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语文:北京市一摸说明文阅读汇编【03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85644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北京市一摸说明文阅读汇编【03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北京市一摸说明文阅读汇编【03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北京市一摸说明文阅读汇编【03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北京市一摸说明文阅读汇编【03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北京市一摸说明文阅读汇编【03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优中考网 2012 中考语文:北京市一摸说明文阅读汇编【03 含答案/解析】西城区(二)阅读昆虫的拟态一文,完成第 1819 题。 (共 8 分)昆虫的拟态为了获得生存的机会,各种形态的昆虫伪装成自然界里的万物,隐蔽自己,吓跑敌人,或者方便自身取食,这就是昆虫的拟态。自然界里昆虫的拟态类型很多,主要有贝茨氏拟态和米勒式拟态以及进攻性拟态等几种类型。1862 年,英国博物学家 HW贝茨在研究蝴蝶时提出的可食性物种模拟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的不可食物种的拟态现象。贝茨氏拟态中的被拟者分布广、数量众多、显眼并具有不可食性或其他保护方式。拟者和被拟者经常生活在同一地区和时间,这样捕食者便难以将两者分清

2、。最典型的例子是北美一种适合捕食者口味的蝴蝶模仿另一种不适口或不可食的蝴蝶,鸟类不取食有毒的蝴蝶,从而也会避免去取食无毒但是花纹酷似有毒蝴蝶的无毒蝴蝶。米勒氏拟态是两种具有警戒色的不可食物种互相模拟的拟态现象。1878 年,由德国动物学家弗里兹米勒提出,故名。比如,蜜蜂和黄蜂之间彼此相似。米勒解释说,因鸟类必须通过亲身尝试才能得知某种昆虫不适口,几种均不适口的昆虫形色相似,这样鸟类一旦吃到一种不适口的昆虫,另一种具有类似形态的不适口昆虫也不会再遭到捕猎,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进攻性拟态就是模仿其他生物以便于接近进攻对象的拟态。例如螳螂会模拟兰花或者其他花朵的样子,待昆虫大摇大摆飞来采蜜或者停

3、留的时候把它吃掉,而这个被吃掉的虫子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死的。螳螂的模拟水平之高,可见一斑。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划线语句不能删去的两条主要理由。 (2分)答: 19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面三则材料介绍的昆虫拟态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并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说明。 (6分)【材料一】有一种雌性萤火虫能够模拟多达 11 种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利用这种光亮来吸引前来求偶的其他种类的雄性萤火虫上钩,然后大口吃掉。【材料二】北美有两种有毒的帝王蝴蝶,色彩鲜艳,长得很像,还可以彼此模仿对方的花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令捕食者眼花缭乱,难以区分,只好统统敬而远之。【材料三】鸟类也许不小心吃到了蜂类,被蜇

4、伤到口腔黏膜,就会对这种明显的黄黑相间的花纹产生极其深刻的印象,下一次就会避免取食这种蜂类。有一种访花蝇,自身是无毒的,它模拟蜂类的形态,身上也具有明显的黄黑相间的花纹,借此躲过鸟类的捕食。材料一 : 材料二: 材料三: 参考答案:18答案要点:如果删去“伪装成自然界里的万物” , “昆虫拟态”的含 义就不明确了。“隐蔽自己,吓跑敌人,或者方便自身取食” (或 “获得生存机会” )的具体方法就不清楚了。评分标准:共 2 分。共 2 条理由,每条理由 1 分。如果删去就不知道“昆虫拟态”的含义了。“隐蔽自己,吓跑敌人”的方法就不清楚了。评分标准:共 2 分。共 2 条理由,每条理由 1 分。19

5、材料一:昆虫拟态属于进攻性拟态。因为进攻性拟态就是模仿其他生物以便于接近进攻对象的拟态。这里萤火虫就模仿了其他种类的萤火虫以达到捕食的目的。材料二:昆虫拟态属于米勒氏拟态。因为该拟态是两种具有警戒色的不可食物种互相模拟的拟态现象。两种北美帝王蝶都是色彩鲜艳的有毒蝴蝶,他们互相模仿,骗过捕食者。材料三:昆虫拟态属于贝茨氏拟态。因为该拟态是可食性物种模拟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的不可食物种来逃避敌害。而自身无毒的访花蝇正是模仿了不可食的有刺的蜂类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评分标准:共 6 分。共 3 个材料,每个材料 2 分。指出类型 1 分,简要说明 1 分。学优中考网 延庆县(二)阅读电磁辐射 ,完成第

6、 2021 题。 (7 分)电磁辐射继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电磁波辐射污染已被世界公认为第四大污染。电磁波辐射污染主要由高压输电线、短波、超短波、微波、电子游戏机、视频端显示器、移动电话等辐射源产生。它看不见,摸不着,穿透力强,充斥着整个空间 。人体处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下,会吸收辐射能量,发生生物 学作用,包括热作用和非热作用。所谓热作用,就是高频电磁波对生物机体细胞的“加热“作用。人体接受电磁辐射后,体内的分子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重新排列,在重排过程中,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引起热作用。人体内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因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发生移动传导电流,也能使电解质变热。另外,由于

7、人体内某些成分(如体液等)为导体,还可产生局部性感应涡流,也会产生热。如果人体吸收的辐射能太多,靠体温的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引起体温升高,进而引发各种病症。由于电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层直接对内部组织“加热“,往往机体表面看不出什么,而内部组织却已严重“烧伤“。至于电磁波的非热作用问题,正在进一步研究之中,一般认为是低频波产生的影响。人体被电磁波辐射 后,体温并未明显升高,但已经干扰了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造成细胞内遗传基因发生畸形 突变,进而诱发白血病和肿瘤,还会引发胚胎染色体改变,导致婴儿的畸形或孕妇的自然流产。现实生活中,电磁辐射也在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磁辐射以光速传播,用以传

8、递信息,在工业、军事科学、医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雷达、卫星通讯、微波炉、热疗器、塑料热合机、电视机、收音机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微波是一 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很有“个性“,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不能 透入内部而是被反射出来,所以金属材料不能吸收微波。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水是吸收微波最好的介质,而含有水分的物体,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并产生热。人们利用微波的“个性”发明了微波炉等很多产品。鉴于电磁辐射的特性,专家建议: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

9、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让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把电磁辐射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20电磁辐射对人体有“热作用”和“非热作用”两种危害,请简要解释。 (4 分)“热作用”是指: 。“非热作用”是指 。21阅读原文,对下面材料中陈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并提出使用建议。 (3)电磁辐射会给人类带来污染,同时人们也利用电磁辐射的特点制造家电产品。微波炉是一种用微波加热食品的现代化烹调灶具,作为低耗高能电器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们在利用微波炉给软包装的牛奶加热时发现,如果把使用普通塑料袋包装和为了增加保质期在

10、包装袋内侧镀了一层锡箔的两袋牛奶同时放进微波炉加热,到了预定的时间,普通塑料袋包装的牛奶温度比预想的要高,而包装袋加锡箔的牛奶温度和未加热前变化不大。原因解释: (2 分)使用建议: (1 分)参考答案:20.热作用三点:(1)人体内的分子重新排列,碰撞、摩擦。 (2)人体内电解质离子发生移动传导电流。 (3)体内的导电成分产生感应涡流。 (3 分)非热作用:电磁波干扰人体固有电磁场。 (1 分)21.原因解释要点:包装袋有锡箔,微波不能穿透而被金属反射,牛奶接触不到微波不能被加热。微波可以透过塑料包装袋,牛奶吸收微波产生热。 (2 分)使用建议要点:去掉金属包装或使用耐 热的绝缘材质器皿。

11、(1 分)学优中考网 燕山(二)阅读低碳生活 ,完成 1820 题(8 分)低碳生活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已经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如果碳排放量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将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这绝非危言耸听。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遏制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活态度。全球气候变暖,使人

12、类的“碳”意识不断增强,人们正在努力减少自己的碳足迹,积极推进节能环保。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参与到低碳行动中来。被评为最环保国家的瑞士,不仅大量应用了水利发电,而且公共交通设施发达,铁路得到广泛应用。挪威法律规定,砍伐树木后,限期之内必须补种幼苗。芬兰的能源利用结构十分合理,可再生能源已经占整体能源利用的 25,是欧盟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其实“低碳”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一样可以做到“低碳”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对个人“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几项小建议,如把在电动跑步机上 45 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 1000 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

13、让衣服 自然晾干,可以减少 2300 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1/3 等等。一个人或一家一户的节能行动“减碳”的效果虽然有限,但全国每个人每家每户都行动起来效果就会非常惊人。比如:提前淘米并浸泡 10 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节电约10%。每户每年可因此省电 4.5 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3 千克。如果全国 1.8 亿户城镇家庭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省电 8 亿度,减排二氧化碳 78 万吨。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福子孙万代,是人类共同的夙愿。为了实现这个夙愿,我们每个人都可

14、以把握自己,让低碳生活从每一天做起。16请说出第段中,划线句子“科学研究表明”不能删去的两个理由。 (2 分)答: 17第段文字,先总说 ,然后说明 , 。 (3 分)18结合文段内容对下面材料给出解释。 (3 分)【材料链接】材料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 1.9 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

15、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答: 参考答案:18承接前句,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绝非危言耸听” ,有据可查;同时交代下句“气候变暖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速度快于预期” 是经过科学推测的。 (评分:共 2 分,每点 1 分)19先总说人类“碳”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推进节能环保;然后说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参与到低碳行动中来,普通人一样可以做到 “低碳” 。 (评分:共 3 分,每点 1 分)20. 略 (评分:共 3 分,每点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