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管仲列传导学案编制人:郝晓霞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及语法现象,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课前预习一、管仲其人:管仲,字夷吾,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齐桓公尊称其为“仲父” 。管仲从政 40 多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国力大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管仲也被后人尊为一代名相。他与鲍叔牙的友谊(管鲍之交)更为后人称道。二、背景介绍: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是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而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奔到菖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奔到鲁国,以躲避本
2、国的政治争斗。齐国内部安定后,却一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子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君主。管仲和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子。双方发生矛盾,管仲率鲁国军队阻拦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暗暗拿出了箭射向小白,只射中了衣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身亡,扑倒在车上。管仲以为小白死了,立即送信给公子纠。正急匆匆奔向齐都的公子纠听后,觉得没有人再和自己争位了,也就不慌不忙地走着,结果公子小白迅速赶到临淄,当上了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他立即发兵迎击公子纠,鲁国迫于齐国压力,杀死公子纠,把管仲囚押起来,送回齐国治罪。齐桓公本来恨透了管仲,一定要亲手杀死他才解恨。但鲍叔牙劝他说:“管仲才华
3、横溢,国士无双,您要想称霸诸侯,非管仲不可。如果重用他,他一定能为齐国成就一番大事业。倘若只想把齐国治理好,那么我和国氏、高氏来协助您也就够了。 ”齐桓公听从了他。管仲在鲁国,听到齐国叫鲁国把他押回去,而没有像公子纠那样被杀,心想大概是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了他。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迎接。到了临淄,齐桓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管仲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三、相关链接:1、管鲍分金 管鲍之交 人们用“管鲍分金”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用 “管鲍之交”来表示2知心朋友。唐代杜甫的贫交行里就有这个典故:“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只道今人弃如土。 ” 管子大匡载:桓公三年,桓
4、公因不听管仲规谏而举兵伐宋,结果败北而归,于是要管仲在国内加强军备。管仲说:“不这样的话,齐国就危险了!”鲍叔牙亦谏曰:“公必用夷吾之言!”在关键时刻,鲍叔牙支持了管仲。桓公五年,宋伐杞,桓公欲举兵救杞伐宋,管仲不同意这样做。当桓公征求鲍叔牙意见时,他毫不含糊地说:“君行夷吾之言!”鲍叔牙再次支持了管仲。管鲍总是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在人生的旅途上,携手而行。 ”2、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是说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所以桓公怒而攻蔡。 【修召公之政】恢复召公的政治。召公,是燕国的始祖,他治国深得民心。【桓公伐燕】史记 齐太公世家:齐桓公二十三年(
5、前 663),山戎(北狄)伐燕,燕告急于齐,桓公因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 燕庄公送桓公进入齐境。桓公说:“非天子,诸候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 ”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之地与燕,并让燕君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曹沫之约】史记齐太公世家:齐桓公五年(前 681),伐鲁,鲁将曹沫三战三败,鲁庄公请献遂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鲁之侵地” ,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这时,管仲劝桓公不要图一时“小快”而“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援” 。于是尽“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 。 “诸候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 。3、补充:史记管仲列传 (
6、删节):“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世禄:世代享受俸禄。多:推重,赞美。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本,概括三部分大意:1-2 段:3-4 段:第 5 段:3课堂学习一、研习 1-2 段,完成以下任务:1、梳理重点字词句。2、读第二段(管鲍之交) ,思考该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你如何评价鲍叔牙?二、研读 3-4 段,完成以下任务:1、梳理重点字词句。2、思考:管仲任政相齐取得极大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三、研读第 5 段,完成以下任务:1、梳理重点字词句。2、司马迁对管仲是什么态度?四、思考探究:从这篇传记看,管仲的成功人生由哪些因素促成?你如何评价或对你有何启发?4附:文言基础整理:(一)重点字词:(二)词类活用:(三)特殊句式:(四)名句背诵:1、 , ,上服度则六亲固。2、 , ,故上下能相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