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概述,1.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前11世纪-前6世纪) ,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诗(周初)诗三百(春秋)诗经(西汉),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周南、召南、邶、鄘、卫、 王、郑、齐、魏、唐、秦、 陈、桧、曹、豳,2.诗之六艺:诗之体,诗之用,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诗经秦风蒹葭,结 构,重章迭句。 各章四个层次:首二句以蒹葭起兴;三、四句是诗的中心意象;五六句分述特定情景,突出“可望而难即”的常见情景,由此渲染追寻者的怅惘之情。,诗经秦风蒹葭
2、,题旨:1、爱情诗?2、招贤诗 ?3、更为深远的象征意蕴: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亦想像之词。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 清黄中松诗疑辨证钱钟书:企慕情境,1、以兴的手法营造出全诗的氛围2、空灵而虚化的诗境3、重章复唱的形式“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诗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迭,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 方玉润诗经原始,艺术特色,九歌 湘夫人,九歌,名称来源甚古。见于尚书、左传、山海经、离骚和天问,可见这是一种古老而著名的乐曲。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神的乐歌基础上创作的诗歌,共十一篇,即:东皇太
3、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湘君与湘夫人,湘水之神,配偶神 关于其来历的神话传说:舜与娥皇、女英,层次,期望 恭迎 失望、等待,望,“帝子”两句:望眼欲穿期待湘夫人降临。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化情思入景物 鸟何萃兮蘋中两句:以反常情境喻求之而不得 麋何食兮庭中两句:以反常情境喻心愿难成。,迎,铺叙为心上人搭建的华美芬芳的宫殿,香草衬托湘夫人之美丽高洁 众神恭迎衬托湘夫人之高贵,失望与等待,捐余袂兮两句:或解为抛弃信物,或解为遗赠信物 搴汀洲兮杜若两句:虽不免失望,仍充满美好期望,执着等待 末两句:以从容散步,聊作排遣,艺术特色,细腻的心理描
4、写 语气深婉悠长,情感缠绵悱恻(爱与怨) 擅于摹写景物,以景传情,虚实相生,风骚传统,我国文学史上历来把“风骚”并称, 作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风代指诗经,骚代指楚辞,论语选读,论语,论语: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集之一。是孔子(前551前479)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 (“三礼”) 、论语、孟子、春秋三传(十一经) 孝经、尔雅(十三经),孔子思想,儒家学说以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它的精华部分,是有关社会伦理和个人修养的一些内容。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
5、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 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参考书目,钱逊论语浅解北京古籍出版社 傅佩荣解读论语 南怀瑾论语别裁 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仲弓问仁,冉雍,字仲弓,以德行著称 1.出门办事、役事百姓都恭敬谨慎 2.换位思考 3.无怨,二、樊迟问仁,樊须,字子迟。曾问稼圃于孔子 1.爱人 2.知人推己及人,爱人与知人,3.知人 “举直措诸枉” 能使枉者直 子夏以史实为例进一步论证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 “举直错枉者,知也。使枉者直,则仁矣。如此,则二者不惟不相悖,而反
6、相为用矣。” 朱熹论语集注,三、樊迟问仁,1.平日居家:恭 2.从事工作:敬 3.待人接物:忠 4.持之以恒,仁的特点,仁无定法,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异 克己复礼以为仁颜渊 仁者其言也訒颜渊 仁是美德的具体表现,将心比心“近取譬”,推己及人,即是仁方,艺术特色,语言生动,简洁精练,含义隽永,耐人寻味,孟 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受业于孔子孙子子思的弟子。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孔子并称“孔孟之道”。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主要记载孟子的言行,作者,是孟子与他的学生万章、公孙丑编撰而成。,孟子的思想,仁政 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性善论:仁义礼智
7、根于心,宋之前只列于诸子,宋始列于经部,南宋朱熹又编入四书。 参考注本: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结构层次,中心论点 “保民而王” 结构特征不破不立,先破后立,行文结构,有不忍之心(基础)保民而王 推恩:发政施仁(途径) (中心论点) 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措施),艺术特色,1.迂回曲折,层层深入。善于掌握对方心理。说服技巧 2.形象生动,善用比喻 “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东汉-赵歧孟子题辞 3.多用排比,气势充沛,文采飞扬,庄子秋水,庄子(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河南商丘),曾为蒙漆园吏。,生活在战国中期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社会混乱,学术繁荣。以黄老思想
8、为依归。绝圣去知、无为而治思想在他身上更为突出。,庄子,庄子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哲学著作。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然当时足称显学者,实止三家,曰道、曰儒、曰墨。 文辞之美富者,实唯道家”。庄子 “著书十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参考注本,陈鼓应的庄子浅说、庄子今注今译,结构层次,(一)河伯自我认识的转变 1、情由景生,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情随景迁,兴发感慨。“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二)北海若对河伯的开导,1、人的认识都受环境制约。 “井蛙-”(空间) “夏虫-”(时间) “曲士-”(教
9、育)结论:“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2、“大理”之一北海本为渺小,(1)先写海水之大“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极大) (2)再写海水之小“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极小) (3)结论:“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3、“大理”之二个人更为渺小,(1)天地四海中国(宾) (2)万物人类个人(主) (3)结论:“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马体乎?”,结尾,(1)收结五帝、三王、仁人、任士“尽此矣”。 (2)照应“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艺术特色,、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A擅用寓言形式说理 庄子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 清刘
10、熙载艺概B景物描写,形象渲染主旨C援譬设喻,类比论证 2、逐层推理,令人折服 3排比反诘手法,增强论证气势,谏逐客书,李斯,题解,谏书:劝谏皇帝的奏书 客卿:他国在秦国为官者。,一、开门见山,提出观点,1、开门见山,表达观点:以逐客为过。 2、言辞委婉,讲究策略: A、不得罪秦王 。“吏议” B、委婉表明自己态度。“窃以为过矣”,二、回顾史实:秦国强大皆以客功,1、缪公用客卿而成霸业(初创)缪公求客:(计)取由余;(赎)得百里奚;(聘)迎蹇叔;(招)来否豹、公孙支。效果:“并国二十,遂霸西戎。”,2、孝公用商鞅变法成功(变法),(1)内安(思想、政治、经济)“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
11、乐用。” (2)外服(军事)“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3、惠王用张仪之计(军事),张仪之计:连横效果:“遂散六国之纵。” 4、昭王得范睢,强公室(内政)效果:“强公室,杜私门。”,三、现实与历史比较,1、珍宝 (1)铺写“七宝”(铺陈)结论:“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 (2)反设推论(归谬)以重异国之宝反衬轻异国之人。,2、美色(归谬)以重异国之色反衬轻异国之才。 3、音乐(说明、议论)以重异国之乐反衬轻异国之人。,四、理论归纳,1、正论泰山大河海深王者德(兼容并蓄) 2、反论“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五、总结全文,“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收结三段 “士不产于
12、秦,而愿者众。”收结二段 “今逐客以资敌国,-”收结四段 “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照应首段,成效,宋代裴骃 史记集解引刘向新序:斯在逐中,道上上谏书,达始皇,始皇使人逐至骊邑,得还。 秦王废逐客令,李斯官复原职,秦王采用其计谋,提升其为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艺术特色,立意巧妙,措辞委婉却极具说服力 “李斯既亦在逐中,若开口便直斥逐客之非,宁不适以触人主之怒,而滋之令转甚耶!妙在绝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 清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五 铺陈排比,气势奔放,上承纵横之势,下启汉赋之渐。,司马迁报任安书,史记:我国最早一部纪传体通史(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代表汉代散文的
13、最高成就 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生平,1、20岁时漫游大江南北,实地考察风土、人情; 2、38岁继承父职太史令,着手写书; 3、46岁因李陵之祸,下狱受刑,改变原忠君报国理想; 4、53岁完成全书。,司马迁与史记,李陵事件 “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不为皇帝一个人服务的知识分子”。,报任安书与“发愤著书说”,左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 总结历史上一系列名人创作事例,得出“发愤而作”结论 进而说明、分析“发愤而作”的原因 表明自己的创作追求,饮酒其五,陶渊明,生平,早年曾积极入世,有建功立业之志 四十一岁弃官归隐(“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 乡里小儿。
14、”),背景,这二十首诗歌前,有一小段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耳。 名为写于饮酒之后,实际上是借以述怀,取其坦率不受拘束之意,(一)忘世之境: “心远地自偏”,自问自答,“心远”为一篇诗眼 心境淡泊平和,忘怀功利得失 方东树昭昧詹言说:“境既闲寂,景物复佳,然非心远不能领其真意”。,(二)忘我之境:“悠然见南山”,见望 “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 晁补之鸡肋集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感。近岁俗本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苏轼东坡题跋,(三)忘言之境:欲辩已
15、忘言,“真意”,呼应篇首“心远”通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 王士祯古学千金谱审美感悟,不能也无须用言语表达 末句化用庄子“得意而忘言”、“大辩不言”哲理。,艺术特色,1、冲淡自然“寄至味于淡然”。谢榛四溟诗话 2、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体景中含情,情中见理,理贯全篇。,别赋,江淹,江淹善作抒情及体物小赋,文辞清丽,情思要眇,尤以恨赋、别赋驰名。有江文通集。,江郎才尽,南朝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记载了一个故事:“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後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这个故事试图解释
16、江淹晚年作品质量下降的缘由,但是只能当作一种传说。,背景:苦痛的时代与多愁善感的文学,“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 (宗白华美学散步第17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背景:个人遭际,可能作于江淹贬官吴兴时期,此时期赋作多写被谪他乡的悲愁失意。 “况北州之赋士,为炎土之流人,共魍魉而相偶,与蟏蛸而为邻。秋露下兮点剑舄,青苔生兮缀衣巾。步庭庑兮多蒿棘,顾左右兮绝亲宾。忧而填骨,思兮乱神。愿归灵于上国,虽坎坷而不惜身”。 待罪江南思北归赋,结构:总分总,1.首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定一篇之基调; 2.中以“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铺陈各种别离之情状写特定人物同
17、中有异的别离之情; 3.末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打破时空的方法归结,在以悲为美的艺术境界中,概括出人类别离的共有感情。,一、概述,概述离别之苦:黯然消魂定下全篇基调,悲莫悲兮生别离 从行人、居人两方面具体描写,时令景物渲染悲凉气氛,二、分述 1富贵之别,铺张盛大场面 侧面烘托离别之伤感 直接托出离别惆怅,2刺客之别,离别细节展现侠士内心的决绝悲壮 典故暗示行刺危险艰难,结局悲惨 共同点:士为知己者死、一去不复返,3从军之别,边地苍凉气氛 家中明媚春景 不忍别 沾罗裙 可参新婚别新安吏,鲜明对比,细节渲染离别情状凄惨,4绝国之别,游子辞别 亲友相送 典故表现离别场景:班荆叙旧 樽酒叙悲 景物渲
18、染愁情,5夫妻之别,今昔对比,着重写思妇之悲 细节表现思妇沉溺于思念之中 春夏秋冬,时日难熬,景物烘托思妇孤独哀伤 典故渲染思妇的哀怨,6方外之别,志向坚定,不理世事 辞世成仙,仍依依不舍 白玉微瑕 “居人伤行子,行子恋居人,两情当写其一,庶符”黯然消魂“之主旨。” 钱钟书管锥篇,7情侣之别,芍药之诗、佳人之歌,参注60、61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春天水边送别景致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取诸目前,不雕琢而自工,可谓天然之句。(杨慎升庵诗话) 别后秋夜相思的情景,总结,总结呼应开头 状写离别之难,艺术特色,1总分总的布局 2.诗意白描手法,渲染气氛,刻划心理 描写
19、人物 “摹想樽酒泣别情状,百般呜咽,历历如绘” 六朝文絜 描写景物“夕阳之凄,月色之苦,痴心梦想,居人往往有此” 。同上 3.凝炼整饬,清词丽句层出,富形式之美,李白宣州谢朓楼餞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诗歌特色,1、诗风豪迈奔放,不羁一格;“天马行空,不可羁勒”。 清赵翼瓯北诗话 2、语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3、多用夸张和神话故事,富于浪漫、神奇色彩。,背景,天宝三年(
20、744)赐金放还,再度漫游。 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分析,一、发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名为送别,实为咏怀,以二长句一气呵成,直抒胸中抑郁之气; 二、转写清秋景色及由此而生的豪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酣饮高楼的逸兴豪情,分析,三、描绘主客双方才气兴致,情思激越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含蓄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 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象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四、直抒胸中的苦闷与悲愤,思绪回到现实,豪情
21、逸兴一落千丈; 摆脱苦闷的出路 “明朝散发弄扁舟”。,艺术特色,情感大起大落 语言奔放自然 “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清赵翼瓯北诗话,始得西山宴游记,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文,在柳宗元手中形成成熟的文体,写作背景,永贞元年(805年)贬为永州司马,永州时僻远而多山水之胜 作于元和四年(809)年,居“永州八记”之首,领起其余诸篇。,第一段:虚写昔日之游,遍游永州 过程:坐、醉、卧、梦、起、归 欲忘世于山水中而不能忘忧 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第二段 详写西山之宴游,“始”“今年”-“异之”,发现西山之异 “得”“
22、遂命”-“而止”,攀登西山,游:西山景象与游览感受,景象: “攀援”-“之下”:概览 “其高下”-“如一”:鸟瞰、远眺,西山风景 特点“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 感受:”悠悠“- “所穷”,泯灭物我,宴游之乐与记述原因,“宴”“引觞”-“冥合”“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记”“然后” - “以志” “日期”,艺术特色,1.首段采用铺垫手法,以昔山之游来反衬西山之游 2. 以始得为线索,贯穿全篇 西山不曾为人发现/西山之游是真正的心游/西山与作者的相通之处,产生共鸣 3. 写景和抒情相结合,所见与所感相交融,苏轼前赤壁赋,文体:文赋,文心雕龙诠
23、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汉大赋抒情小赋骈赋文赋 文赋(散赋):骈散结合,用韵自由。主客问答,抑客申主,第一段,时间、人物、地点 饮酒、诵诗、待月 月夜泛舟赤壁的美景 飘然欲飞、遗世独立的感受,第二段,线索:乐悲? 乐甚?望美人兮天一方(源自哪位诗人?):去留两彷徨 悲凉箫声道出内心另一面 情调由乐转悲,引出主客问答:自我分身为二,展开辩论,第三段,由眼前景、前人诗转入历史 历史上落败的曹操vs苏轼笔下的一代豪雄 “一世之雄”“而今安在”? “况吾与子” 回答“何为其然也”:人之“须臾”与外物之“无穷”引发悲声,第四段,1.水与月: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来自谁的哲学?) 2.“物
24、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人生所拥有的“无尽藏”是什么?自然美景,第五段,主客辩论化解了内心的矛盾,情调转悲为喜,以举杯畅饮,酣睡达旦作结,苏轼处世哲学,入世 出世 建功立业 超然物外 政治思想 人生思想统一外儒内道,兼糅佛家思想,艺术特色,景情理融为一体 创造性地运用主客问答展开自我心灵的对话 笔墨飘洒,机趣活泼,句式骈散文交杂,音律和谐。,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背景:,此文是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苏辙在考中进士后为了求见枢密使韩琦而呈上的一封书信,以期得到他的识拨。,(一)“太尉执事”句,称谓,敬辞,(二)提出文气说,1.提出文气说:文乃气之所形 2.提出养气主张:气可以
25、养而致 3.养气的两条途径: A.内修(孟子 养浩然之气) B.外在阅历 司马迁 览名山大川、与豪俊交游,(二)为文养气的愿望和经历,1. 自己的局限 2.实践为文养气的经历 3.自然过渡到求见之旨,并赞颂韩琦才略。,(四)表明求见之旨,层层递进 表达愿一睹韩琦之风采,“闻一言以自壮”的强烈愿望。 说明求见太尉之意,在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五)申明求见目的,求见太尉之目的:“非有取于斗升之禄” 重申自己“生好为文”的初衷,“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希望得到太尉教诲,艺术特色:,构思巧妙,立意在此,发言在彼 情辞委婉得体,行文疏荡有奇气,鹊桥仙,背景,牛郎织女的传说源远流长。从资料看,源于周代,
26、甚至更早一些,六朝时便形成了完整的故事,与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我国四大民间传说,并派出生与之相关的一些传说与民间活动,如乞巧等。,上片:佳期相会的盛况,纤云流星烘托氛围 金风玉露点出相会之珍贵,与爱情之脱俗,下片:依依惜别之情,似水,如梦,贴合眼前景,又合离人情 “忍顾”传神刻划离人心态:看犹未忍,遑论其他 结句转折,议论抒发爱情真谛,醒人耳目,可谓全篇点睛之笔,艺术特色,象征手法,借神话喻人情 化故为新,议论点出爱情真谛,醒人心目 “两情不在朝暮,破格之谈。七夕歌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少游此词谓两情若是久长二句,最能醒人心目”李攀龙,咏史,龚自珍,“举国方沉酣太平,而彼(指龚自
27、珍、魏源)辈若不胜其忧危,恒相与指天画地,规天下大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此诗是作者于1825年,即道光五年冬季客居昆山时所作。虽名咏史,实是讽时。,首联高屋建瓴地活画出当世污浊的现实 颔联讽刺官场:官场中既有手柄大权、铜臭熏天之“牢盆狎客”,亦多团扇麈尾、高谈阔论而百无一能之贵介子弟、轻薄文人,二者共同酿就的恶浊之风深为诗人所厌憎。一“操”字、一“踞”,带有鲜明的鞭挞之意,颈联对与官场相对照的“士林”心态痛下针砭 尾联用典,既讽刺清统治者惯于欺骗,也意在讽刺当时士人,只知奔走权贵,趋炎附势,艺术特色,名为咏史,实为讽今 境界开阔,寓理精辟,自学讨论篇目,断魂枪 婴宁 翠翠 苦恼,期末考试,时间:1月8日 题型 : 填空(25) 翻译(1*15) 简答分析(2*10) 作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