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团及公司 2012 年事故汇编集团事故:一、2012 年 1 月 8 日 22 时 15 分,新陆桥公司 34 泊位“ 天空”轮2 舱吊装载机下舱,装卸劳务公司装卸二队东 2 班工人高雷(男,29岁)下舱摘钩,当时,高雷站在舱内货物坡面上,身后矿砂坍塌将其掩埋,当班其他工人发现后立即施救,约 20 分钟后将高雷扒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的原因:一是下舱摘钩作业的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下舱机械还未到舱底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舱内,同时对舱内环境确认不到位,未能发现和规避货物存在的滑塌风险,未采取扣系绳索的防护措施,且存在沿货物坡角侧面行走的错误方式;二是生产指挥人员“双管” 原则落实不到位,在缷船
2、作业过程中未能做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掌握缷船进度,在安排机械下舱时,杆堂货物高度和坡角已形成致人伤害的隐患;三是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还显得不足,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施救,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防范措施:一是要把“一 岗双责制” 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双管原则真正贯彻落实到位;二是要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包括安全意识、 业务技能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不能形成对立面,不要安全抓生产和只为安全不想生产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生产的高效率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四是要结合生产实际、作业环境和货物特性,尽可能对不同货物的舱内高度、货垛高度,以及坡角等进行量化;五是尽可能解
3、决好劳务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 稳定的队伍也是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六是要把“三不伤害”的宗旨和要求落实到每项作业和所有从业人员,形成常态化管理;七是要做好危险源点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监控,尤其是要重视随着生产进度、环境变化出现的动态因素,做好过程控制。二、2 月 13 日 5 点 37 分,港口储运公司库一线共有路车 27 节,东部车箱作业完毕后向西推车进行连接,在此过程中,因雨天湿滑,致东部车箱与其它车箱连接后继续向西滑行,撞到经过库一线西的焦末自提汽车苏 G-13798,致其侧翻。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三、2012 年 3 月 28 日 17 时,吴同旺(男, 1974 年出生,东源腾翔车
4、队雇佣驾驶员)驾驶云港 B0011 号重型自卸 货车沿港口 58 泊位南北通道由南向北行驶至两航货场路口处向右转弯时,该车右前侧与由南向北行驶的苏 GGT087 两轮摩托车车头相撞,致摩托车与驾驶员周梁(男,1985 年出生,东源门机队职工)摔倒,重型自卸车的右后轮碾压摩托车及周梁身体致其当场死亡。四、2012 年 04 月 01 日,东源公司 58#泊位“ 乌索尔”轮卸煤炭船,21:20 左右安排机械下舱,东硕劳务公司 2 名工人与装载机司机赵阳(男,21 岁,兴港人力公司派遣司机)从 2#舱西侧直梯下舱,摘钩后劳务工从原路返回,司机赵阳开始作业。23:20 左右,作业人员发现赵阳迟迟未出舱
5、,遂电话通知指导员安排人员寻找,发现赵阳倒在该舱暗梯(螺旋梯)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五、2012 年 2 月 16 日上午 9 时许,苏 G20370 货车在东联公司煤区货场西,重车碾压电缆盖板,致电缆盖板断裂并下去,威胁电缆沟内的由供电公司港口变电所致东联公司高压供电电缆的安全运行,后供电公司、 东联公司、集团安监部到现场查看,要求采取安全措施,先打接地桩, 连接车体,进行车辆的施救,杜绝二次伤害事故的出现。六、7 月 12 日 10:15,新东方公司在 9 道吊装集装箱时,由于车体和厢体未分离,造成车号为 5228766 专用平板车一位台车第二轮对脱线,此事故由国铁负责调查处理。七、20
6、12 年 7 月 23 日,兴港人力公司派遣司机张新瀛(男,1989年出生),驾驶东源公司 36 号装载机在东天华货场卸四线进行清理作业, 08:50,当由东向西回空倒车过程中突然向左转向,导致装载机尾部撞到在缷四线边上由西向东行驶的用于捡杂的工程斗车驾驶室,造成驾驶员于楼秀(女,1971 年出生)头部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八、2012 年 8 月 26 日 5 时 55 分,建安公司港作分公司一队六班赵栋(男,1989 年出生)等四名工人配合东泰公司 3#正面吊在 24 泊位后场吊运出口火车箱作业过程中,赵栋头部被相邻两节火车箱体挤压,经抢救无效死亡。此事故由市安监局调查处理中。公司事故
7、:一、2012 年 1 月 19 日 9:30 左右,多种经营部职工马士友在参加工会组织的“ 迎新春” 系列活 动跳绳比赛中不慎摔 伤,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医生诊 断结果为左外踝及后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1 月 31 日,安监科组织多种经营部、工会召开分析会,按照“ 四不放过”的原则,分析认为本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马士友活动前准备不充分,穿皮鞋参加跳绳,且当天下夜班,精神状态不佳。防范措施:1、公司组织各类活动,应在通知中告知参加活动人员安全注意事项。各部门自行组织的活动,应报工会进行审批。各部门要认真对参加活动人员进行筛选,工会应安排专人对活动进行监督、防护,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2、职工参
8、加活动前要穿好适宜服装、运动鞋并要做好热身,活动中不得携带小刀、铅笔、手表等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物件,要注意运动场地和器械安全,避免意外伤害的的发生。3、各站段、科室要认真吸取此次事件的深刻教训,安全隐患无所不在,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不仅限于生产一线。各部门要认真层层分解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中去。在今后的生产、活动中要抓好细节管理,做好预想预控工作,确保公司安全形势稳步推进。二、2012 年 2 月 22 日 16:52 分左右,国铁电力 30127 次机车计划单机 1 道西出挂 4 道,准备开电力 86386 次上行列车;在转线过程中,由于乘务员瞭望不彻底,冒进 D11#信号
9、机, 挤坏 13#道岔挤切削(尖轨未损坏),构成一起铁路交通一般事故。事故发生后,公司安监科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妥善处置,并于当日 19:05 分修复了被损坏的 13#道岔;后调取信号监测系统资料,分析、查找了此次事故中的存在问题。 2 月 24 日 13:30 分,公司安监科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 组织港口站、生 产业务科、机 务段相关人 员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认为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国铁乘务员对公司站场、线路不熟悉,误认信号,冒进 D11#信号机,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防范措施:1、信号楼作业人员在排列调车进路时,要严格执行车机联控制度,告知国铁机车乘务员所要经过的进路,并
10、报出进路上的白灯数量,并听取复诵;在日常的调车作业中遇到要开放短进路时,信号楼值班员要联系彻底所有相关作业人员,并听取复诵后方可排列调车进路。2、生产业务科将墟沟北站站场图及相关作业的进路情况,通报给国铁相关部门进行学习。3、港口站、生产业务科要积极深入现场调研,规范信号楼生产秩序,为信号楼作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4、机务段乘务员要认真吸取此次事故教训,特别是在国铁云台山站、连云港 东站作业时,要加强瞭望, 严格控制速度,做好车机联控,确保行车安全。5、港口站加强对信号楼作业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安全教育;调车组在作业中要严格按照调车作业信号显示作业,加强瞭望和确认,信号不清不准动车。6、各
11、站段、部门组织对事故进行反思和学习,从中吸取业务不精、执行规章不严、互控不到位等教训,举一反三,查找身边的危险源,真正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三、2012 年 4 月 17 日 23 时 21 分,信号楼值班员发现 11-13DG出现红光带, 进站信号机熄灭。23 时 27 分中 3 次列车已到达接近区段,信号楼值班员通过无线电台和乘务员联系区间停车。23 时 35 分红光带自动消失,车站值班员征求信号维修人员意见,经同意后,值班员补信号接车,此次红光带的出现造成中 3 次列车机外停车 8 分钟,构成一起铁路交通一般事故。事故发生后,工电段检查送、受变压器箱、扼流箱、各类连接 线,均良好 ,测试送、
12、受 电端电压及轨道电压,均无异常。4 月 18 日,信号工区、一工区配合,分解 11#、13#道岔安装装置绝缘及轨端绝缘,未发现异常。4 月 25 日,公司邀请国铁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现场检查未发现异常。经过公司技术科、安监科、工电段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认为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外界异物影响,半短路造成红光带。防范措施:1、工电段加强设备的巡检力度,重点检查各类连接线(跨线 、接续线等)、绝缘片、绝缘、各类箱盒是否完好,连接线处是否有异物。2、工电段每日调阅微机监测数据,检查电压电流是否有异常。调整状态下电压、电流是否有异常(轨道继电器 轨道线圈上的电压有效值为 1823V)。3、公司各站段、部门针对此次事故认真做好事故反思工作,认真吸取经验教训,挖掘深层次的隐患,彻底排查,不留死角,为公司运输生产做好保障。四、2012 年 2 月 22 日 9:40 分,杨元龙货场清理场地作业中,发现一块挡板底下有锰矿块,就用撬杠撬动挡板,结果挡板翻倒后砸到杨元龙左脚面上,后送医院诊断为左足多发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