通财货,六则存之更守,七则出入相同,八则嫁聚相谋,九则有无相贷,十则疾病相救。 文献通考 职役考 中国古代聚落的社区认识 中国古代聚落的等级体系即牧于邑,井一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 文献通考 职役考2002112 张光直将聚落作为考古学的基本单位聚落不是一个逻辑抽象出来的概念,也不是用一连串的器物来特征来代表它 相反聚落由 一 系列以特定的方式被遗弃的特定特征来代表它
4、, 相反聚落由 系列以特定的方式被遗弃的特定空间的文化遗物所构成,是一个考古学可以处理的经验性的实体。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期聚落遗址;在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及大阪人类学博物馆所见早期村寨;中学时代居住四川农村时对丘陵地带民居簇群的体验 四川林盘聚落临潼姜寨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展出的人类聚居图西藏所见雅鲁藏布江畔聚落,该聚落处于河流二级台地上,令人想起管子 乘马中有关城市选址的论述:“凡立国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南极村既有科学的要求,也有人居环境的思考。2002113建筑学不能仅指房子,而需要
5、触及本质,即以 聚居( settlement) 说明建筑, 从单纯的房子拓展到人、到社会,从单纯物质构成拓展到社会构成 。聚落的认识是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启示点,也是我建立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切入点。从中国问题出发,找到了这个启示点和切入点。 从聚落走向区域聚落城市区域建设不只是物质活动,还是不同尺度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单位。四川冯家坝群落居住形态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地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比较Poliscitycity regionglobal city region1.4 广义建筑学的构想1989年,广义建筑学正式出版, 从建筑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建筑学 广义建筑学2 人居环境科学的提
6、出“广义建筑学”之后仍在从各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希望得到新的领悟:深化“广义建筑学”的探索:拟增加“经济论”,虽未继续下去但有所收获 世界建筑师大会主题的启发:建筑与国家发展( 1978)、2.1 人居环境科学:从单一学科的展拓到学科群建筑 人 环境( 1981),文化与技术( 1990) 国外学术理论的启发: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 国际学术会议的影响: 第一次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温哥华, 1976),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里约热内卢,1992)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高峰会议”通过“ 21世纪行动议程”,其中有专门一项“ 人类住区环境建设 ”,内容计有八个方面:为全体人民提
7、供足够的住宅;改善人类住区环境的经营管理(包括规划、建设 );里约会议 21世纪议程推动能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与经营管理;推动为居民提供配套的环境基础设施;为人类住区环境提供能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与交通系统;推动灾害易发地区的人类住区的环境的规划与经营管理;推动能持续发展的建筑工业活动;推动能为人类住区环境所必须的人才资源与能力塑造。2002114基于对传统建筑学因时代而拓展进行种种探索及对国外种种城市规划理念、理论的研究,逐渐理解到: 不能仅囿于一个学科,而应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研究 。1993年 8月,在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 继 10年前对中, 继国建筑发展理论的探讨,我作了题为中国建设
8、事业的今天和明天的学术报告,得到顿悟:需要追求一种不囿于过去的新学科体系,第一次提出“ 人居环境学 ”。伴随着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与实践的推进,感觉到要完成大课题就要有大兵团,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与,而 大兵团的协作离不开共同纲领 ,大小工程课题的实践与理论的探索同时进行。2001年,出版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系统阐述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本理论体系 。人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s) 是指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落及其环境。人居环境科学 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是研究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的科学。2.2 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框架21针对人居环境需求和
9、有限空间资源之间的矛盾;遵循五项原则:社会、生态、经济、技术、艺术;实现两大目标:有序空间 :空间及其组织的协调秩序宜居环境 :适合生活生产的美好环境人居环境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可以分为“五大系统”;在规模层次上可以分为五大层次;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人居环境科学提出“五大原则”。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基本框架以人为核心,拓展 建筑学 、 城乡规划学 、 风景园林学 三个学科,作为人居环境科学主导学科群,与相关学科有关部分交叉,形成学科体系。土木历史法律心理社会广义建筑学艺术哲学生态环境地理经济交通管理信息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人区域科学地景学基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环境问题等,适应绿色发展、
10、生态发展等新趋势,上述图解可发展为 四位一体 ( 建筑、城市规划、园林以及技术科学),进一步 提高科学技术内涵。20021153 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进展回顾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1982年,住房环境城乡建设理论准备1989年,广义建筑学聚居论理论发展1993年,我国建设事业的今天和明天人居环境学概念2001年,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2010年,获得陈嘉庚奖得到科学界的肯定年 高奖 家定2011年 ,获得最 高 科技 奖 得到国 家 的肯 定可以说我们找出了一条道路,还要继续研究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 。得奖以来,主要基于学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感,希望这些科学理念得到执行与实践,以验证、发扬和提高,仍旧持续进行一系列人居科学的研究。学术前沿议人居 科学发展议人居科学发展议人居城镇化与人居环境科学城市文化与人居建设研究人居环境与审美文化(上、下)明日之人居论新型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建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