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砌体墙的基本构造(带图片)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砌筑块材粘结材料 常用砌体材料及规格 抗震主要构造措施 砌筑块材标准机制黏土砖实际尺寸为 240mm(长)X115mm(宽)X53mm(厚)承重多孔砖实际尺寸为 240mm(长)X115mm(宽)X90mm( 厚)及190mm(长)X190mm(宽)X90mm(厚)等水泥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常见尺寸为190mmX190mmX390mm,辅助块尺寸为 90mmX190mmX190mm和 190mmX190mmX90mm 等;煤灰硅酸盐中型砌块的常见尺寸为 240mmX380mmX880mm和 240mmX430mmX850mm 等;蒸压加气混
2、凝土砌块长度多为 600mm,其中 a 系列宽度为 75mm、100mm 、125mm 和150mm, 厚度为200mm、 250mm 和 300mm;b系列宽度为60mm、 120mm、 180mm 等,厚度为 240mm 和 300mm。 粘结材料 常用粘结材料的主要成分水泥、黄砂、石灰膏级配不同的材料配合的重量比水泥砂浆水泥和黄砂配合。其常用级配(水泥:黄砂)为1:2、1:3 等;混合砂浆在水泥砂浆中加入石灰膏。其常用级配(水泥:石灰:黄砂)为 1:1:6、1:1:4 等。强度砂浆为刚性材料,主要考虑抗压强度。其强度等级分为:M0.4、M1.0、M2.5、M5.0、M7.5、M10、M1
3、5 等 7 个等级。和易性保持合适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以达到易于施工操作,并成型密实、质量均匀的性能。水泥砂浆的强度和防水性能要高于混合砂浆;混合砂浆的和易性优于水泥砂浆。0.00 以下用水泥砂浆砌筑,0.00 以上用混合砂浆砌筑。 砌体墙的砌筑要领错缝搭接,避免通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砖墙砌筑方式砌块墙体砌块搭接处钢筋网片的设置方法用空心砌块做配筋砌体 砌体墙作为填充墙的构造要点墙体与周边构件的拉结在骨架承重体系的建筑中,柱子上面每 500mm高左右留出拉结钢筋,以便在砌筑填充墙时将拉结钢筋砌入墙体的水平灰缝内。拉结筋不少于 26,深入墙内距离一、二级框架沿全长设置;三、四级框架不小于
4、 1/5 墙长,并不小于700mm。混合结构体系的后砌隔墙,最好在新砌墙两端原有的墙体上有间隔地掏去部分砌筑块材,使得新墙体砌筑时有可能局部嵌入原有墙体,做到新旧墙体有效搭接。合适的高厚比 高厚比是牵涉到砌体墙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但增加厚度会增加填充墙的自重。需要时可以采取构造方法来解决。 即局部添加钢筋混凝土的小梁(又称压砖槛每隔一定高度在墙身中浇筑约 60mm 厚的配筋细石混凝土,内置 26 的通长钢筋)或者构造柱(构造柱与墙体同步施工,每隔一定距离伸出拉结筋与分段的墙体拉结)。其自重的支承 在骨架承重体系建筑物中添加填充墙或是在混合结构体系建筑物中添加隔墙,都应考虑其下部的构件是否能够支承
5、其自重。避免成为承重的构件 当墙体砌筑到顶端时,应该将顶层的一皮砖斜砌。 混合结构建筑墙体的抗震措施结构特征墙体承重 限高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摆幅不至于过大,墙体不容易因错动开裂而倒塌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形成内骨架,加强建筑物整体刚度砌筑砂浆是砌体墙的薄弱环节 限高砌体房屋总高度(m)和层数限制 圈梁、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和要求圈梁在屋盖及楼盖处,沿着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构造柱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易于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如房屋转角、楼梯间四角、有错层处,等等构造柱不单独承重,因此不需设独立基础,其下端应锚固于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内。在施工时必须先砌墙,墙体砌成马牙槎的形式,从
6、下部开始先退后进,用相邻的墙体作为一部分模板。柱截面应不小于 180X240。配筋为纵筋 412,箍筋采用 4-6, 间距不大于 250。在离圈梁上下不小于 1/6 层高或 450mm 范围内,箍筋需加密至间距 100。在构造柱与墙之间应沿墙高每500 设 26 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 1000。转角处构造柱 构造柱不设独立基础 纵横墙交接处构造柱 构造柱与砖墙拉结砌体采用空心砌块,即便墙体不是配筋砌体,也应该在对应砖墙设构造柱的位置将若干相邻的砌块的孔洞作为配筋的芯柱来处理,用以代替构造柱。混凝土空心小砌块的芯柱最小截面不小于 130X130。中型砌块芯柱最小截面为150X150。芯柱
7、的配筋对小型砌块而言,每孔112;对中型砌块而言,在 6、7 度抗震设防时114 或 210,8 度设防时16 或 212。芯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小型砌块C15,中型砌块 C20。圈梁必须与构造柱连通,房屋各部分刚度均衡。圈梁与构造柱整浇 脱模后的圈梁、构造柱 圈梁、构造柱与框架结构梁、柱的区别圈梁、构造柱是墙体的一部分,不单独承重;圈梁、构造柱与墙体同步施工,墙不是填充体;圈梁、构造柱的断面尺寸和配筋不需结构计算。 砌体墙的洞口处理1.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一般不超过墙体水平截面面积的 50%。同时,开洞后窗间墙和转角墙的宽度都应当符合建筑物所在地区的相关抗震规范;2.为了支承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
8、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窗洞孔上设置过梁。常用过梁形式及构造平拱砖过梁 半圆砖拱 钢筋砖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 洞口下方窗台构造砖墙窗台构造不悬挑窗台 悬挑窗台 砌体墙勒脚部分的防潮处理勒脚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其高度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1.对勒脚处的外墙面应该用强度较高、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保护。2.为杜绝地下潮气对墙身的影响,砌体墙应该在勒脚处设置防潮层。水平防潮层原理及构造做法垂直防潮层原理及构造做法垂直防潮层构造做法:1:3 水泥砂浆找平后做防水涂料或贴防水卷材用防水砂浆抹面3.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
9、,称散水或护坡。或在外墙四周做明沟,将通过水落管流下的屋面雨水等有组织地导向地下集水口,而流入下水道。散水 混凝土散水构造做法 明沟 混凝土明沟构造做法 防火墙构造防火墙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耐火极限不小于 4.0h;2.直接设在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并高于不燃烧屋面不小于 400mm;高于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不小于 500mm。当屋顶承重构件为耐火极限不低于 0.5h 的不燃烧体时,防火墙(包括纵向防火墙)可砌至屋面基层的底部,不必高出屋面;3.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并应能自动关闭;4.防火墙上不应设排气道,必须设时,两侧的墙厚不小于 120mm;5.
10、防火墙不应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处,否则内转角两侧的门窗洞口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4m。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最近距离不小于 2m。设耐火 0.9h 的非燃烧固定窗的采光窗时不受此限。3.3 轻质内隔墙、隔断的基本构造 轻质内隔墙非承重墙,用来分隔室内空间 立筋类隔墙面板本身不具有必要的刚度,难以自立成墙,需要先制作一个骨架,再在其表面覆盖面板。骨架(统称为龙骨或墙筋)材料可以是木材和金属等,构成分为上槛、下槛、纵筋(竖筋)、横筋和斜撑面板材料可以是胶合板、纸面石膏板、硅钙板、塑铝板、纤维水泥板等立筋隔墙安装示意图按构成方式立筋类立条板类可活动类木龙骨立筋隔墙轻钢龙骨立筋隔墙某双层纵筋的轻钢龙骨纸面石
11、膏板隔墙构造实例 全石膏板立筋隔墙FC板面板立筋隔墙金属面板立筋隔墙隔声轻隔墙构造 立条板隔墙材料是具有一定厚度和刚度的条形板材,安装时不需要内骨架来支撑。常用材料为水泥玻纤空心条板(GRC 板)、空心加强石膏板条板、内置发泡材料或复合蜂窝板的彩钢板等。GRC 空心条板 某水泥条板卫生间隔墙 玻璃纤维水泥板GRC 板 安装示意一安装时,先用粘结剂固定顶部,用临时木楔来固定底部,待粘结剂干后,去掉木楔,用细石混凝土灌缝GRC 板安装示意二安装时,先固定顶部和底部的连接件,随后安装板材,调节连接件的高度 活动隔墙可分为拼装式、滑动式、折叠式、悬吊式、卷帘式和起落式等多种形式,其移动多由上下两条轨道
12、或是单由上轨道来控制和实现。活动隔墙实例 隔断不完全分隔空间,但可局部遮挡视线或组织交通路线。常用的隔断有屏风式、镂空式、玻璃墙式、移动式以及家具式等 玻璃砖隔断传统玻璃砖隔断安装示意胶粘法安装玻璃砖墙工艺示意 移动式 玻璃隔断 移动式竹编隔断 屏风式隔断3.4 非承重外墙板及幕墙的基本构造 常用非承重外墙板基本构造非承重外墙板单一材料外墙板复合型外墙板基层墙板与防水保温等功能性材料复合基层墙板与装饰面板等分层制作安装幕墙基本构成 单一材料外墙板轻质混凝土外墙挂板混凝土外墙挂板混凝土外墙挂板预装饰 复合型外墙板复合型外墙挂板 上海金贸大厦复合型外墙板 基层墙板+装饰外墙板的应用 非承重外墙板的
13、安装构造1.方便就位时的临时固定;2.提供调整安装的可能;3.适应使用时由于结构不均匀沉降或者材料热胀冷缩以及构件承受风荷载而发生的微小变形。基层墙板与装饰面板等分层制作安装非承重外墙板安装构造例 1 非承重外墙板安装构造例 2 幕墙构造幕墙面板连接构件玻璃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或用上述玻璃组成的中空玻璃等)金属面板铝合金和钢材(单层、复合型)当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交接时,应在当中放置合成橡胶、尼龙或聚乙烯等绝缘材料石材花岗岩等火成岩,厚度25mm,吸水率 0.8%,弯曲强度8.0Mpa金属杆件支承系统稳定系统小型连接件及密封件幕墙安装构造为防止材料间因接触而发生化学反应,胶粘和密封材料与幕墙其他材料间必须先进行相容性的试验,合格后方能够配合使用 不同材料面板的幕墙玻璃幕墙与石材幕 金属幕墙 支撑杆件、稳定系统及小型连接件 幕墙密封材料有框式幕墙明框幕墙点式幕墙半隐框幕墙全玻式幕墙隐框幕墙现场组装式组装单元式左图:实例右图:局部放大图 有框式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