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2章 2.3数学归纳法习题课.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519917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2章 2.3数学归纳法习题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2章 2.3数学归纳法习题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2章 2.3数学归纳法习题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2章 2.3数学归纳法习题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2章 2.3数学归纳法习题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习题课 数学归纳法明目标、知重点1进一步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实质与步骤,掌握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不等式、整除问题、几何问题等数学命题2掌握证明 nk1 成立的常见变形技巧:提公因式、添项、拆项、合并项、配方等1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分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两种,而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不具有可靠性,必须用数学归纳法进行严格证明2数学归纳法(1)应用范围:作为一种证明方法,用于证明一些与正整数 n 有关的数学命题;(2)基本要求:它的证明过程必须是两步,最后还有结论,缺一不可;(3)注意点:在第二步递推归纳时,从 nk 到 nk1 必须用上归纳假设题型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

2、式思考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什么?答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首先要清楚由 nk 到 nk1 时不等式两边项的变化;其次推证中可以利用放缩、比较、配凑分析等方法,利用归纳假设证明 nk1 时的结论例 1 已知数列b n的通项公式为 bn2n,求证:对任意的 nN *,不等式 b1 1b1 b2 1b2 都成立bn 1bn n 1证明 由 bn2n,得 ,bn 1bn 2n 12n所以 .b1 1b1 b2 1b2 bn 1bn 325476 2n 12n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成立b1 1b1 b2 1b2 bn 1bn 325476 2n 12n n 1(1)当 n1 时,左边

3、 ,右边 ,因为 ,所以不等式成立32 2 32 2(2)假设当 nk(k1 且 kN *)时不等式成立,即 成立b1 1b1 b2 1b2 bk 1bk 325476 2k 12k k 1则当 nk1 时,左边 b1 1b1 b2 1b2 bk 1bk bk 1 1bk 1 325476 2k 12k 2k 32k 2 k 12k 32k 2 2k 324k 1 4k2 12k 94k 1 4k2 12k 84k 1 4k2 3k 24k 14k 1k 24k 1 .k 2 k 1 1所以当 nk1 时,不等式也成立由(1)、(2)可得不等式 对任意的 nN *都成b1 1b1 b2 1b2

4、 bn 1bn 325476 2n 12n n 1立反思与感悟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两凑:一凑归纳假设;二凑证明目标在凑证明目标时,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都可选用跟踪训练 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时,命题成立,即平面内满足题设的任何 k 条直线交点个数f(k) k(k1) ,12那么,当 nk1 时,任取一条直线 l,除 l 以外其他 k 条直线交点个数为f(k) k(k1) ,12l 与其他 k 条直线交点个数为 k,从而 k1 条直线共有 f(k)k 个交点,即 f(k 1)f(k )k k(k1)k12 k(k12)12 k(k1) (k1)(k1) 1 ,12 12当 nk

5、1 时,命题成立由(1)(2)可知,对任意 nN *(n2) 命题都成立反思与感悟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时,一要注意数形结合,二要注意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跟踪训练 3 有 n 个圆,其中每两个圆相交于两点,并且每三个圆都不相交于同一点,求证:这 n 个圆把平面分成 f(n)n 2n2 部分证明 (1)n1 时,分为 2 块,f(1)2,命题成立;(2)假设 nk(kN *)时,被分成 f(k)k 2k 2 部分;那么当 nk1 时,依题意,第 k1 个圆与前 k 个圆产生 2k 个交点,第 k1 个圆被截为 2k 段弧,每段弧把所经过的区域分为两部分,所以平面上净增加了 2k 个区域f(k 1

6、)f(k)2kk 2k 22k(k1) 2(k 1)2,即 nk1 时命题成立,由(1)(2)知命题成立呈重点、现规律1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包括等式、不等式、数列问题、整除问题、几何问题等2证明问题的初始值 n0 不一定,可根据题目要求和问题实际确定 n0.3从 nk 到 nk 1 要搞清“项”的变化,不论是几何元素,还是式子;一定要用到归纳假设.一、基础过关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123(n3) (nN *),验证 n1 时,左n 3n 42边应取的项是( )A1 B12C123 D1234答案 D解析 等式左边的数是从 1 加到 n3.当 n1 时,n34,故此时左边的数为从

7、 1 加到 4.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 nn21 对于 nn 0 的自然数 n 都成立”时,第一步证明中的起始值 n0 应取( )A2 B3C5 D6答案 C解析 当 n 取 1、2、3、4 时 2nn21 不成立,当 n5 时,2 5325 2126,第一个能使2nn21 的 n 值为 5,故选 C.3已知 f(n) 1 (nN *),证明不等式 f(2n) 时,f(2 k1 )比 f(2k)多的项数是( )12 13 1n n2A2 k 1 项 B2 k1 项C2 k项 D以上都不对答案 C解析 观察 f(n)的表达式可知,右端分母是连续的正整数,f(2k)1 ,12 12k而 f(2k1

8、 )1 .12 12k 12k 1 12k 2 12k 2k因此 f(2k1 )比 f(2k)多了 2k项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nN *)的过程中,由 nk 递推到1n 1 1n 2 12n1124nk1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了一项12k 1B增加了两项 和12k 1 12k 1C增加了 B 中的两项,但又减少了一项1k 1D增加了 A 中的一项,但又减少了一项1k 1答案 C解析 当 nk 时,不等式左边为 ,1k 1 1k 2 12k当 nk1 时,不等式左边为 ,故选 C.1k 2 1k 3 12k 12k 1 12k 2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3(n1) 3(n2)

9、3(nN *)能被 9 整除” ,要利用归纳假设证nk1 时的情况,只需展开( )A(k 3)3 B(k2) 3C(k1) 3 D( k1) 3(k 2)3答案 A解析 假设当 nk 时,原式能被 9 整除,即 k3(k1) 3 (k2) 3 能被 9 整除当 nk1 时,( k1) 3( k 2)3(k3) 3 为了能用上面的归纳假设,只需将( k3) 3 展开,让其出现 k3 即可6已知数列a n的前 n 项和为 Sn,且 a11,S nn 2an (nN *)依次计算出 S1,S 2,S 3,S 4后,可猜想 Sn的表达式为_答案 S n2nn 1解析 S 11,S 2 ,S 3 ,S

10、4 ,43 32 64 85猜想 Sn .2nn 17已知正数数列a n(nN *)中,前 n 项和为 Sn,且 2Sna n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 n1an .n n 1证明 (1)当 n1 时,a 1S 1 (a1 ),12 1a1a 1(a n0),21a 11,又 1,n1 时,结论成立1 0(2)假设 nk(kN *)时,结论成立,即 ak .k k 1当 nk1 时,a k1 S k1 S k (ak1 ) (ak )12 1ak 1 12 1ak (ak1 ) ( )12 1ak 1 12 k k 1 1k k 1 (ak1 ) .12 1ak 1 ka 2 ak1 10,解得

11、 ak1 (an0),2k 1 k k 1 knk1 时,结论成立由(1)(2)可知,对 nN *都有 an .n n 1二、能力提升8对于不等式 n1 (nN *),某学生的证明过程如下:当 n1 时,n2 n11,不等式成立12 1假设 nk (nN *)时,不等式成立,即 k1,则 nk 1 时, k2 k k 12 k 1 .假设 nk 时,不等式成立则当122 132 1n 1212 1n 2nk1 时,应推证的目标不等式是_答案 122 132 1k2 1k 12 1k 2212 1k 3解析 观察不等式中的分母变化知, .122 132 1k2 1k 12 1k 2212 1k

12、310证明:6 2n1 1 能被 7 整除(nN *)证明 (1)当 n1 时,6 21 17 能被 7 整除(2)假设当 nk(kN *)时,6 2k1 1 能被 7 整除那么当 nk1 时,6 2(k1)1 16 2k12 136(6 2k1 1)35.6 2k1 1 能被 7 整除,35 也能被 7 整除,当 nk1 时,6 2(k1)1 1 能被 7 整除由(1),(2)知命题成立11求证: (n2,nN *)1n 1 1n 2 13n56证明 (1)当 n2 时,左边 ,13 14 15 1656不等式成立(2)假设当 nk(k2,kN *)时命题成立,即 .1k 1 1k 2 13

13、k56则当 nk1 时, ( 1k 1 1 1k 1 2 13k 13k 1 13k 2 13k 1 1k 1 1k 2 13k 13k 1 ) ( ) (3 ) ,13k 2 13k 3 1k 1 56 13k 1 13k 2 13k 3 1k 1 56 13k 3 1k 1 56所以当 nk1 时不等式也成立由(1)和(2)可知,原不等式对一切 n2,nN *均成立12已知数列a n中,a 1 ,其前 n 项和 Sn满足 an Sn 2(n2),计算23 1SnS1,S 2,S 3,S 4,猜想 Sn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解 当 n2 时,a nS nS n1 S n 2.1Sn

14、S n (n2)1Sn 1 2则有:S 1a 1 ,23S2 ,1S1 2 34S3 ,1S2 2 45S4 ,1S3 2 56由此猜想:S n (nN *)n 1n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 n1 时,S 1 a 1,猜想成立23(2)假设 nk(kN *)猜想成立,即 Sk 成立,k 1k 2那么 nk1 时,S k1 1Sk 21 k 1k 2 2 .k 2k 3 k 1 1k 1 2即 nk1 时猜想成立由(1)(2)可知,对任意正整数 n,猜想结论均成立三、探究与拓展13已知递增等差数列a n满足:a 11,且 a1,a 2,a 4 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an;

15、(2)若不等式(1 )(1 )(1 ) 对任意 nN *,试猜想出实数 m 的最小12a1 12a2 12an m2an 1值,并证明解 (1)设数列a n公差为 d(d0),由题意可知 a1a4a ,即 1(13d)(1 d) 2,2解得 d1 或 d0(舍去)所以 an1(n1)1n.(2)不等式等价于 ,123456 2n 12n m2n 1当 n1 时,m ;当 n2 时,m ;32 358而 ,所以猜想, m 的最小值为 .32 358 32下面证不等式 对任意 nN *恒成立123456 2n 12n 322n 1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证明 (1)当 n1 时, ,命题成立12 323 12(2)假设当 nk 时,不等式, 成立,123456 2k 12k 322k 1当 nk1 时, ,123456 2k 12k 2k 12k 2 322k 12k 12k 2只要证 ,322k 12k 12k 2322k 3只要证 ,只要证 2k2,2k 12k 2 12k 3 2k 12k 3只要证 4k28k34k 28k4,只要证 34,显然成立所以,对任意 nN *,不等式 恒成立123456 2n 12n 322n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