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点面结合 (1).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645211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面结合 (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点面结合 (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面结合 (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面结合 (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点面结合 (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点面结合,面,点,面,点,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番腾:同“翻腾”。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文本大意清明、寒食节过了没多久,百花逐渐退去了原有的艳丽色彩,慢慢凋谢了。人们为了挽留春光,翻腾衣柜,找出春天穿的衣服,纷纷出城来到苏堤,尽情游玩。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然而春之神

2、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一场大雨过后,花朵被雨水洗洒而褪去鲜艳之色,柳絮飘落于泥中,被沾住而无法扬起,赏花的女子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一步也没有移动,两个、三个游人结伴乘着船儿回去了,春天的脚步声也渐渐远去了。,文本赏析: 本词描写南宋都城杭州市民暮春游览西湖的情景。清明、寒食一过,百花逐渐凋谢,人们为了挽留春光,纷纷出城来到苏堤之上,尽情游赏。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终于随着游人的船儿默默无言地归去了。,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解析:鉴赏人物形象-分析情感。依据题干从“人物动作神态”切入,首先必须从词作中找到词人对西湖游人描写

3、的文字,然后去揣摩不同动作神态的人所具有的不同情感。 标答: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解析:鉴赏表达技巧-点面结合。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度“点面结合”,赏析的内容“暮春之景”。因此,应从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中去分析词人的写景之句。“面”即是对晚春季节西湖景色的整体描绘,“点”又是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 标答: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

4、。,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点面结合。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 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商调黄莺儿赠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 注 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 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1)作者描

5、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 了怎样的感情?(4分),点面结合写场面,阅读文段一,思考: 一个场面中包含哪些要素?,一、初步认知场面描写,走进车站,人潮涌动,沉闷的空气让人呼吸不过来,一个并不宽敞的车站将近容纳了几百人。我坐在车站的一个角落里,看到无数的人头在攒动,目光最终落到了一个老人身上。她衣衫褴褛,佝偻着那沉淀着岁月的身躯,艰难前行。一个穿西装的男人过来了,箭步如飞,不小心撞了老人一下,头也没回匆匆地走了。一个年轻人过来了,看着老人脏兮兮的衣服,捂着口鼻,快速地走了。,一个衣着华丽的女人过来了,瞟了一眼老人凌乱的头发和满脸的皱纹

6、,冷笑了一声,扭着那婀娜的身躯走了。一位农民工过来了,他将老人仔细打量了一番,小心翼翼地将她扶到最近的座位上,把手里的矿泉水也递给了她,似乎又说了什么,然后带着最朴实的微笑走了。看到这里,心里悲喜交加。悲,是因为老人受到了无尽的委屈;喜,是因为这世上仍然有爱在传承。,场面描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场面描写,就是对一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二、品读文段,探讨写作方法,科代表拿着试卷,刚进教室门,同学们立刻蜂拥而至,好像是狗仔队见着了寻觅已久的大明星。科代表随即淹没在人群之中。“曾琴,98分!”“哇!”教室里一片惊叹。曾琴满脸笑容的拿到试卷回到座位。拿到试卷的人,有

7、的伸长脖子到处问:“你考了多少分?”;有的语带讽刺夸奖别人:“你考得好好哦!”;还有的后悔的说:“早知道就不该改答案呀!”。,最后拿到试卷的林小雨,不断摆头,似乎在后悔不已,又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怀疑老师将分数算错了,翻着卷子,念念有词的算分,结果丝毫不差。他气得把试卷揉成一团,觉得不妥,又打开,这时试卷就像泡菜坛子里的咸菜一样。他“唉”的一声趴在了桌上。“死得惨哦”,“看来不怎么样”,他后面的同学小声议论,“回去有笋子炒肉吃了”在分数的指挥下,同学们奏出了喜怒哀乐的乐章。,面略,点详,写事一个情节 写人一个画面 写景一个角落,如何进行“点面结合”的描写?,一、 “一个中心” 服从作文主题

8、的需要。,二、,面,点, 概括描写,顾及全局, 详细描写,突出重点,人物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侧面烘托 (景物、他人等),写好“点”的小窍门,特写镜头,“两个基础”,三、运用方法,提高写作水平,作品展示,一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直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音乐厅听演奏会。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也挺丰富。有吹萨克斯的,有小号合奏。灯光暗了,演出者各就其位。他们用打击乐器合奏,每个人都很投入。一曲终了,掌声雷动。突然一束灯光射向大厅后方,大家都好奇地往后看。,一位男乐手深情地用萨克斯吹着回家,他很用心,头也随节拍而动。他走近了,我看到他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但他毫不在意。观众们也被带动起来了,和着节拍拍手,闭上眼睛随着节拍晃头。人们沉醉其中。乐曲结束了,男乐手在灯光投射下重返座位。人群中爆发出如潮的掌声,还有人大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整个音乐厅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