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语文:北京市一摸记叙文阅读汇编【02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85716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北京市一摸记叙文阅读汇编【02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北京市一摸记叙文阅读汇编【02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北京市一摸记叙文阅读汇编【02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北京市一摸记叙文阅读汇编【02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北京市一摸记叙文阅读汇编【02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优中考网 2012 中考语文:北京市一摸记叙文阅读汇编【02 含答案/解析】顺义区(一)阅读母亲石 ,完成 15-17 题。 (14 分)母亲石梁衡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 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

2、。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 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 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地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

3、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难过)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 17 岁的小伙子,高 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

4、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 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愧疚)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5、15面对塔尔寺门前的母亲石,作者回想了有关“母亲”的哪些事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的概括。 (4 分)答: 16作者回忆自己的母亲后,又写到朋友的母亲,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 分)答: 1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的。 (不超过120 字,7 分)答: 参考答案:15母亲在我奉调进京前,专程到我的住处,问我是否能不去北京工作(1 分)母亲在我第一次离开家时,久望窗子,忘了洗脚(1 分)朋友的母亲到机场为儿子送别(1 分)愧疚、自责(1 分)评分:共 4 分,每点 1 分16写朋友的母亲到机场为儿子送行,一方面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心远远超过儿女

6、对父母的关怀(1 分)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大爱,与儿女对父母的愧疚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或作者这样写,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的惭愧)(2 分) 。评分:共 3 分17 (5 分)参考示例以回忆的方式,缀连生活中几个典型的片段,表现母爱的伟大,进而抒发游子的愧疚。 通过细节 描写,以母爱的细腻、无私烘托游子自责、愧疚的内心世界(以母爱的伟大衬出游子们的惭愧与渺小) 。 以朴实的语言直抒胸臆。如“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的鼻了一下酸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愧疚) “我觉得我是这 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 ”作者对

7、母亲的愧疚、自责的情感通过朴实的语言直接表现出来。评分:本题 5 分,使用的方法 2 分,结合内容分析 2 分,语言 1 分学优中考网 通州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 1517 题(共 15 分) 水之经典肖复兴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的是,在我看来,最富性格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艳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生命活动。

8、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的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澈透明、纤尘不染。孔雀的蓝色,蓝得让人心醉,让人如同看到教堂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而不敢有丝毫杂念俗念,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净,就在这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何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

9、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木、水藻水绵,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新塑造了自己一番 。尘世沾惹的世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 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日本黑田孝高在水五则中的第一则说:“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 ”第四则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

10、”15.阅读全文后填空。 (4 分)都江堰的水,是一种 ,因为它 ;九寨沟的水,是一种 ,因为它 16文章开篇画线句按常理应在何处加什么标点,说说不加标点的表达作用。 (5 分)答:17 “水之经典”中“经典”一词有怎样的含义?你如何理解“经典”?(不超过 150 字)(6 分)100 参考答案:15.入世的现实的水 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出世的艺术的水, 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 每空 1 分,可截取原文,可自己概括。 16.应在六个“水” 字后面连续加入五个顿号 和一个逗号。不加标点至少有两个作用:第一,一气呵成,语势强烈,表现作者急于介绍都江堰和九寨沟之水

11、的心情;第二,用所见诸多之水,衬托下文都江堰和九寨沟之水的特殊、经典。 第一问 2 分,第二问每点 1 分。全题表述语言 1 分。17.要点:含义:(都江堰和九寨沟之水)最富性格,最值得一看,最典型(有代表性) ,最有特点。理解:两处“经典”之水代表两种人生态度:一种是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服务社会;一种是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情纳浊的宽大度 量。 含义 2分,答出前两点即可;理解 4 分,说清一点 2 分。学优中考网 西城区(一)阅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完成第 1517 题。 (共 15 分)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

12、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 ,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 ,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国文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

13、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方。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总是很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

14、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 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后来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

15、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 “尚可” “气盛言宜” ,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

16、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的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 ”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功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 师的教诲。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同学们偶尔还谈

17、起“徐老虎” ,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有删改)15. 作者在文中既写了对徐先生的回忆,也写了自己当时的 印象和受益之处。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4 分)回忆的内容 当时的印象或受益之处相貌神态、上课发怒 提高了我对国文的兴趣 让我的作文硬朗挺拔16阅读划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作者“怅惘敬慕”的内容。 (4 分)“怅惘”的内容:_“敬慕”的内容:_17.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一位普通的国文老师描写得生动而让人难忘的。 (不超过 140 字)(7 分)答:_参考答案:15答案示例:凶 自己选辑教材、有意思的朗读 修改作文评分标准:共 4 分。1 分;2 分,2 个要点

18、,每个要点 1 分;1 分。16答案示例:“怅惘” 的内容:离开恩师将近五十年,未曾通音讯,不知道老师的近况。“敬慕”的内容:徐老师很有才学,教学水平高,对学生负责。评分标准:共 4 分。共 2 个内容,每个内容 2 分。 “离开恩师将近五十年”1 分, “未曾通音讯,不知道老师的近况”1 分。 “很有才学” , (“教学水平高”,或“教学风格独到”1 分,“对学生负责”1 分。 (“ 很有才学,教学水平高 ”如果答成“自己选辑教材、朗读有意思、批改作文独到”得 1 分。少一点不得分。 )17答案示例 1:作者先写徐先生古怪外貌和神态,作文课上他骂我“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看到底”来突出他的

19、凶。又写他自己选辑教材,有意思的朗诵,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的批改我的作文使我受益良多,突出了他才学很高,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全文学优中考网 采用了欲扬先抑(前后对比)的写法,把一位普通的国文老师写的 生动而令人难忘的。答案示例 2:作者写徐老师的外貌,用了肖像描写,写他上课时的情形,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突出了徐老师“凶”的特点;写他修改我的作文时用了细节描写,表现了他的认真负责。文章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将徐老师的形象塑造得生动而让人难忘。评分标准:共 7 分。写法 2 分,结合文章内容 2 分,分析人物特点 2 分,语言表达 1 分(超过 140 字扣 1 分) 。延庆县(一)阅读女

20、兵墓 ,完成第 16 一 19 题。(15 分)女兵墓深秋的黄叶,在寂寥的天空凄凄飘落。雪后的清晨,我捧着一束雪莲花,走进这覆盖着碎石、枯草的荒原,走向一个小土丘这里,安睡着一位我尊敬的女性,一个长眠在世界屋脊上的女兵。你还记得我吗?在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我抱着你啊!那时,我是一个入伍不到一年的汽车兵。你呢,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卫生员,头顶上有一颗闪亮的五角星,军装外系着一条棕色的宽皮带,左肩斜背着一个红十字药箱。以前我并没见过你,那天我从兰州新兵营拉了一车进藏的战友,才看到你。你 太忙了!车上三十五个新兵,每天你都要给他们量两三次血压,连我这 个已经在青藏线上跑了三趟的“老兵”也不放过。同志

21、们觉得自己牦牛似的身体用不着这样多事,你不依,板起脸很严肃地说:“牦牛也不行!高山症对谁都不客气。 ”一车人全老实了。唐古拉山巅出奇地冷。我停车小憩,加油加水。你照例跑上跑下为战士们检查身体。冷风吹不干你脸上的热汗就在这时我终生都不会忘记的那一刻 ,不知从哪里飞来一颗流弹,车上的一个新兵应声倒下。路边的崖洞里伸出一支叉子枪罪恶的枪口瞄准了我们这辆军车,那枪口离汽车不过几十米。流弹还在继续飞来你第一个发现了敌情,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剩下的三十四名新兵全都冲上去了!他们手无寸铁,硬是用三十四双拳头捣毁了敌人的老窝。当大家把你从叉子枪上抱起来时,你已经奄奄一息了我开着车飞一样向拉萨驶去。我把浑身的劲

22、都用在了右脚尖上,狠狠地踏着油门,恨不得让汽车轮 子离开地面飞起来!可你的伤情毕竟太重了!汽车行驶到藏北高原时,我不得不停下来。我抱起了你,我不知道你的名字,车上没有一个人知道你的名字。我们只能拼命地呼唤着:“同志!同志!”终于,奇迹出现了,你睁开了美丽的眼睛,长长的睫毛闪动了几下,望着我,望着周围的同志,笑了!我们也都笑了!但是很快你又闭上了双眼,再也没有睁开!我把你紧紧地抱着,我恨自己作为一个司机,没能把你送到那起死回生的地方,我巴不得让自己跳动的心律传导到你身上,让自己的体温把你暖热,让自己的呼吸将你唤醒。可是, 一切都是枉然!你还是远去了,什么都没有留下,没有姓名,没有籍贯,没有遗嘱!

23、我拿出随车带的十字镐,同志们轮流掘土,给你在草滩上找了个安身之地。女战友,你睡得多么安详:躺在草原露营,枕着寒风长眠,盖着六月雪被,伴着无名小溪。我知道,只有躺在这块你为之付出青春、热血和生命的土地上,你才能心安理得地闭 上双眼。时隔一月,我完成了任务,返回藏北高原。我特地将车停在路边,步行去看望你。你的坟包还是那么一堆普普通通的黄土。不同的是,坟前立了一块无字碑。一瞬间,我的感情像海潮一样澎湃起来。我知道,因为你是一位无名的兵,人们只能给你立块无字的学优中考网 碑。我给你的坟上盖了一把新土,又深深地给你鞠了个躬,和你告别几十年来,在我心中,你始终像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一样光荣、伟大。好

24、战友,现在我又回到了你的身边,让我欣慰的是:你,被更多的人记住了!你的坟变大了,而且用洁白的灰浆墁了顶,墓前一棵青松长得有两层楼高了。松树下,依旧立着那块无字碑。我深深地向你鞠了一躬,久久地伫立在你的身旁16作者运用了插叙的手法。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3 分)时间线索 深秋一个清晨 几十年前 现在所记事情 寻找(走向)女兵墓 祭拜女兵墓作者情感 遗憾 17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恶也” 。文章第段却写身负重伤的女兵死前“笑了” ,我们也“笑了” 。请分析两个“笑”的含义。 (4 分)答: 18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第段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女兵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答: 19提到女

25、兵,全文用的都是“你” 。结合文章回答,如果把生前的女兵换成“她” ,比如把最后一段改成“我深深地向女兵墓鞠了一躬,久久地伫立在女兵墓旁” 。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4 分)答: 参考答案:16 (3 分)考查是否读懂主要内容。时间线索 深秋一个清晨 几十年前 现在所记事情 寻找(走向)女兵墓追忆女兵墓 祭拜女兵墓作者情感 尊敬 遗憾 欣慰17要点:女兵看到战友安全放心地笑,对自己的献身行为欣慰地笑;我们看到女兵起死回生高兴地笑。意思对即可。 (4 分)18示例:表达了作者队伍名女兵的崇敬赞美之情。女兵生前无名(没留下姓名)普通,死后墓地简陋清冷苍凉(草原、寒风、雪被、无名小溪) ;生前为这块

26、土地付出青春、热血和生命,死后还心安理得地守护在这里。 (共 4 分,观点 2 分,分析 2 分)19.不好。 (观点 1 分)用“你”的称呼,像和战友倾心交谈,亲切而自然;把“你”换成“她”就产生了距离感。 (分析 2 分)女兵平凡却伟大,柔弱却坚强,对工作兢兢业业,为保护男战友挺身而出,无怨无悔地献出生命,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作者的心中。 (结合文章 1 分)学优中考网 燕山(一)阅读莫惜春衣坐绿苔 ,完成第 1517 题。 (14 分)莫惜春衣坐绿苔忙忙碌碌的两点一线的日子,一直蜗居家中过双休日,很少亲近自然。晚上照例面壁打坐的时候,记起黄帝内经中的句子,春天本该到自然中去。心中便萌生一个

27、念头。又逢双休日,老早挤兑孩子将作业做完,又怂恿妻将手头的功课处理好,我们一家三口到白水寺踏青去。沿着新修的甬路,走到铁路桥下,穿过桥洞时,桥下流水无声,慢慢吞吞的,仿佛刚然融化了最后一抹料峭春寒,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有散尽。穿过桥洞,向上走是宽宽的柏油路,正对着的,是山谷中的河床,窄窄的羊肠小道静卧在岸边。我们沿小路顺山谷往里走。山间春晚。此时虽近四月,但山中的植物尚无春色。微风夹着寒意,卷地而来,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穿树林,过小桥,到了山脚下。近前转身站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一望,远处,那旷地上竟然泛出一片若隐若现的新绿!仔细看过去,新绿中还有几分淡淡的鹅黄,好嫩好新鲜。而疏林边,草

28、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重了些。这样想时,不禁为古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句子叫好叫绝!再往里走,人迹渐渐少了。前边转弯处,一带不大的开阔地。妻子率先踏进去,欣喜的跟孩子讲用脚亲近自然的感觉。母女二人便在河床上厚厚的衰草上轻悄悄的走着,小心翼翼的走着。我也过去,苏醒了的土地本就松软,加上厚厚的经年的衰草,还有草间缝隙中破土而出的新芽的娇嫩,那脚下沙滩般的柔软愈发浓厚起来。走一会儿,不忍心不经意间践踏了新草柔弱的生命,我回到小路上,看他们兀自享受着踩在大地母亲呼吸的肚腹上的那份轻柔与快意。“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踢几

29、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朱自清先生的句子此时从三个人的口中不约而同此呼彼应的念诵出来,和着春风春水融进无边的春意里。溪水在山谷中穿行,沿着窄窄的河道斗折蛇行而来,又斗折蛇行而去。驻足细看,溪水在河道中跳跃,溅出浅浅的水花,有时候还拐个小弯儿,涌起小小的漩涡,那哗哗的声音变得更大些。不知道是谁将上游的河道引上小路,前面的小路被河水淹没过来。这样,路就在前边消失没有了,我们停下来,看那水在小路上肆无忌惮地漫过来,又悠然地从脚下流过去。孩子找一根短棍儿,开心地蹲在小溪边扒拉着石头“拦河筑坝” ,向我们宣言也要造一个自己的“ 三峡工程”改造自然。妻在一边搭着下手,母女二

30、人自得其乐。做引渠时,孩子一边扒拉着泥土石块一边嘴里念念有词:“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妻在一旁配合:“老子曾经曰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看她们母女俩在那边忘情地嬉闹着,陶醉着,我就近找一块石头坐下。蓦然低头,看见几丝苔藓 隐约出若有若无的绿意,记起元代虞集的南乡一剪梅来:“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此时,一句“莫惜春衣坐绿苔”就油油的在心头荡漾。太阳朝树后悄悄藏起来的时候,我们往回走。从桥上过去,又拾级而上转到白水寺前。庙前的香炉内

31、香烟缭绕,飘动的袅袅香烟俨然翩翩的舞者。偶尔微风过处,仿佛伴舞的音乐加快了节奏,舞姿变得愈发的欢快和轻盈。慢慢地往山下走。视野变得很开阔。早春的清寒尚未完全退去,景色还缱惓于素淡萧瑟中,可也许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春的影子,该是绿的。来时最初见到的一小片绿,大概就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吧。这样想时,看四面榛莽环合,疏林的疲惫,衰草的憔悴,都被心中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这一刹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脚步。肃杀寂寥时,谁能在心底发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又能用心去呵护温暖它,谁就会在心里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春天。到山底下等车的时候,回望白水寺那灰茫茫的重庑殿顶隐约在松柏丛间,

32、一个念头不禁从心底冒出来:心里有春天,前面的路就有春天。(原文有删改)15阅读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写的四件事。 (4 分)答: 16作为一篇写景散文,本文有许多句子写的细致入微,刻画自然。试从三处划线句子中任选一处做简要赏析。 (4 分)答: 17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谈谈对“心里有春天,前面的路就有春天”这句话的理解。 (字数 120 字以内) (6 分)答: 参考答案:15参考答案:轻踏春草;吟诵名句;驻足观溪;拦河筑坝 (评分:4 分,每处 1 分)16答案示例: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流水人格化,把春水的缓慢流动描摹成还未完全舒展开筋骨的人的慢吞吞的行动,形象地表现出

33、春天初至万物复苏的景象; 本句中, “轻悄悄地走着”和“小心翼翼的走着”以动作描写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母女二人用脚亲近自然时的情态,对春草的怜惜与关爱跃然纸上;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香烟的情态,把香烟比喻成翩翩的舞者,时有动有静,可观可感。 (评分:4 分;鉴赏点准确判断 2 分;展开具体解释 2 分。 ) 17答案示例:作者一家人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去踏青,尽管山中景色还没有春意盎然,但因为心中有春天,所以能够在肃杀之中寻找感受到丝丝缕缕的春意。生活中我们面对种种环境变化时,只要心中充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工作和生活,就会迎来幸福美好的明天。 (评分:共 6 分,结合文章内容解释句子和联系生活分析内涵 4 分,语言表达 2 分)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