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以丽江金虹学校为例摘要:丽江乡村中学的地理教育由于受自然环境和师资力量等制约,校本课程的开发起步很晚,发展很缓慢,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本文主要对丽江乡村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未进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并探讨在丽江金虹学校结合当地特色开发地理校本课程的途径。 关键词:金虹中学;地理课程;校本课程开发0 前言校本课程开发是顺应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由于长期实行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都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多数中小学对自己学校的办学宗旨缺乏独立思考,基本沿用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目前这种单一的国家课程体系
2、已不能充分涵盖地区和学校的差异,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无法满足社会的进步、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要求。因此,改变单一的国家课程体制、适当开发校本课程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在确保基础教育达到国家规定的“共同标准”和“统一质量”的前提基础上,我国开始试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决策的部分权力开始逐步下放到地方与学校。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中央调控加地方自治” ,课程主要集中在“活动课”和“任意选修课”领域 1。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校本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公平、全民参与和决策分享的基本理念,对
3、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学校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培养多规格人才有重要的作用。 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到“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必须变革学科中心 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 2,因此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乡土特色资源,促进乡土资源与校本课程的结合,开发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共同需求。1 丽江金虹学校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调查1.1 金虹学校概况丽江市位处云南省西北部,属著名的横断山脉腹地,地处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游,辖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幅员面积 2.0
4、6 万 km2,总人口124.6 万人。截至 2010 年底,全市有 85 所中学,高中 16 所,其中一级完中 6 所,民办 2 所,在校高中生 21315 人。图 1 金虹学校丽江金虹学校坐落于丽江古城之北的金虹山麓。学校依山而建,整个校园因山取势,依坡造型,居高望远,大研古城、丽江风光尽收眼底,学校往南穿过马路即是丽江古城,这一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学校开展地理校本课程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条件。1.2 金虹学校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分析1.2.1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展现状丽江市是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新课程改革起步比较晚,在文化、教育发展方面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对中学地
5、理校本教材的建设也比较欠缺。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丽江市的乡村中学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多数为与音乐、美术、舞蹈、云南民族文化相关的课程,基本上没有开设过地方或学校的地理校本课程,因而丽江市乡村中学地理校本教材有待建设。1.2.2 地理教师师资力量据调查,在丽江乡村中学中,初中学校基本没有专业地理教师,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职教地理,甚至有些学校不重视地理课,专业地理教师改行教其他学科,金虹学校也不例外。目前为止,学校共有六个地理老师,一个兼职教语文,三个兼职教数学,一个兼职行政,只有一个专职地理老师,教师专业水平偏低,环境氛围差、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信息不畅、与先进发达地区教师交流少等这些成为
6、学校地理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主要问题。金虹学校的地理教师都是通过学校选送到有关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只有专业地理教师会通过业余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教师素养,其余教师甚至从不阅读地理学术类杂志,由此可见,金虹学校地理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途径、手段单一。表 1 金虹学校地理教师及其对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认识调查表1.2.3 对 校本课程开发的认 识首先, 学校地理教师对校 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不足,但对于校本 课程开发的态度总 体上看是积极的, 基本都持赞成的态度;其次,由于地理教师专业水平偏低,只有专业地理教师认为自己有能力进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教师都从来没有参与过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在调查地理教师对地理校本课
7、程的理解时,主要从校本课程是否是学校自己的课程,以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否有区别这两个方面进行调查,个别教师认为校本课程不是学校自己的课程,却都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校本课程是有区别的,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对于地理校本课程有着正确的理解。学校的地理教师都认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都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够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但也有部分教师不很确定地理校本课地理教师(6 人) 理解地理校本课程的教师 认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价值的教师专业地理教师非专业地理教师5是学校自己的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否有区别兼职语文兼职数学行政11 3 14 66程的作用。1.3 金虹
8、学校地理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困境1.3.1 地理教师力量不足丽江金虹学校地理教师力量不足。同很多乡村中学一样,金虹学校对地理教学不重视,即使地理成为中考科目,学校的重视度有所提高,但仍是地理教师力量不足,专业的地理教师只有一人,多数班级地理课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专业水平很低。1.3.2 地理教师专业素质低由于长期实行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导致我国多数中小学对国家课程权威性、科学性的依赖,对自己学校的办学宗旨缺乏独立思考,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能力已经下降。同时教师难以改变应试教育下的知识观、学生观、课程观,课程意识和教育观念很落后。目前,丽江市金虹学校地理教师师资水平很低,教师职前培养多重视地
9、理专业知识,而缺少学科的综合知识的学习,而教师大多兼任两门学科,平时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因而出现了很多教师无能力开发地理校本课程。1.3.3 地理教育现代化水平低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在丽江进展非常缓慢,在多数乡村中学不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硬件资源条件,金虹学校也是如此,学校多媒体教室极少,且教师不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学生极少能接触到新地理事物。2 丽江金虹学校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2.1 金虹学校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条件分析对于乡村中学来说,由于经济、师资等诸多因素,教学质量和城市相比还是有很明显的差别。但丽江市是一个旅游城市,开发地理校本课程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丽江拥有丰富的地理校本
10、课程资源。金虹学校是金山、金安、大东这三个民族乡初级中学撤并后成立的学校,学生多数是来自农村的纳西族,对古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了解不多,但很感兴趣,期望能从学校中学习或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学习积极性很高。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正是针对这种状况,对丽江文化资源进行总结,开发出地理校本课程,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全方位发挥地理综合性和空间性的特点,全面体现新课改生活中地理的思想,尽可能用案例和学生思考的方法突出学生主体作用。2.1.1 金虹学校地理校本课程的资源分析丽江是一个具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以纳西文化为特色的人文资源。同时丽江也是一个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发展中旅游城市,是全国唯一
11、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地级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域、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文献古籍。2.1.1.1 自然景观丽江位处云南省西北部,属著名的横断山脉腹地。滇西北区山脉、河流、坝子及丘陵低山交错分布,呈现非常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人类流动迁徙、分散集中、碰撞融合的舞台。丽江有许多秀丽的风景,其中玉龙雪山是我国境内纬度最低的雪山。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m,该山由南向北排列着 13 座雪峰犹如一条腾空的玉龙,其境内的甘海子、云杉坪、白沙河、牦牛坪、虎跳峡等景点的风景十分具有观赏价值,有“玉龙十三峰、峰峰有奇观” “雪山十六面,面面各有景”的美称。金沙江流经玉龙
12、雪山的西侧,位于金沙江河谷区的石鼓镇,被称为“长江第一湾” 。图 2 玉龙雪山 图 3 长江第一湾2.2.1.2 人文景观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孕育、吸纳、保存、发展多种民族的良好场所,是云南乃至全国民族构成最复杂、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亦是我国文化特色最鲜明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丽江地区则为中国独有的少数民族纳西民族生存发展之所。纳西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古代文化东巴文化,以及古老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而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是当今世界仍延续母系大家庭和走婚制的民族群体。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 800 多年的历史了,古城建筑多为“三坊一照壁”的土木结
13、构,保持了明清建筑的风格,被建筑学家称为“民居博物馆” 。古城结构布局很有特色,她科学地将玉泉河水分成几股引入城中,穿街绕巷与 354 座石桥、木桥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幽远古韵,而古城的清水洗街和彩石铺路的特点体现出古城建造上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因其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民族风俗风情和建筑特色,199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其西南隅的著名“木府”则称为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 ,有“云南故宫”之称。丽江的文物古迹还有作于明代的白沙壁画,壁画内容丰富,融佛、道、东巴等宗教内容为一体,体现了纳西与汉、藏、白等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积淀。图 4 东巴文 图 5 木府2
14、.1.2 金虹学校地理校本课程的条件分析丽江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金虹学校开展地理校本课程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然而,金虹学校的地理教师师资力量和专业水平不足、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等因素限制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处于低层次状态,暂时还没有开发计划;学校共配备了 7 个多媒体教室,集中在八年级,七年级没有多媒体教室,也不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硬件设施条件。2.2 金虹学校地理校本课程的目标分析2.2.1 课程内容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根据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感悟,结合地区和学校的实际状况,采用学生感兴趣、但知之不多的地理知识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这不仅能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潜能,同时也为教师
15、的培养方向奠定了基础。如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很想了解家乡的地理请况,因此可以让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和教师一起编写校本教材,分章节介绍丽江市的自然概况、工农业及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等知识,有力的补充了国家教材在这方面知识的不足,由于学生的亲自参与,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2.2.2 教学过程与方法开发的地理校本课程,通过课外活动、调查访问等形式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不足,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地理校本课程不仅仅是作为学科的延伸,更
16、应该满足学生发展自己特长、提高自己地理素养的需求。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应进行充分的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价值应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2.2.3 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地理校本课程充分利用乡土地理优势条件,挖掘资源,让广大学生通过地理校本课程的学习,领悟道理,发展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获取成功体验,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积累浓厚的地理知识,进而使学生的情趣与志向得到整合。通过地理校本课程实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把对地理知识的感知,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由理论转向实践,由因循故道转向开辟新路,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 2.3 金虹学校地理校本课程
17、开发的原则及实施目标校本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公平、全民参与和决策分享,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为落脚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地理校本课程培养目标应反映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2.3.1 金虹学校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2.3.1.1 科学性和基础性原则作为教材,开发地理校本课程时必须把科学的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要做到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结构的严谨,因此,要做到选择课程内容正确无误、精确,筛选的材料要有地理学科特点,不能包罗万象,既要有普通地理教材的补充,还应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金虹学
18、校是首次开发地理校本课程,教师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且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基础较差,因此课程内容要遵循基础性的原则。2.3.1.2 主体性和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地理校本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地理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在遵循学生共同性特征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学生的价值,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个体的发展。2.3.1.3 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原则丽江乡村素材
19、性课程资源丰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应根据实际选取既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又有利于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程资源。例如丽江是依托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旅游业已成为丽江经济的支柱产业,商业化气息过浓、城市污染加剧已成为丽江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丽江又该如何让进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丽江自然和人文景观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要认识到经济发展中不可忽略的环境问题。地理校本课程利用当地资源进行这样的学习探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开发了乡土地理,培养了学生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3.2 金虹学校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目标丽江金虹学校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
20、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古城文化和纳西民俗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自主探究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增强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第一,培养学生热爱丽江的感情,让学生了解丽江古城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教育,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第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合作意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感悟和培养地理知识的拓展应用能力。第三,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要求,面向全
21、体学生,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环境,在实地考察、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到古城文化和纳西民俗文化,扩展地理教育的空间和视野。第四,立足学校的教育教学,通过地理校本课程的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形成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第五,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地理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增强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最后,使学生形成和培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与行为。利用当地资源进行学习探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开发乡土地理,使学生认识到丽江古城发展可持续
22、旅游的必要性。 2.4 金虹学校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方案及其评价2.4.1 设计方案地理校本课程充分利用丽江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以纳西文化为特色的人文资源,结合金虹学校的办学理念,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师生的自主选择和合作发展,以课堂教学为辅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阵地。在八年级开设丽江古城文化,由地理教师进行主要教学。把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并为活动课,与各班班主任商议后,每星期增加一节丽江古城文化课,为 1 课时,共 15 周。教师利用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古城文化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丽江
23、古城丽江地理位置丽江古城文化丽江文化丽江古城的概况古城风貌 历史沿革 古城简介 丽江文化遗产 古街 古桥 木府 福国寺五凤楼 白沙居民建筑 束河居民建筑 列入世界遗产的理由图 5丽江古城文化校本课程内容结构图第一章 丽江古城(6 课时)第一节 丽江地理位置(1 课时)第二节 丽江古城的概况(1 课时)第三节 古城风貌(4 课时)第二章 丽江文化(5 课时)第一节 纳西文化(2 课时)第二节 纳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2 课时)第三节 纳西民俗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开发(1 课时)第三章 丽江古城文化与旅游开发(4 课时)丽江古城文化与旅游开发纳西文化纳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纳西民俗文化与丽江古城旅
24、游开发旅游业对纳西族传统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丽江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 纳西族 东巴文字 纳西古乐 民俗文化 纳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经济观念增强 民族自豪感降低 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降低 生活环境及方式的改变第一节 旅游业对纳西族传统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2 课时)第二节 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丽江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2 课时)2.4.2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地理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由于学校条件、时间等原因, 丽江古城文化并未实施,但对课程设计了评价体
25、系,其评价主要从课程本身的评价、学生兴趣统计和成果评价这三个方面进行。2.4.2.1 课程本身的评价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评价地理校本课程丽江古城文化是否符合学校课程方案的课程目标,要呼应学校课程目标和培养目标,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结合当地文化资源,课程切合学生的能力及需求,满足家长的教育期望和要求。其次,评价地理校本课程丽江古城文化是否注重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开发和应用,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如何,学校是否对课程资源进行丰富和多元化的开发,以及对课程资源的利用率高低。最后,评价地理校本课程丽江古城文化的实施能否顾及学生
26、个别差异、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学生全民参与等。2.4.2.2 学生兴趣统计主要是看学生参与地理校本课程丽江古城文化的兴趣程度,包括学生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学生“最喜欢的校本课程” 中本课程的得票数等。2.4.2.3 成果评价地理校本课程丽江古城文化的成果评价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完成。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教师对课程教材的选用和编写、教案和课件的质量、学生评价情况及常规检查情况等方面。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学生地理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学习和自学习惯的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表现、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和学习成果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
27、 结语近年来,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颁布,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学校和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校本课程开发是和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当代我国的教育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国家和地方地理课程标准和学校的办学宗旨,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地理校本课程。本文通过对丽江古城文化资源进行总结,开发出适合当地学生学习的地理校本课程,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前提,设计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目标,确定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内容,选择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方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地理校本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要兼顾知识与
28、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策略估计学生个别差异与能力,教学活动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教学方法多元以提供展现学生能力的机会。长期以来,地理学科在中学被定为“副科”或“小学科” ,即使现在地理已成为中考科目,但这种长期的认识使地理学科在初中难有一席之地,地理校本课程也不过是出现在学校的一些科技活动中,鲜有专门开发的地理校本教材。尽管全国都在大力进行新课程改革,但在贫困地区,尤其是乡村中学,地理校本课程仍然无法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3。同时由于金虹学校地理教师师资力量和专业水平不足、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学校还没有开发计划、不具备开发校本课
29、程的硬件设施条件等因素限制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处于低层次状态,这使得三级课程管理在金虹学校的实施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难以落实。因而,地理校本课程的发展就在于地理教师积极改变应试教育下的知识观、学生观、课程意识和教育观念,多途径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及对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参与。参考文献1 金红.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2).2 国家教育课程组.地理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 王巧丽.贫困山区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以十堰市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5.4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
30、出版社,2002:199-200.5 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实质、策略与条件J.教育导刊,2000(12):20-23.6 崔允槨,何珊云 .“丛林之旅”:校本课程十年校本课程的回顾、省思与展望J.校本课程,2010(73):142-145.7 周长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研究以河北省中小学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09.8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观点和理念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45-50.9 王海燕.浅谈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能力培养J.学科教学,2006 (10),22.10 王春敏. 浅谈农村中学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以河北省藁城市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5):
31、44-45.11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定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7).12 李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状况浅析以云南丽江为例J.教育与“三农”,200713 门秀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开明出版社,2003.14 韦世祯.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J.柳州师专学报,2007,22(4):136-138.15 臧国书 .滇西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分析与建议以大理祥云、弥渡为例J.科技资讯,2008(3).16 潘晖.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 .西华师范大学,2007.17 倪亚萍.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18 赵晓燕,
32、陈文斌.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与实施策略J.教育教学,2006(2).19 吴升山,宿文才.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5(1).20 Allan C Ornstein:Component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inoism,Schoo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0.21 Nias,Jeffery Lllan:Repuired teacher Participation in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Guide
33、s.EDD Thesis of Lehigh University,1993.附:地理教师调查问卷1.您的第一学历是A 中专 B 大学专科 C 大学本科2.您是专业地理教师吗?A 是 B 不是3.如果您不是专业地理教师,那么你原来的专业是A 化学 B 物理 C 语文 D 历史 E 政治 F 外语G 计算机 H 生物 I 数学 J 行政教辅4.如果您是专业地理教师,你现在还在从事地理教学吗?如果没有,那么你现在从事的专业是A 化学 B 物理 C 语文 D 历史 E 政治 F 外语G 计算机 H 生物 I 数学 J 行政教辅5.你参加过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培训?A 参加过 B 没有6.您了解新课程改革
34、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是哪三级课程吗?A 非常了解 B 了解 C.不了解7.学校有无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计划?A 有 B 不清楚 C 无8.您赞成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吗?A 赞成 B 无所谓 C 不赞成 9. 您经常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吗?A 经常 B 偶尔 C 从不10.校长对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A 非常关心 B 一般 C 不关心11.您认为校本课程就是学校自己的课程吗?A 是 B 不清楚 C. 不是12.您认为自己有能力进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么?A 能够 B 不能13.贵校开发地理校本课程的硬件设施如何?A 具备 B 不具备14.您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区别吗?A 有 B 不清楚 C 没有15
35、.您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专业提高有无影响?A 有较大影响 B 有一定影响 C 无影响 D 有负面影响16.您经常阅读一些关于课程开发的学术类杂志,比如中国教育报 人民教育?A 经常 B 偶尔 C 从不17.您认为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是否感兴趣?A 非常感兴趣 B 一般 C 不感兴趣18.您认为学生的兴趣对校本课程开发有影响吗?A 有影响 B 无影响19.你在校本实施中是愿意自己编写教材还是选用他人的教材?A 愿意自编 B 选用他们编写的20.如果让你自己编写校本教材,在教材材料的选择上会满足下列哪些需要?A 教师自己的兴趣爱好 B 学生的兴趣爱好 C 学生的基础知识 D 考试或升学的需要 E
36、 学生发展的需要 F 教师个人经验或经历G 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H 学校的教学条件 I 所教学科发展的需要21.您认为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哪些方面?A 教师的知识和观念陈旧 B 课程资源不足 C 组织管理不到位 D 校本课程的评价难以进行 E 教师负担过重22.您怎样看待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A 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 B 不很确定它的作用C 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耗时耗力 D 促进学生的发展E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F 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23.你认为校本课程实施的最大困难是什么?A 学校缺乏相应硬件资源 B 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不足 C 缺乏课程开发的指导 D
37、 缺乏课程开发的激励机制 E 难以兼顾到学生、社会、家长、教师、学校的需要Study on geographical strategy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rural middle schoolstaking Jin Hong school of Lijiang as an exampleAbstract :Lijiang geography education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and teachers, due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chool-base
38、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very late start, development was slow, no successful experience can learn from. The article mainly to investigate the village high school geographical situ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ijiang, for geographical analysis it is not caus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iscussion on local development in Lijiang, Jin Hong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approach. Keywords:Jin Hong school;eographical cours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