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2章第3节2.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01985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2章第3节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甘肃省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2章第3节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甘肃省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2章第3节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甘肃省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2章第3节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甘肃省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第2章第3节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导学案导学案序号: 10 课型: 新学课 总课时: 2 分课时: 3-2 主备人: xxx 学习重点来源: 学优高考网来源:学优高考网1、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2、学会从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学习目标1、理解等高线概念,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2、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来源:gkstk.Com来源:gkstk.Com3、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某地的地形部位,初步学会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2、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来源:gkstk.Com学习难点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运用,训练读图能力。学法指导演示法 观察法 对比法 讨论法知识准备1、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2、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学习流程学习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明的爸爸是肥城医院的一名医生,他作为一名志愿者随队到舟曲救灾,小明在为爸爸搜集舟曲资料时,发现了舟曲的等高线地形图,然而他却怎么也看不懂,我们能帮他吗?(师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 (小黑板画图 1)师:要帮助小明,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判读地形图,这节我们就学习看地形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了解等高线

3、地形图1、自主学习:(1) 、阅读课本 P33 填空:地图上的_和_分别表示陆地和水域,绿色代表平原。白色代表冰川。(2) 、阅读课本 P30-P31 的图 2-39、图 2-40、图 2-41、图 2-42 对比四幅图找出其区别。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通过讨论,试着回答下列问题程学习在图 2-43 等高线地形图中用笔描出 400 米的线,教师强调这条线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均为 400 米。1、在地图上,将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2、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 。3、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 。【教师精讲点拨】图 2-38 地形鸟瞰图能表达地面起伏、山地

4、、平原、水体等,但不能说明海拔高度和山体后面的起伏状况。图 2-40 等高线地形图、图 2-41 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就能清楚的表达地面的起伏变化和海拔高度。【等高线地形图的辅助理解方案】方案一【转入多媒体演示】 (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高线绘制的过程) 注意观察绘图人员是如何利用等高线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演示过程中,解释等高距的概念。方案二【形象演示】 (没多媒体的可用方案二)让学生伸出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在指头缝之间用粗的墨水描蓝了,表示水顺着山谷流下了。小

5、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就可以一目了然了。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像力,加深学生对地表形态的辨别能力,以此来突出重点。紧接着展示山体模型,指认不同部位的地形和展示一张复杂的地形图,判读地形。指图要准确到位,问题要精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以此来突破难点。【探究结论】如果要准确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首先要了解两个概念:等高线(等深线) 。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猜一猜 A、B 两处哪个坡度较陡?哪个坡度缓?缓坡、陡坡处的等高线有何区别?2、小组交流: 3、

6、合作探究:【探究问题】过程1、山峰、鞍部、陡崖的等高线特点。2、山谷、山脊处的等高线有何不同。【教师精讲点拨】1、判读山顶和鞍部的方法:归纳: 山顶:山顶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2、判读山脊和山谷的方法归纳:3、判读陡崖的方法归纳:陡崖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探究结论】缓坡处等高线稀疏;陡坡处等高线密集。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1、假如,星期天我们全班同学到牛山进行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登上山顶(如图) ,为使登山更省力些,我们应选择甲乙哪条路线?为什么?2、8 月 10 日,小明的爸爸随医疗队经过一天的艰难跋涉,终于到了舟曲的 A 地,他们要就被泥石流困在 B 地

7、受伤的村民。请你们组设计一条从 A 地通往 B 地的安全道路。3、等高线密集和稀疏对河流的流速有什么影响?4、瀑布容易在山地的什么部位形成?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1、判读山顶和鞍部的方法归纳: 山顶:山顶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2、判读山脊和山谷的方法归纳:3、判读陡崖的方法归纳:陡崖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1、下图所示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2、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海拔高度 B、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相对高度C、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平缓 D、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陡峻3、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在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不同B、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C、 等高线闭合的地方,表示的是山峰D、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表示的是山谷4、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 )A、洼地 B、谷地 C、鞍部 D、脊部5、读下图完成问题:(1)三个村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是:甲王村地处 ;余村地处 ;李村地处 。(2)以张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约是 米。 (3)图中河流甲的流向是 。课后反思【学后反思】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