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备课人:孔晓容单元教学目标:一、能熟练朗读课文,了解文中介绍的一些科学知识。二、能通过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学习与生活中初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三、能指出文中运用主要的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相结合,议论和说明,并能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四、能写简单的说明文简单地介绍一个小制作。五、组成合作小组展开采访、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身边的科技发明情况,举办一次口头新闻发布会。六、查阅和搜集有关“狼”的资料,并进行小组合作,说说对“狼”的认识,进而学会辨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单元课时安排:(共计 14 课时)斜塔上的实验 2 课时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 课时宇
2、宙里有些什么 1 课时梦溪笔谈二则 2 课时诵读欣赏论语八则 1 课时写作 2 课时综合实践活动 1 课时狼专题 3 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词是“关注科学” 。文学和科学是相通的。在学语文中学科学,在学科学中学语文。在本单元中,我们可以倾听科学家矢志探索的心律和足音,品味那石破天惊的创造宣言和奇思妙想,领略到别样的情味与风光。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阶段,对自然界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学习本单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斜塔上的实验:这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叙事生动形象,文字比较浅显。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
3、出疑问,也可以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就文中涉及的两个实验,可以设计“摆”的实验和斜塔上的实验的课件,使教学形象化,视听化。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是一篇议论文。全文紧紧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题,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本文论证结构的严密性,更主要的是要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思想、树立创新意识。要注意指导学生弄清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宇宙里有些什么:这是一篇介绍宇宙的有关知识的科学小品。宇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广漠神奇的世界。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畅谈自己所了解的、所想象的宇宙,同时可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宇
4、宙的音像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引入课文的学习。梦溪笔谈二则表现两篇古代科学成就的文言文,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 2 -十八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伽利略的事迹。2、学习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法。3、了解摆的规律和自由落体定律。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总结出科学家获得成功的经验。2体会文章巧妙的构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伽利略的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科学家善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激情。2、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3、记叙和描写相结合。教学时数: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生活是平淡
5、的,却又是美好的,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正是有了发现,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美好,社会才得到不断地进步。今天我们要看看,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奇迹。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1.走进伽利略伽利略(1564-1642):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他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2、需要掌握的字词:q do d da zhu co y tu jujing xi sh祈 祷 嘀 嗒 坠 粗糙 一劳永逸 妥 协 倔 强 不屑 嘘3、整体感知:(1)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明确:全文是按照“
6、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为线索展开的。(2)、按书中提供的材料顺序,概括伽利略的事迹,走近伽利略。明确:(一)(17)摆动挂灯的启示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二)(812)写伽利略的孩提和学生时代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献身精神。(三)(1319)比萨斜塔上的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3 -1、教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提问:你发现绳的摆动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明确:尽管绳的往返距离越来越小,但是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一样长;自然的节奏原则。如果讨论不出,教师点明几百年前,伽利略能够发现这个规律,说明他细心观察,善于思考;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2、齐读第二自
7、然段,并标出“仿佛、觉得、似乎”等词,这些词能否去掉?原因是什么?讨论明确:仅仅是一种猜想,有待证明。伽利略的感觉是否正确?他怎么知道的?明确:正确;他采用实验法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通过此事,你受到什么启发?小组交流;明确:伽利略善于观察、思考并通过实验来检验真理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3、他这敏锐的感官和观察、思考、实验能力与他孩提和学生时代是紧密相连的。速读812 段,让我们为孩提和学生时代的伽利略画个像。讨论交流。明确:(1)不迷信权威。 (2)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 (3)有理想。 (4)敢于追求真理。 (5)不断试验,挑战权威。 (6)面对压力
8、和挫折,仍然勇往直前。4、就因为有了孩提和学生时代打下的基础,参加工作后的伽利略仍然不断实验、验证,最后,他来到比萨斜塔做实验。速读思考:当时有什么困难?伽利略和众人又是怎么表现的?讨论明确。四、小结。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2、学习了文章,从伽利略的事迹中总结出几条关于知识创新的经验,并用恰当的语句表达出来。(可以写在字词本上)第二课时一、导入 (复习旧知导入)二、研究重点 阅读一篇文章,关键是找出文章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那些值得我们去重点研究的内容。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确定学习重点。 (确定重点内容)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确定的学习重点为斜塔上的实验部分,那么在伽利略专心于实验时,学生和教
9、授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怎样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13-19 节,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分析他们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1、 伽 利 略 专 心 于 实 验 时 , 学 生 和 教 授 们 对 伽 利 略 的 态 度 是 怎 样 的 ? 请 找 出 相 关 语 句 ,抓 住 关 键 词 , 分 析 他 们 的 含 义 和 表 达 效 果 。学 生 们 听 了 他 的 讲 课 , 不 客 气 地 嘲 笑 他 。明 确 : 这 句 话 中 “不 客 气 ”和 “嘲 笑 ”说 明 了 学 生 看 不 起 伽 利 略 , 对 伽 利 略 做 法的 一 种 不 理 解 , 对 伽 利 略 是 一 种 嘲 讽
10、和 讥 笑 的 态 度 。2、 有 些 教 授 也 骂 得 他 狗 血 喷 头 , 这 个 不 知 天 高 地 厚 的 后 生 小 子 想 要 干 什 么 ?明确:“也”和“骂”说明学生们对老师是如此,连教授,有思想的人也对伽利略的做法持坚决反对态度,“狗血喷头”说明骂得很凶。 “天高地厚”指事物的复杂性, “不知天高地厚”说明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伽利略是个天真无知的人, 这些词都是贬义,表明伽利略当时所面对的反对势力之巨大。3、 “制止这种胡闹”他们威胁说,否则,他们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不会忘记。明确:“胡闹”说明教授们认为伽利略的实验是小孩子的把戏, “威胁”说明教授们心中也有点恐慌。-
11、4 -4、 表 演 的 地 点 在 比 萨 斜 塔 , 教 授 们 穿 着 他 们 的 紫 色 丝 绒 长 袍 , 整 队 走 到 塔 前 ,学 生 们 和 镇 上 的 人 则 走 在 这 些 人 的 前 面 , 大 家 吵 吵 嚷 嚷 , 兴 高 采 烈 , 准 备 看 伽 利 略出 洋 相 , 对 他 的 人 品 宣 判 死 刑 。 明 确 : “表 演 ”说 明 对 伽 利 略 来 说 这 只 是 一 次 公 开 演 示 , 从 另 一 侧 面 反 映 伽 利 略 很有 信 心 , 这 已 不 是 一 次 实 验 。教 授 们 穿 着 长 袍 反 映 了 他 们 对 这 件 事 的 郑
12、重 , 从 另 一 侧 面 可 以 看 出 他 们 想 看 看伽 利 略 会 在 这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建 筑 比 萨 斜 塔 上 做 出 怎 样 荒 唐 的 “游 戏 ”, 学生 “不 客 气 地 嘲 笑 ”使 得 他 们 最 想 看 到 这 个 可 笑 的 老 师 会 怎 样 出 丑 。 “大 家 ”说 明 观 看 这 次 实 验 的 人 数 之 多 , 场 面 之 大 。 “吵 吵 嚷 嚷 , 兴 高 采 烈 , ”说 明 议论 之 声 很 多 , 大 家 兴 致 很 高 , 神 采 飞 扬 。前 面 是 “给 他 一 顿 教 训 ”后 面 变 成 了 “对 他 的 人 品 宣 判
13、 死 刑 ”说 明 所 有 的 人对 这 次 实 验 都 抱 定 了 一 定 会 失 败 的 想 法 。 这 “正 是 揭 穿 伽 利 略 的 荒 唐 , 叫 他 永 世不 得 翻 身 的 时 候 了 ”。 说 明 教 授 们 认 为 伽 利 略 的 思 想 和 言 行 错 误 到 使 人 觉 得 荒 唐 的程 度 , 他 们 要 彻 底 败 坏 伽 利 略 的 名 声 , 让 他 永 远 抬 不 起 头 来 。 5、 当 伽 利 略 一 步 一 步 爬 上 斜 塔 时 , 大 家 都 嘘 他 。 大 家 先 是 一 阵 嘲 弄 的 哄 笑然 后 随 之 是 大 吃 一 惊 的 窃 窃 私 语
14、 。 难 以 相 信 的 事 情 真 的 发 生 了 !明 确 : “嘘 ”说 明 就 在 实 验 的 最 后 关 头 , 人 们 都 不 忘 给 伽 利 略 施 加 压 力 , 想 迫 使 伽利 略 在 最 关 键 的 时 候 放 弃 。 当 实 验 进 行 时 , 人 们 的 态 度 从 一 阵 “哄 笑 ”到 大 吃一 惊 的 “窃 窃 私 语 ”反 映 了 他 们 愿 望 的 破 灭 。 6、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这样那样滑稽玩意儿。明确:“神圣”反映了当时人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评价很高,奉为至高无上的真理和经典,“滑稽”是令人发笑的意思,这里指那些教授
15、对伽利略的实验及实验器材的鄙视。 7、 面 对 来 自 周 围 的 巨 大 压 力 , 伽 利 略 表 明 了 自 己 怎 样 的 态 度 ? 请 找 出 相 关 语 句 , 抓住 关 键 词 , 分 析 他 们 的 含 义 和 表 达 效 果 。 8、 他 说 “他 的 目 的 是 重 新 检 验 亚 里 士 多 德 有 关 科 学 的 学 说 , 而 不 是 把 这 些 学 说 当作 福 音 真 理 来 接 受 , 他 发 现 真 理 的 道 路 , 不 是 靠 背 诵 亚 里 士 多 德 的 著 作 , 而 是 通 过学 习 ”大 自 然 这 本 宝 书 。 明 确 : “重 新 检 验
16、 说 明 是 再 次 检 验 , 也 反 映 了 以 前 有 人 检 验 过 , 但 没 能 推 翻 亚 里 士多 德 的 结 论 , 说 明 伽 利 略 不 是 把 前 人 的 结 论 当 作 真 理 , 而 是 要 用 实 验 去 证 明 。 反 映了 伽 利 略 注 重 实 验 、 实 践 , 不 迷 信 权 威 的 精 神 。 9、 伽 利 略 拒 绝 停 止 他 的 实 验 , 伽 利 略 乐 于 接 受 这 个 挑 战 。明 确 : “拒 绝 ”说 明 伽 利 略 的 坚 持 , “乐 于 ”说 明 伽 利 略 愿 意 用 实 验 来 证 明 自 己 的结 论 。10、 你 认 为
17、 伽 利 略 是 个 怎 样 的 科 学 家 呢 ?伽 利 略 是 一 个 不 怕 威 胁 、 勇 于 探 索 、 注 重 实 践 、 不 迷 信 权 威 、 热 爱 科 学 的 科 学 家 。 11、 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采用了记叙的写法?哪些地方采用了描写的写法? 五 拓 展 延 伸 古今中外,像伽利略这样受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启发而有所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是大有人在,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六总结:1、作者是采用先写趣事, 再写小时侯,再写斜塔上的实验的顺序进行写作,这样写好还是按时间顺序写好,为什么?讨论明确:本文顺序好。开头描绘发现摆的定律的经过,引人入胜,再回头略写孩提和学生时代的情
18、况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这样能使读- 5 -者清楚的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两个重大的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这也就是文章巧妙的构思,是文章以斜塔上的实验为标题的原因。2、本文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提、学生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坚持用试验来检验理论、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献身的精神。3、写作特色:课文构思巧妙。写人物传记一般是按时间顺序,从小时候写起,但课文却首先描写 1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过,写得引人人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然后再回过头略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的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
19、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这样构思全文,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记叙和描写相结合。人物传记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就会使人感到单调、枯燥。课文 2多处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如写教堂里的气氛、伽利略的突然发现,写教授们的压制、学生们的反对,观察比萨斜塔实验的队伍等都运用了描写,这就使文章生动形象、令人爱读。开头和结尾的场面描写,起着营造气氛的作用,表现了伽利略的求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七、作业:1、选做两本练习册。2、学写一段人物传记:抓住自己的出生、爱好、特长、家庭、学习、理想等情况。板书设计:斜塔上的实验发现“摆”的规律 勤于思考 勇于探索
20、精神事迹 孩子和学生时代 仔细观察 热爱科学比萨斜塔上的实验 不断实验 不相信权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创造性思维的要素。2、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结构安排。3、体会语言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逐段概括内容,理清结构层次,明确中心论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思想,树立创新思维,争做有创造力的人才。教学重点、难点:1、创造性思维的要素。2、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3、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教学时数: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回忆一下小学学的苏轼题西林壁 。让我们一齐来背一下呀。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21、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横看成岭侧成- 6 -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说明什么?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板书)二、 积累字词,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意义:汲取(j):吸取。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孜孜不倦(z):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q):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
22、都做不成。 三、速读课文,找出观点:1、简介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请同学们对照注释默读课文。同时用笔在书上划出作者总结性的语句。(学生默读) 3.作者在本文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明确:“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以及思维视角的转换,都会使得事物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四、整体感知课文,弄清文意层次。第一部分(1-3):以一个问题引出话题,说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第二部分(4-8):由话题引出创造性的问题,论述
23、产生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第三部分(9-12):论述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第四部分(13):论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五、 (难点)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给课文编写阅读提纲。 (随堂练习) 讨论并归纳: 提出问题:(13 段)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说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分析问题:(412 段)第一层(45 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二层(68 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证明。 第三层(912 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解决问题:总结,做一个富有
24、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讨论:论 点 “因 此 , 不 满 足 于 一 个 答 案 , 不 放 弃 探 求 , 这 一 点 是 最 重 要 的 。”是 怎 样被 层 层 证 明 的 ?六、小结:本文论述了只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法,具备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坚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围绕中心,逐层展开。作者要论述的问题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很重要,也就是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要达到此目的,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其次再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条件,并分析了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
25、性的人。七、作业:1、抄写生字词。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板书设计: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提出问题:由图提出论题,说明创造性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2 -分析问题:(412 段)第一层:具备创造性因素: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二层:具备创造性因素: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第三层: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解决问题: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第二课时一、导入:复习议论文的三要素。二、深入探究、讨论:1.作者开头引述这个材料有何好处?要点:这样开头生动形象,吸引读者,发人深省。同时,从材料中提出一个问题,也是议论文常用的开头写法。2.作者从这个材料中提炼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要点:“不满足于一个
26、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它意在表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同时也批驳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狭隘观点。3.作者用“然而”一词承上启下,说明“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一个答案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那么,作者认为创造性思维需要哪些要素?要点:必须精通各种知识,这是形成创新意识的素材。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讲道理)4.作者在论述上面这个问题时,举了两个例子,这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请再举一些例子。要点:摆事实。增强文章说服力,使人信服。田忌赛马;飞机和船的结合产生了航空母舰,等等。5.作者用“不过”一转,通过两个设问将问题引向深入,
27、他是怎样分析人“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这一问题的?要点:首先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 (讲道理)前者自我压制,从而扼杀了自己的创造力;后者关注极普通,甚至一闪而过的想法,从而获得灵感。其次,作者摆出典型的创造型明星的事例来加以论证。 (摆事实)6.作者由此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举例证明。见课文第 12 段。伽利略从教堂挂灯链条的嘀嗒声中得到的启示;瓦特看见水烧开时水壶盖震动而受到启示等。 7.体会 11、12 两段中“大多数情况” 、 “往往” 、 “主要之一”的作用。要点:对内容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制,说明一般如此,但并不排除特殊情况,避免表意绝对化,用语准确。8.通过以上
28、分析,作者顺理成章地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要点:怎样才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态度意识及三个关键,总结全文,中心论点)9.课文在证明论点采用的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明确:摆事实,讲道理。五、总结:1、综上所述,本文论述了只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具备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坚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2、本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作者要论述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蕴含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本文在论述过程中以一个显著特- 3 -点。3、写作特色:结构严谨,过渡自然。开头设置的问题本身就证明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9、,就自 1然地进人了对“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错误思维模式的剖析,引出了必须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观点;接着点出寻求其他答案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展开对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的论述;然后用两个问题引出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最后归纳全篇。全文顺流而下,过渡自然。恰当地运用衔接词,也是使文章过渡自然的原因。通俗易懂、深人浅出。从创造学角度看,文章论述的是转换思维视角、不同概念的组 2合等问题,但并没有出现这些名词术语。文章开头由一具体材料引出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层层深人地剖析,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给不同层次的读者予以深刻的启示。六、作业选做两本
30、练习册宇宙里有些什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体会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来通俗易懂地介绍知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从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色四个角度解读本文,学习如何阅读说明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清晰地说明宇宙的本质特征。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手段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的写作特点。2、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清楚地、通俗易懂地说明宇宙的特点。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分析“宇宙”的构词方式:“宇”,无限空间;“宙”,无限时间,因
31、此它是并列结构的词语。让我们来看看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1、 需掌握的字词:茫无涯际 y 恒星 hng 摄氏 sh 灼热 zhu 炫目 xun 2、课文的体裁是什么?明确:说明文。介绍说明文的有关知识。3、整体把握宇宙里到底有什么?明确:恒星、恒星系、太阳系、银河系、星云、行星、宇宙3、理清文章段落一(111)恒星- 4 -第一层(1):引出说明对象。第二层(2-6):介绍恒星的基本情况。(第 6 节小结)第三层(7-9):介绍恒星的有关情况。第四层(10):介绍宇宙里的星云。第五层(11):回答宇宙里有些什么,从而说明宇宙是物质的。(小结)温度高、体积大、密度大、种类多、
32、距离远物质无穷无尽二(1220)恒星系第一层(12-14):介绍银河系。第二层(15-17):介绍银河系外的恒星系。第三层(18-19):介绍整个宇宙都在运动。第四层(20):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小结)太阳系、银河系、恒星系、运动运动无穷无尽三(21)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对象:宇宙特点:物质无穷无尽运动无穷无尽顺序:由近及远、由无知到未知三、合作交流 解决探究1、分析课文的第一部分:(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恒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各类恒星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一层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明确:恒星 不同点 相同点 说明方法体积 密度 表面温度大 很大很大 非常小
33、 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 全都是发光发热的 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中 不太大 不太小 只有几千度小 非常小 特别大 高达 3 万5 万摄氏度(2)三层: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3)第四层:说明方法:分类别。(4)第五层:小结第一部分,理解“宇宙是物质的”本质特征。2、分析 2、3 部分:(1)一、二层:主要说明宇宙是无穷无尽的,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2)三、四层:以太阳系为例,说明“整个宇宙都在运动,在发展”。明确并出示幻灯片:名称 定义 分类 特点恒星 自身能发出光和热的天体,如织女星、太阳。 1 体积很大,由非常稀薄气体物质组成。 - 5
34、 -2 体积比较小,由密度特别大的物质组成,温度高达 3-5 万摄氏度。 3 中等恒星,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温度几千度。行星 绕着恒星的不发光的星体。 不发光,绕恒星转动。星云 浮游在星星和星星之间,由尘埃和气体组成。 1 本身不发光,反射恒星的光亮的叫亮星云。2 本身不发光,是黑暗的,叫暗星云。银河系 由 1000 亿颗以上恒星组成的铁饼状的恒星系。 由 1000 亿颗以上恒星组成,呈环形,直径为 10 万光年。恒星系 由无数恒星组成的集合体,如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数以亿计的恒星系仍是宇宙的一个极小部分,飞快运动。(3)分析第三部分:先让学生谈谈他们所了解的人类征服宇宙的有关情况,然后引
35、导学生理解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以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四、小结课文1、说明方法:列数字:表面温度至少 3000 摄氏度。每秒钟能飞 16.7 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作比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光线和宇宙飞船。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打比方:萤火虫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恒星水滴,说明在宇宙里所占的比例极其微小。铁饼,环银河系的形状。 分类别:恒星大、小、中。星云亮星云,暗星云。举例子:仙女座。所有的星星和恒星系全都在飞快地运动着。太阳也带着地球和其他行星以每秒 19 公里的速度飞奔。 下定义:亮星云,
36、暗星云2、归纳宇宙的特征,分析说明的顺序:3、特点:物质无穷无尽 运动无穷无尽4、顺序:由近及远、由无知到未知恒星(肉眼可见)行星、星云银河系(肉眼可见)银河系外的恒星系太阳有行星(已知)其他恒星也有行星恒星系(已发现)别的恒星系5、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1) 准确性: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饶着他们转的吧。(表示推测,去掉便成肯定,不符合认识规律。)- 6 -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表明最小限度,去掉不准确。)表面温度高达 3 万-5 万摄氏度。(因为表面温度不等于内核温度。)大约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组成(表约数,去掉变确数,不科学。)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表明数量,去掉后
37、变成全部,不准确。)(2) 生动性: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尽的宇宙。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作萤火虫呢。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得数一千多年!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2、选做两本练习册。梦溪笔谈二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常见的文言词语。 2、学习叙述详略得当、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过程与方法:个人质疑-小组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常见的文言词语。 2、学习叙述详略得当、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教学时数: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 从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对绿色农业的关注导入。1请同学介绍本文的作
38、者及其作品梦溪笔谈 。 明确: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博学多闻,于天文、地理、律历、音乐、医药等都有研究。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举平生见闻,撰写梦溪笔谈 ,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水工高超、木工喻皓、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炼钢、炼铜的方法等,凡有见及,无不详为记录。又精究药用植物与医学。他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梦溪笔谈 ,共 30 卷。分故事、辨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药议等十七目,凡 609 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业、工程技术、文学、史
39、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二交流有关预习内容。 三讨论学习以虫治虫 1对照注释,自己疏通课文 对照注释,通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查工具书或提出疑问。 - 7 -2集体朗读,学生翻译课文 提示重点字词句: 界:地域,范围。 方为秋田之害:正在危害秋田里的庄稼。方,正、正在。为,成为。害,危害。 千万蔽地:成千上万,遍地都是。蔽,遮盖。 悉:全、都。 皆:全、都。 岁以大穰: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岁,年成。以,因。大穰,庄稼大丰收。 3分析层次:第一层:说明虫害发生的年代、季节和范围。一个“方”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第二层:写子
40、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灭尽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忽”字表明事出意外。害虫天敌的出现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现象,虽然在当时人们对此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但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 ,这是写它的外貌特征,突出“有钳” ,因为这是它消灭子方虫的有力武器。 “千万蔽地” ,说明为数众多。当它遇见子方虫时“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无比。 “旬日子方皆尽” ,说明剿灭害虫极为迅速,干净彻底。 “岁以大穰” ,一个“以”字强调了“大穰”的取得完全是由于天敌彻底消灭了子方虫,这就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这里启示我们:如何有效地
41、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第三层: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旧曾有之” 。 篇末点出“傍不肯”的名称,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4内容简要分析:(1) 简述文章主要内容。 以虫治虫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 ,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 (2)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明确: 形状 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 办法 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3)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5 拓展练习:说说我们身边生物防治方面的其他例子。如:青蛙、啄木鸟、蛇吃老
42、鼠等。四布置作业:1、抄写常用词语。2、 课堂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检查复习以虫治虫 。 二交流有关预习内容。 梵天寺木塔记述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解决高层建筑木塔不稳定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 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 。本文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 “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说明早在 1000 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三讨论学习梵天寺木塔 - 8 -1对照注释,自己疏通课文 对照注释,通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或提出疑问。 2集体朗读课文,学生翻译课文 提示重点字词句: 布:铺
43、、排。 故如此:所以这样。 贻以金钗:即以金钗贻(之) ,把金钗送给她。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但,只。讫,终了,完毕。实,使坚实。 人皆伏其精炼:人们都佩服他的高明。伏,通“服” ,佩服。其,他。3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全文分三层。第一层:讲建塔过程中关于塔身不稳定问题,工匠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这里首先交代建塔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一个“患”字,突出了“塔动”这一主要问题。塔“动如初” ,说明了建筑工匠未能解决这一主要问题,因为“塔动”的关键不在于“未布瓦”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第二层:写喻皓采用“布板” “实
44、钉”的办法,解决了“塔动”的问题。“无可奈何”一词道出了大家对解决“塔动”这一难题无计可施,反衬了喻皓很轻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突出喻皓技术之高。 “密使” “贻以金钗” ,写出了匠师为解决“塔动”问题,费尽心机,从侧面反映出在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对这一难题,一个“笑”字写出喻皓的神态,突出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轻松。 “此易耳”短短三个字,体现了他胸有成竹,技艺高超。 “如其言,塔遂定” ,一笔带过,用事实说明了喻皓的技艺高超。第三层,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应。 “人皆伏其精练” ,从侧面再次突出了喻皓在建筑方面的高明。4结合探究练习二,讨论本文在人物刻画上的特点。 提示:
45、 梵天寺木塔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工匠的“密使其妻”和喻皓的“笑”都很传神的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工匠对于塔动这一情况束手无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去见喻皓的妻子,请求喻皓的帮助。这一行动把匠师的用心良苦表露无遗。喻皓的“笑”则表现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轻松,胸有成竹。 反衬手法的运用:(1)用匠师的“无可奈何”来反衬;(2)工匠的费尽心思对喻皓做了侧面烘托;(3)篇末用议论句反衬烘托。四篇末小结:1 梦溪笔谈两则,文字简洁生动。 以虫治虫只用了 70 个字就记述了“傍不肯”在子方虫危害秋田作物时应运而生,迅速彻底地消灭了虫害,保证了农业大丰收的情况。梵天寺木塔仅用 13
46、0 个字就清楚地记述了喻皓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准确地解释了木塔稳定的原因。2详略得当是这两则短文又一特点。 以虫治虫介绍子方虫的天敌比较详细,介绍了“傍不肯”的外貌特征,数量之多,剿灭子方虫的情况,而介绍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这样就突出了“以虫治虫”这一中心。 梵天寺木塔记叙喻皓的语言较详,因为这最能体现他技艺的高超。对“塔遂定”的原因也写得较详,因为这是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有必要交代清楚。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则以“如其言”三字一笔带过。这样安排详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9 -五、作业:新课程论语八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学习的
47、态度和方法。2、掌握基本字词的含义。3、理解其中蕴涵的思想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法来理解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文中的名句。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态度和方法。2、古代语录体散文的特点。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一、 课文导入:同学们,在春秋末期,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弟 子 多 达 三 千 人 , 其 中 贤 人 就 有 72 位 。 他 的 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我们中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你们猜猜他是谁?孔子。你知道跟孔子有关的小故事吗?(学生简介孔子故事)大家回答得很好,说明同学们事前作了很充
48、分的预习,对孔子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的作品就是语录体散文集论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八则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75 页。二、论语简介。论语 , “论”是编纂、编辑的意思, “语”是话语,经典语句, “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三、一读:读准字音(根据书下注解,读准字音。)编纂( ) 说乎( ) 不愠( ) 罔( ) 殆( ) 教诲( ) 女( )孔圉( ) 谥号( ) 识之( ) 不悱( ) 一隅( )请同学们带着正确的字音朗读全文。四、二读:读懂解释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1、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 3、可以为师矣( )4、学而不思则罔( ) 5、思而不学则殆( ) 6、诲女知之乎( )7、不耻下问( ) 8、默而识之( ) 9、必有我师焉( )10、不悱不发( )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12、学而不厌( )五、三读:读会翻译- 10 -(每四人小组派一代表翻译一则句子。男生翻译,女生读答案:女生翻译,男生读答案。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八则句子。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