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雅俗共赏教案.ppt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4843567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雅俗共赏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论雅俗共赏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论雅俗共赏教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论雅俗共赏教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论雅俗共赏教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沿波而讨源,沿波而讨源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出处 晋. 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朱自清,原名朱自华 ,源自“腹有诗书气自华” 字秋实 ,源自成语“春华秋实” 1917年,朱自华报考北大本科。为了勉励自己有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 。 字佩弦 ,韩非子观行:“西门豹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朱自清字佩弦,是自以为太性缓而借名字来自励。但也恰恰表现出他的特

2、点,温文尔雅,不瘟不火,善于自省。后汉范冉性急,常佩韦以自警。五人墓碑记所记五人有一个颜佩韦,看名字就是一个性情暴躁的人,李玉剧本清忠谱可证,有兴趣者可以读读。,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移居江苏扬州,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作家、著名学者。 与其同时代人一样,他幼读私塾,后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1916年毕业。同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毕业后曾在杭州第一师范、吴凇中国公学、台州浙江省第六师范、温州浙江第十中学、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春晖中学等校任教,1925年8月,受聘为清华学校中文教授。1930年,他代理清华国文系

3、主任。1931年到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回国主持清华文学系。,1937年,随西南联合大学南行。抗战胜利后,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复员回到北平,1948年8于北平病逝。 朱自清早年创作起步于新诗。1922年,他同俞平伯、叶圣陶等创办了诗月刊,这是“五-四”以来最早的一个诗刊,1923年,发表第一首长诗毁灭,1926年10月,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1924年12月踪迹结集出版之后,朱自清的创作足迹,开始由诗歌转向散文, 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这一时期,他还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背影、荷塘月色等。,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从这时起,朱自清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中国古

4、典诗歌的教学与研究上,同时写作了不少杂文、书评,并陆续仍有散文集出版。抗战期间,由于昆明物价飞涨,家庭人口多,花费大,入不敷出,生活极为困苦,朱自清得了胃病,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仍日以继夜工作,进入了高产创作时期,先后有伦敦杂记、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等著作问世。,1946年回到清华,胃病更加恶化,他抱病完成了论雅俗共赏、语文影响及其它等著述。1947年,他为北平当局任意捕人发表抗议书,又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宣言上签名。1948年6月,他签名抗议美国扶日,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在严重的营养不良之下,拖了十几年的病体再也经受不住煎熬,1948年8月 6日,胃病复发,8月12日于北平病逝。死前,

5、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的一生,是从作家到学者的一生,在他有限的生命中,他始终把自己的研究工作与文学创作和鉴赏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身后留下著作二十余种,约二百万言,这是留给后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雅俗共赏”是一个在文艺界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孰雅孰俗,以什么为界限,雅与俗能否真正平等,历来争论不休。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你会豁然开朗。用他给我们的思维钥匙,开启我们的疑难之锁,相信会有所收获。,移居 陶渊明,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

6、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对面交谈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赏析,这是作者写搬家以后和知心朋友朝夕欢叙的情景。 首先,陶渊明写道了移居的理由:不是出于迷信的原因,为了挑风水,而是因为那里有很多心地质朴的朋友,很乐意和他们朝夕相处。而且,这次移居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很早就有打算的,从“怀此颇有年”中不难看出。诗的后半部分则写实对移居后生活的描写,集中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作为一个隐士,陶渊明的物质条件并不好,他对自己新居的描述是“取足弊床席”,简陋之极;但同时,他的精神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于一个文人来说,能够这样,夫复何求?这里,

7、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坦荡的襟怀,不言高而品格自高,不言逸而风神自逸。,赏奇析疑:欣赏奇文而析其疑义。 奇文共赏:可以指共同欣赏或分析研究文章,作褒义词 。 现多指怪诞有问题的文章共同来批判,含有奚落和讥讽的语气 ,用于贬义。,课文分析,找出标注社会发展的词语:,唐以前,唐,宋,宋以后,2找出简述每个朝代社会发展特点的句子。,3找出文中出现的每个人物及他们生活的时代的特点。,4找出每部作品、每种文体出现的时代及特点的句子。,填写表格,了解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从上节课填写表格的过程中,你能得出那些认识?,(1)文学的雅俗共赏由社会和其自身两方面原因决定。 (2)雅俗共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广大的群众。 (

8、3)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有宾主之分;“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 (4)要达到雅与俗“共赏”,贯彻“文艺是为大众”的原则,雅士需要理会迁就“俗”的趣味,而俗士也需要学习,享受,蜕变。 (5)西厢记和水浒传是雅俗共赏的典范作品。,谈意气,“我站在猎猎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豪迈的歌词加上屠洪刚浑厚的嗓音,让人热血澎湃。那些英雄人物,凭着一身意志和气概,点燃了生命的火花,让生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在棋盘拼杀,楚河汉界分明,我会一如既往想起楚王项羽与汉王刘邦。虞姬的自刎,乌骓的投江让更多的人倒向项羽,鸿门宴上的刘邦似乎只是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起兮云

9、飞扬”便热血沸腾,可历史的车轮证明了刘邦比项羽更能成就一番大业。是他主张张骞扶着驼铃走向了大漠,是他让卫青挥动旌旗舞向了大漠的飞沙。他们都是英雄,皆有意气,是意气二字所有义项不同,楚王的意气用事,与汉王的意气风发。(对比论证),在汉朝的朝堂之上,说过汉王刘邦,我们便不能不谈韩信与司马迁。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成语。沙场点兵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是我们依然记得他当年所受的胯下之辱。是何等的意志和气概让他压下心中的愤怒,成就今日的辉煌。 “大丈夫能屈能升”是意气,是坚强的意志和气概。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如果当初司马迁没有坚强的意志,豁达的气概以受腐

10、刑保存生命,我们就不可能到如今依旧轻哼着这无韵的离骚了。 这意气我们真的不可以小瞧。,作为女性,武则天绝对是我们的骄傲。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开创贞观启开元的辉煌盛世,何等的意气风发。她的意气让人折服,历史掌权的女性不在少数,可没有谁像她那般掀开那一道珠帘,穿上金灿灿的龙袍,君临天下。她的意气不止在此,更在于她留下的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述她的功过。这个女人,真可谓将意气二字发挥到了极至。 古往今来,这意气一直在我们身边,从年杨利伟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到年,费俊龙,聂海胜二人升空,中国的意气让世界为之折服。生命中,有太多人太多事的意气让我们感动。从生命的谷底登上艺术高峰的邰丽华,一个人,一匹马送

11、信的邮递员王顺友,用瘦弱的肩膀担起家庭与抚养毫无血缘关系妹妹的洪战辉。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处处都体现伟大的意气。(概括举例) “太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万物”一如意气,造就了这个世界上许多的美好事物。,1.以例代议堆砌事例 2.事例过长叙多议少 3.事例混乱没有顺序 4.事例陈旧冗长乏味 5.事例模糊缺乏考证,叙例时避免几个误区,析例的技巧,叙例之后一定要在叙例的基础上加以分析议论,明确告诉读者举例的目的之所在,即举例所要阐明的观点。使得事例与论点之间建立起联系。善于运用假设法、比较法、对比法、设问法、归纳法等进行论证。善于使用 “试想”“要不是” “如果”“可见”“君不见” 等词语以及“以上事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但是,生活中,许多人却”之类的短语由叙入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