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第四节 海陆变迁导学案导学案序号: 11 课型: 新学课 总课时: 1 分课时: 4-1 主备人: xxx 学习重点1、板块及其火山地震的分布2、 “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学习来源:gkstk.Com目标来源:学优高考网1、了解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并能用实例进行说明。来源:学优高考网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要点,并能体会其在科学发现中 的作用。来源:学优高考网3、理解“板块构造学说 “及其基本观点,并应用该学说分析说明海洋的生成与发展阶段。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4、知道火山地震及其分布,并学会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说明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原因,并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学习难点
2、1、板块及其火山地震的分布2、 “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图文结合法、合作交流法、联系法等知识准备“大陆漂移假说”的要点,并能体会其在科学发现中 的作用学习流程学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成语“沧海桑田”导入,说明地表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地表形态变化1、自主学习:读教材后解释“活动”中的现象,从这些现象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小组交流: 【教师精讲点拨】地表形态的变化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读图 2-46 结合教材 33 页完成下列任务:(1) “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 提出的。 “假说”认为
3、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 ”的陆地,被叫做“ ”的大洋所包围,后来大陆开始破裂形成现在的样子。(2)你有什么好的证据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吗?2、小组交流: 教师精讲点拨:教师指导学生找出: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进部分相吻合。过程教师扩充知识:(1)以上两海岸的古生物具有相似性(2)以上两海岸的古地层几乎一样教师投影出示大陆漂移动画,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习任务(三)1、自主学习:板块构造学说读图 2-48-2-53,结合教材完成以下任务:(1)六大板块分别是: 、 、 、 、 、 。(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3) “ ” 表示板块
4、作 运动, “ ”表示板块作 运动。(4)按照“板块构造学说 ”的观点,海洋最初是由于大陆板块发生的 运动形成的。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教师精讲点拨】教师投影演示板块运动演示动画,以加深印象。【探究结论】学习任务(四)火山与地震1、自主学习:读图 2-54-2-56,完成 36 页活动 1、2 题。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教师精讲点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探究结论】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近年来,中国乃至世界火山地震灾害频繁发生,我们的家乡也处在地震带边缘。(1)请列举近几年来国内外比较严重的地震和火山灾害。(2)当地震
5、来临时,你如果在家、在学校、在公共场合,你应该怎么办?教师点拨:重点对地震的预防与应对措施与学生进行一下交流。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大陆漂移假说泛大洋 内部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 交界处 火山地震图文结合法: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图文结合法也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我们既要知道地理事物的名称,更要掌握其位置,学习中注重“以文释图” “以图释文” ,来帮助我们掌握地理事物。联系法:地理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比如: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联系,在学习中要注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知识。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综合能力训练 32 页-34 页部分题目板书设计第 4节 海陆变迁一 、地表形态变化2、大陆漂移假说:泛大陆 泛大洋3、板块构造学说:1、六大板块内部2、运动 交界地带4、火山与地震1、分布 2、成因课后反思【学后反思】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