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七上第一章 地球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 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2.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教学目标】1观察地球仪,说出纬线的特点、纬度的划分方法和纬度的排列规律。2结合地球仪和图例认识赤道的划分作用,既是南北纬的界线,又是南北半球的界线。明确南北纬和南北半球的关系,初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3.结合生活实例,学会运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教学模式】学练结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比较法、读图归纳法等【教具准备】经纬网地球仪、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教师按学生座次找同学复习
2、上节课所学知识。 (如:第 2排、第 4列;第 3排、第 5列)讲述:同学们观察经纬网模型,模型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我们已经认识了,模型上还有许多与经线垂直相交的线纬线。地球仪上经纬线就像同学们的座次,我们这节课认识纬线,利用经纬线确定地球仪任意一点的位置。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纬线及其特点吧!1.学生到讲台面对同学,结合地球仪说出地球仪各部位名称地轴、南极、北极、赤道。2.学生结合经纬网模型说出经线的特点。形状 长度 指 示方 向经 线 半圆 相等 南北3. 学生结合经纬网模型说出经度的划分和表示。经度起点经度划分表示方法半球划分经度 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东经(E)西经(W)20 W.
3、 160 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教师强调: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集中精力观察,纠正错误。)通过复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对一纬线1合作学习请同学们读图“纬线和纬 学生读 “纬线和纬度” 图,结合经纬借助经线的学习过照学习观察总结思考巩固度” ,并参考经线特点的学习认识纬线的特点。2成果展示找学生上台,在经纬网模型上指出纬线圈,结合模型说出纬线的特点。3观察发现教师转换不同的角度转动经纬网模型,学生分别正对赤道和北极观察纬线的形状,看看有什么发现。教师用漏空纸挡住经纬网模型,让学生沿一条经线观察纬线的位置关系。4学习小结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总结对纬线的认识。5练习
4、巩固在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你能找出最特殊的纬线吗?有没有长度相等的纬线?哪条纬线可以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引导学生判断图中、三点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想一想,一架飞机沿图中 C 点哪个箭头飞行,不改变方向能回到原地?两架飞机分别从 A、B 点同时、同速、同方向飞行,哪架飞机先回到原点?网模型合作学习,完成表格内容。形状 长度 方向经线 半圆 相等 南北纬线圆(两极变成点)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东西学生上台,在经纬网模型上指出纬线圈,结合模型说出纬线的特点。学生观察旋转的经纬网模型,按要求在助学上绘制不同的图。小结:纬线是平行的圆,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两极缩小成了点。纬线与经线垂直
5、相交,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最特殊的纬线。赤道南北与赤道距离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程,自主学习纬线,实现知识的迁移。学生通过观察,动手绘图,既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又锻炼了立体思维与平面思维的转换。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北南C030W30EAB在北极上空观察在赤道上空观察30S北纬30北纬60南纬30南纬6030N60N60S90S90N00过渡承接 我们知道了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相同的经线如何区分,下面我们看看纬线是如何区分的。自主学习练习巩固二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1.阅读探索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最后文字与图 1-2-6和 1-2-7,完
6、成问题。教师在学生完成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探索后展示图片,增强学生的理解。2.成果检测在右图每个经纬度后补上适当的代号。完成后阅读地理助学第 8页“友情提示” 。教师在黑板绘简图,安排学生根据自己对纬度划分和排列规律的认识,标出每条纬线的纬度并说出判断依据。教师结合学生完成情况小结纬度辨别方法:辨别纬度时,首先找出中间最长的赤道标上 0,赤道只有一个所以不用分南北纬;其次在北极点、南极的分别标出北纬 90和南纬 90;然后赤道与极点之间被分割为几段,最后求出每段的纬度值,赤道以上是北纬,赤道以下是南纬。南北纬度可以用文字和字母两种方式表示。学生结合经度的划分方法,阅读完成问题:(1)纬度划分的
7、起点是哪条纬线?规定为多少度?(2)纬度的划分:从 0纬线向 北,纬度数递增,为北纬,用 N 表示,最大为 90 。从 0纬线向 南 ,纬度数递增,为南纬,用 S表示,最大为 90 。(3)为什么分南北纬?(赤道南北两侧各有一相同的纬度) 学生根据自己对纬度划分和排列规律的认识,在黑板简图标出每条纬线的纬度。模仿经度的写作方法。 (不会的同学快速向其他同学请教)学生阅读教材第 9页图 1-2-8,找出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和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练促学,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00 303030 30018016020201601 2EEW WNNSS3.自主学习安排学生阅读
8、教材第 9页图 1-2-8,找出低、中、高纬度划分的界线。低、中、高纬度划分的界线。并填写在地理助学7 页第 5题图中。承接过渡学习了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我们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准确位置。如同确定同学们的座次一样,两条直线垂直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只要写出经过地球表面某一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就是这点的位置。迁移运用归纳提升三经纬网1.查缺补漏教师展示经纬网图,学生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师生共同总结确定某点经纬度的方法步骤:先根据经纬度变化规律(经度向东度数递增的是东经,向西度数递增的是西经;纬度向北度数增加的是北纬,向南度数增加的是南纬)区分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把字母代号写在每个度数后。然
9、后写出经过该点纬度和经度。0纬线和180经线各只有一条不用区分。2.学以致用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利用确定某点经纬度的方法步骤写出右图各点的经纬度。 2014 年 8 月 3 日 16时 30 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 6.5 级地震,震源深度 12 千米。某同学需要救援,发出所在位置( 纬度 27、经度 103) ,你能否在地球仪上找出该同学的位置。3.探究使用经纬网能确定任意一点的学生写出经纬网图中各点的经纬度,并说出判断步骤。学生先判断该同学给出的位置在地球仪上可能有几个,该同学的准确位置应是什么?有 4个; 准确位置应是(27N、103E)学生讨论举例回答(军事、航空、航海、气象观测
10、等领教会学生正确的做题方法和步骤。及时练习,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WENSCBA140160180160140402002040(40N、140E)(0、180)(20S、140W)位置,目前在哪些领域广泛使用?域)知识梳理【当堂达标】1、 (目标 1)关于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线都等长 B从赤道向两极纬线越来越短 C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纬线都是半圆 2、 (目标 1)通过地球表面任意一点(两极除外)有纬线A各一条 B各两条 C无数条 D两条3、 (目标 1)某地位于 57S附近,属于A中纬度 B极点 C低纬度 D高纬度4、 (目标 1)关于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纬度最小为 0,最大为
11、180 B北纬代号为 N C由赤道向两极纬度越来越小 D南极点纬度为 90N5、 (目标 2)在地球的表面,纬度为 20,经度为 90的地点有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6、 (目标 2)某位置北面是北半球,南面是南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该位置是A (0、0) B (0、180) C (0、20W) D (0、160E)7、 (目标 1、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写出图中四个字母所在地点的经纬度。A ,B ,C ,D 。在图中相应的位置标出下列地点:E西经 40、北纬 80F西经 60、纬度 0 ADCB纬线和经纬网纬线特点:形状圆,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方向东西纬度纬度
12、起点:赤道(即 0纬线)纬度划分南纬:用 S 表示,度数向南变大。北纬:用 N 表示,度数向北 变大。半球划分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经纬网从赤道向北纬度递增,最大为 90(即北极点)从赤道向南纬度递增,最大为 90(即南极点)表示方法G经度 0、纬度 0图中几点,位于东半球的有 ,位于西半球的有 ,位于北半球的有 ,属于低纬度的有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运用比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教具的使用,加强直观教学,实实在在地把地球仪当作学习的工具来看待,让学生观察,并及时的进行动手操作,把学生的立体思维过渡到平面思维,以增强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本节课的教学大量的使用练习,强化学生的理解与巩固,以练促学,学练结合,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及时纠正补充,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