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1、 如何用实验探究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重 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难 点】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学法指导【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2 分钟)同学们每天照的镜子,你知道它成像的特点吗?它的成像原理又是什么?二、自主学习内容、指导、检测:(15 分钟)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猜想与假设: 2、设计并进行实验(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为什么选择这些器材?各有什么作用?3、进行实验按照设计的步骤完成实验,做好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设计表格如下:实验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象与物的大小比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在玻璃板后
2、放一光屏,在蜡烛这边通过玻璃看 (填“有”或“无”)像,再观察屏上 (填“有”或“无”)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4、分析论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所记录的数据,可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如下几点: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如右图,原理是 ,S为 S 的像。三、释疑点拨:(10 分钟)师重点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四、训练提升:(13 分钟)1、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站在镜子前成 (填“实”或“虚”)像,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 1m 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 1m B .0.5m C. 0m D .2m2
3、、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 立 的虚像;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是 5m,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2.3m,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 m。 3、一只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行,有时我们看到好像鸟在水中游动,有时看到鸟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由师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实验之后小组讨论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由师讲解学生独立完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鸟的影,后者是鸟的像; B 前者是鸟的像,后者是鸟的影;C 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 二者都是鸟的像,形成原理一样。4、照镜子时,平面镜中“人”的大小取决于( )A.人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的大小 C.人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五、课堂小结:(5 分钟)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六、课后巩固:(分钟)5、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是,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 ;(3)选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4)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器所在位置放上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像;七、学习反思:小组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