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9课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情境导入,明朝圣贤图中的“孔子问礼老子”,老子是道家之祖,孔子是儒家之宗。司马迁说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么该怎么看待二者的思想呢?,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秋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dn)。史记载为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太清人,也有史料记载,老子为今安徽涡(w)阳人。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始祖。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合作探究,一、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
2、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而且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昌平陬邑(zu y 今山东曲阜q f市东南)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二、孔子,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道(导)之以德,齐(约束)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深刻地阐释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
3、他重视“礼”,认为人人都应以“礼”为言行的准则。孔子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主张以德治国。,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诗书(一般称为诗经尚书)和春秋等书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了古代文化。他讲究教学方法,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不足。,孔子讲学图,孔庙大成殿前的杏坛,传说为孔子讲学处。现存建筑是后世为纪念孔子所建。,杏坛(山东曲阜),论语共20篇,1.1万多字。孔子辞世后,他的学生们将他的言论以及他 与门人的问答汇集编为论语。这本书是记录孔子言行思想最权威的资料。
4、,论语,论语书影,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也。” 论语为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三、孙子,春秋晚期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阐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避实击虚”等军事观点。,后世尊称孙武为“兵圣”,孙子兵法竹简,课堂小结,1.道德经 2.朴素的辩证因素 3.道家学派,老子,1.思想家、教育家 2.论语 3.儒家学派,孔子,1.孙子兵法 2.“兵圣”,孙子,1. 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仁”和“礼”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2下列哪一观点体现老子的思想主张(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D“法治” 3.“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这句著名军事格言出自( ) A孙武 B老子 C孙膑 D孔子,A,B,A,随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