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基本概况1、课程名称:我们是家乡和谐社会建设的设计师2、课程类型:乡土地理、地理兴趣小组活动3、教学材料:自编纲要4、授课时间:一学年5、授课对象:我校初一、初二学生6、开发教师:钱春红、汤丽萍、陶力越、赵玲、吴小洁二、课程具体内容1、课程背景:中国地理学会于 2007 年 9 月至 2008 年 7 月举办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本次大赛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从我做起。本次大赛的目的是针对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行动,从长远来看通过对学生的科学素质的提高,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最终起到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本次地理科技大赛的宗旨:通过
2、大赛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普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故围绕本次大赛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从我做起” ,开发了本校本课程,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本次大赛,以期达到本次大赛的目的和宗旨,同时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开设我校地理教学的特色。2、课程目标:增加学生对社会管理建设的参与度,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 1引发学生对家乡人文地理环境和建设的关注与思考。 2引导学生初步经历地理专题探究。 3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和能源观,环境观等。引导学生参与到建立资源 4节约型
3、、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活动中。、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对成年人的 5独特影响,最终起到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3、课程基本内容:我们一起来勾绘和谐扬州的蓝图。 (1 课时) 1讨论,确定出构建和谐社会主题下学生赶兴趣的内容。我是扬州环境小卫士。 (46 课时) 2A、扬州环境现状调查(网络探究或请扬州环保专家讲座)B、扬州环境提高的必要性。 (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分享)C、我能为扬州环境保护做什么?(小组讨论,完成本小组环保行动计划书)D、社会调查,以生活的社区为中心,注意监测、查找扬州卫生死角,准备图片资料,最后完成建议书或其他形式作品。 (优秀作品在学校展出,并且可
4、以投稿或递交相关部门)关注时事,关注运河申遗。 (46 课时) 3A、运河历史大家说。 (以小组为单位,网络搜集整理资料,完成地理小报,同时学习地理小报的制作)B、运河申遗意义之我见(辩论形式)辩题一: 有必要申遗:没必要申遗辩题二: 航运,实现经济效益第一:申遗,历史文化保护第一C、扬州运河边走一走。社会调查:运河边古遗址知多少;运河水质简单检测路线:从五台山大桥南门遗址任务:完成运河边古遗址分布图;区水样。D、我能为运河申遗做什么?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倡议书或宣传画报。(E、请扬州申遗办公室有关专家讲座。待定)资源的回收利用。 (46 课时) 4A、讨论,分组设计社会调查表。B、调查,包括:
5、人们对与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哪些家庭垃圾人们关注不够;哪些垃圾的回收处理人们认为有必要迫切解决等C、小组选定本组项目:电池的回收利用;纸张的回收利用;过期药品的回收处理。分小组调查:危害,应采取的措施、建议等。完成倡议书、宣传单、扬州回收点分布图(有回收的) 、扬州回收进行计划书等形式的作品。宣传倡议书、宣传单的发放、作品的展示、优秀作品的投稿等。(过期药品的危害,可以请校医讲座,到各大药店或医院调查等)节约能源,从我做起 (24 课时) 5A、参观热电厂,了解扬州供电用电现状,节约用电的意义等。 (待定,视对外联系情况)B、节约能源,从我做起。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分享。完成小组作品。C、校内宣
6、传节电意识。宣传单、海报、小建议等形式。扬州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 (46 课时) 6A、关注东关街的开发B、古盐商宅第的开发要避免雷同C、古遗址的恢复,要考虑不同文化层次游客的欣赏水平,让古文化一览游客眼底。D、我为古运河旅游观光出谋划策。扬州文化名城建设之我见 7城市交通 社会调查:私家车数量的变化对扬城交通的新要求。社会观察:我所见的扬城交通。经济建设调查扬城人居状况,包括老城区人口构成,最佳人居 新建小区入住率等最佳人居、健康住房的标准精神文明市政管理特色城市4、课程形式:网络探究、社会调查、讨论、辩论、小组合作5、课程评价:多维评价:包括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想结合。评价标准:1、课内提问,回答问题的次数,纪律遵守情况。2、课外,社会调查、资料搜集的参与度,工具准备的积极性。3、小组合作的团结和谐度。4、创新意识。5、小组作品、成果的质量。6、实施思路:以小组活动为主,结合网络探究、社会调查、辩论的形式开展活动,带动学生对扬州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思考,并且以建议书、倡议书、地理小报、宣传海报、表演的形式把成型的想法和建议表达出来。最后,通过投稿、递交相关部门、展览、汇报演出等形式把学生们的作品向学校和学校展示。提高学生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意识,提高学生我是社会的主人翁意识。编 写:地理组时 间:200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