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翁亭记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 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 、 “于” 、 “之” 、 “而”等虚词的用法。 2 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3 认识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 教学重点:1 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 、 “于” 、 “之” 、 “而”等虚词的用法。2 背诵全文教学难点:认识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了解作家作品,诵读课文,疏理文意(1、2 段) ,一 导入:二 作者简介:欧阳修: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字永叔,号醉翁,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提倡“文从字顺,务去陈言” 。 又号“六一居士”: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
2、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老翁三 解决生字词:请给下列词注音壑 潺潺 晦 肴 蔌 觥筹 伛偻 四初读课文:五疏通文章:(一)一二组朗读第一段:1、 学生提出翻译中遇到的疑问,集体解决。重点字词:环 壑 名 蔚然 翼然 临 自谓 意 重点句: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赏析内容:亭周边的环境:环滁皆山琅琊山有亭翼然远 近面 点亭名的由来: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 (山水之乐)3、堂上背诵:(二)三四组朗读第二段:1、 学生提出翻译中遇到的疑问,集体解决。重点字词:幽 晦 若夫 芳 暝 秀重点句子: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赏析内容:第二段是如何写景的?写了什么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春) 乐亦无穷佳木秀而繁阴(夏)风霜高洁 (秋)水落而石出者(冬)3、堂上背诵。六布置作业:背诵 1、2 段;做阅读感情本课基础识记和整体感悟部分。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