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配套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北伐战争》.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87792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配套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北伐战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配套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北伐战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配套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北伐战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配套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北伐战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配套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北伐战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黄埔军校建立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2、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及重要战役;3、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2、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

2、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教学方法】导入法、分析讲解法、归纳法、讲述法【教学工具】课本上的插图、资料和历史图册【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黄埔军校的门上有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横批是“革命者来” 。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下面看具体内容。第 11 课 北伐战争【新课讲解】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3、板书)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板书)1924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这样,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随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教师过渡】国民革命运动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它的进行需要以武装力量为基础,而这些武装力量又是如何培养来的呢? 2、黄埔军校的建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板书)前提: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时间地点: 1924 年 5 月创办,地点在广州黄埔;来源:gkstk.Com 来源 :学优 G

4、KSTK目的: 培养军事政治人才,挽救中国的危亡;概况: 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作用和意义: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教师过渡国民革命运动在经过国民党“一大”和黄埔军校建立的前期准备下逐渐发展到高潮阶段北伐战争。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重点北伐战争,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掌握住北伐目的、对象和简要的过程等。二、北伐胜利进军(板书)1、北伐的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板书)2、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3、北代的主战场和战役:湖南、湖北。湖北战场的代表性战役是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之战(叶挺独立团) ;4、北伐胜利进军

5、:广东湖南、湖北灭吴江西灭孙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入武汉南京;福建浙江上海;来源:GKSTK.Com1927 年 4 月,又进攻张作霖的军队;这样,国民革命军从誓师北伐只用了半年时间,到 1926 年底,已先后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两部主力,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北伐战争胜利大局已定。到 1927 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了武汉。为什么会在这短半年内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 5、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板书)【学生讨论并回答】北伐方针正确两党齐心协力将士浴血奋战(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工农大力支援军阀内部矛盾【教师过渡】在北伐胜利进军的同时,南方革命阵营的分裂趋势也在不断增加

6、。1926 年 11月北伐军在江西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后,这种趋势日趋明朗并最终导致了 1927 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三、国民革命的失败(板书)1、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发生(板书)“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4、12、上海、蒋介石继上海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相继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搜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单广东一地,被捕杀的就达二千多人。与此同时,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李大钊就是在这时被杀害的。大革命受到了严重挫折,出现裂缝。“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7、15 武汉、汪精卫汪精卫提

7、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并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大屠杀。这就是“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那么,这次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根据我们刚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讨论一下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2、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板书)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A、客观上来看:一是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二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采取突然袭击。B、主观上来看:一是中国共产党处于年幼时期,缺乏斗争经验;二是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3、教训和启

8、示: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群众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要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不妥协还要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中国人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挽救国家危亡,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教师过渡同学们,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于 4 月 18 日,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 。那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它代表的是哪一个阶级的利益?实行怎样的政策呢?中国的局势又怎样呢?下面我们就来看具体内容。四、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板书)1、成立时间: 1927 年 4 月 18 日;来源:学优2、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3、政策: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

9、革命运动; 【强调】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之后,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三个并立的政权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1927 年下半年,宁(南京)汉(武汉)合流,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张作霖退往东北,1928 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改旗,服从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课堂小结】国民革命是指在 1924 年至 1927 年间,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进行的一场以打倒列强和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北洋旧军阀被打垮,但是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

10、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现状没有改变,最终这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在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革命道路又有进行了哪些探索?请同学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板书设计】第 11 课 北伐战争一、黄埔军校的成立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2、黄埔军校的建立二、北伐的胜利进军1、北伐的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2、北伐的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北伐的主战场: 湖南、湖北4、北伐胜利进军: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 福建浙江上海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5、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北伐方针正确 两党齐心协力将士浴血奋战 工农大力

11、支援三、国民革命的失败1、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发生2、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A、主观原因 B、客观原因3、教训和启示四、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4、18)1、时间来源:学优2、性质3、政策【知识巩固和作业布置】1、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D )张作霖 袁世凯 孙传芳 吴佩孚A、 B、 C、 D、 2、思考题:有人认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所以说国民革命胜利了;而有的人认为国民革命没有完成革命任务最终还是失败了。你们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3、完成基础训练第 11 课的内容。附件 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 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