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下册语文入学考试汇总.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38175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入学考试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入学考试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入学考试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入学考试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入学考试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7年上期八年级语文入学考试试题一、积累和运用 (共 7小题计 34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 分)A. 弧形(f) 和谐(xe) 桥墩 (dn) 匀称(chn)B. 点缀(zhu) 驻足(zh) 石砌 (q) 歼灭(jin)C雕镂(l) 池沼(zho) 嶙峋(lng) 斟酌(zhu )D鳌头(o) 藻井(zho) 休憩(q) 伧俗 (chng)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 分)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 ( )(2 分)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 11号”飞船准确地_ 在预定的海域,被早已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_ 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_,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军已歼灭并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晴天又来_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着不透明的水晶模样。A溅 落 繁 衍 顽 强 消 释B溅 落 繁 殖 顽 固 消 融C降 落 繁 衍 顽 强 消 融D降 落 繁 殖 顽 固 消 释4、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12 分)(1)、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 。(2)、春望中写

3、战火连天,家信久盼不至的千古诗句是 , 2。(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_,_。(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5) 、_ ,长河落日圆。(6)、晴川历历汉阳树,_。(7)、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神奇瑰丽的,请分别写出含有下列颜色的一个诗句(任选 3句作答,共 3分)。红: _绿:_黄:_蓝:_5、名著阅读(每空 1分,共 6分 )(1)、_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男主人公。(2)、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 _有着“温馨的回忆与_”风格。(3)、他是一个“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人力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

4、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 _,与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性是_和_ 。6、下面是一首咏唱苏州园林中的“怡园”的诗,次序已被打乱,请将它还原。水芝开出似车轮 便有红鱼跳绿萍 石幢一尺桃花雨 叠石疏泉不数旬原诗顺序是:_(只填序号)(共 4分) 7、综合性学习:(6 分)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活动一:识桥】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A、根据所在地命名,B、根据形状命名,C、根据

5、习俗命名,D、以抒情方式命名。请从下列选项中给 A、B、C、D 处选填合适的桥名。(只填序号)选项:(1)放生桥 (2)销魂桥 (3)赵州桥 (4)钥匙桥 我会选:A、_ B、_ C、_ D、_ (共 4分)【活动二:说桥】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2 分)_二、阅读(共 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题。(10 分)蚂蚁的本领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3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

6、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领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枝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思考、筹划、谋算,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

7、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有的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 10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 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 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据考证,蚂蚁早在 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

8、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蚂蚁前赴后继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 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 40秒钟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蚂蚁,这种有着 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家伙,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8.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具体介绍了蚂蚁的哪些本领?(3 分) _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 _ _9. 开头引用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这段话的有什么作用?(2 分)_10.第段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1 分)

9、并简要分析其作用。(2 分)_411.“据考证,蚂蚁早在 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一句中“据考证”能否删去?请简析原因。(2 分)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题。(8 分)一张车票她带着母亲痛苦而又愧赧( nn)的心去看望在少年教管所劳动教养的儿子。她径直走向入站口,默默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目光蓦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心,顿时颤抖起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_。这时刚刚下车的人出站了。“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一个稚嫩的童声。一个多么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

10、来:“真乖,好儿子,妈妈把省下的钱给你买好东西吃!”“不能走!”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你凭什么不让我走?”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她眼角闪动着泪花,语言是那样地凝重。她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给她说:“请你看看我这篇文章,不,尝尝这粒苦果吧!”“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妈妈,我们快走呀!”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着。“_”年轻的母亲说道。12、在第二段末尾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2 分)A一条闪光的皮鞭 B一根粗大的绳索 C一张巨大的罗网 D一个醒目的感叹号13、为什么“她”感到陌生的小

11、男孩的声音“熟悉而又可怕”? (2 分)_ 14、在最后一段的横线上,补上你认为最合理的人物语言。(2 分)_ 515、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是( )(2 分)A家长不能贪图小利,否则会犯大错B家长不能溺爱孩子,否则会自尝苦果C家长应当教育孩子从小遵纪守法 D家长应当在日常生活中为子女作出好的榜样(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题。(14 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12、,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每空 1分)(1)不见曦月(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自非亭午夜分( ) (4)属引凄异( )17、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 分,每小题 2分)(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_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 18、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 _ ,_”8 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2 分)19、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 ,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

13、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50 字左右。(4 分)_(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1题。(4 分)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620、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2 分)_ 21、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分析。(2 分)_三、作文(50 分)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事大多是平常的小事,但我们若深入观察,仔细领悟,会发现在凡人小事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深思的东西。请以“凡人小事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50 分)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请您加一下作文格子,谢谢!)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