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动变速箱维修案例 线束接头在拆装后没有插到位引发的故障分析前面我们分析了由于线束接头插反引发的故障,而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有些线束接头经油水浸泡变形后不易插到位,往往造成车辆本身的故障还未解决好,又多出些其它故障现象。案例1:一辆大众帕萨特 B4轿车,搭载01N 自动变速箱,行驶里程为37.5万公里,在大修发动机后出现变速箱不换挡和入挡冲击大等故障现象。我们接车后路试,故障确如车主所说。据车主反应在大修发动机前汽车没有这种现象,因此我们暂不考虑变速箱内部元件有故障,先用故障诊断仪调取变速箱故障码,显示为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且不能清除故障码。用万用表测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电阻,正常;再测量其线路
2、也未发现有断路和短路故障,是什么原因造成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呢?当检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线束接头时,发现插头内的防水胶圈因汽油浸泡后膨胀变形,致使接头插不到位,从而引发上述故障。重新更换一个线束接头的防水胶圈后,装车路试故障排除。 (节气门信号及负载信号是换挡油压调节的重要信号参数)二、 卡簧装错引发的故障分析许多维修工在装配变速箱时,常常不注意卡簧的安装方法和安装位置,造成变速箱内部元件干涉,引起变速箱缺挡。卡簧通常有平卡、锥卡、波卡和细卡等几种,每根卡簧的厚度也各不相同,如:RE4R01A 自动变速箱的前进挡离合器就可以用卡簧来调整离合器的间隙;截面呈锥形的卡簧称为锥卡,在装配时应特别注意
3、它的安装方向,如卡簧的方向装反了,会影响变速箱内某些元件的正常工作。如:丰田的 A340E 自动变速箱,若2挡制动器的锥形卡簧装反,就会影响其活塞的行程,从而引起无2 挡。还有些自动变速箱,卡簧有很多根,在装配时一定要注意区别其大小、方向和位置。如:克莱斯勒的 A604和 A606自动变速箱,在输入轴上的离合器组内有前进挡离合器、高挡离合器和倒挡离合器,装配时需要特别注意锥形卡簧的方向和波形卡簧的位置。若卡簧装错或装反方向,就会引起入挡冲击、延迟等故障现象。案例2:一辆上海别克轿车,搭载4T65E 自动变速箱,大修变速器后出现前进挡入挡延迟现象。首先检查油泵和油路阀体,各方面都很正常;当用压缩
4、空气检查输入离合器的密封性时,发现用压缩空气吹动输入离合器活塞,会听到一异响,当异响消失后,摩擦片才能被完全压紧。将输入离合器活塞取出,未发现明显问题,重装3挡离合器卡簧时发现:装上的卡簧比原来的卡簧大,挡住了输入离合器活塞的行程。由此分析在刚挂入“D”挡时,油压不是很大,活塞的行程不够,不能将摩擦片完全压紧,而当油压逐渐增大后,由于输入离合器活塞有一定的柔韧性,故在一声异响后,活塞的行程恢复正常,可将摩擦片完全压紧,因而出现入挡延迟的故障现象。重新更换卡簧后,故障消失。三、 错装油路阀体引发的故障分析在维修油路阀体时,经常会遇到装错元件的人为故障,如:波珠的位置,节流片的大小、阀体隔板垫的方
5、向等。亚洲车系的自动变速箱常采用波珠做单向阀,德国的ZF 自动变速箱大多采用节流片节流油压,故在维修时一定要注意节流片上的节流孔的大小和节流片的凹凸方向,如:4HP-18自动变速箱的节流片。案例3:一辆三菱 V33越野轿车,装备03-72LE 自动变速箱,行驶里程为13.6万公里。该车在大修变速箱后出现升挡正常,但当车辆升上高速挡(4挡)后再减速时不能降挡的故障现象。首先检查节气门拉线,拉线行程正常,也无发卡现象;再检查“OD”电磁阀,测量电阻正常,给电磁阀做动作测试,能听见清脆的“咔、咔”声。拆开油路板阀体,检查各滑阀都能滑动自如,没有发卡现象;当检查阀体小隔板时,发现上、下隔板垫装反了,重
6、新正确装配后路试故障排除。四、 将自动变速箱抬下后重新装配时出现的人为故障在维修车辆的某些故障(如:更换曲轴后油封)时,需要抬下自动变速箱,而在抬装变速箱的过程中由于维修人员装配不当,往往出现变速箱换挡冲击、打滑或不换挡等故障现象。当出现这些故障时,维修人员常常将维修思路集中在变速箱内部元件和控制电路上,结果自然会走不少弯路。对于电控自动变速箱来说,这类故障原因通常是线束接头插反或未插到位造成(前面已有分析) ;有节气门拉线的变速箱,故障原因通常是节气门拉线的行程调整错误,如:本田 CD5的 MPOA 自动变速箱,节气门拉线调整过紧,会出现1 挡升2挡时冲击大,反之则会出现1挡升2 挡时打滑。
7、五、 更换变速器总成后出现的人为故障在维修自动变速箱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遇到在解开变速箱后,发现内部损坏的元件太多(特别是事故后的车辆) ,已没有修复的价值,这时车主通常会考虑更换变速箱总成。在更换变速箱总成的时候,有些维修人员却不注意变速箱与发动机的匹配性,造成变速箱换挡冲击或不换挡等故障现象,有的还会造成车辆不能达到理想车速、耗油高等其它故障现象。案例4:一辆94年款的本田 CD5轿车,搭载 MPOA 自动变速箱,行驶里程为26.8万公里,因事故时中壳损坏漏油,内部元件损坏也非常严重,于是在某维修厂更换了变速箱总成。但更换后车辆无法达到理想车速,导致车辆油耗高的故障现象。 接车后路试发现,
8、变速箱升降挡都很正常,但当发动机转速为3000r/min 时,车速只有110Km/h 左右,而车主反应在更换变速箱前能达到130Km/h 以上。分析为变矩箱锁止不正常,将变速箱抬下,割开变矩器检查锁止摩擦片,无烧蚀、脱落现象,再拆开检查阀体,锁止滑阀也无卡滞现象;将变速箱里面的元件与原车变速箱对比,发现差速器的盆齿与角齿的齿数不同,四挡齿轮的齿数也不相同。由此分析为变速箱的速比不同造成车辆不能达到理想车速,重新更换相同齿数的齿轮后,试车故障排除。总结:由于人为装配错误引起的变速箱故障多种多样,要杜绝这类故障的发生,维修人员不仅要在平时多学习、多观察,不断积累维修经验;在维修过程中还应加强责任心,从以上案例分析来看,很多故障现象都是由于维修人员粗心造成的,如果我们在维修过程中象医生拿手术刀一样有责任感,那这类故障就不会发生;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