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八年级上期学生入学学情调查语 文一、积累与运用(31 分)1、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憩息(q) 粼粼(lng) 犀利(x) 皎洁(jio)B、蜿蜒(wn) 绮丽(q) 慷慨(ki) 恫吓(dng)C、纤维(xin) 脉搏(mi) 堕落(du) 孤僻(p)D、腼腆(din) 瀚海(hn) 坟墓(m) 洗涤(d)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A、腼腆羞怯 怡然自得 慷慨厚道 不可磨灭B、无地自容 轻举妄动 相题并论 滂沱大雨C、引经据典 怒不可遏 不解之缘 大名鼎鼎D、爱不释手 肃然起敬 青黄不接 如饥似渴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通过学习
2、党的十四大文件,已经使我们对市场经济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的关键是要敢于实践,敢于尝试。 B.完全出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造成环境污染损失的,免于承担责任。 C.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犯了罪的干部,特别是占据重要职位的干部,我们必须依法给以严厉的法律制裁。 D.我店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招收 6 名女服务员,年龄在 18-22 岁左右,必须有本市户口。4、下列语句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呢?还是参加社会活动小组?B、程乃珊在“吾家有女初长成”这篇文章里,提到她女儿爱读围城 、 洗澡等书。C、他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与他的实际年龄相去甚远,简
3、直让人不敢相信。D、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沉思地说, “将军家没有这样的狗。 ”5、在下面的语段中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观察叶子,有些人喜欢用眼睛去细看木头的年轮。( )真正去认识一棵树( )必须从叶枝根本,从过去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 )只从细微末节着眼,( ) 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污蔑。A、但 却 如果 便 B、因为 就 如果 便C、而 却 因为 就 D、但 就 因为 就6、依照画线的句子形式,仿写下列句子。 (2 分)感谢您,老师,是您洗去了我心灵中的尘埃。感谢您,老师,_ 感谢你,老师,_7、根据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2
4、 分材料一:中山商报2007 年 6 月 19 日讯 我市一家为企业和学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专业机构,5 月初接受东区某两所中学的邀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共 1970 名中学生,其中初中生 1147 人,高中生 822 人。调查结果显示:初 中 生(1147 人) 高 中 生(822 人)所占人数 所占比例 所占人数 所占比例重度焦虑 129 11.2% 47 5.7%2中度焦虑 214 18.7% 94 11.4%心理亚健康 402 35.0% 225 27.4%材料二:河北日报2008 年 10 月 6 日讯 一省会城市抽取了 1500 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其中
5、有 50%的个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属基本正常范围,还有 20%左右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 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1) 、 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1 分) (2) 、同学遇到了困难、挫折而心情不好,请你写一句名人的名言来勉励他:(1 分)8、名著推荐阅读(3 分)你对名著繁星 、 春水 、 安徒生童话 、 巨人三传有了哪些了解?试选择其中的一部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篇目 (1 分)作者及朝代或国籍: ; (1 分)你喜欢的人物及理由: 。 (1 分)9、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 “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 之风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1 分(2) 、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1 分(3)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 20 字) 2 分10、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2)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4)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5)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
7、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7)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寄意寒星荃不察, 。 (鲁迅无题 )(9)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 ”(林嗣环口技 )(10) 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句子是 , 。五、阅读(29 分)(一)阅读苏州园林 (节选) (11 分)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 ,讲究假山池沼的( ) ,讲究花草
8、树木的( ) ,讲究近景远景的( )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3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
9、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11、根
10、据课文内容,在选文第一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 分)12、理解选文内容,完成(1)(3)小题。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1 分)写出能概括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的句子。 (1 分)用原话说说第段中排比句有什么表达作用?(2 分)答: 13、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句中“艺术”和“技术”能不能互换?为什么?(2 分)答: 14、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选文中的“大多” 、 “往往”等词语用得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B、 “重峦叠嶂”一词,写出了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
11、C、 “高低屈曲”状写出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D、说明文的语言可平实生动, “鱼戏莲叶间” , “又是入画的一景”表明选文以平实为主。(二)阅读樟 树 赞 (8 分)樟 树 赞(1)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2)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着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3)广东有种英雄树,它长得很高。如果在它周围有别的树木,它一定要长得比别的树高出一段,方才罢休。据说它的花大,它的花红。仔细想想,即使花红如血,花大如轮,长在那么高的树上,伸着脖子,似着脑袋,欣赏起来,难保一定有趣。(4)樟树不高,特别是它的躯干。茂茂盛盛的
12、倒是它的枝丫,生发开来的枝丫,长到一定程度,犹如小树干那么粗壮。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地,繁繁密密,荫凉特大。(5)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就以可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花花绿绿的;屈体前进的;以叶作伪装的;密密麻麻,不易发现的;它们自己寄生在树上,还在那里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并且教唆后代如何寄生。 树蛀空了,它们也还不死,4而且散开去,另去物色寄生体。(6)樟树不招虫。这个特点,在它作为树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充分。别的树要喷洒药水,而它却不必。其奥秘也可能是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在树的本身,树的内里,就有一种拒虫的气味。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气味,人
13、们就称它为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这一点,恐怕世界上任何科学制作的化妆品,都难以做到的。即使当它枝枯叶谢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的时候,它的香气也永远不变,永不消失。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就高在这里,贵也贵在这里15、文章的标题是樟树赞 ,这里为什么要写广东的英雄树?2 分 16、前边说“樟树不高”这里又说“樟树的高就高在这里” ,前后的“高”字,含义是否相同?2 分 17、这篇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试举三个例子,并说明其作用。4 分用 和 对比,其作用是 。用 和 对比,其作用是 。(三)文言文阅读 10 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14、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8、下面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2 分A、水陆草木之花 B、莲,花之君子者也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何陋之有1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
15、分 香远益清( )濯清涟而不妖( )唯吾德馨( ) 无案牍之劳形( )20、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甲文中的 “牡丹之爱” 、乙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2 分 22、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 ,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B、 陋室铭第一层从“山不在高”到“惟吾德馨” ,运用类比手法,点明全文主旨。“陋室”一词统领全篇,为全文之“睛” 。C、 爱莲说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写
16、了莲的超凡脱俗。5D、 陋室铭和爱莲说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立意高远。六、作文(40 分)23、请你以自己周围的生活为题材,写一篇文章,或记载事实,或编织故事,或刻画人物,或描写景色,内容不限,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只要所写内容具体,所抒情感真切。字数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能写真实人名、班名。八年级上期学生入学学情调查语文试题答卷一、积累与运用(31 分)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题号 1 2 3 4 5答案6、2 分 7、 (1)1 分 (2)1 分 8、篇目 (1 分)作者及朝代或国籍: ; (1 分)你喜欢的人物及理由: (1 分)9、 (1) 、1 分 (2) 、1 分
17、 (3) 、 2分10、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采菊东篱下, 。(2) ,江春入旧年。(3)天街小雨润如酥, 。(4) ,甲光向日金鳞开。(5)夕阳西下, 。 (6) ,江入大荒流。 (7) ,千树万树梨花开。6(8)寄意寒星荃不察, 。(9)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 ”(10) 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句子是 , 。二、阅读(一)阅读苏州园林 (节选) (11 分)11、 ( ) ( ) ( ) ( ) (2 分)12、理解选文内容,完成(1)(3)小题。(1 分) 。 (1 分) (2 分) 13、 (2
18、分) 14、 ( ) (3 分)(二)阅读樟 树 赞 (8 分)15、2 分 16、2 分 17、4 分 用 和 对比其作用是 。用 和 对比其作用是 。(三)文言文阅读 10 分18、 ( )2 分19、2 分 ( )( )( ) ( )20、2 分 21、2 分 722、 ( )2 分三、作文(40 分)23、请你以自己周围的生活为题材,写一篇文章,或记载事实,或编织故事,或刻画人物,或描写景色,内容不限,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要求所写内容具体,所抒情感真切,字数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班名。89八年级上期学生入学学情调查语文试题答卷一、积累与运用(31 分)1-5 小
19、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C、B、D、C、A6、2 分 略 7、 (1)1 分 现在的高中生和初中生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2)1 分 略 8、略9、 (1) 、1 分两岸阔(或: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 (2) 、1 分 思念故乡(3) 、2 分 任写一点都得分。A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B、透露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C、把“日” 、 “春”作为 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D、 “生” 、 “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10、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悠然见南山(2)海日生残夜(3)草
20、色遥看近却无(4)黑云压城城欲摧(5)断肠人在天涯(6)山随平野尽(7)忽如一夜春风来(8)我以我血荐轩辕(9)其夫呓语(10)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二、阅读(一)阅读苏州园林 (节选) (11 分)11、 ( 布局 ) ( 配合 ) ( 映衬 ) ( 层次 ) (2 分)12、1 分)说明习作动机,突出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1 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 分)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13、 (2 分)不能。文句强调假山堆叠是一种精神创造是艺术,只有技术是不行的但也需要技术,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 14、 ( D ) (3 分)(二)阅读樟 树 赞 (8 分)15、2 分 写广东英雄树是为了拿它和樟树进行对比,从而突出樟树的特点。16、2 分前者指外表、形态;后者指品质、内涵等精神意义17、4 分 用广东英雄树的高而不易欣赏和樟树不高而枝叶繁密对比其作用是突出樟树荫凉大,实用,用别的树(如石榴树)招虫和樟树不招虫对比其作用是突出樟树不招虫的优点(三)文言文阅读 10 分18、 (D)2 分 19、2 分 更加 洗涤 品德高尚 官府的公文 1020、2 分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21、2 分 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作答, “牡丹之爱”是应该否定的。言之成理即可。22、 ( B )2 分 三、作文(40 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