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财政收入,一、财政收入的内涵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四、税收原理,财政收入,作为一个过程一部分国民收入从财政资金缴纳者手中向国家手中转移的过程(与各种缴纳者的关系、转嫁与归宿、公平与效率等),作为一部分资金国家以各种方式集中支配的资金(预算资金与非预算资金、财政收入形式的选择、收入总量确定等),从本质上讲,财政收入体现了国家同各种财政资金缴纳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个人等),一、财政收入的内涵,财政收入(p.189) 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保证财政支出的需要,依法取得的货币收入, 作为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阶段,是一个组织收入、筹集资金的过程, 不仅仅是
2、充当财政收支的源泉,而且也是贯彻政府改革意图的手段。特别课征政府为公共目的新增设施或改良旧有营建,根据受益区域内受益人所受到利益的大小按比例进行的课征,以充工程费用的全部或部分为了加快公共建设,补充工程费用特 许 金政府公共机关给与个人或企业某种行为或营业活动的特别权利而收取的一定金额为了把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罚 款政府公共机关对于个人或企业违反法律以致危害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行为的罚金为了抑制危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财政收入的形式、规模、构成都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 但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是以一定量的货币收入来度量的。,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3、p.189192)1、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直接税收入 间接税收入,公有财产收入、公有企业收入、 行政收入、 公债收入、 货币发行收入、 战争赔款、 使用费,突出了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主体地位。,无需经营管理即可获得,全靠经营管理,中国财政收入分类(p.192195),(一)接收入形式分类 税收 其他收入,各种工商税收、农业税收和关税;,规费收入、事业收入和外事服务收入、国有资产管理收入、 罚款收入等,(二)按收入来源分类 1、以财政收入来源单位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或外商独资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 2、以财政收入来源
4、单位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收入、轻工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收入、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收入、第一产业部门 、第二产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收入,(三)按征收政府的级别分类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地方:省(自治区、直辖 市)、市(地级市)、县和乡镇四级政府,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指属于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收入,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有一级政府就有一级财政,(四)按是否纳入国家预算分类,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财政收入的规模可用绝对额和相对额来表示。 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除了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外,还受到各种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5、 一、经济发展水平 二、生产技术水平 三、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我国GDP分配格局向居民个人倾斜 四、价格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是影响财政收入增减的一个重要因素。 1、财政收入在名义上和实际上都增长的; 2、财政收入名义上正增长,实际上负增长; 3、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加,而实际不增不减。,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国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二者存在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该国财政收入总额大,占GDP的比重也高。,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又可称为技术进步。 生产技术水平内含于经济发
6、展水平之中。技术进步速度加快,GDP的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充分的财源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的比例扩大,经济发展水平是分配的客观条件,在客观条件既定的条件下,存在通过分配进行调节的可能性。不同的国家(即使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同的)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财政收入规模也是不同的。分配体制和政治体制的集权和分权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 英、法:倾向于集权 美国:倾向于分权,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而且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价格变动实质是社会财富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转移和再分配,价格的变动必然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减。,价格分配对财
7、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1、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因素:财政赤字国家财政就会通过财政赤字从GDP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通货膨胀税” 考察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财政赤字?信用膨胀? 2、现行的财政制度:累进所得税为主体 “档次爬升”效应,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的再分配;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 税收收入的增长率等同于物价上涨率只有名义增长,不会有实际增长;定额税 税收收入的增长总要低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即使有名义增长,而实际必然是下降的。 3、产品比价的变动 会引起货币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之间发生转移,形成GDP的再分配,使来自不同部门、企业和个人的财政收分布结构发变化; 市场上的买者和卖者
8、之间的GDP再分配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财政收入。,四、税收原理,税收是公共财政的基本收入形式。 税收的定义: 1、是政府行使其行政权力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征收,税收的原则、标准、办法均由政府单方面决定。只有国家或政府才具有征税权,其他任何组织或机构均无权征税。 2、国家或政府征税凭借的是其拥有的政治权力,并且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定下来,因而税收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不论纳税人是否愿意,都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纳税,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栽。 3、税收是将社会资源的一部分从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征税的目的是获取支付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要的经费,以维持国家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税收行使了收入分配的功能。 4、税收不
9、是对每个纳税人分别返还,而是整体返还,即纳税者从公共服务中享受利益,得到一定的补偿或返还。,中国财政收入规模与变化趋势,2007年中国的财政收入,税收的形式特征,1、强制性纳税义务形成上的强制性和纳税义务履行上的强制性, 是指国家征税是凭借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法令实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税收的强制性使得税收与公债(取决于债权人意愿)、政府收费(取决于缴款人的自主行为)和捐款(取决于捐赠者的意愿)等区别开来 2、无偿性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在形式上既不需要国家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支付任何代价或报酬税收的无偿性与财政支出的无偿性是并存的税收形
10、式上的无偿性和本质上的有偿性,将税收与罚款收入、特许权收入、债务收入(必须按期还本付息)、规费收入(国家为付费者直接提供服务而取得的收入)等区分开来 3、固定性指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及税率等税制要素,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税收的固定性使税收与货币的财政发行、摊派和罚没收入等(不具有确定性规范的财政收入形式)财政收入形式区分开来。,税收:无偿 国债:还本付息; 利润:财产所有者; 规费:提供服务 税款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分配筹集的资金 税款是纳税人购买公共产品的价格,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必须遵守。 TAX 来源于拉丁文TAXO,必须承受,必须忍受 “依法纳税”不是道德层次,
11、而是法律层次。,(1)时间的连续性:保证国家及时筹集财政资金(纳税期限 ) (2)征收比例限度性 :保证纳税人经济利益,税负的转嫁和归宿,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的含义(p.203204)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税负的转嫁:纳税人在商品交换过程中,通过经济交易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过程(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转嫁是行为过程。 特征: (1)税负转嫁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而且价格的升降是由税负转嫁引起的; (2)税负转嫁的实质是税收负担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税负再分配,其结果必然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分离; (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主动的行为。(4)税负转嫁和逃、漏、避
12、税有本质区别,它不减少税收收入。 税收的归宿:税收负担经转嫁后最终的归宿点,表明转嫁的税负最后是由谁来承担的。税负的实际承担者就是负税人。归宿是行为的后果。,假定一包烟的价格是10元。 政府对每包烟征税1元。征税的方式是,卖者每出售一包烟,税务人员就从卖者那里拿走1元。问税是由谁支付的? 征税后, (1)每包烟的价格上升到11元。卖者得到的钱与征税前一样,消费者支付了全部税款。(税收负担全部转嫁) (2)每包烟的价格上升到10.3元。卖者只得到9.3元,消费者多支付了0.3元。(税收负担在卖者和消费者之间分担) (3)每包烟的价格不变,则卖者支付了全部税款。(没转嫁),税负转嫁的方式 1)前转
13、,又称为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这是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 2)后转,又称为逆转,指纳税人以压低商品的购进价格从而将税负转嫁给销售者的方式。 3)辗转转嫁,是指从进行课税后到实现最后归宿的这一过程中,税负的转移可以发生数次 4)混合转嫁,又称为散转,是指同一税额一部分前转,另一部分后转。 5)消转,又称为转化或扩散转移, 是指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改善经营管理或改进生产技术等方式,使纳税额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我消化,不归任何人承担。 6)税收资本化,又称为资本还原,是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如土地、股票、证券等)的收益课税,在这项资本品出售时,买主会将以后应纳的税
14、款折成现值,预先从资本品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税收资本化是将多次应交纳的税款作一次性的转移。,影响税负转嫁和归宿的因素(p.205209),(一)税负转嫁与被征税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价格弹性(二)税负转嫁与被征税产品的价格决定模式(三)税负转嫁与税收方式,税收的原则,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税收制度的建立、执行及修改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亚当.斯密、萨伊、瓦格纳、庇古、萨缪尔森和穆斯格雷夫都提出过税收原则 现代西方税收原则理论的基本思想 (一)税收的财政原则 (二)效率原则 (三)公平原则,税收的效应,国家征税对,社会发展诸方面,收入分配、,环境保护、,价格稳定,纳税人,在经济选择或经
15、济行为反映方面的影响,消费者的选择,生产者的决策,税收的效应总体上可分为:,税收的经济效应,税收的社会效应,1、税收的消费效应 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效应 3、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4、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税收负担(p.232234),定义:纳税人因纳税而相应地减少了可支配收入,造成经济利益的损失或所承受的经济负担的程度加重。 分类: (一)根据税收负担承受对象划分的不同来分类,宏观税负,微观税负,从整个社会或国民经济的角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的税收负担水平,具体是指一国所有的纳税人所承担的税收负担总和,其高低表明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分配中集中程度的大小,及其社会经济职能的强弱,税负是指某个具体纳税
16、人的税收负担,它表明某个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所承受的税负总额。,(二)根据税收负担是否可以转嫁来分类 直接税收负担 指纳税人直接向国家纳税而承受的税收负担; 间接税收负担 纳税人有可能通过某种途径全部或部分地将税收负担转嫁出去。可以反映出在既定宏观税负下,微观税收负担的最终分配结构。,(三)根据税收负担对纳税人的影响来分类 名义税收负担、实际税收负担,中国的宏观税负,一、中国宏观税负的变化情况,(一)20世纪80年代的宏观税负 中国宏观税负水平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见表1)。 1979年,政府的改革开放方针使经济和税收收入都呈逐步上升趋势。宏观税负水平由1980年的12.8%缓慢上升至1984年的
17、13.7%. 两步利改税后,原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改为主要以税收收入形式集中到政府手中,财政收入以税收为主,宏观税负迅速提高,1985年宏观税负达22.8% 同时,由于提高了流转税的课征强度,税收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宏观税负迅速提高。,(二)20世纪90年代的宏观税负,1987-1989年,中国经济出现过热。 为抑制经济过热,政府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20世纪90年代初税源萎缩,宏观税负出现下降。 1993年由于地方政府以抬高税收基数来提高财政分成,导致宏观税负有所提高。 1996年经济实现“软着陆”,经济增速放慢,同时由于国民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导致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 我国宏观税负
18、从1985年的22.8%下降至1996年的10.1%,,(三)21世纪以来的宏观税负,目前税收收入对政府财政收入支持力度还不充足,致使国家还需要利用大量的财政赤字和发行债务。税收收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始终徘徊在80%左右,还有20左右的财政支出要政府依靠财政赤字或者发行债务解决,税收收入占GDP比重()是国际上衡量宏观税负水平的通用标准。按国际通例: GDP人均260美元时的低收入国家,最佳税负水平为13%左右, 人均750美元时,最佳税负水平为20%左右,人均10000美元时的高收入国家,最佳税负水平为30左右。,二、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问题,三、造成宏观税负低的原因,改革初期,调整国民收入分
19、配格局,减税让利。 税制没有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 大量收费侵蚀了税基,“费挤税”。 税收征管方式和手段落后,偷税漏税现象严重,造成大量税款流失。,四、对策思路,1、整顿分配秩序,调整税费关系,清费立税。 2、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制。 3、规范各种税收优惠和减免。 4、严格税收征管,依法治税,减少税收流失。,五、点评,由于统计口径差异,对中国宏观税负的评估可能有所不同。 在现行税制下,宏观税负的提高较为困难。 本案例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高税负低增长,低税负高增长”的观点。 但过低的税负也不利于经济的增长。,表1:中国宏观税负,公有财产收入 是国家直接占有财产获得的收入 是来自共有财产
20、的租金及其转让溢价收入 历史上它曾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动产:不动产:如图书馆、公园、道路、机场、公有土地、森林、矿山等,有形动产:有债券、股票、储金、基金与资金等无形动产: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返回,公有企业收入是指政府以法人资格经营的企业所取得收入包括公有企业利润收入和价格收入。,与私人企业处于同等竞争的地位,自由竞争的企业:,垄断经营的企业,按其经营方式,公有企业,是国家控制某一生产部门的生产与流通,操纵其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某些生产资料的购买价格,以获得利润和达到其他社会、经济或政治的目的。,财政垄断:专卖制度, 行政垄断:铸币厂、印刷国库券的印刷厂 经济垄断:政府经营邮政、电讯、铁
21、路等,返回,价格收入:公有企业未利用垄断权力以获取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其收入就是自由的价格收入。,规费特别课征特许金罚款,它是各种公共机关为个人或企业提某种特定服务所得的报酬。,行政收入,两类:,行政规费,如护照费、会计师执照费,司法规费,如诉讼费、出生登记费、结婚登记费等。,两个确定规费数额的标准:,填补主义,补偿主义,新增设施或改良旧有营建,对受益人进行的课征, 比如,沟渠、公园可增加附近房地产价值其费用由房地产所有者分摊负担。,它是政府公共机关给个人或企业某种行为或经营活动的特别权利而收取的一定金额的费用。,它是政府公共机关对于个人或企业违反法律以至危害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行为课以的罚金
22、。,返回,货币发行收入,政府货币发行收入的取得一般是通过“政府引致的通贷膨胀”实现的。 政府为了弥补其所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弥补政府支出,开动印刷机印制钞票,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返回,通货膨胀税,使用费,是指对政共设施或公共服务的使用者按一定的标准收取费用, 如水费、电费、过路(桥)费、公有住宅房租费、公立医院住院费、公立 学校学费等 比提供该种公共设施或公共服务所需的平均成本低,等于对使用者的补贴 有利于增进政府所提供的公共设施或服务的使用效率 因为: 1、外部收益 ,为了使该种准公共产品够有效地提供,应使直接受益者承担一定的成本; 2、当出现拥
23、挤问题时,收取使用费用可以实现效率原则 (公路、桥梁),返回,(一)税负转嫁与被征税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价格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绝对值 1为完全弹性, 大于l 为富有弹性,0 为完全无弹性 小于l 为缺乏弹性, 产量的变化比价格的变化大就是供给弹性大。 供给弹性较大的产品,生产者可以灵活调整生产数量,从而控制价格。 供给弹性越大,税负则越容易转嫁;供给弹性为无穷大时,供给者将不承受税收负担。 供给弹性越小,税负越难转嫁;供给弹性为零时,供给者将承受全部税收负担。 决定商品供给弹性大小的因素有两个: 时间商品的长期供给弹性大于短期供给弹性。 该商品的性质供给弹
24、性取决于三个因素: 该商品生产的难易程度。 商品的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生产成本的变化。,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绝对值 l 为完全弹性 大于l 为富有弹性,0 为完全无弹性 小于1 为缺乏弹性, 需求量的变化比价格变化大,就是需求弹性大 需求弹性较大时,消费者可以通过调整调整自己的购买量,从而控制价格。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越难向消费者转嫁;需求弹性为无穷大时,需求者将不承受税收负担需求弹性越小,税负则较容易向消费者转嫁;需求弹性为零时,需求者将承受全部税收负担。 决定商品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一般有: 该商品替代品的数量和相似程度; 商品对消费者而言是必需品
25、还是非必需品;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和耐用性。,返回,(二)税负转嫁与被征税产品的价格决定模式 价格决定模式主要有两大类:,市场定价,计划定价,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商品的价格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税收难以通过变动商品的价格而发生税负转嫁。,返回,1、供给和需求都有弹性 散转 2、供给或需求的一方没有弹性,需求弹性为零 前转 供给弹性为零 后转,3、供给和需求一方的弹性大于另一方,需求弹性大 后转 供给弹性大 前转,需求无弹性,则税负完全由消费者承担 若需求具有完全的弹性,则不可能产生垄断市场(p.212) 在取得同样税收收入的条件下,从价税比从量税产生较小的价格升幅,垄断者只能将较少的税负
26、转嫁给消费者,税收造成的产量减少也相对较小,更能有效抑止垄断者。(p.212214),(三)税负转嫁与税收方式,政府主观决定的,税收方式的下述因素会对税负转嫁和归宿产生影响。 1、税种 税收制度中有直接税(如所得税、财产税)和间接税(主要是流转税)两种分类流转税或间接税,转嫁的隐蔽性较强,较容易进行税负转嫁;收益税或直接税属于企业利润或个人收入的分配范畴,较难进行税负转嫁。 2、课税范围越宽泛,越容易;越窄小,越困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同类商品中各种商品都含税,税负易于转嫁;对生产资料课税,税负流转次数多,转嫁较易;对生活资料课税,税负流转次数少,转嫁较难;就征税区域而言,如果某税在相邻的
27、几个区域都课征,税负较易转嫁; 3.课税对象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课税对象的供给和需求弹性) 4.计税依据对税负转嫁的影响:一般而言,从量税转嫁较为容易;从价税转嫁较为困难。,返回,(一)税收的财政原则(p217218),基本含义是:一国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变革,都必须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亦即保证国家各方面支出的需要。税收的选择应为税基广且较富有弹性的税收。 要求:1、充分原则,通过征税获得的收入能充分满足一定时期财政支出的需要,能够为政府活动提供充实的资金,保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 (合理的税制结构模式,主体税种。)2、弹性原则,要求是税收收入要有弹性,税收能够随着政府支出需要的变动而变
28、动。 瓦格纳最早提出了税收弹性理论。税收弹性是指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返回,(二)效率原则,经济效率,税收本身的效率,税收对微观经济活动的效率损失、对经济资源配置、 对经济机制运行的影响应当最小,征收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占收入的比例。,“税收中性”原则,“行政原则”或“最少征税费用原则”,效率原则要求税制的设计应使税收造成的社会成本应最小。 税收造成的社会成本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税收干扰私人经济部门的选择造成的超额负担,亦称经济成本;二是税务成本。也由此引出了税收效率的两个涵义,即税收经济效率和税务效率。,经济效率:是指税收政策要有利于经济上的有效运行,使税收超额负担最小。,正
29、常负担,税收超额负担,税收给私人部门的负担限于征税数额本身,,除了正常负担之外,还干扰了社会经济资源配置 和最佳决策,那么这种税收就给社会带来了福利损失, 这种损失要大于缴纳的税额的负担,如 ,英国18世纪开征的窗户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降低税收额外负担的根本途径 税收政策的中性原则即尽量不要干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此外,实现税收经济效率原则还可从一些税收制度的具体设计入手:在选择税种时,应以有可靠收入的税种为主体税种;在选择税率时,要考虑税率适度,税负不能过高等等。,2.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是否以最少的税收成本取得最大的税收收入,一般通过税务成本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这一标准来衡量,主要考察征税过
30、程中耗费了多少费用。这种费用包括行政费用和纳税费用。 行政费用指征税机关为履行职责,依法征税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和福利费用,设备、设施费用,办公费用等。行政费用占全部税收的百分比 纳税费用纳税成本私人部门(包括个人、公司等)在按税法纳税时所支出的费用,比如,私人部门填写纳税申请表,公司为个人缴款,个人雇用律师、顾问应付的酬金,私人部门不满现行税制而力图逃税和避税所花费的时间、金钱及所受的惩罚,所耗费的时间和心理方面的支出等。,返回,(三)公平原则,是税收制度设计的最重要原则, 是指国家征税要使纳税人承担的税收负担与其经挤状况相适应,并且各个纳税人之间的税收负担水平应当均衡。 普遍原则
31、,是指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地纳税; 平等原则,是指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横向公平 和 纵向公平 衡量公平标准的两种基本的原则: 1、受益原则 受益多者多纳税,受益少者少纳税,不受益者不纳税。一般受益原则 按照得到的一般利益按其收入进行纳税。特殊受益原则 对政府劳务的特定使用者特定的税收或费用。间接替代征收原则 用收益税以间接替代方式实现受益原则。如对汽油、车辆、轮胎等征收作为对公路使用的间接替代征收。(国家对贫困阶层无法按受益原则征税;搭便车 p.221)。,2、纳税能力原则纳税能力大者多纳税,纳税能力小者少纳税,无纳税能力者不纳税。 如何衡量纳税能力,主要可分
32、为客观说和主观说两种。 A、客观说。应以能客观地观察的某种数量指标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依据。包括消费、收入、财产占有和对闲暇的享受。多数人主张以人们的收入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标准。 收入统计口径如何确定:个人的收入?一组人的平均收入?总收入?扣除某些支出后的净收人?货币收入?经济收入?也有人认为,应以消费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标准。延误税收及时入库、消费税基也有不足,有一定的累退性 另一个可以比较客观地观察并加以衡量纳税能力的指标是财产。有抑制储蓄和投资的作用。,B、主观说 如果能使所有纳税人在征税后感受的牺牲效用相同,才符合公平原则。 均等牺牲,又称均等绝对牺牲,即征税时使所有纳税人牺牲同等的效用。
33、为使纳税人效用牺牲相等,就对富人课以重税; 比例牺牲,又称均等比例牺牲, 即征税给纳税人带来的效用牺牲应该是成比例的。总效用大的应该多承担一点税,总效用小的应该少纳一点税 最小牺牲又称均等边际牺牲,即各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效用之和应最小。从最高收入者开始递减征收税收,对最低收入者实行免税,返回,1、税收的消费效应,是指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税收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从而对个人的福利水平产生影响。 总额税的征收只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当政府征收的税收影响了纳税人消费的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使纳税人对原消费结构进行了调整,改
34、变了商品的消费比例,就产生了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分析税收的消费效应时,还要注意三种情况: 1、需求弹性大、易于被替代的商品、非生活必需品等商品,税收的消费效应表现明显。 2、如果税收涉及的商品课税范围较小,税收的替代效应比较强,社会的消费总量仍可能维持不变,改变的只是消费结构。如果课税范围涉及大多数商品,就不易对产品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但会产生收入效应 3、征税对低收入阶层带来的消费效应比高收入阶层更明显,返回,食物,衣服,E0,U1,U0,E1,C,A,D,B,x0,x1,y0,y1,收入效应,返回,食物,C,U0
35、,U1,A,衣服,B,E0,E1,E3,M,N,y0,x0,y1,x1,y3,x3,替代效应,消费效应:X0X1 收入效应:X3X1 替代效应:X0X3,返回,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效应,个人在实施福利最大化目标时,应在劳动与闲暇之间做出最佳安排 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收入效应:由于政府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的收入,为维持曾经的消费水平,消费者将增加劳动的供给。(平均税率) 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替代效应:由于政府征税,降低了闲暇相对于劳动的价格,从而引起了纳税人用闲暇代替劳动,其结果是造成了劳动投入的下降。(边际税率) 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投入方面的两种效应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两种效应相互抵消或相互作用后
36、的净效应就是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效应。 工资水平比较低,替代效应极有可能大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减少; 工资水平比较高,收入效应很有可能大于替代效应,劳动供给增加; 税收收入的替代效应取决于超额工作所获得的边际利益与闲暇所获得的边际利益之间的权衡。 索马斯格雷夫在1959年提出了“恶意效应”的概念:指由于政府增加税收,纳税人就以减少工作为手段,作为对政府的报复或作为减税主张的支援,纳税人越觉得税收不公平,这种效应就越强烈。 税收对劳动供给效应的大小与税种有关:人头税、累进所得税;,返回,A,B,C,U,E,E1,闲暇,收入,E2,D,24,I0,返回,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关系p.227),3、税收对投资
37、的影响,税收对投资的影响:通过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来实现,即通过对比投资收益与目前消费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投资收益率:放弃一个单位的当前消费可在未来得到的消费。一般说来,投资收益率应大于1 ,否则就没有人会投资。 对投资征税也将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税收对投资产生的替代效应:政府征税会增加纳税人的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收益率,降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用消费代替投资; 税收对投资产生的收入效应:纳税人在税收增加的情况下,为了保持以往的收益水平而减少当前的消费水平,以追加投资,,返回,4、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税收的超额负担,(二)税收对资
38、源在地区和部门之间流动的影响规定部门之间高低不同的税负来引导资本的流向对投资欠缺、但又要发展的行业实行优惠政策, 如减税、免税、降低税率,甚至采取免税、补贴的办法,吸引资本的流入;对发展过剩的行业或产品课以重税促使资源从该行业中流出。税收对地 区间经济资源流动的影响,也可以通过规定地区之间不同的税负来引导资本的流向,所谓超额负担,是指政府征税时,纳税人所受到的税收损失可能会大于政府所得到的收入,而两者之间的差额形成了社会资源配置上的净损失。 超额负担的出现意味着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超额负担与税收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即税率越高,超额负担越大。 轻税被认为是减少超额负担的最有效途径。,返回,
39、税收的社会效应,税收再分配功能:所得的累进税制累进税制,(高额累进税制)在实现财富公平分配方面的作用远远强于比例税制。政府通过完善企业所得税制、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以及社会保险税来缓和合法收入的分配不公 社会财富分配趋于公平的重要措施:加强税收管理,收入分配,通过税收的再分配功能和加强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来实现。,就是按污染者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征收污染税。,使污染者的外部性成本(社会成本)内在化,迫使污染者抑制其过度产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有反对对污染征税的提议,应辅之以税收支出政策: 1、减少不利于污染控制的税收支出; 2、合理设计鼓励企业在环境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的税收支出;
40、 3、增加刺激企业投资于防止污染设备与设施的税收支出; 4、加强鼓励企业废弃物再利用的税收支出;,返回,环境保护,宏观税负,衡量宏观税负的指标:GNP税收负担率和GDP税收负担率。 我国对宏观税负的认识有三个口径: 小口径: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中口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包括税收收入和其他财政收入) 大口径: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包括预算内收入和各级政府的预算外收入) 国际通行的做法:税收总额占GDP的比率(T/GDP) 1、高税负国家。 35 45之间 经济发达国家 2、中等税负国家。20%30%之间 一般是发展中国家 3、轻税负国家。15%左右,不超过20% 经济不发达国家
41、实行低税模式的国际避税港,如巴拿马以非税收人为主的资源国,如石油输出国,2007年我国的T/GDP=49443/246619=20% 税收增长31.4% GDP增长11.4%,影响一国宏观税负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三项: 第一,一国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关键要看本国经效益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 第二,一国税收制度对宏观税负水平起到直接的决定作用。税种设置较多,征税范围变宽,税基扩大,宏观税负水平会得以提高;主体税种和辅助税种的不同选择和搭配整体税率提高将会引起宏观税负水平提高,扩大税基,会使税收收入增加,引起宏观税负水平提高,税收征管机制的高效性 第三,国家相关制度制约着一国宏观税负水平的
42、高低。 政府职能的变化 所有制体制 价格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等政策制度对宏观税负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拉弗曲线及其理论意义,O,D,A,E,F,C,B,宏观税率,税收,返回,亚瑟.拉弗,中国财政收入规模与变化趋势,一、改革开放以前的财政收入,改革开放以前的财政收入绝对额逐年递增(见表1)。 在收入分配方面,财政集中率较高,社会资金主要由国家预算集中安排和使用。 这一时期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平均为343%,财政收入对国民收入的弹性值为1.111。这说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在1979年1993年间,财政收入的绝对额仍然逐年递增(见图1)。 但各年的增长速度有较大差别(见表
43、2)。 从1978年开始,政府多次对企业放权让利。 通过改革部门的财务管理体制,扩大了部门财务自主权,形成了大量的预算外管理资金。 放权让利造成了财政预算内收入相对规模的持续下降,预算内收入的增长未能赶上经济增长的步伐。,二、放权让利阶段的财政收入,1992年,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4年,中国进行了根本性的税收制度改革。 1996年,强化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费改税”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开始出现止跌回升的态势(见图2)。,三、转制阶段的财政收入,1990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美:34%;法46.3%;英44.4%;泰国21.3%;我国2005年为17.3% 我
44、国目前仍处于偏低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四、点评,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技术进步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 中国目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这制约了政府职能的发挥。 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统一和规范财政收入体系。 制度变迁对财政收入规模有着较深层次的影响。,表1:财政收入及相关指标 单位:亿元,表2:改革开放后的财政收入及相关指标,单位:亿元,2,1980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及增速,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Q,P,S,D,0,K,A,Q0,P0,D1,T,B,C,Q1,P1,M,税收的超额负担,KAP0 消费者剩余 OAP0 生产者剩余,CKM新
45、的消费者剩余 OBP1新的生产者剩余,MCBP1 政府收入 ABC 超额负担,返回,行政收入,规费,特别课征,特许金,罚款,各种公共机关为企业或个人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所取得的报酬,规费数额,填补主义:根据提供服务所需的费用来定,补偿主义:以个人或企业从服务中得到的利益为标准,行政规费,司法规费,护照费、会计师执照费,商标注册费,诉讼费、出生登记费、结婚登记费,国家财政分项目收入,单位:亿元,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预算外资金分项目收入,单位:亿元,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一场经济利益关系的深刻变革。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将包括收入分配在内的社会经济运行过程基本上完全纳入到计划管理的框架之内。 国有企业没
46、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其创造的利润要全部上交政府的财政。 居民个人的收入则完全依靠企事业单位发放的工资,基本上没有工资以外的其它收入。并且工资也要完全依据政府管理部门确定的既定标准领取,单位没有任何变动的余地。 在长期的高就业、低工资劳动体制下,居民的个人收入被压低到只能满足自身最低生活需要的水平,GDP的其它部分则被国家财政拿走。 1960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有47%的GDP成为国家财政收入。,1978年之后,我国的经济改革率先在分配领域进行突破,分配政策的重心从高度上收开始下移。为了增加居民的个人收入,提高其消费水平,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而且为城镇职工连续
47、增加工资,推行奖金制度; 为了促使国有企业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法人实体转轨,陆续对企业实行了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制度、利改税、企业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其核心就是通过减税让利,增强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并为实现政企分离创造条件。因此,新的分配政策实施的结果,必然是在国家财政、企业和个人之间重新分割GDP的份额。,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集中率的影响举例:,19781994年GDP的分配格局变动结果,企业,个人,31.3,18.2,50.5,19.3,3.3,16.0,12.0,21.5,66.5,1978年,增减,1994年,年份,国家,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年
48、,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英亚当斯密(A. Smith)税收四原则 平等原则 以获益的比例缴费 确定原则 确实,包括纳税的时间、地点、手续、金额等,都要使纳税者确实明了 便利原则以便利纳税人为出发点 最小费用原则征税费用力求节约 “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得的收入” 这是对税收原则最早、最系统的阐述,它体现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自由发展、国家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客观要求。,瓦格纳的四项九端税收原则财政收入原则,包括充足原则和弹性原则两方面; 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的选择和税种的选择两方面; 社会正义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两方面; 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便利
49、、节省三方面。显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税收原则已不完全等同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税收原则。瓦格纳提出税收收入充足并有弹性以及普遍平等的纳税原则,是适应了当时国家从消极的“守夜者”到社会政策执行者职能转变的需要的。而且他提出税源和税种的选择要以保护税本为前提,这就把经济与税收的关系放到了突出的地位。,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变量变动的百分比,以此来反应变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弹性的大小可用弹性系数来衡量,弹性系数= 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 税收弹性系数被定义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即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其公式为: ET(TT)(YY)100 公式中,ET为税收弹性,T为税收收入总量,T为税收收入增长量,Y代表GDP,Y代表其增量。按上式计算: ET1表示税收与经济同步增长; 当ET1时,表明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并且税收参与新增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有上升趋势; 当ET1时,表明尽管税收绝对量可能增大,但税收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新增国民收入中税收集中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