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 七 科目 数学 任课教师 崔宏博 授课时间 11.4课题 3.1.1 等式的性质(2) 授课类型 新授一、教材分析来源:学优高考网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节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是学生在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后的一章重点内容,是解方程必备知识,对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合并同类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等式的性质进行探索与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转化思想、归纳方法是学生研究数学乃至其它学科所必备的思想。来源:gkstk.Com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2、。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教学目标1.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的能力。重点来源:学优高考网
3、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四、教学重点难点来源:学优高考网难点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编号:30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 什么叫等式?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二 导入讲授新课:等式的性质 1: 等式的性质 2:注意:1、等式两边都要参加运算,并且是作同一种运算。 2、等式两边加或减,乘或除以的数一定是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 3、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 0,即 0 不能作除数或分母.三课堂练习1.解下列方程(1)x+5=26(2)x-5=6(3) -x=6-2x(4)8x=7x-3(5)x-4=2x+22.若 X=Y ,则下列等式是否成立,若成立,请指明依据等式的哪条性质?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1)X+ 5+ 5(2)X a = Y a abcb如 果 , 那 么 a如 果 , 那 么0,bbcc如 果 那 么(3)(5a)(5a)Y四 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六、练习及检测题P83:练习七、作业设计P83:第 4.5.6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