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下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命题学校:二中 命题人:谭信发 审题人:刘 琳 时量:90 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2 分,共计 50 分)1、下列哪一组结构或物质的元素组成是不相同的( )A.细菌体内的基因与细胞膜 B.蓝藻细胞内的核糖体与玉米的细胞壁C.骨骼肌细胞内的线粒体与染色体 D.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与动物细胞中的糖原2、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产生的水分子的 H 全部来自于氨基原核细胞中同时含 DNA 和 RNA,但只有 DNA 是遗传物质 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植物
2、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脂肪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A B C D3、关于新陈代谢与酶、ATP 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酶的种类具有物种差异性,而 ATP 却无物种差异性B酶、ATP 都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合成毫无关系CATP 是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源物质D酶能促使新陈代谢正常进行4、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连接成多聚体都需要消耗 ATPB .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
3、都是被动运输C .有的多聚体在细胞识别中起信息传递作用D .有的多聚体在细胞增殖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5.衰老的红细胞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 某些酶的活性降低 呼吸速率上升 色素积累增多 呼吸速率减慢 细胞核的体积增大 细胞膜的通透性功能发生改变A. B. C. D.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 DNA 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 DNA 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7、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是( )A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
4、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酒精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C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分离色素D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在线粒体中形成 ATP 时,一定需要氧气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就是原核生物所有动物都是需氧型生物 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所有寄生生物都是厌氧型生物 核酸成分中含有糖类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 A0 项 B1 项 C2 项 D3 项9、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光解发生在内叶绿体片层结构的薄膜B是三碳化合物,在中午高温时,数量减少C产生
5、的暗反应需在黑暗中进行D是ATP,贮存的能量来自光能10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 a、b、c 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中 CO2的变化不影响光合作用强度B光照强度为 a 时,光合作用很弱C丙组装置内的 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11、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科学家 成就 方法及技术A 孟德尔 两大遗传定律 假说演绎法
6、B 萨顿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类比推理法C 艾弗里 DNA 是遗传物质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 沃森和克里克 DNA 的结构 模型方法12右图示扩散作用实验装置,甲乙两管的口径相同,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淀粉分子无法通过,当达到扩散平衡时( )A甲、乙两管中的液面高度相等 B甲、乙两管中的葡萄糖的浓度相等C甲、乙两管中的淀粉的浓度相等 D两管的葡萄糖皆为 8,淀粉皆为 413下列与右图不符的生物学事实是( )Aa 和 b 可分别代表夏季晴天中午棉花叶肉细胞中二磷酸腺苷和H含量的变化Ba 和 b 可分别代表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和种类的变化趋势Ca 和 b 可分别代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吸
7、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变化Da 和 b 可分别代表全能性高低和细胞分化程度的变化14以下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 H218O 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在 H20、C0 2、(CH 20)、O 2等物质中可检测到放射性B用 3H 标记的尿苷提供给植物,一段时间后,只有分生区可检测到放射性C用 15N 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 DNA,放入含 14N 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 50是有放射性的D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 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15下图中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
8、误的是( )甲 乙A图甲中的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C图甲中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 部分与水面接触1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C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17某生物减数分裂产生 4 种配子及其比例为 AbaBABab= 771
9、1。该生物自交,其后代出现 AABb 基因型的几率是( )A7/128 B7/256 C1/256 D1/12818、现有一种“十二肽” ,分子式为 CXHYNZOWS(Z12,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对以上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该多肽时,至少需 36 个密码子B控制合成该多肽相应的基因至少有 36 个碱基C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Z12)个赖氨酸D该分子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并且必须有 61 种 tRNA 参与19、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 与 B、b 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B雌、雄配子在过程随机结合
10、 CM、N 和 P 分别为 16、9 和 4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2:1:120物质 A 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 P 所需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更容易从 b 状态转变为 a 状态Bad 段表示在有酶催化剂条件下,物质 A 生成物质 P化学反应顺利进行所提供的活化能C若仅增加反应物 A 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发生改变D曲线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该反应只能在细胞内进行21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中基因型为 AA 和 Aa 的个体全部存活,而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 AA、Aa
11、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第一代后,再让第一代群体随机交配,所获第二代中基因型为AA 和 Aa 的个体的比例是( )A32 B12 C21 D3122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 a 的起始浓度为 10 mmol/L)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A物质 a 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 a 在 2 min 内可被完全分解C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大于曲线和D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度低
12、于曲线和23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 X 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 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 X 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24.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 1:1 B.性染色体数目比值为 1 : 1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 2:1 D.染色单体
13、数目比值为 2 : 125在某反应体系中,用固定序列的核苷酸聚合物(mRNA)进行多肽的合成,实验的情况及结果如下表:实验序号 重复的 mRNA 序列 生成的多肽中含有的氨基酸种类实验一 (UUC)n,即 UUCUUC 丝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实验二 (UUAC)n,即 UUACUUAC 亮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请根据表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体系中应加入细胞提取液,但必须除去其中的 DNA 和 mRNAB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密码子可能有:UUC、UCU、CUU 和 UUA、UAC、ACU、CUUC通过实验二的结果推测:mRNA 中不同的密码子有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14、D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能够推测出 UUC 为亮氨酸的密码子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26、 (8 分)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的特点。图中自噬体由_层磷脂分子构成(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 。(2)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_阶段。若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均遭此“损伤” ,则在有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_,对其进行检测所需的试剂是_。(3)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 pH 在 5.O 左右,由
15、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 H+进人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_ 。(4)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_。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_ (增强/减弱/不 变 )。27(12 分)已知 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 60 ,某同学为了探究 pH 对 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在 35 和 45 两个温度条件下分别设置了 7 支试管,每支试管中均加入 4 mL 淀粉溶液(淀粉的初始含量为 y0 g),然后加入 pH 缓冲液,设置 pH 值分别为1.0、3.0、5.0、7.0、9.0、11.0、13.0,再加入 2 mL淀粉酶溶液,反应 3 min后迅速在
16、每支试管中同时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测定每支试管中的淀粉的剩余量,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 3 min 后迅速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的目的是_。该同学认为反应时间过长或加入的淀粉量少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其依据是酶的催化具有_的特点。(2)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实线部分表示在温度为_条件下测定的结果;使淀粉酶完全失活的 pH 范围为_;图中 a 点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3) 若该同学在某 pH 条件下测定淀粉的剩余量为 y1 g,则用淀粉的消耗速率表示该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为_g/min。28、 (8 分 ) 在一定浓度的 CO2和适当温度条件下,测定某
17、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一) ,细胞呼吸与环境中 O2浓度关系(如图二)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影响 a 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a 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 ATP 的部位是 _;c 点时叶绿体中 ADP 的移动方向是 ;当光照强度在 c 点之前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2)图二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需在什么条件下测得? _ ;当 O2浓度为 5%时,细胞呼吸的方式为 ;若图一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 %。(3)如果在图一的 b 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 C3化合物的含量将_。29、 (6 分
18、)下图甲 A 表示某基因组成为 AaBbdd 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图甲 A 中编号 1 表示 X 染色体),图甲 B 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 A 细胞所处的细胞时期为_,该细胞的名称是_,其中含有_个染色体组。(2)图甲中 A 细胞的变化发生在图甲 B 中的_时段。A34 B45 C67 D89(3)与该生物进行测交的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图乙中的_。(4)如果基因型为 AaBbdd 的蜂王的某个卵原细胞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如图甲中 A 细胞的情况,那么由这次分裂所产生的
19、生殖细胞而得到的雄蜂的体细胞的基因型是_。30、 (16 分)用表中四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甲 乙 丙 丁卷曲翅 卷曲翅 正常翅 正常翅(1)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 A、a 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 X 染色体上,可设计实验如下:杂交组合序号为_。子代性状如果雌性全为卷曲翅,雄性_,则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2)若已确定 A、a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杂交实验如下:选取序号为_的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_ ,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3)若已确定 A、a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存在
20、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选用都为卷曲翅的白眼(XbXb)与红眼(X BY)果蝇杂交,子代 F1中卷曲翅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是_。卷曲翅红眼果蝇占 F1 的比例_。(4)某基因型为 XBXb 的果蝇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正常,另一个丢失了一条 X 染色体,导致该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左侧躯体正常而右侧躯体为雄性(XO型为雄性)的嵌合体,则该嵌合体果蝇的眼色为:左眼 ,右眼_ 。2018 年下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联考生物试卷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B D B B C A D B C A C B C A
21、B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C A C D C A D C B D二、非选择题(40 分)26、 ( 每 空 1分 , 共 计 8分 )( 1) 流 动 性 4 (2) 二 、 三 二 氧 化 碳 和 酒 精 澄 清 的 石 灰 水 和 重 铬 酸 钾 ( 3) 主 动 运 输 ( 4) 核 糖 体 增 强27、 ( 每 空 2分 , 共 计 12分 )(1)使酶瞬间失活,以控制反应时间 高效性(2)45 pH1 或 pH13 温度(3)(y0y 1)/328、 (每 空 1分 , 共 计 8分 )(1)温度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 光照强度(2)黑暗(无光、遮光)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15 (3)增加(上升)29、 (每 空 1 分 , 共 计 6 分)(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第一)极体 两 (2)D (3)A (4)Abd30、 (每 空 2分 , 共 计 16分 )(1) 甲 x 丁 全是正常翅 (2)甲 X 乙 卷曲翅:正常翅=2:1 (3)AaX BXb 1/3 (4)红色 红色或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