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游楠溪江600字作文.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39973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楠溪江600字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游楠溪江600字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游楠溪江600字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游楠溪江600字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游楠溪江600字作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游楠溪江 600 字作文篇一:游楠溪江枫林游楠溪江枫林二折瀑多次闻人言枫林垄里有风景,昨日,与友人游,过枫林镇,沿小路 20 分钟车距,路尽。见群山环绕,小溪流水孱孱,沿小溪小径进山谷,曲径通幽,虽炎日当头,小路上树阴之处胜多,可随时休憩,拾级而上,见小庙一座,问信徒,二折瀑何处,曰:此地。环眼四周,不得。复问:告之,庙左边,见小径才容一人过,仅七级台阶,及小溪无路也。进,沿小溪石,过一小弯,豁然见山谷绝壁处,高百丈,有瀑布飞流直下,中间悬空有圆台,犹如盂。瀑如勇士,遇挫逾勇,如万马奔腾之势,从盂中争先溢出,犹雷霆之气,直冲绿潭,飞花四溅,大珠小珠飞舞,遇阳光照射,闪闪发光。犹如珠宝万千。瞬间

2、化为清风,迎面而来。众友人围潭之阴处席地而坐,炎炎夏日化作凉凉初秋,潭深不见底,潭色分明,由浅到深,由白至绿,浅处小鱼啃石苔,深处水波如花层层展开。抬头,山谷如苍穹,球面如开长长的天窗,阳光呈条形,众人惊于色而静。忽而,歌声骤起,嘹亮而甜美,绕山谷环绕,如天籁之声骤至,歌词为刘三姐对情歌,堪比宋祖英歌声之美妙。众人惊。原,同行中有位专业美女歌手,见风景如此之美,情不自禁放歌高唱。众人纷纷和之。山谷顿然热热闹闹。歌声比此起伏,不绝于耳。小庙之信徒纷纷赶来,观之。歌毕,众人围座,啖枫林杨梅,大如乒,色如墨,甜如密稍带酸,味浓而原。见潭水清彻,脱其鞋,濯其足,清水流淌在五指间,丝丝的,凉凉的,冰冰的

3、,滑滑的。全身从下而上的舒服感。男人多女人少。话语间艳事是不可少的。不一会儿,其间一友说起,去年与温州摄影协会一起,与美女模特们在楠溪江会文书院哪边拍裸体摄像的轶事,说一张美女与老农的照片获一等奖的拍照过程,刚开始美女全身光光,站在老农身边,尔后又取老农头上草帽,遮其阴部,又尔将遮其阴的草帽,戴在老农头上,老农乐滋滋,笑逐颜开,在这瞬时拍下,竞获一等奖。众人取笑老农说,晚上要跪床榻前,老农说单身,众人又说,桃花远出也。然在书院边的堤坝上,友人惊于模特穿光衣服的速度,堪比吃一个杨梅还快,众模特拍摄间,众多人观看,反映不一,有游人美女在叫,我也脱了让你们拍,有美女打电话与她老公说,你今天不来亏了,

4、有游人说真是世风日下。奇怪的事老头总是,钻到最前面看。恰好友人中一位哪天正好也在哪边带儿子在游泳,他说赶紧用游泳圈庶住儿子的眼,儿子道,爸爸你能看我为什么不能看。众人大笑。兴毕,到枫林一农家乐吃,本地鸡,本地猪肉,及其它山味,吃毕,趁众人在商下次游玩之事,我见店前有一水潭,潭中有鱼,遂取车中鱼杆,独自钓鱼,历时二三小时,居然让我钓上十六尾红田鱼,鱼虽不大,每尾只有三至五辆重。回家分鱼与杨梅给保安。保安乐。我也乐。2009-6-27篇二:楠溪江一日游(1.2)楠溪江一日游(1.2) 楠溪江一日游 (1.2)正文:楠溪江一日游(1.2)浙江省温州 广场路小学 二(6) 赵近一.皮筏艇我一直盼望着能

5、到楠溪江旅游,正月初二那天,爸爸妈妈让我圆了这个梦,楠溪江一日游(1.2)。 在楠溪江我觉得玩皮筏艇是最刺激的,因为我们一家人都不会划。当我们上了摇摇晃晃的皮艇,全家人就像喝醉了酒似地摇摆起来,过了好长时间才各自坐稳。这时候,爸爸开始往左划,妈妈开始往右划,而我呢?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划,一下往左,一下往右,不一会儿,我们大家都满头大汗了,可是皮艇却还是在原地打转转,小学二年级作文楠溪江一日游(1.2) 。 分享好文正在我们研究怎样才能把皮艇往前划时,突然我们的皮艇被浅滩急流冲向下游,在皮艇飞速地漂流中,我夸张地尖叫,妈妈发疯地大笑,爸爸却安静地躺在艇上,像在睡大觉,一点儿也不害怕。玩皮艇虽然很惊

6、险,但是很刺激,原来皮艇能给我们带来那么多欢乐,有机会我还想来玩。二.竹排漂流到楠溪江旅游,不玩竹排漂流就等于没有到过楠溪江。我们在岩头下车后,就急急忙忙地赶到码头,准备乘竹排漂流,我们的行程是从岩头到狮子岩景区,要快的话 40 分钟就可以到目的地了。在竹排上我看见溪滩上一片片的树木都是斜着长的,我感到奇怪,听爸爸说这些树是被山洪给冲弯的。看来楠溪江在发脾气的时候也不是那么亲切可爱的。竹排在水深的地方是慢慢前行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尽情地欣赏两岸的美丽风景了。当竹排漂到浅滩急流时,就会像箭一样射出去,这时我们就只有惊呼的心情了。在惊恐的欢乐中,我想起了一首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

7、好刺激啊,楠溪江,我爱你。收稿时间:2006-2-16 19:28:00篇三:楠溪江导游词楠溪江导游词一、楠溪江概况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在今天和大家一起游览美丽的楠溪江景区。楠溪江景区位于浙江省南部的永嘉县境内,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与雁荡山风景区相毗邻,南距温州市区 23 公里。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 4A 级旅游区,景区总面积 625 平方公里,共分为岩头中心景区(楠溪江及沿江农村文化) 、大桅岩、石桅岩、北坑、水岩、陡门、四海山七大景区,景点共八百多个,悠悠楠溪江融天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闻名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中唯一以山水田园风光见

8、长的景区。楠溪江主流长 139.8 公里,有 36 湾 72 滩。悠悠楠溪江没有大江大河的恢弘,也没有富春江水的优柔妩媚,更缺少了浙西山水的那份湍急飞泻的激情。然而她却以她那独特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形成了一幅趣野天成的水墨画长卷。来到楠溪江我们就不得不了解一下这里的溪水,据专家认证,楠溪江的水含少量每立方米为万分之一克,PH 值为 7 呈中性,所以这里的水水质特别的好,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也因为这里的水质好,这里的人也显得比我们长寿。后来据专家们一至认定将这里的水带上了“天下第一水”的帽子。水质好坏我们看看的话也看不出,不过等一下大家可以在水中寻找“水母”的踪迹,水母就是水质好的标志。

9、如果等一下大家觉得楠溪江的水质好的话可以带点回家留做纪念。当然来到楠溪江并不是简单的了解一下这里的水质,更重要的是来了解一下这里所带给大家的财富。那么到底有什么财富呢?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慢慢讲解。楠溪江作为瓯江的一条支流理所当然她是以溪流景观为主体,而且她也融入了山水田园风光和农耕文明遗迹。溪流景观呢,等一下我将带大家去漂游,在楠溪江漂游会有与其他地方漂游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比如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的美在于泛舟游于江上,让人有“人在画中游”的感觉,那么楠溪江所带给大家的就有一种不同的美,泛舟游于楠溪江上我们可以近观郁郁滩林,远眺绵绵群山,俯视澄碧江水,让我们心旷神怡。然而楠溪江的精华并不是漂游,

10、而是这里的耕读文化,那么什么叫做耕读文化呢,耕读文化就是边耕作边读书。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下这里的文化。早在 5000 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瓯越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瓯越文化,这里至今仍保留着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及宋、明、清的古塔、古桥、古亭、古牌楼等名胜古迹。楠溪江沿岸的古村落、古建筑,选址讲究,规划严谨,风格古朴,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是中国四大民居之一。较为突出的有岩头、枫林、苍坡、芙蓉、花坦等村,均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神奇的楠溪江山水造就了无数的杰出人物和灿烂文化。从唐朝至清朝,永嘉一共有过 604 位进士,也有人说有 711 位、725位。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确实

11、出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像陈虞之、李仲等等,两宋时期,曾经出现辉煌的“永嘉学派” , 永嘉学派所提倡的“利义并举”至今还被温州人所利用,温州人的赚钱方法就是从这个思想里来的,所以喜欢温州经济发展模式的朋友,不妨研究一下这四个字。除此之外在宋代这里还出过“永嘉四灵” ,四灵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喜欢昆曲的朋友都知道,2001 年我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永嘉昆剧作为昆曲中的重要代表,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这里也是名人聚集的地方。历史文化名人王羲之、颜延之、谢灵运等曾为永嘉郡守,相当于现在的温州市长。除此之外,像陶弘景、张子容、孟浩然、陆游、叶适、徐照等

12、也都曾游历过楠溪江,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这里也是谢灵运的魂归之地,广州被害后,他的后裔带着他的灵柩到楠溪江蓬溪村定居。从此,一个东晋豪门巨族融入这片山水,在这里生息繁衍,过着耕读的生活。溪江流域也是革命老根据地,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中心策源地和浙南革命活动的中心。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已成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是山水文化与古村文化的高度结合,耕读文化与宗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无限默契。由于楠溪江特殊魅力,先后被中国作家协会和摄影家协会命名为“全国文学艺术创作基地”和“摄影创作基地” 。关于奇特的岩石和众多的瀑布,等一下到景点后我

13、将会为大家一一讲解。二、芙蓉古村导游词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到达的是芙蓉古村,芙蓉古村地处岩头镇南面仙清公路西侧,是一座背靠“芙蓉三冠” ,布局于平地上的大型村寨,始建于唐代末年,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 ,始祖陈拱从瑞安长桥迁来定居,并逐步形成血缘村落,距今以有 1000 多年的历史。那么这个村为什么叫芙蓉村呢,是因为村西南有三崖摩天,赤白相映,像芙蓉,就以芙蓉为村名。该村占地 215 亩,现有443 户人家。保存明清古民居 30 余处,明代大宅遗址 5 处,大小宗祠共 18 座。芙蓉村整体看也像一朵芙蓉,而且它为单一陈姓村落。芙蓉村是楠溪江各村落中历史最悠久的,现在的芙蓉村,仍然保存着六

14、百多年前的聚落规划面貌,按照“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在交通的交汇点上筑台做为星,可以互相传递信息和指挥联络。凿池作为斗,斗有高、中、低之分,高出地面三尺,象征天时、地利、人和,还有五口井象征金、木、水、火、土,三加五为八,把斗合在一起寓意才高八斗。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东。为什么要坐西朝东呢,这是寓意紫气东来,也就是说希望祥瑞降临。东面寨墙正中建八字形重檐门楼,是芙蓉村的正门,选用八字是因为这也寓意才高八斗。两边稍远处开二小门,寨门内建谯楼,可观望四方。其余三面开五小门。让我们一起走进正门,现在请大家跟着我往这边走,我们先去看看宗祠。现在请大家往这扇门的上方看,我们在门上面的两边可以看

15、到两个圆圆的当,中间是户对,这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关于这个门当户对的门是有讲究的,在封建社会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造这样的门,那么这扇门叫做“光宗门”寓意子孙后代可以光宗耀祖。走过光宗门,我们看到的是宗祠,每年的二月初二,许多楠溪江的村落会演绎着丰富的楠溪江文化,我们这里就是祭祖,祭祖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在外的分支子孙都会回到这里祭拜祖宗。祭祖这一天大家都会在这里看戏,关于看戏有这样一个封建的礼教,就是男站中间,女站两边。这也显示了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大家往左边墙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十八位大官的名字,这十八位就是被誉为“十八金带”的高官,官位最大的就是最上面的陈夷行,官至南宋左宰相,相当于

16、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最值得我们一提的是下面倒数上第四位,他叫陈虞之是位进士,官至秘书省校勘兼国史院编修。南宋末年,元军南下,他曾上书皇帝准备抵抗元兵,因为当时的政治极为腐败,陈虞之被革职。后来,元兵南下直入温州,陈虞之响应文天祥的号召,率族拒战,困岩三载 ,终因弹尽粮绝,率部跳崖,壮烈殉国。芙蓉村也因此被元军付之一炬,直至元顺帝至正元年 (1341) 重建芙蓉村,开国皇帝将芙蓉村铲为平地,元末君主却又下旨重建我们芙蓉村,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开国皇帝想统一中国,而元末君主是为了让自己的臣子学习芙蓉村的十八金带一样对自己忠心。现在请大家往上面看那块白边的匾额,这就是元顺帝所赐,希望自己的臣子可以

17、像这时陈虞之带学习,效忠自己。现在请大家往正中看这就是十八位大官的画像,其中中间没带官帽的是始祖,大家看他们的腰带都有一根金带,这就是皇帝为表彰他们的忠心而赐的。我们到芙蓉村的模型展示馆看看,现在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芙蓉村的一个整体平面图,大家可以看看,也可以研究一下村子里所有的道路和小溪的交汇是不是都成一个“丁”字形,这有两种寓意,一种呢是希望全村人丁兴旺,另一种是避邪用。大家往这边看这就是当时元顺帝下旨重建芙蓉村的圣旨,这个圣旨不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它是用石头凿成的,现在大家可以看看两边墙上的楠溪江古村落的摄影展。现在我们到前面的博物管看看,大家看看这个笏,这个是古代权利的象征,古代上

18、早朝官员们就把自己要奏请皇帝的事写在上面,早朝后将上面的字擦去。在笏的旁边是一个金印,这是总宝的印,总宝就是比元帅小一级的官员,据说有人突然受到惊吓,拿这个金印去熬汤服用,惊吓就会痊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中间的这头白驹,据说白驹可以听懂人话,但是不会讲,古代打仗许多统帅都是用白驹作为自己的坐骑,像那个薛仁贵就是用这个来打仗的。大家是不是想知道白驹是传说中的神兽还是现实中有的呢,据村支书介绍,当时陕西电视台副台长来这里考察后告诉他,白驹是现实中有的,不过现在已经灭绝了,主要生存在陕西一带。请大家跟这我到下一个景点看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地利池” ,池的前方是八仙过海的图,寓意大家都可以像八仙过

19、海那样各显神通,这个池是八斗里最低的一个池了。好现在我们回到了原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级台阶,它寓意步步高升,大家可以从这里走过去。我们往前看去这条街叫如意街,那么在我们的左侧是一个迎宾台,古代芙蓉村有许多的大官在外,每年回乡祭祖时乐队就会在这里迎接。在迎宾台前面是高 0.2 米,面积 23 平方米的方形平台,称为 星,在方形平台这里我们的街向上拐了,这就是用于招财之用,大家记住,进来我们要从五级台阶上,出去要从这个拐角走,这样你才会步步高升,富贵如意。这个方形平台是用来联络,解决民事纠纷用的。街的这边是一条小溪,那么细心的朋友都会发现在迎宾台后面的小溪向下拐了,为什么呢?大家猜猜,它寓意“

20、肥水不流外人田” 。大家先看看这个道路的交汇点,看看它是不是是一个丁字形。这个水池叫做芙蓉池,这是一个大斗,芙蓉池兼具储水、防旱、防火、洗涤等功能,其中防火是它最重要的功能了。大家往池中央看,我们可以看到一座亭子,这座亭叫做芙蓉亭。玲珑的亭子托起高高挺起的翼角,又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花。它背后天际舒展着芙蓉峰,峰和亭的影子在芙蓉池里重叠。大家往这边看,这座墙那边便是芙蓉书院,那里教化过精通翰墨经史的进士举人,也教化过为民族舍生忘死的志土仁人。跟着我进去看看。据村支书介绍芙蓉书院建于清乾隆年间,当然也有人说它建于明代中期,这所书院相当于现在的一所希望小学,这是一座封闭的内院式建筑,整座书院格局正统,

21、形制规整,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泮池、仪门、杏坛、明伦堂和讲堂。仪门前有旗杆一对,明伦堂前有 3.2 米宽,6.4 米长的长方形杏坛。明伦堂和讲堂都是三开间,进深 9 米。明伦堂寓意明白伦理,对现在社会的青年具有教育意义,明伦堂后壁中央有供奉孔子的神龛,两侧挂有孔子的一些语录,讲堂后壁开有二扇窗子,通过后面一个很狭的采光天井来透光,以方便学子们学习。书院的南侧有三开间的山长住宅,宅前有一个宽约 12 、长约 50 米的大花园,园内有道小门同讲堂相通,这里也是学子们休息或嬉闹的好去处。大家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下面我们去百林边博物馆参观一下。大家先自由参观一下,可以买一些纪念品带回去。 好,接下来我

22、们去看看油车。大家猜猜这个大型的石器是什么用的,对是用来捻东西的,这就要用到牛,那么在捻之前我们就会把牛的眼蒙上,这是为了使牛产生一种一直往前走的假想,往后面的那个巨型的树看看,这就是榨油用的,它是用枫树做的,因为枫树不易开裂,大家看看它纹理,对是螺旋状的,在石磨里捻好后用稻杆包好,就放在这里榨油,技术不到家的话是不会使用的。这个巨型的油车距今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了。最后我们参观一下这里的古民居。三、苍坡古村导游词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到达的是苍坡古村,苍坡古村位于浙江南部楠溪江上游岩头镇以北永仙公路西侧。大家都知道耕读生活早期作为文人的一种理想,源于儒家“退则独善其身”和道家“复归返自然”的

23、人格结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很高的道德价值,意味着高尚、超脱,是古代知识阶层陶情冶性的寄托。特别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崇尚自然、追求虚静、逃避现实和向往一种原始自然状态的生活方面,带有更浓厚的浪漫色彩。晋、宋两次人口北南大迁移使不少文化水平很高的仕宦迁居楠溪江流域,他们更期望后代儿孙能够继续“读书入仕,光宗耀祖” 。 “读可荣身,耕可致富”成为他们的宗族传统,世代相袭。因此,他们在村落规划与建筑中极力追求文人所崇尚的恬静淡雅的品位、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质无华的气质。苍坡就是其中一个最杰出的一个例子。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由三条石砌成的台阶,叫三试阶,取意县(府、院)试、乡试、会试,分

24、别为考秀才、举人、进士,是封建时代读书人为官的必由之路。紧接三试阶的是长 20 米左右的进士坦,然后是七级石砌台阶。据苍坡宗谱记载,第十一世祖李仲因居官清廉、政绩昭著而受皇帝器重,官位连升七级,村人为纪念此事,特地修建了这七级石阶。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牌楼式样的苍坡溪门,也就是村子的大门。苍坡溪门可是大有讲究的。这个门始建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 年) ,全由木料构筑而成,以大斗、小斗、托梁、挑檐建造,六层斗拱没有用一枚钉子,屋顶为重檐悬山式结构,显得端庄古朴。据说这道大门和日本“国宝级建筑”奈良东大寺的南大门如出一辙,不过那座大门的建造时间比苍坡溪门晚了 12 年。这个门看起来很奇特,有人说他像

25、龙,两边的灯笼就是他的眼睛,后面的街就是龙的身体,前面的那个池塘就是龙珠,寓意苍坡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那么也有人说他像老虎,不过寓意都一样,到底像什么,就得大家看看了。大家看这条街的这边有一块高高的突出的地方,古代文官遇此要下轿,武官则下马,从旁边绕过去,这高高隆起的地方就是让皇帝走的。大家往这边走,这是一个门槛,古代门槛越高越好,过这个门槛也是有讲究的,要遵循男左女右的跨法,好,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有许多的古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古树呢,大家往这边的标语上看,据说九祖李西很喜欢树,下令全村人不能砍树,而且也禁止把牛栓在树上,为了人村里的人信服,他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把自家的牛栓在树上,故意下令查明

26、,查明为自己的牛后把牛杀了分给全村人。这是一个掏钱的造型,据说只要从上面走过去就会财源滚滚。大家看看这座碑,据说当年夏国英女士来到这里,特地写下了一首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先生特地题写,后来经过多方的努力刻成石碑放在这里,大家可以看一下。好,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造型别致的小亭子,名叫望兄亭,初建于 1128 年。站在亭子里往村外的东南方向看,就是苍坡的“同胞村”方巷村了。那里的村头也有一座造型一摸一样的亭子,名叫送弟阁,两个亭子隔着阡陌纵横的田野遥遥相望。亭子的前方地上是一个灯笼的造型,大家看看像不像啊。关于这个亭子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苍坡李氏第七世祖李秋山和他弟弟李嘉木分家后,兄长迁居对

27、岸的方巷村。然而兄弟两个感情很好,分家后仍频频往来,每每促膝长谈到深夜。后来,兄弟俩商定在苍坡村和方巷村各建一座亭阁,分手后,直到对方亭内升起灯笼表示已平安到家,兄弟两个才分别回家安歇。望兄亭有楠溪江古亭中少有的精致,特别?a href=“http:/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桥埽蔚幕确抛悖芙欠汕蹋智崛帷酱 笏拿婵嗣胬捶纾喽裕橐昝嗝唷菟翟刑逋氐乩纯凑庾樱患拢唤嚼崃傲埃婵晌健八羲迪嗤降赝幢镜苄帧!?/p 现在请大家跟着我往这边走,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仁济庙。有意思的是,庙中供奉的不是菩萨,也不是本族始祖,而是一个叫作周处的人。据世说新语载,传说周处在年轻时

28、横行乡里,为乡邻们切齿痛恨。后来他改邪归正,为乡里除害,最后战死沙场,是历代人们教育青年改恶从善的楷模。往这边走,这就是李氏大宗祠。我们先看看上面的永嘉文化,苍坡村历来人才辈出,现在也出了一个中科院院长。据说李氏祖先是在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 年)为躲避闽中的战乱,从福建长溪迁居到永嘉灵山的。他先是被周家招为女婿,后来东迁约一公里,也就是现在苍坡所在的位置上建宅,逐渐繁衍成为一个村落。这里是苍坡、方巷两地(苍坡曾有李氏兄弟,在离苍坡不远的地方另建村庄,名为方巷村)宗族聚会、重大族事庆典的地方。凡参加三试“金榜题名”的族人均要披红戴花到此祭拜列祖列宗。现在大家抬头看看李氏宗祠的牌匾上“氏”字一

29、旁多了一点,据说这不是笔误,有些人说是因为村中还有几个非李姓氏的人家,这一点表示接纳相容外姓人的意思,其实这种说法被村里的老人们所否决,据村里的老人介绍,中国古代的书法讲究的是方正,氏字的钩太长了,为了让这个字变的方正。现在我们往这边走,苍坡整体布局是按照五行八卦和文房四宝的设计了。南宋国师李时日在设计村落的布局时设街为笔,正对着村外的笔架山;街边挖有方形的池塘,也就是“砚” ;池塘边有巨型石条,是为墨碇;鹅卵石砌筑而成的正方形的村寨就是一张铺展开来的纸,四周开渠引溪水环绕村庄,以水克火。为什么要以水克火呢,研究过五行的都知道东边是木,木很容易着火;南边是火;西边的笔架山是金,金是用火炼出来的

30、,北边是水,不过只有一条小溪,所以村子显得火气过旺,所以想要这个村子里的人有出息就必须以水能克火。大家走在这条街上有没有感觉街的中间向上拱,这就是笔街,大家往前看,那座山像不像笔架啊。我们现在去砚池看看,砚池也是用来克火的,古代有墨能克火的说法,所以就在这里设计了墨池,墨池的右边有三个小池塘,等一下我在带大家去看看,大家先看看这块石头,这就是磨石,磨石上有许多的小洞,有人说这是代号,古代分家有这么一个分法,就是大的儿子分出去,最小的儿子和父母住,随着时间的发展,有许多人都迁到外面了,不过在外面的苍坡人遇到苍坡人就是一这块石头上的洞来作为暗号的,离家的苍坡人只要记住这个石条上洞的个数就会在你遇到

31、住在外边苍坡人的家白吃、白喝。这个石条还有一个用处,就是站在上面走一下你就会变得聪明,大家也可以试试。大家往这边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小的池塘,他们的功能从左往右是洗菜、洗?a href=“http:/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a href=“http:/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马桶,洗菜这个池塘的后面是一个水井,大家不要担心他们不会相互渗透,更不会倒流,这就是砚池的独特之处。现在大家到博物管看看,这里有许多的农具,也有许多古代练武的器材,这就充分说明了耕读文化在这个神奇的苍坡村得到很好的发展,现在请大家先随便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学作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