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语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标准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49045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语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标准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语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标准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语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标准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语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标准化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语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标准化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 积累并掌握“衰微、赫然、迭起、锲而不舍”等词语。2 积累优美的语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3 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文章选材的方法。过程和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学习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

2、一课时一、导入多媒体显示“闻一多画像” ,翻看彩图。专注地注视一分钟,你觉得闻一多是怎样的一个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他似乎和鲁迅很相似:清瘦、目光坚定、深邃、嫉恶如仇)那闻一多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请看臧克家先生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二、检查预习情况1简介臧克家、闻一多。(由学生从图书馆、网上自己查阅,加以整理后,在班上交流)臧克家臧克家 (1905-2004), 当代著名诗人当代著名诗人 。 1905 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古典诗歌和民歌。 1932 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 老马老马 成名,成名, 1

3、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 烙印烙印 。随着。随着 老马老马 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 “农民诗人农民诗人 ”,为广大读者所熟知,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此后,他陆续发表了长诗和喜爱。此后,他陆续发表了长诗 自己的写照自己的写照 古树的花朵古树的花朵 、诗集、诗集 春风集春风集 欢呼集欢呼集 等。等。闻一多闻一多 (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本名家骅,著名 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 1899 年生于年生于 湖北湖北浠水浠水 一个一个 “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

4、即参加学生运动。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 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 年年 5 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 1937 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 年后年后 ,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的斗争。 1945 年年 7 月月 15 日被特务暗杀。日被特务暗杀。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

5、格”于一身。诗人:新诗集红烛 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 年 3 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 ,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者:1932 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 诗经 庄子 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 ) ,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 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 年 7 月 15 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2.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衰微(shui) 赫然

6、(h) 迭起(di) 高标 锲而不舍(qi) 兀兀穷年(w) 沥尽心血(l) 潜心贯注(qin) 心会神凝(nng) 迥乎不同(jing) 一反既往(j) 慷慨淋漓(lnl) 气冲斗牛(du) 群蚁排衙(y) 弥高(m)(2)成语积累。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潜心贯注:形容专心致志,高度集中。心会神凝:指精神高度集中,用心专而深。迥乎不同:很不一样。一反既往:现在完全不同于过去。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群蚁排衙:衙,衙门。排衙,原指旧时官署陈设仪仗,全署属

7、吏依次参拜长官的情状。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三、整体感知1从课文题目看,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说和做)2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各自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回答。(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3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闻一多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

8、为“学者的方面” ,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四、合作探究跳读课文,结合两方面看,闻一多是个怎样的人?以此为脉络,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是如何衔接的?学生跳读课文,思考讨论:1.闻一多是个怎样的人?:(1)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研究古籍,写作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研究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小结: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究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份 (2)作为革命家:说了就做,

9、敢说敢做,言行一致。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小结:投身于民主运动,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其他方面: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2课文分可分为两部分,是这样衔接的: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 “仅还” “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 “学者的方面” “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

10、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小结: 本文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

11、终如一的。五、体验拓展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体会?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一多先生写作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学者的方面”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 ,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

12、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2布置作业:(1)多读诵课文,品味语言。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提出不会的问题,下节课交流。(2)选做:借阅最后一次讲演 ,感受闻一多勇于献身的浩然正气。板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 者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卓越的学者。 口的巨人革命家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大勇的革命家。 行的高标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商讨学习目标上节课我们品读了这篇优美的课文,接触了大量字词,总体上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和结构。但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文章,它感人的魅力不仅源于精心选材和严谨的结构,其语言的优美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节课我们继续品味

13、语言,感受文章的感人之处和闻一多的精神魅力。二、合作探究1.细读全文,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其变化原因是什么?),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 (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变化:从学者到斗士。共同点:言行一致,始终如一。变化原因:对社会认识的变化。(详细解析: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

14、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三、品味语言1跳读课文片段,揣摩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

15、感情和音乐美的特点。学生分排承包任务,合作讨论,以“我觉得课文有特点”的形式集体交流汇报。学生交流,师生总结:(1)生动形象。 (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 ,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 ,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如“吃尽” “消化尽” “炯炯目光远射” , “赫然而出” “向迈进了” “起先,小声说” “向呼喊” “警报迭起” ,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

16、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2)精练含蓄。 (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 ,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 5 段“他并没有说 ,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 6 段中的“说” ,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 ”,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 ,闻一多的“说” ,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 ,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

17、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 “饭,几乎忘了吃” ,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 “夜间睡得很少” , “惜寸阴” ,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犹未尽的“分阴” ,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4)富于音乐美。 (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

18、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 “迥乎不同” , “一反既往” , “警报迭起,形势紧张” ,等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 “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5)夹叙夹议的写法。 (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

19、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2品读课文,找出喜欢的语句或段落,以“我喜欢,因为”的形式,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对以下句子的品析。(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 ,起。

20、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 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 20 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 20 年代末起,闻一多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 ,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 (3)1930 年到 1932 年, “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 2 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 (4)深宵灯火

21、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 ,意在表现闻一多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四、体验拓展1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

22、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出必行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必行,行必果等2.联系实际,说出你平时在说和做方面处理得怎么样?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教师寄语:言行一致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你想让自己拥有高尚的人生吗?我送给大家一句话:人生是一种追求,一种不懈的追求,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良好的修养,高雅的情趣,宽阔的胸怀,大度的气质。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愿同学们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谨慎为芳邻,认准自己的目标,义无返顾、勇往直前。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知识宝库1.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1930 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

23、一位 20 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一多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一多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 1933 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 。这个青年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2.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臧克家于 1930 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

24、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 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可见相知之深。1933 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 ,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发行烙印 ,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 ,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 1944 年 9 月 11 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 年 10 月 12 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3. 闻一多与七子之歌:澳门回归之后, 七子之歌传唱大江南北,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这首歌的歌词就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作者就是著名的爱国学者和诗人闻一多。你可知 macau 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我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