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2《隆中对》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1).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60029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隆中对》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2《隆中对》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2《隆中对》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2《隆中对》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2《隆中对》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隆中对巩固练习一通假字1 欲信大义于天下 ( 信, )2 自董卓已来 (已, )二古今异义词1将军宜枉顾之 (顾 古义: 今义: )2凡三往 (凡 古义: 今义: )3.孤不度德量力 (孤 古义: 今义: )4.此殆所以资将军 (殆 古义: 今义: )5.遂用猖獗 (用 古义: 今义: )6.遂用猖獗 (猖獗古义: 今义: )7.抑亦人谋也 (抑 古义: 今义: )8.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以古义: 今义: )三一词多义1. 谓 谓为信然 (谓: )谓先主曰 (谓: )君谓计将安出 (谓: )2. 为 好为梁父吟 (为: )谓为信然 (为: )以弱为强者 (为: )贤能为之用 (为: )此可

2、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为: )3.已 然志犹未已 (已: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已: )自董卓已来 (已: )4.遂 由是先主遂诣亮 (遂: )遂用猖獗 (遂: )然操遂能克绍 (遂: ) 5.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 (诚: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诚: )6.因 因屛人曰 (因: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因: )7.然 谓为信然 (然: )然志犹未已 (然: )四重点字词1.躬耕陇亩 陇: 2.莫之许 莫: 3.先主器之 器: 4.此人可就见 就: 5.不可屈致也 致: 6.将军宜枉驾顾之 枉驾: 顾: 7. 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 8.因屛人曰 屛: 9.汉室倾颓 倾颓: 10.度德量力 度、量:

3、11. 君谓计将安出 计: 出: 12.曹操比与袁绍 比: 13.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 14.此殆所以资将军 资: 15.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 16.总揽英雄 揽: 17.若跨有荆、益 跨: 18.保其岩阻 岩阻: 19.内修政理 整理: 20.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身: 21.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 22.先生解之曰 解: 23.帝室之胄 胄: 练习一翻译句子(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_(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_(3)遂用猖獗,至于今日。_(4)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_(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_(6)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_二课文理解1. 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

4、是什么?2.诸葛亮分析与曹操不可争锋的主要原因的是:3.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曹操: 孙权: 刘表、刘璋: 诸戎、夷越: 4.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文言文语段阅读】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 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 义于天下,而

5、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隆中对节选 1、解释加点的词:好为梁父吟 谓为信然 谓先主曰 此人可就见 将军宜枉驾顾之 君谓计将安出 由是先主遂诣亮 孤不度德量力 欲信大义于天下 2、诸葛亮是个非常自信的人,从哪个词看出他的自信?既然“时人莫之许也”,为什么作者还要引出崔州平、徐庶两人的相反意见? 3、本文选自隆中对。隆中对是一部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国历史的著作,它的作者是 ;同样以三国历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它的作者是 。4、有人认为刘备的开场白“汉室倾颓,奸贼窃命,主上蒙尘君谓计将安出?”是套话,不值一提。仔细读刘备的这段话,你认为刘备的

6、话在“隆中对”中有何作用?请根据提示加以分析:“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一句,表明了刘备的政治立场,表明自己心系王室,心忧天下,以确保在政治上的正确。使得提出请诸葛亮帮助,被人理解,受人同情。 接下来的话: “智太短浅,遂用猖獗”是说明自己当时的情况; “欲信大义于天下 ”、“ 志犹未已 ”是宣示自己的决心; “君谓计将安出? ”则是提出关 键的问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太宗论盗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或请重法以禁止 朕当去奢省费 轻徭薄赋 安用重法邪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词语。路不拾遗 商旅野宿 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断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4.短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