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不包括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及其扩张C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D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需要2.1942 年初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最重要意义是A.决定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B正式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C. 标志着反法西斯战争转入进攻D确立了美国控制世界的地位31938 年 9 月的慕尼黑协定的内容是A重新划定德国东部和西部的边界B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C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D承认德国和奥匈帝国合并4. 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A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气焰B为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C分裂
2、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D意味着绥靖政策的破产5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考虑的是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B.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C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D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6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B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C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7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学优中考网 A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B.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C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瓦解D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8雅尔塔会议的基本精神是A彻底击败德国B.
3、彻底击败法西斯轴心国C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D建立联合国9.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与苏联对日宣战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D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A1929 年的经济大危机的影响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11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A.都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B都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C.直接决定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命运D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12“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共同发表重要
4、宣言或公告,这主要说明A英美对日本侵华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B中国取得与英美同等的国际地位C中英美三国在对日作战中需要相互支援D. 英美致力于帮助中国打败日本13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战后分割了德国的领土在美国资本扶植下恢复经济A B C D1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对世界格局影响最大的是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15下列“二战”期间的战役中,与斯大林格勒战役作用一致的有: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不列颠之战 淞沪会战A B C D16. 中国战场进行百团大战时,欧洲战场正在进行A不列颠之战 B莫斯科保卫战
5、C诺曼底登陆战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7下列属于美英盟军共同的军事行动有:敦刻尔克撤退阿拉曼战役西西里岛登陆易北河会师A B C D18明确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会议是A.华盛顿会议 B开罗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19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是A北非战事的结束B盟军西西里登陆C墨索里尼政权被推翻意大利投降D盟军解放意大利201940 年,美国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主要原因是A. 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严重损害了英美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B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打击美国的企图日益明显C日本占据了原美英在东南亚的市场D美英等国彻底放弃了绥靖政策21下列关
6、于大西洋宪章的评述,正确的是A苏德战争爆发后,由罗斯福和丘吉尔共同发表B中心内容是援助苏联问题C.说明美国已彻底放弃“中立政策”而与英国正式结盟D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221944 年 6 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实践了A德黑兰会议决议 B开罗会议决议C波茨坦会议决议 D雅尔塔会议决议二、材料解析题23阅读下列材料学优中考网 材料 1 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们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在 1945 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
7、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但是有两个不变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及美国的 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性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材料 2 我们所想到的是日本人以武士道的精神,拼命抵抗,到死方休要一个一个人地消灭日本人的抵抗,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地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 100 万美国人和 50 万英国人的生命。W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 6 卷材料
8、3 广岛早上 9 时 14 分还是生机勃勃拥有三十四万四千人口,到了 9 时 16 分就损失了六万零一百七十五人,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四平方英里的城市文明,化为乌有8月 9 日又再干一次,又毁灭了第二个目标城市(长崎)的三万五千人。W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第 2 卷回答:(1)概括材料中关于战胜日本决定性因素的观点。(要求: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文)(2)结合史实简单评析你所列的观点。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 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
9、交道。”摘自圣彼得堡来客材料 2 丘吉尔同他的同谋者认为:“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止俄国。”摘自丘吉尔的一生材料 3 1941 年 6 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摘自丘吉尔的一生回答:(1)材料 1、2、3 的历史背景是否相同?说明判断的理由。(2)在上述三则材料中,丘吉尔对德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在材料 1、3 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什么?三、问答题25美国参加“二
10、战”后,丘吉尔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结合你对“二战”的起因和英美苏参战的思考,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B 3C 4C 5D 6D 7D8C 9B 10D llD 12C 13A14C 15B 16A 17C 18B 19C20A 21A 22A二、材料解析题23战略轰炸;美国海军的优势;苏联红军的对日作战;多种因素的综合;日本经济上的弱点;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美国投放原子弹。日本战败是世界多股反法西斯力量综合的结果,是决定性因素。美、苏、中的力量或步骤都只是综合力量的
11、因素之一。美国力量决定论忽视了中、苏力量的重要作用,苏军力量决定论同样忽视了中、美力量的重要作用,都是不全面的。至于美国投放原子弹决定论则更为荒谬,投放原子弹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美国人员伤亡,其结果是使许多日本平民成为原子弹的无辜受害者,是不人道的。24(1)不同。a材料 1 发生在“一战”前,理由有二,即“圣彼得堡”是沙俄时的地名;材料中显示英法俄在谋求结盟(即形成三国协约);b材料 2 是帝国主义协约国对新生苏维埃俄国进行干涉时期,因为有“前俄罗斯帝国”的称呼和“军事上远征”等信号;C材料 3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材料明确谈到“1941 年 6 月”这一时
12、间。(2)a“一战”前,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为战胜德国,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协调与法、俄的利害冲突,谋求与法俄结盟;b“一战”后初期,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英国试图利用德国去遏制苏俄;C“二战”爆发后,英德再次成为交战对手,丘吉尔认为只有联合苏联才能取胜,战胜德国法西斯。(3)材料 1 中称沙俄为“魔王”是基于沙俄一贯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在争夺巴尔干、中东和远东地区的角逐中是英国的重要竞争对手;材料 3 中称苏联为“魔王”是基于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英国的社会制度存在本质区别。(4)外交政策的调整始终以英国的国家利益为转移。三、问答题25丘吉尔的话有道理。学优中考网 “二战
13、”的爆发同“一战”一样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战争的直接责任者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但在战争爆发前,英法美苏等大国如果及时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采取共同的措施”或许能制止这场战争,至少可以缩小战争的范围,减少战争的损失,也许“灾难”永远不会降临。下面可以从英美苏三国参战得到一些认识:(1)英国同法国对法西斯侵略长期推行绥靖政策,这就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挑起战争,英法自食其果,法国灭亡,后来英国参战才得以自保。(2)美国长期奉行“中立”政策,在法西斯侵略嚣张时,美国的中立法无疑是给了侵略者一颗定心丸,使其肆无忌惮的发动战争。(3)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促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问题上,做的工作不够,特别是当德国法西斯吞并捷克斯洛伐克,随即把矛头指向波兰,战争一触即发时,苏联却于 8 月同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尽管这个条约对保证自身的安全,推迟苏德战争爆发是必要的。但在客观上却造成了坏的影响。不利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又使希特勒解除了后顾之忧。上述苏美英三国的表现,说明了这些国家具有民族主义和孤立主义之短见,面对法西斯的侵略他们从狭隘的民族利益出发,尽力避免卷入战争以自保。到后来三国参战,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时,不仅三国付出了沉重代价,整个世界也付出了沉重代价,这是一个极其惨痛的教训。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