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获奖项目名 单.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570010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获奖项目名 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获奖项目名 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获奖项目名 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获奖项目名 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获奖项目名 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附件 2: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获奖项目名单(排名不分先后)编号 成果名称 所属学校 主要完成人1 实验生理科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中山大学 王庭槐、杨惠玲、汪雪兰、向秋玲、林桂平、余剑平2 人体解剖学国家精品课程教材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中山大学 汪华侨、姚志彬、初国良、徐杰、雷万龙3 以能力培养为目的,课内外一体的分层次多模块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建设 中山大学 赖剑煌、陈文波、李宁、周晓聪、钱宁4 博雅与通识:中山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探索 中山大学 甘阳、龙莉、何洪、程美宝、陈六平、董波5 社区为本整合社会工作教育模式创新 中山大学 张和清、罗观翠、贺立平、李

2、昺伟、裴谕新、都娟娟6 软件工程实训课程群与支撑系统 中山大学 王青、李文军、高成英、刘宁、林倞、潘茂林、孙伟、潘炎、万海、郑贵峰7 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体系立体化建设研究 中山大学 张新长、黎夏、刘小平、张青年、马林兵、黄德全8 创特色强体质益终身大学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创新 中山大学 何江海、陈卓源、樊莲香、李毅、范振国、李静波、张保华、杨波9 传染病学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 中山大学 高志良、张晓红、赵志新、林潮双、曹红、张宇锋10 强化实验教学建设,开展全程科研训练,培育化学创新人才 中山大学 陈六平、毛宗万、邹小勇、巢晖、马林、卢江、吕树申、乔正平、瞿俊雄11 英语专业本

3、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创新实践 中山大学 黄国文、罗斌、毕雪飞、翁靖华、叶岚12 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理论陶冶与技能训练 中山大学 徐忠明、丁利、任强、郭天武13 深化人体寄生虫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中山大学 詹希美、何蔼、余新炳、吴忠道、郑小英、吴瑜、吕志跃14 “通识教育”汶川服务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中山大学 周大鸣、罗观翠、张和清、朱健刚、张斯虹15 应用高性能网络信息化平台对外科学进行新型的开放式临床教学与实践的研究 中山大学 梁培文、梁力建、吴昭怡、赖佳明、陈创奇16 生态学教材的创新与发展 中山大学 彭少麟、周婷、陈宝明、廖文波、李鸣光、王伯荪、辛国荣17 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

4、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 黄道平、胥布工、陈立定、赖何季、张梅18 化工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 陈砺、吴妙娴、严宗诚、董新法、王红林219 中外学生跨文化适应与交流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华南理工大学 安然、苏宏元、崔淑慧20 人才培养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 韩金龙、刘洊波、张凤春、杨俊、崔岭21 构建科技创新活动平台,提高土木工程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 华南理工大学 王湛、季静、陈庆军、杨医博、郭文瑛22 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光电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 文尚胜、姚日晖、吴为敬、王丹、彭俊彪23 新闻传播

5、类专业学生影像传播创新能力培养与创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 周建青、李幸、陈映、胡兵、韩镁24 竞教结合,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 丁康、朱刚、杨志坚、陈吉清、赵克刚25 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 王全迪、郭艾、杨立洪、刘深泉、明宗峰26 专业与职业衔接、研究与实践融合的研究型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 朱敏、孙延明、王应密、张乐平、陈小平27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暨南大学 沈丽佳、周红春、谢立群、陈毓超、谢思明28 综合性大学全英语教学资源整合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

6、 暨南大学 唐书泽、邓永忠、张宏、余惠芬、刘洁生29 新形势下研究型与应用型特色药学人才分类培养改革与实践 暨南大学 蔡绍晖、陈卫民、于荣敏、杨凌、张建萍30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在跨文化教学环境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暨南大学 徐林清、刘德学、陈红蕾、刘新荣31 基于数学模型系列课程的多层次多学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暨南大学 樊锁海、叶世绮、胡代强、张宏、张传林32 “四位一体”的“高级财务管理”本科案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暨南大学 丁友刚、郝玉芹、樊莹33 以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为引导,构建旅游管理学科多元化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暨南大学 章牧、何建伟、李舟、段开成、李广明3

7、4 开放式农科化学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华南农业大学 倪春林、黄鹤、董先明、罗志刚、杨乐敏35 以大学生自主发展为导向的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华南农业大学 黄大乾、陈建军、陈房捷、赖元峰、张少翃36 生态学专业“五位一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华南农业大学 章家恩、骆世明、叶延琼、秦钟、赵本良37 基于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大学英语”课程转型及教改创新与实践 华南农业大学 何高大、王莉梅、冯立新、刘傲冬、李舸38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强化自主学习的植物学课程体系构建 华南农业大学 吴鸿、崔大方、郝刚、宁熙平、张荣京39 现代医学教育环境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南方医

8、科大学 吕志平、殷平善、肖炜、贾钰华、刘晓伟40 创新“院院合一”模式,培养现代中医临床人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卢传坚、吕玉波、舒彤、吴薇、黄秀云、陈志强、伍世强、郑永臻41 中医药高层次应用创新人才实践教育平台的构建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广州中医药大学 郭姣、潘华峰、史亚飞、卢传坚、苏政权、江钢峰、丘惠燕、朱磊342 适应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构建“继承、发扬、应用”中医临床经典课程体系 广州中医药大学 林培政、吴智兵、李赛美、林昌松、林兴栋、刘敏、曾征伦、关彤43 区域协同,专业促进,打造引领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模式 华南师范大学 卢晓中、胡社军、郑航、强海燕、刘志文44 以自主学习为导向,

9、学做融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师范大学 李榕、周卫星、钟清华、李志为、唐小煜45 课程化与学分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模式创新与应用 华南师范大学 魏则胜、周建伟、陈岸涛、刘劲宇、茅根红46 大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华南师范大学 彭璧玉、潘文庆、徐向龙、曾准、罗燕47 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华南师范大学 周爱光、杨忠伟、崔颖波、庹权、宋亨国48 本科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建设和体系构建 广东工业大学 苏成悦、朱燕娟、胡义华、潘永雄、方允、王银海、陈惠珊、赵韦人49 与行业深度融合的设计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广东工业大学 孙恩乐、

10、蒋雯、王萍、黄迅、杨敏50 面向土木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广东工业大学 李丽娟、刘勇健、吴炎海、郭永昌、刘锋51 基于管工融合理念的工商管理类创新性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 张德鹏、黄嘉涛、韩小花、吴小节、谢卫红52 基于项目引导的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 肖小亭、陈绮丽、章争荣、张鹏、周东斌53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 于兆勤、郭钟宁、吴福根、丁政、邓海祥54 产学研结合卓越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 程良伦、王春茹、周晓辉、何小敏、刘洪涛55 结合地方城乡建设的建筑学专

11、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广东工业大学 朱雪梅、周祥、刘旭红、谢浩、林垚广56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造就高水平翻译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平洪、詹成、赵军峰、罗慧琼、杜焕君57 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汕头大学 范东升、白净、胡禄丰58 以奉献服务为导向的浸入式医学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汕头大学 陈茂怀、郑少燕、李丽萍、杨棉华、黄谷子、许龙水、林大静、蔡琮59 英语零度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 广东医学院 杨劲松、罗永胜、何静秋、陈松云、高玮60 具有“三能”品质一专多能应用型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广东海洋大学 安立龙、效梅、陈进军、尹福泉、贾汝敏、马驿、沈泽兰

12、、秦红明61 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培养高素质食品人才 广东海洋大学 章超桦、吉宏武、夏杏洲、吴晓萍、周春霞、李秀娟、黄和62 单片机创新教学实验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蔡肯、许慰玲、黄灏然、岳洪伟、铁风莲63 构筑立体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培养高技能创新型药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药学院 林汉森、张德志、杨帆、庞小雄、陈璇64 面向珠三角,多元开放的医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广东药学院 张幼铎、张建华、黄韬、齐平、刘颖、刘小丹、叶志明、王燕、朱家勇465 电子音乐制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星海音乐学院陶陌、严婷、谢泽慧、殷苗苗、林昶、刘天石、James Hark

13、ins、Benoit Stasiaczyk66 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联合毕业设计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广州美术学院 杨岩、陈瀚、何夏昀、许牧川、曾克明67 体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广州体育学院 陈琦、徐佶、林文弢、董艳芹、季晓艳68 体育教育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广州体育学院 徐佶、吴劲松、张伟健、刘先进、陈庆勇69 研究型教师培养的“项目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 王林发、鲁红平、范兆雄、李晶晶70 具有行业背景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多样化创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李润、宣征南、周锡堂、陈赵生、黄妍71 企业深度参与的石化卓越人才

14、CDIO 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刘美、张清华、宣征南、王涛、禹柳飞、郑发春72 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高师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肖建彬、陈彩燕、李杼机、古立新73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经济管理类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广州大学 庞永师、王满四、谢如鹤、郭成、吴唤群、夏明会74 “院团结合”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广州大学 马达、刘瑾、陈雅先、张丹丹、姚佑南75 构建“学研创”化学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 广州大学 苏育志、陈爽、梁红、董文、赵建华76 地方院校艺术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州大学 徐俊忠、汪晓曙、马达、王丹、吴开

15、俊77 地方高校分析类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广州大学 曹广福、叶瑞芬、袁文俊、王晓峰、赵红星78 基于 CDIO 理念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广州大学 张春良、王一军、江帆、萧仲敏、庞志79 基于工程化教育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广州大学 谢如鹤、刘广海、周耀旭、段伟常、张素芬、邹毅峰、陈宝星80 以创新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聚徒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圳大学 刘志刚、汪安泰、赵志超、吉坤美、赵振富81 以国家精品课程为导引,构建“作业作品产品”三级跨跃的新媒体教学模式 深圳大学 田少煦、吴予敏、王志强、黄晓东、何建平82 管理类专业“矩阵式”教学实践

16、及管理模式协同创新 深圳大学 李丽、刘世雄、陈智民、黄凯珊、张维燕83 基于个人数控机床的全工程环境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深圳大学 王华权、费跃农、柴金龙、伍晓宇、王鑫84 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模拟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深圳大学 罗石、汪天文、傅鹤鸣、刘志山、徐明、朱艳85 协同特区产业发展的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深圳大学 李霞、蔡良伟、刘宏伟、王晖、陈田明、卢元元86 从工具英语到人文英语英语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深圳大学 蒋道超、阮炜、张晓红、高琳、钱冰87 地方高校数学师范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 韶关学院 曾峥、简国明、宋杰、官运和、李善佳5实践88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校野

17、外生存教育课程体系的创建 韶关学院 王桂忠、邱世亮、范锦勤、伍波、付丽明89 电类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东莞理工学院 宋跃、杨雷、张志坚、杨杰、胡胜90 “三通”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五邑大学 王克、罗清旭、陈新田、张运华、马萍91 地方高校基于协同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五邑大学肖健华、赵良辉、董超俊、王天擎、叶艺勇、彭敏晶、边云岗、陶雪萍、姜劲、辛玉红92 以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陈国杰、谢嘉宁、李斌、张潞英、周有平93 融合专业、创新思维与人文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刘

18、玉华、古广灵、黄伟雄、范彦斌、徐银燕94 构建化学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肇庆学院郝向英、郭海福、李湘、梁巧荣、钱初洪、吴贤格、覃亮、吴利欢、李志伟、李妍95 广东白云学院应用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广东白云学院 曾小彬、李望国、刘剑锋、王丽英、饶丽娟96 面向区域通向国际的物流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广州航海学院 袁炎清、朱建芳、罗振林、王峰、夏新海、文妮佳97 自主选择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陈光巨、吴忠魁、戴伟、周志强、白非98 独立学院“全过程、阶梯式、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刘常坤、池

19、挺钦、李宝珠、沈慧、王军、周艳明99 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司玉娟、刘梦亭、潘欣欣、乔瑞芳、刘立勋、王东红、闫维和1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知行一体的教学模式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安少华、朱志德、何鹏举、陈海华、刘珍101 基于科技竞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李杞仪、林颖、缪丹云、姚伟江、冯颖102 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陈海涛、李斯伟、侯春雨、王贵、张建超103 航空物流专业基于行业标准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

20、院 郑玲、赵宏、何倩茵、许欣逸、范泽剑、王涛104 基于专业岗位(群)素质培养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吴卫锋、陈曦、李艳华、赖赛珍、张力平、杨仕民、何粤红、曾瑜芬105 “三阶段递进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李洛、古凌岚、吴绍根、廖永红、汪清明、罗佳、何晓蓉、张婵106 “校企融合,共建共管”的通信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秦文胜、黄兰、董兵、王志学、李桂锋、罗德宇、黄曦仪、郑善清107 基于“核心技能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廖俊杰、别文群、李广杰、程时用

21、、陈杰东108 构建高职院校科技服务平台,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李作为、黄晓红、陈冬梅、梁艳珍、邓万先、苏恒阳6109 四方联动 两端对接师范生实习支教与置换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郑永江、谭伟民、饶少群、刘满菇、陈志菲110 教师教育专业职业核心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李曲生、梁志洪、张光玲、陈雅玲、张晖111 高职“教学实训科研”三位一体机电制冷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童蕾、张运吉、陈永聪、吴日才、章敬文、王智、冯宁、叶斌元112 现代纺织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李竹君

22、、刘森、陈继娥、吴佳林、唐琴113 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技术与平台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黄敏、张小帆、张斌、李竹君、吴志敏114 广东地区高职土建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赵琼梅、章鸿雁、曾跃飞、杨永峰、刘光辉115 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申时全、鲁顶柱、贺桂英、邱炳城、刘邦桂116 工作过程导向的财金类专业学习领域体系构建的开发、研究与实践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杨智慧、刘捷萍、李小金、周理、缪苗、张海燕117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与项目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23、 段班祥、余爱民、龙立功、朱亚兴、杨叶芬118 高职智能交通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郭庚麒、曹成涛、林晓辉、杨志伟、李少伟、关少珊、万东、黄君羡119 以“研”为纽带 高职航海类专业实训基地“建、用、管、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卢晓春、吴晶、叶翠安、林凌海、黄勇亮、李蕙兰、王海松、徐跃明120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课程优化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王丽娟、张等菊、张芳枝、庞长江、焦国华121 基于 ProE 三维技术的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何秋梅、周钦河、林庆文、孙立君、黄灿军12

24、2 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刘江南、黄德敏、冯骏杰、潘少敏、张苹123 对接医疗器械产业的专业群构建及“校所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金浩宇、刘虔铖、彭胜华、王培连、徐彬锋、谭新、李丹荣、伍倚明124 高职食品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王尔茂、苏新国、黄国平、于丽平、贡汉坤、覃文、陈琼、王舰平125 素能并重,文商并举,工学结合构建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张萍、蔡超、黄爱华、林苏、余少文、卢志标126 会计电算化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5、 吕兆海、张凯、杨莉、陈汉平、黄玲蓉127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协同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李法春、高俊文、李靖、邹心遥、董晓倩、刘宇容、黄军辉128 南亚热带农业专业群建设实践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陶正平、尹凯丹、董斌、谢秀凤、岳海林、毕会敏129 旅游英语专业四方协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梁悦、胡爱清、蔡龙文、黄跃珍、岳友林130 “教学做一体化”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赵建群、张岐、周立群、符艳、彭晓红131 基于标准化管理理念的高等职业院校校园资源计划 CRP 系统研发与应用

26、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樊至光、张晞、张彦忠、魏胜能、张秀芳7132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策划”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曹干、蒋才冬、黄舒立、张来源、周翠微、王闽松133 构建珠宝首饰类专业“六位一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申柯娅、王昶、袁军平、代司晖、卢焕洵134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余明辉、贺平、钟伟成、蒋亚军、郭锡泉、陈长辉 135 高职院校服务珠三角经济转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张连绪、张来源、樊明成、张翠玲、闫利雅、杨则文、袁军平136 高职经管

27、类专业跨专业项目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张宏博、邓华丽、黄振山、陈琼、张莲苓、张曦137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构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饶雪梅、王明景、张萍、陈洁丹138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需求的高职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创新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王晓敏、查吉德、孙永安、黎荷芳、何静、刘佳环、李绍中139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六双三真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郭盛晖、稂艳玲、曾兰君、吴源、欧越男、刘佳环140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订单培养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王亚妮、蔡勤生

28、、陈海军、黄鉴标、谭慧铭、刘让雄141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黎海彬、王英、吴勇、韩明、李崇高、彭述辉、江津津、杨家友 142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李训贵、吴勇、宋婕、刘楚佳、彭强、张晓琴、赵小段143 以学生工作室为载体、校企互动训练为平台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朱志坚、王永祥、邬厚民、杨斌、何雪利、奚宇坤144 开放式、多样化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周利群、张小纲、徐光、江敬艳、胡楚雁145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29、万志坚、童玉清、陈知泰、韩建伟、刘小平146 低碳式可循环展示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熊涛涛、陈峥强、谢卉、徐光、李春林147 基于工作任务课证深度融合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陈红、郭树军、范维浩、夏毓鹏、张磊 148 印刷技术专业示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研究与实践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王利婕、柏子游、张旭亮、贺文琼、何颂华149 技能型人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和实践研究-基于药学专业实践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张俊松、王晓利、章蓉、林素静、党建章150 提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温希东、乌云高娃、宋荣、谢利娟、卿中全1

30、51 校企共建分析检测“教学车间”与“技术中心”的探索与实践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杨剑、刘莉萍、谢利娟、张英、唐旭蔚152 以造型机为载体基于认知过程的制图教学综合改革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管巧娟、陈绚、尧燕、周丽红153 高职移动通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刘俊、田丽洁、劳文薇、何国荣、赵俭154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三位一体”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苏志东、潘沁红、林跃明、余立衡、曾权清8155 基于“政校企” 、 “行校企”合作的双三元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刘华强、刘辉珞、王凯宏、蒋庆荣、陈华、华

31、本良、王丽、张秀国156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校区创新实践与研究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高慎淦、吴俊强、黄信坤、熊宇、梁东孝157 高职数控专业课程分层次三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赵长明、陈传端、吴建新、何佳兵、周敏158内引外延 学训结合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模式探索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黄坚、谭喜庆、何进军、宋丽平、邓复群159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教育平台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实践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李柏青、朱秀娟、刘建萍、文学红、余永进160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式双结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高进、陶照智、郑丽丽、陈伟荣、陈文昌、文豪、万绪珍16

32、1 校院合作共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梁琼芳、张少华、植瑞东、杨晨、伍华颖、吴文奇、黄志伟、彭俊云、赵思婷162 能力本位视角下“订单式”培养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林若波、林汉顺、孙培明、廖兴展、陈国贵163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龙建佑、郑兆志、吴治将、徐言生、余华明、罗美玲164 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商科院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与实践研究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齐振彪、高钧、刘艳桃、马瑞、杨志学、刘红、高新和、谢金生165 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培训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夏伟、刘

33、毓、肖冰、罗勇武、易峥英、徐挺、曹娜、唐佩 166 政校企联动,中高职有效衔接,协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陈粟宋、周俪、肖文平、覃岭、范爱民167 课堂中学习,实践中体验,环境中熏陶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李霞、王志雄、聂沉香、董同彬、胡蓉168 校企携手共建多类别校内制冷实训基地的实践及成效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郑兆志、何钦波、陈学锋、龙建佑、黎绵昌、徐言生、李玉春、余华明169 以项目设计实践为引领构建课证赛一体化教学模式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洪易娜、卢伟、李斐韦华、余克敏、朱健祥170 构建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体系广东东软学院(原: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杨利、罗先录、李强、植挺生、王海林、唐广花、姚庚梅、招竞晖(埃森哲)171 基于网络的课程“建、教、学、评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广东开放大学 周凌、刘汉民、吴刚汉、张青青、沈红、江辉、陈迎丽、王萍172 构建残疾人远程开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 胡新生、丁新、瞿炜、赖小乐、孟香惠、陈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