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文学作品精读08.ppt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5225757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4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作品精读08.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文学作品精读08.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文学作品精读08.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文学作品精读08.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文学作品精读08.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学名著精读 第四章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概述,引 言: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轮廓,一、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与历史分期 二、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框架 三、主要现代文学史研究著作,“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17-1949),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照顾到现有的研究状况与格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暂时可以做这样的划分:(1)戊戌政变前后-“五四”新文化运动二十年:这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新文学的酝酿期、准备期;(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其中三十年文学的发展,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上篇”。这一部分也是我们这门课程所要研究的重点;(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今;这

2、一大段的文学则可以看作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下篇”。,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具体历史分期,有关提法与研究也是比较多的。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40年代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以后,开始确立以革命史分期的原则。(2)最早改变这种分期法的是黄修已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在书中,他将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后-1920年定为新文学的发生期;1921年-1927年为发展的第一时期;1928年-1937年为发展的第二时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发展的第三时期。钱理群等著的这本教材就大致采用了黄修已的这种分法。,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家们有的把现代文学史的结构分成:(1)理论层次,即新文学式学科

3、理论,相当于史学理论、文学理论,它对于编撰现代文学史起着指导作用;(2)主体层次,即新文学史著作;(3)基础层次,即史料。这主要是从文学史的研究总体而言。因新文学史学理论也可作为理论指导而存在于文学史著作之内,故,我们亦可将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构成分为四个层次,即:(1)作家作品;(2)文学思潮流派(3)文学社团(4)文学理论主张、理论批评和文学论争。这四个层次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对于这一点,在我们今后的分析、论述中大家将会较深的感受。,1、1950年王瑶著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下册) 2、1955年丁易著中国现代文学史略 3、1956年杨 松著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4、1961年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

4、 5、1984年冯光廉、朱德发等著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上下册) 6、1986年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册) 7、1989年严家炎著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文学革命兴起的背景 2、文学革命的产生与大致的发展过程 3、文学革命的实绩与贡献 4、文学革命的伟大意义与缺陷 (讨论) 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一)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与影响 (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A、产生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刊了青年杂志,这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响应 陈独秀、胡适等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来后,得到了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响应。 C、争鸣

5、1919年新青年与林纾(琴南)的论战 1922年新青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1925年新青年与“甲寅派”的论辩,(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1920年1月教育部颁文下令全国学校低年级国文课教育用白话。 (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 (3)文学理论建论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4)文学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发表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随后,他又陆续创作了孔乙己等大量优秀的现代小说。 1920年3月胡适的诗集尝试集出版,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本白话诗集。,1、原因 当时许多受

6、不同的文艺思潮和艺术方法影响、有着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群,他们又各自聚集为文学团体,并竟相创办起各种文学刊物。据统计,1921年-1923年,全国出现大小文学社团40余个,出版文艺刊物50 多种。至1925年,文学团体和相应的刊物一下子激增到100多个。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促进了新年文学社团的蜂起;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则又进一步助长了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 可以说,新文学社团的纷纷建立,标志着新文学运动已从初期少数先驱者着重破坏旧文学,而转向大批由新的文学生力军们着重来建设新文学了。,2具有代表性的新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新月社其它新文学社团, 语丝社: 莽原社: 未名

7、社: 浅草-沉钟社: 湖畔诗社:,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一)胡适的文艺观和白话文理论 (二)周作人的文艺观与理论批评,1917年1月,当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后,他的名字就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联系在一起了。胡适(1892-1962),安徽绩溪人,出身于官僚地主资产阶级家庭。1901年赴美留学,主攻哲学,对杜威的实用主义(胡适译为实验主义)哲学推崇备至,并深受其影响。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不仅影响了胡适的政治、社会观,也直接影响了他的文艺观。胡适文学理论的成就及其局限,都与他所信奉的实用主义哲学分不开。胡适在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文艺的发展观;

8、白话文理论。,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早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他就发表了一些见解独到的美学与文学论文,显露了他在西方民主、科学精神影响下文艺思想的锋芒。五四时期,周作人与胡适、陈独秀等人一起向封建文化和旧文学发难,经过摧枯拉朽的猛烈批判后他又适时地提出:“两三年来文学革命的主张在社会上已经占了优势,破坏之后应该建设了”(见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1921年)的文学主张。在建设新文学理论的过程中,周作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以及新文学“思想革命”等关系着新文学本质的理论观点,并从这些理论思想出发,展开了自己的批评实践。,四、文学创作

9、潮流与趋向,1、理性精神的显现 2、感伤情调的流行 3、个性化的追求 4、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鲁迅 (1881-1936),一、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一)生平与思想发展1、相关资料与书目朱正:鲁迅传略、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9月/1985年6月林非、刘再复:鲁迅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林志浩:鲁迅传 北京出版社 1981年8月彭定安:鲁迅评传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年7月吴中杰:鲁迅传略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6月陈漱渝:民族魂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3年7月曾庆瑞:鲁迅评传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年5月2、重要史实与思想发展的大致脉络 3

10、、历史评价与历史地位 (二)呐喊、彷徨,生命中重要的人物之一、二,与内山完造合影,与许广平等合影,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母亲鲁瑞,鲁迅的塾师寿镜吾,民族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做了最确切的评价,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的小说作品先后结集成三个集子出版,它们分别是:呐喊(1923年8月)、彷

11、徨(1926年8月)、故事新编(1936年1月)其中,呐喊与彷徨在中国小说史上开拓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和新的形式,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传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张定璜在1925年写的鲁迅先生一文中,曾把呐喊与五四以前的苏曼殊写的小说进行了比较,认为“这是两种语言,两样的感情,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读呐喊,“我们就譬如从薄暗的古庙的灯明底下骤然走到夏日的炎光里来,我们由中世纪跨进了现代。”从这极富有历史感的评价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鲁迅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二、说不尽的阿Q,(一)基本内容 第一章:这一章算是序 第

12、二章:优胜记略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 第五章:生计问题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 第七章:革命 第八章:不准革命 第九章:大团圆,(二)阿Q的形象阿Q 是辛亥革命时期具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流浪农民的艺术典型。在他身上有农民的质朴,但也有城市游民的油滑。在未庄,他是处于社会的底层。假洋鬼子、赵太爷都是他的克星,小D 、王胡又不屑与他为伍,吴妈对他如避瘟神,小尼姑对他又怕又恨。但鲁迅并没为此而美化他,抑或过分贬低他。,精神胜利法 1、产生原因 (1)历史原因: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的基本规律是反抗-失败-再反抗-再失败-再反抗,这让一部分缺乏阶级觉悟和坚强斗志的农民失去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

13、2)社会原因:当时的中国处于帝国主义步步进攻,正加速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时代 (3)自身原因: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存在着分散、动摇、狭隘、保守的弱点 2、具体表现 3、意义与评价阿Q的精神胜利发反映出了他的被压迫的阶级地位和不幸的命运。鲁迅对阿Q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三)主要艺术成就1、阿Q正传的基调是悲喜剧相结合,它有着出色的讽刺艺术。2、在人物描写上,作者非常善于运用“画眼睛”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3、小说的语言朴素、精练、鲜明、准确。,三、野草与朝花夕拾,鲁迅在南腔北调集的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曾说,“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起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14、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然而这并不是小摆设,更不是抚慰和麻痹,他给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的确,鲁迅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证明了他的这一个散文创作的原则。这就是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它们分别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即“闲话风”的散文和“独语体”的散文。在这个方面也是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文体家”的特色。,(一)野草,1、创作背景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一文中这样叙述了他的散文诗集野草的创作背景:后来的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线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

15、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正是以抒写“小感触”的特定角度来体现五四低潮时期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人生的。,2、内容上的杂糅深奥,秋夜 好的故事 希望 雪 人与时,(1)体现了鲁迅为克服“孤军奋战”的情绪而求索新的战友的思想风貌。 (2)展现了鲁迅为实现他的社会改革而探求新的道路的人生理想。 (3)显示出了鲁迅为实现他的思想启蒙而做出的努力:批判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剖析了国民的劣根性。 (4) 勇敢地解剖自己,彰显内心世界。 (5)表达了鲁迅的爱情观。,3、艺术上的多重融汇 (1)借鉴了外国散文诗的写作方法

16、 (2)吸取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养料 (3)充满了新意的独创,(二)朝花夕拾,小说,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1、五四文学革命给小说的现代化带来了契机。 2、西洋小说的引入对中国小说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有着明显的推动力。由此,至1918年小说的现代化进程立即加快了步伐,并且迅速成熟。,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一)“自叙传”抒情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代表作家郁达夫 (三)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 1、冯文炳与竹林的故事 2、许地山与缀网劳蛛,通俗小说,对通俗文学概念的重新厘定,1、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定义 2、通俗小说的历史沿革中国

17、传统的通俗文学从来就是以小说为主。在中国古代等级分明的文类体系中,通俗小说是指宋元以后兴起的白话章回体小说,其对立面是文言笔记体小说。,一、民国旧派小说,鸳鸯蝴蝶-礼拜六派 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 礼拜六派:则得名于一份重要的代表性刊物礼拜六。该刊创办于1914年6月6日,在礼拜六出版赘言中,主编王钝根(1888-1950)所表达的办刊宗旨是提倡一种健康的娱乐,认为买笑觅醉等其他娱乐“不若读小说之省俭而安乐也”。 旧派小说繁荣的时代原因 代表之作,(一)旧派言情小说 1、徐枕亚与玉梨魂 2、三鼎足 (二)旧派社会小说 李涵秋(1894-1923),他的广陵潮是社

18、会小说的代表之作。 (三)黑幕小说,二、新文学迫使旧派向俗定位,(一)在新文学压力下的重新定位 (二)演变中的创作 (三)武侠小说的恢复生机与逐步典型化,郭沫若(1892-1978),一、郭沫若的生平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别号鼎堂,四川乐山人。1913年底赴日本留学。在留学期间广泛接受了西方文学和哲学的影响,其中,泰戈尔、歌德、海涅等对郭沫若的文艺观和哲学思想具有决定性作用,催生了他的浪漫诗质和“泛神论”的美学观。,二、郭沫若的文学思想的大致发展经历,对于“泛神论”的认识 郭沫若的“泛神论”的特点 “泛神论”对郭沫若的创作的影响,三、代表诗作女神,女神的产生1919年“

19、五四”运动爆发,郭沫若心底的个人的郁结和“民族的郁结”终于汇聚在一起并找到了宣泄的历史契机。于是,在1919年下半年和1920年的上半年,就有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我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出版于1921年8月的诗集女神就是这种近乎狂疯的激情的产物。,(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女神集名的含义 女神的时代精神和文学史地位 凤凰涅槃 、炉中煤等名篇的分析,(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1、泛神论影响 2、女神形象系列以革命浪漫主义为特色,表现出奇异的壮阔感,动态的诗美 3、女神的诗体形式 4、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贡献,四、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1、“五四”落潮后的星空 2

20、、瓶 3、前茅、恢复的评介,五、 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创作,1、 早期的现代戏剧的创作 2、抗战时期的戏剧创作的代表屈原,章节思考题,(1)试论郭沫若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2)简评泛神论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并说明郭沫若的诗歌是如何代表了“五四”时代精神特征。 (3)就郭沫若的天狗或凤凰涅槃写一篇赏析短文。 (4)简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新诗,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1、“五四”新诗运动是一场自觉的文学革命。 2、新青年同人相约写新诗的活动。 3、胡适等人对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建树。,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早期白话诗的“最初形态”特点如下: (1)

21、主要用白描和托物寄兴的手法 (2)倾向于散文化和平实的风格 (3)跳出旧诗词的束缚,寻求诗体解放 早期白话诗的贡献、价值与局限,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1、郭沫若的女神 2、冰心的春水、繁星 3、 “湖畔诗人” 4、冯至的昨日之歌,四、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新月派” 闻一多的生平和创作 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 朱湘的创作,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的诗歌,1、“纯诗”的概念 2、李金发的象征诗派 3、早期象征诗派,六、早期无产阶级诗歌,蒋光赤的生平与创作 无产阶级革命诗歌的艺术特色,七、思考题,1、以初期白话诗、郭沫若等的自由诗、前期新月派以及早期象征

22、诗派为主要的“点”,大致勾勒出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新诗的流变线索,并简评不同阶段新诗潮流彼此之间的承传关系。 2、简评胡适“作诗如作文”的主张及其文学史意义。,散文,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4号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杂文。此后有许多报刊仿效开设同类栏目,使杂文承担了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任务,成为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一)周作人的散文创作 (二)“言志派”散文,三、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一)冰心的散文 (二)朱自清的散文 (三)其他“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郁达夫的散文

23、带有“自叙传”特点。读他的散文可领略到他独特的才情,机智、坦率自然的写法,这不但在传统散文中少见,在新文学中也很独特。 其散文与小说创作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基色是相通的。,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散文,(一)“语丝”派与“语丝”体 (二)“现代评论”派散文,六、思考题,鲁迅在30年代曾这样评说:“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开展,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试借用鲁迅的评价,并结合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分析,说明“五四”散文创作格外发达的状况及其原因。,戏剧,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一)话剧的由来 (二)春柳社 (三)“文明新戏”,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折,新旧剧论争中建立起的战略选择: (1)新青年发动“旧剧评议” (2)以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为发端,形成译介外国戏剧理论与作品的热潮。 (3)以晨报副刊的剧刊为中心,提倡“国剧运动”。,三、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话剧运动由早期的理论倡导转入建设与实践阶段的标志是:1921年民众戏剧社与上海戏剧协社的成立。 “爱美剧”“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 “小剧场运动”,四、“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一)“社会问题剧” (二)田汉早期剧作 (三)丁西林的喜剧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作品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