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賺錢之神 邱永漢講樓市賺錢之神邱永漢,叱吒於中、港、台、日投資戰場,以發掘倍升股見稱,在樓市的斬獲極豐厚,擁躉眾多。 近年邱永漢專注內地業務,主力投資中資股,獲他垂青的股份不少能點石成金,股價爆升。 目前無論本港股市或樓市,均處於十字街頭,方向未確定。此刻邱永漢再開金口拆局,並對四大愛股作最新檢閱;同場由港樓講到內房,分析中、港樓市最新形勢。 邱永漢:買股不睇市 賺錢之神邱永漢今次重臨香港,是為帶領一眾日本投資者在亞洲各地實地考察,發掘新投資商機。 是次考察團途經印尼、中山等地,並以香港作尾站,類似考察團至今共舉行 65 次,參加人數合共超過 4,000 人。訪港期間適逢樓市正受到港府出招打擊
2、,惟地產商仍蜂擁搶地的正、負兩面因素夾擊,後市陰晴未定。 那邊廂,股市雖然有接二連三理想業績沖喜,奈何市場卻憂慮歐、美經濟再走下坡,更重要是上週美股出現興登堡凶兆股災先兆,市場人心惶惶,恐怕 9 月美股重創拖垮全球股市。 事實上,自 豐控股(00005)8 月初公布中期業績,港股走勢便局限於波幅上落;縱然其後眾多藍籌股的業績仍標青,本週四(8月 19 日)中國移動(00941) 公布市場預期上限的業績,惟港股未因此作出突破。 面對股、樓兩難之際,邱永漢卻從容不迫地逐一拆局,坦言縱使大市風高浪急,亦無礙他的投資部署。 我本人對指數並不關心,因為我不是把所有股票都買下來,我買的股份漲價就行了,不用
3、買全部股票。 況且市場上的變化,不是可以由某些人去預測,因此不用擔心。邱永漢說。 叱吒股壇多年的邱永漢,向來揀股不揀市,獲其垂青的股票,大都經得起時間考驗,保持長期升浪。 例如羅欣藥業(08058),五年前推介時股價只有 0.5 元,金融海嘯前曾高見 6.65 元。雖然其後股價跌至 1.96 元,但只要深信邱永漢眼光,堅持長 不沽,結果是金融海嘯後羅欣藥業股價急彈,今年 5 月更高見 12.98 元。 至於邱永漢其他愛股,例如已轉主板的威高股份(01066),以及招金礦業 (01818)和晨鳴紙業(01812),同樣是金融海嘯後便再展大升浪,表現跑贏大市。 我也經常有錯,也有認錯的時候;如果我
4、無錯,我的財富應該可以和李嘉誠一樣。邱永漢說。 實地考察 重搥出擊 邱永漢的致勝之道,除了從數據上了解行業及企業外,亦要親身考察,與管理層會面,作深入了解。 即使是一個很好的行業,但公司本身高層非優秀經營者,也是賺不到錢的。邱永漢說。 因此年屆 86 歲的邱永漢,至今仍馬不停蹄四出考察,平均每三日便坐一次飛機。 例如美國人說的 BRIC(即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及中國(China),這個是美國人的看法,我都要親眼看過。 所以 2 月我到巴西,一定要自己看,不相信報紙寫的。 邱永漢說。事實上,邱永漢過去與現在的推介,不少是親身到該公司實地視察,再向其管理
5、層問過究竟,才安心落注。 年齡 86 歲外號於上世紀 60、70 年代,在日本傳媒推介的股票,股價很多時均漲至停板,贏得賺錢之神美譽。 股市戰績 近年推介的股票仍保持往績,不少股價可長期爆升,例如代表作羅欣藥業(08058),高位較推介時翻逾 20 倍。 樓市戰績 1989 年率領一眾日本投資者,購入 650 個太古城單位,並於 1997 年高位成功沽出,既贏大錢,亦避開金融風暴一劫。 文學戰績 1956 年憑小說香港,榮獲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殊榮直木獎。 致富之道:長 不放 邱永漢最為市場推崇的是其推介的股份,不少皆錄得以倍計升幅,令賺錢之神美譽更實至名歸。 投資股票一定要在經濟有增長潛力的地方
6、,我一直考慮今後有哪隻股具增長潛力。現在已有數億元股票,大部分是在香港買的中國概念股。 十年前的中國股票都是國營股票,這些公司看政府臉色,而不是看股東的臉色行事。 例如銷售石油等公司,最早的時候我是買這方面股票;之後變成投資民營企業,選擇投資可以增長十倍的股票。 買股票的時候,由 10,000 元開始買,升十倍,是 10 萬元;再升十倍,成 100 萬元;再升十倍,便變成 1,000 萬元,所以在香港應該有很多擁有千萬元股票的股民。邱永漢說。發掘三至五年倍升股 邱永漢目前股票投資大多以中資股為主,投資哲學是買入增長股便不設止賺目標,讓財富愈滾愈大。 我買股票方法很簡單,是看未來五年每年業績都有
7、 50%增長,以這個標準選股票。 股價續漲的話,也不慌張。例如說日本 Honda 等企業,這些公司股份股價漲的時候,其老闆還是不會賣。這些人是最有錢的人,不會漲一點就賣出去。 投資中國股票,很多人在低位的時候買;漲一點就賣。你看股票變動時,你發現股價高時交易就大,但我仍舊不賣,因我想要未來五年賺幾倍的股票。過去邱永漢投資的股票,以倍計升幅戰績不勝其數。 此刻最想知道的,是邱永漢預計未來尚有哪些股票是具增長潛力,可有倍計回報。 有潛力的公司不會很多,我看好的股票,一般可投資三至五年。若以行業劃分,邱永漢看好四大板塊,包括醫藥、食品、資源相關及環保。看好藥業的原因,是邱永漢認為內地人即使有錢,亦很
8、多時買不到適當的藥品,反映供不應求很嚴重。 此外,隨著內地工業化持續發展,農地相對減少,更凸顯內地糧食不足問題,故食品業亦可看高一線。至於資源相關行業,看好原因亦是隨著內地經濟不斷發展,預期資源同樣供不應求。 同時,隨著內地人愈來愈富裕,對環保要求亦愈來愈高,為相關行業提供商機。 下文邱永漢將從這四大看好板塊中,各自精選一隻愛股,作為強中之強之選。本刊再加入 SWOT 分析法,詳細剖析此等股份投資價值。 團友心聲:邱生有往績可信 是次邱永漢再次考察亞洲投資新機,隨團團友約 60 人,大多是日本投資者,但其中有一對情侶是香港人,他們是慕邱永漢之名而來,在香港站加入,向賺錢之神請教投資之道。 邱先
9、生之前的投資有往績,而且他已經 86 歲,應該不會現在才想賺錢。我相信他是為興趣才投資,沒有商業原因。其中一名香港團友說。今次邱永漢的香港考察團行程,是早上到大福證券(00665),除了聽取其公司介紹及其分析員的投資意見;邱永漢更邀請到華潤創業(00291)高層,親自為團友講解華創的發展。 在問答環節中,邱永漢以聽眾身分,向華創高層提問:目前華潤系幾隻股票中,哪一隻是最便宜?這問題凸顯邱永漢的價值揀股取態。 邱永漢點評四大倍升股 邱永漢擅於捕捉冷門股份,升幅往往有數倍以上。今次他為投資者最新點評四隻倍升股,本刊再以著名企業管理 SWOT 分析法,即強項(Strength) 、弱項(Weakne
10、ss)、機會(Opportunity)及威脅(Threat),一一拆解各股前景。 東江環保:倍升完再倍升 邱永漢評論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會形成公害,環保是內地未來最需要的產業,例如處理垃圾的公司,未來收入均會迅促增長。我找這方面的股份,除要符合營業額每年有雙位數字增長外,業務必須遍及全國,因為地區性公司收入可能只是 5%至 6%增長,東江環保(08230)正是我要找的股份。 強項 東江環保業務覆蓋範圍廣,除了深圳、惠州、韶關及清遠等廣東省城巿外,江蘇昆山、山東青島、雲南昆明、湖南及湖北等地也有營運環保項目。目前在全國擁有 25 家子公司及 12 個處理基地,年處理廢物能力逾 50 萬噸,當中包括全
11、國規模最大的重金屬廢物處理及資源化基地。 集團盈利增長亦不俗,過去五個年度,除 08 年度外,其餘均錄得雙位數字營業額增長 (見下表)。 東江環保剛公布中期業績,截至 6 月底止營業額及純利升 72.2%及 74.3%,有重返 06 及 07 年度高增長之勢。 弱點東江環保在創業板上巿,較少人留意,每日成交量大部分時間在 200 萬元以下。 另外,創業板的缺點是融資較困難,未必能像主板股份般容易向銀行借錢或吸引基金入股,資金充裕度或會有所限制,有機會影響業務發展。 機會東江環保不斷伺機擴充,今年 3 月斥資約 7,400 萬元增持兩項環保項目股權。 為解決創業板問題,東江環保最近向港交所(00
12、388)提交轉往主板申請,若未來成功轉板,可進一步提升資金水平。 威脅垃圾及污水處理是地區性業務,很多地區政府早已與某些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像北京控股(00392)等在行內已具一定地位,東江環保將業務擴展至新地區會有難度。 投資策略邱永漢早前也曾推介東江環保,推介價約 0.4 元(紅股攤薄後),雖然目前已升至逾 2 元水平,但邱永漢仍充滿信心。這家公司未來還會擴張,股價升到 5 元也不是問題。 可候東江環保股價回落至 2.5 元吸納,短期上望 3 元,以 2.35 元止蝕;中線目標可看 5 元。 勝利管道:產量翻一番 邱永漢評論勝利管道(01080)股價由上市價 2.2 元最低跌至 1.35 元
13、,近日發出盈警。然而,在邱永漢眼中,其業務不斷發展。我們訪問公司管理層後,知道勝利管道已經把公司產能擴張,擴張規模是目前一倍以上;明年以後,產量將增加一倍。邱永漢說。 強項 邱永漢分析勝利管道時說:勝利管道手上有很多訂單。大概可以推斷勝利管道獲取訂單的優勢。 事實上,勝利管道其中兩條年產能達 10 萬噸的生產線,在 5 月落成;另外兩條年產能達 36 萬噸的生產線,則於年底完工。 由此可見,勝利管道致力擴產,反映其接單能力如何強勁。 弱點 勝利管道是油管及天然氣管的專家,其前身先後成為中石油集團及中石化集團旗下企業。故中石油及中石化是勝利管道的主要客戶,佔營業額 90%,生意集中度高,有機會變
14、成弱點。 然而,邱永漢坦言:油管生意交由甚麼公司去做,由油公司決定,所以這類型生意不像其他生意般要公開招標,而是由有關係的公司承接。似乎勝利管道的弱點就是其優點。 機會 中國石油消費量已經接近美國的一半,但中國以油管運油的規模很小,還是靠輪船和卡車運輸。目前中國油管只是美國的十分之一;再者,天然氣管道也是箇中商機。 中國的石油與天然氣管道總長度為 58,000 公里,相當於美國的 7.3%(見右上圖)。 由此可見,內地油管及天然氣管道的需求潛力,也是勝利管道的商機所在。中國從中東輸入石油。若石油從海路運往中國,須經過馬六甲海峽,始終受制於人。 邱永漢分析內地進口石油路線圖時說:故此,中國的石油
15、問題就是國際問題。 兩個月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緬甸,跟對方簽訂建立中緬石油管道協議。可想而知,勝利管道產量增長潛力很大。 該條管道總長 2,380 公里,每年運輸能力 2,000 萬噸,相當於每日 40 萬桶石油。 威脅 當然,油管生產並非勝利管道的獨市生意,亦要面對其他公司競爭。在香港上市公司山東墨龍(00568)及天大石油管材(00839),便是經營性質相同的生意。 投資策略 問及勝利管道的投資策略時,邱永漢只說:買不買勝利管道,則要留待投資者自己決定。 勝利管道現價 1.58 元。從圖表分析,1.6 元是重要支持位;加上和邱永漢入市價相若,短炒投資者不妨在現水平跟他入市,目標價 2 元
16、,1.5 元止蝕。至於長線投資者亦可於現價買入,博升一倍。 亨泰:首站見 2 元 邱永漢評論 邱永漢被譽為賺錢之神,更洞悉糧食不足的問題。故此,投資了相當數量的農業股及農業生意。 內地未來十年最大課題是糧食不足,一般人還未認識到這個問題。我們一直尋找符合這個主題的公司,最後發現了亨泰(00197)這家公司。 據我了解,亨泰業績應有大幅度的增長,股價應在 10 元,但現價 1 元也不到。我認為在不足一年之內,該股股價會升至 2 元,可以翻一番。 強項 進軍農業也要物流服務配合,幸而亨泰早在 2006 年在中山設立蔬果物流交易中心,及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及江西設配送中心,將產品從容運往終端客戶
17、,此乃亨泰的競爭優勢。 弱點 觀乎亨泰 08/09 年度股東權益回報率(ROE)僅 5%,即是拿出 1 元本金,僅得 5 仙回報,似乎該股投資吸引力較低。不過,相信此乃金融海嘯前後產生的特殊情況。 以現時經濟已回復正軌計;加上邱永漢預計亨泰 09/10 年度業績應有一倍增長,相信 ROE 低迷情況應在未來有明顯改善。 機會 糧食不足屬大勢所趨,在邱永漢眼中就是亨泰的機會所在。發達國家一半人口靠進口糧食維生,日本有 1.2 億人口,一半靠進口糧食。 中國正在工業化;再者,農民進入城市工作後,很難再回去農村耕種。之後就可能出現糧食不足。中國有 13 億人口,若有七億人口靠進口糧食,他們有錢時就會從
18、世界各地進口糧食。 當滿足了該七億人口的糧食後,非洲可能要餓死三億人。據估計,基於爭相搶購糧食,長期而言,會扯高糧食價格及通脹,難怪近月內地通脹升溫(見右上圖)。 彈藥充足的亨泰可以把握如此機遇。亨泰手上資金逾 4 億元,而且正在申請發行 TDR(台灣預託證券),預計可以籌集 4億至 5 億元資金。 若成功發行 TDR,亨泰手頭資金可達 8 億至 9 億元,勢可擴展其耕種面積。 威脅 農民面對最大威脅是天災,即使現代化管理的農業企業也不例外。 不過,包括亨泰在內的農業企業,可利用現代管理以減低天災帶來的損失,故亨泰在江西設立農業生產基地,因為江西地處內陸,不受颱風侵襲影響,可提高農地產量。 投
19、資策略 圖表顯示,亨泰股價在 8 月最低見 0.76 元,大部分時間在 0.8 元附近整固,可在 0.8 元水平買入短炒,上望 1 元。 中線而言,正如邱永漢預期,亨泰首站可以見 2 元;長遠可以升抵 10 元水平。投資者亦可於現價買入,放長線釣大魚。 利君國際:有望成下一隻威高 邱永漢評論 邱永漢鍾情醫藥股,早年曾推介威高股份及羅欣藥業,兩股升幅接近 8 及 20 倍。內地藥物極度短缺,即使有錢也未必能買到藥,醫藥行業在未來很長時間均值得關注。近期他發現,利君國際(02005)盈利增長迅速,有機會成為下一隻威高或羅欣。 強項 利君是內地最大靜脈輸液生產商,研發及產銷抗生素,旗下有 84 種藥
20、品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佔總目錄數量接近三成,是同業中入選數量最多的藥廠之一。 在醫改因素支持下,利君盈利得以高增長,09 年度純利大升 1.1 倍至 2.2 億元。 更重要是,利君基本因素僅次於威高,09 年度毛利率接近 50%;股東權益回報率亦達 22%,惟估值卻比威高便宜一大截,10 年度預測僅 20.6 倍,難怪邱永漢會看上利君。 弱點 利君業務入行門檻低,故行業競爭十分激烈。本港上巿的醫藥股超過十隻,當中不少是產銷抗生素,在 A 股上巿更多不勝數。 另外,利君的原材料成本比例十分高。里昂資料顯示,其入口原材料成本佔整體成本高達 43%;佔營業額比例也達 37%。若入口原料突然大幅加價
21、,對利君將構成重大影響。 機會 利君近年積極拓展較高利潤的輸液業務。據悉,內地目前每年耗用 60 億瓶靜脈輸液,利君巿場佔有率為 6%,集團管理層預期在今年可擴展至 10%,並計劃未來五年將產能提升至十億瓶。 7 月利君宣布與在上海 A 股上巿的通化東寶合組合營公司,發展大容量注射液產品,擴展之心表露無遺。 利君 09 年度輸液產品利潤率高達 68%,若能成功擴大此部分業務,將可進一步提高毛利率。 威脅 內地政策是醫藥股最大隱憂。早前內地傳出發改委關注藥品大幅漲價問題,未來可能會調低藥價,令一眾藥業股走勢轉弱。若內地落實限制藥品價格,利君亦無可避免受累。 投資策略 邱永漢看好利君股價能像威高般
22、倍升。威高預測巿盈率 42.5 倍;利君為 20.7 倍,若利君估值能與威高看齊,股價上升空間確實達一倍。 利君股價自 7 月低見 2.15 元後回升,形成一條上升軌,14 天 RSI 返回 50 以上強勢區,似有轉勢跡象。 可候利君股價在上升軌底部約 2.4 元入巿,短線目標看 3 元;長線看 5 元,跌穿 2.2 元止蝕。 論樓市:勿借錢買樓 邱永漢除縱橫港股外,亦馳騁香港樓市,狂掃太古城一役更為人津津樂道。對於近日香港樓價高企,邱永漢又有何獨到見解?談起樓市,邱永漢自然提及其低買高沽的戰績。20 年前香港快要回歸中國,香港人趕著移民。 但我當時想,香港回歸中國,一定是內地香港化;一定是文
23、明水平高的地方影響文明水平低的地方。當時港、台領先大陸,所以看好香港。 於是我率領的投資團,買入 650 個太古城單位;我也買了 150 個。 這批單位平均以 160 萬元買入,以 960 萬元沽出,漲了五倍。 故由邱永漢這位樓市聖手點評近日樓市市況,別具參考價值。雖然在太古城一役大賺,但邱永漢對地產商印象一般;對地產股興趣亦相當淡薄。 香港有很多有錢人,但我跟他們沒有甚麼交往,也不是很熟悉。香港有錢人在公開賣地時高舉牌子投地,我不尊敬他們。因為在邱永漢眼中,地產是沒有附加值的行業。 然而,這邊廂,本週二(17 日)長江實業( 00001)以合共 76.1 億元,一口氣投得兩幅市區地皮;成交價
24、高於預期,立即沖淡港府剛公布的冷卻樓市措施。 以忘記態度長 現時本港樓價位高勢危,根據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更升越 2008 年高位。邱永漢坦言:樓價要跌的時候,一定齊備各種各樣條件才會下跌。 目前條件還沒有齊備。現時還不知道甚麼時候會跌下來。跌的時候,一定要作好準備,所以不要借錢買樓。 然而,邱永漢不會選擇現時沽出在港物業,全因其一直抱著忘記擁有這個心態持有物業。 我在香港仍擁有很多物業。我買物業時,不把物業當成為自己財產一部分。故此,我以忘掉了的心態持有這些物業。幾十年過後,有一些物業漲價了三、四倍。 王文彥:出招較以往辣 除邱永漢分析港樓投資價值外,本刊亦邀得怡居地產常務董事王文彥,分析港府
25、最新調控措施。 今次調控措施較上次 9 招 12 式巴辣,觸及土地及樓宇供應、調控按揭及打壓投機炒作。 事關 9 招只是規範買樓手法及程序; 12 式則只規範示範單位而已。 王文彥進一步說:禁止一手樓摸貨當然有打擊,成交量對比之前一段時間,如兩、三個月有一定萎縮。 事實上,今次調控新招數開始觸及供應不足問題。如在六個月內重新推出南昌站項目招標,以及推出三幅土地拍賣,以增加單位供應。 鄒廣榮:二手市場僅跌 5% 不約而同,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學系講座教授鄒廣榮亦估計,是次調控措施只會令二手樓價跌 5%左右。 禁止一手摸貨及增加按金等措施,我認為影響不是這麼大。 鄒廣榮說:這些措施在 1994 年
26、實行過,可能令樓價短期跌一跌, 但不會改變樓價向上的長期趨勢。 事關土地供應不夠。港府最頭痛的問題是可以發展土地有限,除非可以重新規劃土地用途。 其他客觀原因,包括利息低迷。年頭我說過,利息低迷環境去到年底差不多完結。但現時歐洲國家債務危機令低息政策可維持頗長時間,亦沒有甚麼國家有加息本錢。 談內房:商舖投資價值最高 邱永漢除對香港樓市具實戰經驗外,更在內地發展物業收租或銷售。故此,他對內地樓市分析也別具心得。 我在北京、上海和成都均有建屋發展的經驗。邱永漢一邊說;一邊在記事簿中掏出相關物業照片,向記者介紹相關項目。 內地建屋獲厚利 資料顯示,邱永漢在北京發展的項目叫三全公寓,部分已出售;部分
27、則撥作服務式公寓出租。 另外,邱永漢在成都興建百貨商場,並租予日本的伊勢丹百貨經營。由於他眼光準確,投資項目賬面累積厚利。 邱永漢作為長期旅居日本的投資大師,以日本經驗,告誡讀者房地產投資之道。 當經濟發展到了盡頭,像日本的話,房地產價值可以跌到只得十分之一價值,令很多企業與銀行破產。 日本經驗引以為戒 當年日本資產泡沫到達頂峰,東京皇宮土地的地價可以買起美國整個加州。可惜,當時日圓大幅升值,令日本出口企業競爭力下降,間接令當地經濟發展到了盡頭。 長線而言,邱永漢還是覺得內地樓市有可為。經濟發展時一定能令房地產受惠,故現在內地房地產蠻有潛力的。隨著經濟增長,內地房價也會增長。以現時經濟情況看,
28、還不用擔心會重蹈日本覆轍。 內地經濟發展的時候,誰都要買自己需要的房地產。以投資價值而言,最好還是投資在商舖上,因為是最貴的。 曾經在內地發展物業的邱永漢有感而發說:中國有別於日本。在日本,找好租客才興建樓宇。 然而,在內地發展樓宇,建好後才找租戶。所以北京、上海有很多樓宇都是空的(見右圖)。內地目前發展物業最需要就是計劃,沒有計劃就較亂。 BRIC 再排名 邱永漢每年周遊列國,每三天就要坐一次飛機,考察各地投資環境。正如他本週接受本刊訪問前,就是在尋找印尼及內地投資機會。 我不信美國人的說法,我要親眼看見才相信。邱永漢說:美國人打造金磚四國(BRIC)這個詞彙。依我看,排名第一應是中國;第二
29、是印度;第三是俄羅斯;第四位才是巴西。 我自己看過後,覺得俄羅斯的資源、石油由政府控制,得益沒有落入老百姓手中;在印度,我見到高速公路的汽車和牛隻一起行,這樣的國家怎能被視為有增長潛力?依此思路分析下去,以後一定是亞洲的年代,當然以中國為中心。 賺錢之道多不勝數 提起邱永漢,很多人以為他醉心炒樓及炒股,其實不盡然。記者問邱永漢的投資組合中,有多少放在樓巿及股票時,他沒有正面回答,反而語重心長地說:真正的財富是有附加價值,我想發展實業。 錢再多都沒用,因為帶不走。如果我不在時,也可把這些財產帶走,我講的話就不一樣了。 事實上,邱永漢不單是一個投機者,也是一個實業家及企業家,搵錢路數多不勝數,業務
30、橫跨餐飲、出版、教育、百貨、服裝、建築及工業等,種類隨時比和記黃埔(00013)或中信泰富(00267)等綜合企業多。 雖然邱永漢周身刀,但並非無張利。他在雲南省種植與藍山咖啡同種的咖啡豆,今年 4 月奪得一項歐洲權威大獎。 奪日本文學獎最自豪 當邱永漢向記者稱,他在內地做的挖土機生意賺了 100 億元人民幣時,神情比說中一隻倍升股還要興奮。 在眾多事業當中,邱永漢最自豪的應該是寫作。他於 1956 年曾憑小說香港,奪得被喻為日本文學奧斯卡的直木獎,一提到此事,面上不禁露出得意神色,還不忘提醒記者:我是第一個 此獎的非日裔人。 目前邱永漢業務繁忙,真正是秒秒鐘幾百萬元上落,惟他仍會技癢,每天在
31、網站上撰寫文章,分享投資心得;亦會將賺錢秘技出版成書,其著作已逾 450 本,包括 致富經、投資秘策 及香港做基地投資大陸。 邱永漢的成就羨煞不少人,這可能與他的傳奇際遇有關。他在台灣出生,少年時赴日本留學,在東京帝國大學主修經濟系,與經濟結下不解緣。 1948 年他因寫信予聯合國,要求讓台灣公投被通緝而逃到香港,當時由於身上沒錢,有人介紹他寫稿,便開始其寫作事業。 在香港度過六年後,1954 年邱永漢決定移居日本,繼續寫作生涯,在報章撰寫財經專欄及推介股票,由於預測奇準,被封為賺錢之神和股票神仙。上世紀 90 年代日本經濟大衰退,邱永漢察覺到日本賺錢機會愈來愈少,毅然 走出去,在世界各地投資
32、。他深信要成功,必須到沒人做的行業;太多人一窩蜂去做,毛利反而下跌。 就這樣,邱永漢不斷開拓他視為有潛力的投資,生意愈做愈多,成就了他的事業王國。 現年 86 歲的邱永漢,雖然擁有一頭白髮,但仍精神奕奕,像有用不完的精力。他現時仍經常帶投資者四出考察及演講。今年除了來香港外,亦曾到巴西;6 月去上海,穿梭遊走世界各地,他笑言:我現在每三天便坐一次飛機。 邱永漢投資格言 1. 不相信巿場上的資訊,一定要實地考察過,才能大手投資;2. 2. 投資股票要像唸經一樣,要修心、忍耐,不要漲一點就賣,股票這東西很怪,愈漲的股票將會愈漲;3. 3. 如果想賣掉股票套現,可以賣掉本金部分,餘下的就等如不花錢買
33、;4. 4. 我對指數不關心,因為我不是把所有股票都買下來,我買的股票漲就行;5. 5. 要經常留意新的消息,不能抱著永遠放心的心態;6. 6. 我也會有選錯股的時候,如果我沒錯,我的財富應該像李嘉誠一樣多。 後記:逾百萬日圓的訪問 被不少投資者視為偶像的邱永漢,難得抽出寶貴時間接受本刊專訪,記者自然有數不盡的投資問題想請教。可惜時間實在有限,當訪問進行了一個半小時後,其秘書提醒訪問時間已夠,記者想把握最後機會補問,邱永漢笑笑說:我演講每小時收 100 萬日圓,我今次在這裏已講了很多。說罷,一個價值逾百萬日圓的訪問就此結束。 重量級過江龍 搵港銀實錄 邱永漢叱吒於中、港、台、日,賺到盤滿缽滿,
34、街知巷聞。其實,近年中國國力與日俱增,不少國際投資者甚至歐、美一眾股神亦慕名而至,往往透過香港作為投資平台,涉足神州。究竟這班重量級過江龍,有何個人招數突圍而出? 邱永漢尋找倍升增長股 (1)實地考察,深入了解行業形勢及企業營運實況;(2) 持股時間最少三至五年,短線爆升亦不沽。 實戰:邱永漢以投資股、樓見稱,曾於 1989 年率領一眾日本投資者,豪掃 650 個太古城單位,並於 1997 年高位善價而沽最為人津津樂道。 在股市投資上,邱永漢亦贏得一眾喝采聲。他主力投資的,並非熱門藍籌及國企股,而是較少人留意但增長潛力驚人的民企股。經他挑選的股份,往往可點石成金,股價以倍計上升。 例如五年前邱
35、永漢推介的羅欣藥業,當年股價才 0.5 元,及至今年 5 月中曾高見 12.98 元,縱使近期股價於高位整固,仍高企於11 元之上,即升幅逾 20 倍。目前邱永漢仍不斷發掘增長股,例如最新推介的利君國際、亨泰、勝利管道及東江環保,他相信未來三至五年仍可持續爆升。 股神畢菲特買比亞迪勁賺五倍 (1)唔平唔買,專注壟斷性消費品;(2) 押注管理層,讓企業專才各司其職。 實戰:畢菲特早於 2003 年投資港股,當年 4 月公開披露一注獨買中國石油天然氣(00857),由初次披露持股 6.31%,一個月內不斷增持至最多 13.35%,每股平均價才 1.61 至 1.68 元。 及至 2007 年 7
36、月畢菲特陸續減持,平均沽售價達 11.4 至 14.36 元。這次投資港股雖有逾倍計斬獲,但其後中石油股價於 2007年 11 月高見 20.25 元,他也坦言沽得太早。 近年畢菲特再戰港股,2008 年披露持有 2.25 億股比亞迪(01211)H 股(國企股) ,入股價才 8 元,除了貫徹其一向揀股招數唔平唔買外,據悉是次投資由其得力助手、有望成為其接班人的李祿穿針引線。 雖然比亞迪股價由去年 10 月 88.4 元回落至現價 46.4 元,但畢菲特至今未有減持,仍有近五倍回報。 商品大王羅傑斯看好中國期貨 (1)長線看好內地經濟,投資股票只買不沽;(2) 只等待股價便宜時才買,不會高價追
37、貨。 實戰:羅傑斯有商品大王之稱,近日提出警告,揚言農產價格將急升,並看好內地期貨市場。其中內地大豆期貨交易已超越芝加哥期貨市場,他認為內地擁有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 股市方面,羅傑斯尤其看好內地股市,早於 2008 年推出牛市中國(A Bull in China)一書,唱好中國經濟及股市。但礙於外資關係,他未有投資 A 股,但透露有投資 B 股、在港上市的 H 股,以至在外國上市的中資股。 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鍾情內需、內銀股 (1)實地考察,四個月內與逾 150 間上市公司會面;(2)揀選有能力在未來十年大幅增長的公司。 實戰:現任富達投資總裁的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4
38、月開始掌管新成立的Fidelity China Special Situations Fund,專注投資中國相關股票。 內地經濟增長將超越全球大部分地區。我在內地及香港工作三個月後,仍然對內地市場充滿期盼,預期未來十年多個領域將有迅速發展。波頓說。 波頓相信,今日的中國,猶如 80 年代的歐洲,投資機遇處處,特別看好內需股及內銀股。按其基金的五大持股中,都屬鍾情的兩大板塊,股份包括中國移動(00941)、工商銀行(01398)、招商銀行(03968)、騰訊控股(00700) 及中國聯通(00762)。 按此五大持股由基金 4 月 19 日成立至今的表現,以騰訊及聯通表現最佳,各有 6.6%及
39、11.2%升幅。 國際炒家索羅斯長 阿里巴巴 (1)尋找市場弱點,重點出擊;(2) 發掘市場錯價情況,低價入市。 實戰:索羅斯早已揚言對投資中國股票深感興,並在港成立辦事處,亦於申銀萬國開設戶口,專注投資中資股。 目前在港交所(00388)的股權披露中,未見索羅斯持有逾 5%的股份,但阿里巴巴(01688)首席執行官衛哲較早前證實,索羅斯早於去年第三季已大手買入阿里巴巴股票,成為阿里巴巴流通股三大股東之一。 阿里巴巴的網上企業對企業(B2B)業務模式,一向不為市場熟悉,令其股價往往跑輸其他互聯網股。但衛哲透露,由於索羅斯看好阿里巴巴業務前景,才入股作長線投資。 這可能是索羅斯獨具慧眼,認為阿里
40、巴巴估值被低估,出現錯價情況便入市。不過,索羅斯是次入股未有帶起阿里巴巴股價,即使他以去年第三季最低價 16.52 元入股,以現價 15.28 元仍錄得虧損。 另外,市傳索羅斯尚有投資龍湖地產(00960)及中國澱粉(03838),若屬實,兩股今年分別有錄得 3%跌幅及 23%升幅。 債券大王格羅斯涉足港股買領匯 (1)透過控制注碼爭取最大回報;(2) 必須堅持長期的投資理念。 實戰:PIMCO 創辦人、人稱債券大王的格羅斯,早已揚言有意投資股票,預期未來 10 至 20 年,股票表現將更勝債券。 今年 4 月格羅斯落實入市,推出一隻名為 Eqs Pathfinder 的環球股票基金,當中垂青
41、領匯房產基金(00823) ,列入十大持股,佔基金比重 2.14%。 領匯能獲債王垂青,市場認為是因為其穩健度比一般企業債券高;論及股息回報亦比不少債券的債息吸引。 皆因領匯是將可分派收入總額全用作派息,按照其租金收入連年增長,派息亦理應連年提升。 同時,領匯基金價格亦持續創新高,名副其實是財息兼收;若以 4 月至今計,價格已累升 11.3%。 上車新盤搶手 新地做贏家 本港樓市近日再成市場焦點,先有港府再出招為樓市降溫,打擊炒風;其後有兩幅位於紅磡及何文田豪宅用地拍賣,由長江實業(00001)以共 76.1 億元投得,成交價遠超出市場預期,令市場質疑措施成效。 回顧今次港府推出一系列調控樓市
42、措施,包括規管樓花買賣,已批出的樓花單位將禁止以確認人身分形式轉售。 若取消買賣,遭沒收的訂金將會由交易金額 5%,增加至 10%,變相增加投機者成本。 在按揭貸款上,金管局收緊按揭成數,價值 1,200 萬元或以上的物業,按揭成數上限調低至六成。 按揭證券公司亦暫停接受九成以上按揭貸款申請,藉此打壓熾熱的炒樓氣氛。雖然有打擊炒樓措施推出,但未減發展商對投地的熱情。 尤其是長實在此環境下,仍勇敢地以高價承接兩幅地皮,顯示對後市信心,亦為市場作出一個指標作用。 發展商信心十足,歸根究柢,就是推出措施仍未能解決兩個支持樓市上升的因素低息環境及土地供應偏少。 美國聯邦儲備局上次議息時表示,經濟前景較
43、預期弱,須繼續維持低息環境支持經濟復甦,並以到期資金購入國債推低長期息率,相信低息環境將仍維持一段較長時間。 低息下供樓負擔維持於偏低水平,有利置業信心。 另一方面,美國債務貨幣化的情況愈來愈明顯,投資者擔心最終刺激通脹,購買物業仍是熱門抗通脹保值的選擇。 長期升勢未變 土地供應方面,港府將主動推出三幅中小型住宅用地拍賣,並計劃推出可供應 16,000 個單位的啟德用地、研究增加來年勾地表的住宅用地供應、及研究將約 20 公頃工業用地改劃作住宅用途。 但正所謂遠水不能救近火,住宅單位特別是上車盤供不應求,仍會維持一段時間。 以此推論,本港樓市交投短期或許會受措施影響而稍稍降溫,但長期升勢仍未扭
44、轉。 下半年有機會推出的新盤有近萬個單位,相信發展商會因應市況而調節推盤的進度。當中大部單位位於新界區,多屬上車盤,正是市場渴求的樓盤。 新鴻基地產(00016)為供應大戶,佔去近半供應,包括港鐵屯門站上蓋、將軍澳 56 區、屯門掃管笏及元朗洪水橋等項目。 以新地售樓能力,相信應付多個大型新盤問題不大,只要銷售成績理想,股價不難受刺激而上升。 港鐵公司(00066)鐵路沿線項目眾多,相信會是樓市升溫的主要受惠者。加上發展商現時補充土地儲備仍然困難,港鐵將項目招標時,為增加中標機會,發展商給予的條件亦優厚,有利港鐵爭取更大利潤。 至於中小型發展商方面,英皇國際(00163) 早前推出兩個位於港島
45、的項目維壹及 The Java,銷情理想;太子道西項目亦有機會於第四季推出,相信業績亦可受帶動。 郭家耀大福證券中國業務部副總裁從事投資研究工作逾十年,為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見證科網泡沫及沙士時市況,明白任何情況都要保持理性獨立分析。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可就證券提供意見,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一於跟誠哥買樓抗通脹 8 月 5 日,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於業績記者會中,一如既往大談對金融市場的看法。記憶所及,超人的公開貼士兌現率奇高,例如 2007 年股市處於高位時,他曾勸戒後生仔不應終日炒股,而自己亦身體力行地沽出多隻港股,結果股市不久後便見頂回落,並步入熊市。 2009 年上半年,
46、當恒生指數跌至 12,000 點以下時,超人又呼籲趁低買股買樓,並積極參與 豐控股(00005)供股。 結果恒指於較後時間狂升,短短數月間便升了接近 8,000 點。 同年 8 月,當恒指升至 20,000 點水平時,超人又表態對股市轉趨審慎,港股亦從此結束單邊升勢,一直橫行至今。 由於李嘉誠投資眼光獨到,不少投資者均視其言論為金石良言。 8 月 5 日的一次記者會中,李嘉誠又對樓市發表意見,指投資者買樓要量力而為,不要借八、九成孖展買樓,並謂穩打穩紮,沒事的。 同一句說話,對於不同的投資者,理解可以不一樣。 本身看好樓市的投資者,往往著眼於李嘉誠沒事的三個字;看淡樓市的則將超人的言論理解為不
47、要買樓,完全省略買樓要量力而為,不要借八、九成孖展的意思。 記者會後個多星期,港府為遏抑樓價過急的升勢,於賣地前推出穩定樓市措施。 耳聽為虛 眼見為實 惟於賣地當日發展商競投積極,長江實業(00001)更連下兩城,盡攬當天拍賣的紅磡與何文田兩幅地皮。 原先主觀地將超人早前的言論理解為不要買樓的淡友,後見長實以高價 (若非政府出招,地價可能更高) 吸地,立時感到大惑不解。 事實上,打從筆者涉足股市的第一年開始,已學會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八字,從來不將公開人物的言論放在心上 (尤其是政客)。 縱然大戶們的言論可能發自真心,但只要個體戶的理解有所不同,市場便會有另一番演繹。 與其埋首揣摩大孖沙們的言談
48、,不如觀其所行較為實際。 好像上文超人的例子,不論在 2007 年看淡後市又好;2009 年看好股市又好,均有實際的沽貨及買貨行動伴隨。 始終行為牽涉實際利益,較不用本錢的口述可信得多。 不論如何理解李嘉誠的言論,放在眼前的事實,是長實以高價投得地皮,單是地價已較同區二手樓高。 人說麵粉貴過麵包,雖然難以邏輯解釋,卻說得一點不錯。 出現如此情況,實因一般市民對經濟的觸覺往往較為遲鈍。 較為普遍的錯誤看法是:樓價升得過高,一般市民根本應付不來,所以樓價要跌。 實情樓價只是走先一步,市民的購買力早晚會追上樓價,令樓價愈走愈高。香港如是;內地如是。 從發展商投地態度推測,目前樓價仍高處未算高;至於李
49、嘉誠對後市的看法如何,就更加不言而喻。港樓續升 住在深圳 月供$2,700 輕鬆上車港府回應樓市走勢異常熾熱,上周五(13 日)突然再出招。里昂指出,以目前港人家庭收入計,一個上車盤的入場費,等同一般家庭入息近 15 倍(見下列數式),即不食、不住、不用,買層樓也耗盡全家 15 年收入。樓價及收入比率之高,已重臨 1997年 6 月的樓市高峰期。 今天香港樓價高企,置業困難,惟港人每聽到北上置業時,大多耍手擰頭,不是抗拒車程路途遙遠,就是對過關人擠車擠的印象,產生恐懼。 周二(17 日),紅磡灣及何文田亞皆老街兩幅地皮麵粉價 再各以萬元水平進發,而追溯粉嶺一幅住宅地皮,早前也以每呎4,000 多元成交後,現時即使在上水、元朗及屯門等地,找到少於 100 萬元的上車盤已相當渺茫。有每日穿梭深港兩地的港人認為,擇居深圳也是一條出路。 從事驗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