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作者创作动机谈之列夫托尔斯泰.ppt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5603176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者创作动机谈之列夫托尔斯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作者创作动机谈之列夫托尔斯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作者创作动机谈之列夫托尔斯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作者创作动机谈之列夫托尔斯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作者创作动机谈之列夫托尔斯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作者创作动机谈,“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 托尔斯泰,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家,“俄国革命的镜子”。,1828年出生于贵族,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 1840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1847年退学回到故乡,在自己的庄园里开展改革农奴制的尝试,却为成功。 18511854年入高加索军队服役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幼年坎坷 改革失败 社会腐化,1855年11月到彼得堡从此进入文学界,促使(表层动机),同情

2、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身份而面临的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 历史唯心主义和宿命论的种种矛盾。对俄国社会现实的梦想与幻灭“心灵辩证法”和道德感情的纯洁,无法解决思想和世界观的矛盾以及对其所处时代政治经济制度的慎察和深思,进行一系列批判 现实主义的小说创作,推动(深层动机),战争与和平 反映1805-1820年之间发生历史事件歌颂 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安娜卡列尼娜 反映俄国社会的变动,贵族,地主的腐败 和虚伪以及上流社会在精神道德发面的危机。,尖锐无比的批判地主资产阶级社 会表达

3、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 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复活 被誉为十九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托尔斯泰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 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 最深刻最有力。,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一改初衷1873年动笔时,原本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 失足的故事。1877年写成的定稿中,重心转移,主要写农奴制改 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对女主人公安娜由贬到褒。,简谈列夫托尔斯泰与鲁迅 青年时代的鲁迅受到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 影响,他称颂托尔斯泰为“19世纪俄国的巨人”。他们创作动机的相通点在于他们都想通过文字作品唤醒所处时代人民群众麻木愚昧的心,都带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