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梅岭三章教案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这三首诗,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学习作者写诗的意境,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3、提高学生的文章构思技巧,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 (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难点: 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旌旗(jing) 悬(xuan) 当纸钱(dang) 应有涯(ying
2、) (ya) 遍种(zhong) 即为家( wei) 2熟读这三首诗,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 二、导入新课 1934 年 10 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陈毅同 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 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 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 1936 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 在密密的草丛中 20 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 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解围而去。今天,我们学习的梅岭三章
3、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 。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这三首诗(教师范读,学生朗读、齐读,读出气势,读出感 情,直至熟练背诵,2亦可模仿课文录音朗读。 ) 简介:第一首诗的前两句用倒接法。照理说诗意顺序应是先写革命事业的开创自然是备极艰难,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再谈如今自己面临即将来到的牺牲的心情。但做诗要是顺着这个意思去写,就显得太平实。诗人把“断头今日意如何”一提前,把一个革命者面对牺牲的情景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给整个组诗造成了一种苍茫悲壮的基调。对读者来说,则能产生一种凝精聚神,急欲一读的强烈效果。而更重要的是,这个开头对整个组诗起到了大气包举,笼照全篇的作用。所以这是一个发端突兀,
4、豪气凌云的极好的起句。后两句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作结,是对前面自问式起句的呼应,也可以说是自答之词。但这里丝毫没有议论式的叙说,而是以一种奇特的悬想,形象地表明了陈毅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至死不渝的心迹,即使化作鬼魂,也要在九泉之下带领雄兵十万,将反动的统治者彻底埋葬!这个结句使人拍案叫绝,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一个视死如归,正气凛然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昂然挺立在读者的面前。第二首是抒写壮志未酬,死难瞑目的情怀,以及对战友满怀激情的鼓励。 “此头须向国门悬”句,化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中伍子胥的故事,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悲壮之感。接下来两句文气渐缓。结句“捷报飞来当纸钱”尤为精绝,不
5、仅与上首诗紧密呼应,而且从这一出人意表的想象中,透露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在临危之际,对革命事业仍然充满乐观主义的坚定信念。宋人陆游的绝笔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如以此与陈毅的这首诗相比,则陆游虽对国家的统一表示坚信不移,但细味诗意却悲而不壮。陈诗则于抑扬跌宕中尤显其悲壮,感人至深。第三首表达了诗人面对死亡的坦荡胸怀和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陈毅早年投身革命,从此就成了共产主义事业的马前卒,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英勇奋进,义无反顾。艰苦的斗争生活锤炼出坚定的革命意志,从战友们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血雨腥风应有涯” ,反动派对人民的
6、血腥屠杀总有一天要结束,人民终究会得到解放,光明的社会总归会到来,共产主义的理想必定会实现!为了革命的胜利,个人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就是对第一首自问式起句的最后回答。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壮烈的气概!2、请一个学生读小序,谈谈小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小序告诉我们这三首诗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写 作背景。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及诗人诗以明志的行为, 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 33、这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 革命精神? 内容概括 表现的革命精神第一章身在必死险境,回顾艰 表现了生死不渝
7、、誓与反动统治难创业的征战途程 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此生不见革命胜利, 死后必要招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 第二章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 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切盼人民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 解放的革命精神。作战,以胜利报告慰死者。第三章 诗人投身革命,以革命 表现了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 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失败,自由之花必将 盛开。 精神。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上节诗词中的生字词(二)继续讲新课: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提问:第一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首句用设问,总领全篇。回首平生,豪情无限。身经百战,部下多有牺牲。后两句生发奇特的想象,如果我今日牺牲必去阴
8、间召集旧部,率十万精兵新杀阎王。这里的阎罗,影射反动的首颌。一个 “斩”字,沉着痛快,笔力千钧。 2、提问:第二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回首南国革命战争已进行了十个年头,仍未成功我死 不瞑目,面对断头的今日,叮咛后死者,奋勇杀敌,频传捷报。 “烽烟”是 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狼烟作报警用,这里借代战争。 “此头须向国门悬”是汪精卫狱中杂感的原句。 煤山云树总凄凉,荆棘铜驼几变迁。 行去已无干净土,化来徒唤奈何天。 瞻鸟不尽林宗很,赋鹏知伤贾傅年。 ” 一死心期殊未了,此头须向国门悬。 头是国门,用春秋吴将伍子前服悬东门典故,意为死不瞑目,据城门高处以观天下大势。4“捷报飞
9、来当纸钱”令人想起南宋陆游的示儿 。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飞来”轻快,欢欣,联翩而至。纸钱祭死者,带有民族特色,时代色 彩。捷报当纸钱,活脱出将军之口,妙语天成,壮而不悲。 3、提问:第三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投身革命,革命就是我的家。 “血雨腥风”借喻反动当 局对革命人民的屠杀和镇压。 “应有涯”是作者的诅咒,也是预言。 “取 义成仁”是引用典故论语杀身以成仁” , 孟子 “舍生而取义” 。 “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大众解放的美好前景。 4、提问:这三首诗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 (1)用词准确、形象。 如:此去泉台招旧
10、部。用“招” ,旗帜鲜明,有声势,有感召力。用 “收” ,有动作无声势,比较平淡;用“率” ,不包括招集过程,显得突然;用“集” ,意与招略同,但旧属厌声,不含七律格律,续作平声也不如“招”字 响亮。 如:旌族十万斩阎罗。用“斩” ,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蒿临 下的气势,声调也猛烈高亢。用“杀”褒贬不分;用“伐” ,用力太过;用 打” ,与诗意不合。 如:捷报飞当纸钱。用“飞” ,轻快,欢欣,联翩而至,富于生命力和感情色彩。用“飘” ,太缓慢,令人不耐烦;用“传” ,无形象感;用“交” ,破坏诗的意境。 (2)借助想象和幻想 如: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轨阎罗。借助迷信说法,抒写情怀、
11、 反映生活、表达理想,可不排斥天国地获等虚幻境地和牛鬼蛇神之类的怪异现象。下泉台,招旧部,斩阎罗,比直接说一定要革命到底的好处在于:(一) 直观性。它将抽象的观念化作具体形象,使人感到鲜明生动,印 象深刻。 (二)含蓄性。阎罗是人人知晓、人人憎恶的阴间暴君,拿来影射世上反动势力的首领,耐人寻味。 (三)深刻性。通过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鞠躬尽瘁,死而不已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诗意,这是直说其事和空讲道理所达不到的境界。 全文小结 这三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展示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崇高理想。在写作5特色上,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想象奇伟,表现了诗人火一般的革命激情与理想,富有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上运用借代、借喻,引用典故等手法,使语言形象精练。板书设计梅岭三章陈毅第一章 生死不渝、誓战到底第二章 关心国运、切盼解放第三章 乐观坚定、不怕牺牲课后作业 1、课后练习一和二。 2 、默写这三首诗。 3、完成本节的基础训练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