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马斌荣《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4090841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斌荣《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斌荣《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斌荣《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马斌荣《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马斌荣《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医学统计学 ( Medical Statistics) 教学大纲(适用于影像、麻醉、护理、中药等专业)前 言医学统计学是国内外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 21 世纪临床医学从事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本知识,统计学方法被医学界比喻为整个医学大厦中的一个支柱。医学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的一门应用科学。通过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为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程,毕业后从事临床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医学统计学基础。掌握收集数据的正确方式,如实验设计、调查设计等;合理描述数据的统计特征,如统计指标的选择以及统计结果表达等;掌握

2、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实验和观察结果存在的差异及关联做出统计推断。本课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统计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的系统工作能力。教学形式: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参考学时分配内容 理 论 实 习 合 计绪论及统计基本概念 4 学 时 4 学时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2 学 时 2 学时离散趋势的统计描述 2 学 时 3 学时 5 学时正态分布及参考值 2 学 时 2 学时抽样误差与可信区间 2 学 时 3 学时 5 学时假设

3、检验 2 学 时 2 学时t 检验、两类错误和 t检验 4 学 时 4 学时方差分析 2 学 时 3 学时 5 学时相对数及其应用 2 学 时 2 学时率的标准化 2 学 时 3 学时 5 学时X 2检验 4 学 时 3 学时 7 学时非参数检验 2 学 时 3 学时 5 学时线性相关与回归 4 学 时 4 学时实验设计 2 学 时 2 学时合计 36 学 时 18 学时 54 学时教材:马斌荣 主编 .医学统计学 .第 4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理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第一章 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1.掌握医学统计学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2.样本应具有的特性

4、。熟悉1. 熟悉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2熟悉常用的四种抽样方法。3. 熟悉医学统计学的含义及其在医学中的运用。了解1. 了解三种常见的实验设计类型;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定义,医学统计学的定义、主要内容。2. 统计工作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总体与样本、抽样、概率、误差、随机变量等。3.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4.误差及分类5.统计工作的内容:统计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6.常用的四种随机抽样方法及实验设计类型7.医学研究中统计方法的应用8.医学统计的发展历史第二章 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教学目的要求掌握 1.掌握频数表的概念、编

5、制方法和用途。2.掌握平均数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熟悉1.熟悉直方图的绘制方法和主要用途。2.熟悉百分位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1. 频数分布表 编制方法、应用 求全距、确定组数,求组距、组限、划计汇总。2. 平均数指标 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等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3.三种常用平均数指标的比较4 直方图的绘制方法和主要用途5.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 百分位数与其他平均数指标的区别与联系、计算公式、四分位数间距、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第三章 离散趋势的统计描述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掌握变异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2.掌握正态分

6、布及其应用了解2. 了解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的函数形式和界值表。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1.衡量离散趋势的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 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2.应用离散趋势指标的注意事项 3.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正态分布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标准正态分布的概念、标准化变换。标准正态分布常用的界值 1.96、2.58 的含义4.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和制定方法。第四章 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掌握抽样误差、标准误及可信区间的概念。2.掌握标准误的计算方法 均数标准误的的计算公式。3.掌握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方法,点估计及区间估计,区间

7、估计的可信度与准确度。4.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了解1.了解抽样分布及分布特征。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1. 均数的抽样误差、标准误及可信区间的概念。均数的分布。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含义。2. 总体均数的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可信区间的涵义。3.了解抽样分布及分布特征4.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检验假设、检验水准 ,检验统计量,临界值,P 值第五章 t 检验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 t 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条件2. t 检验注意事项3.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熟悉1. t 界值表2. 配对设计资料的三种情况。3. 两样本方差齐性检验了解1. t 分布的图形与特征2.

8、 总体方差不等时的两样本 t检验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1. t 分布 t 分布的特点及应用2. 单个样本、配对样本、两独立样本 t 检验3.t 检验的注意事项4.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第六章 方差分析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熟悉1.熟悉方差分析的方法和应用。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基本思想、三种变异及其关系、F 值2.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3.几种实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第七章 相对数及其应用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 掌握率、比、构成比的定义及计算,2.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3. 率的标准化:标准化的意义和标准化率的计算方法

9、4. 率的抽样误差与区间估计熟悉1. 医学中常用的相对数指标。了解1.小样本时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1. 绝对数和常用相对数2.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3. 率的标准化:标准化的意义、方法和标准化率的注意事项4. 医学中常用的相对数指标。5. 率的标准误与区间估计。第八章 X 2检验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 x2检验的基本思想和用途2. 四格表资料 x2检验 基本公式和专用公式,连续校正,应用条件3. 行列表资料 x2检验4. 配对资料 x2检验。5. x2检验界值 3.84 和 6.63 的含义熟悉1. 率的 u 检验了解1.x2分布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1. x2检验

10、的用途和基本思想。2. 四格表资料 x2检验:基本公式和专用公式,连续校正,应用条件。3. 行列表资料 x2检验4.配对资料 x2检验。5.率的 u 检验第九章 非参数检验方法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 掌握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其适用的资料类型,2. 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和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熟悉1.非参数统计的概念及其意义,了解1.非参数检验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1. 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其适用的资料类型2. 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3.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4. 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第十章 线性相关与回归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线性相关与回归的含义2.掌握相关系数 r

11、的意义,计算及假设检验。3. 回归系数 b 的意义,计算及假设检验。3.掌握线性相关与回归的区别和联系熟悉1.线性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对资料的要求了解1.了解两相关变量的散点图、直线回归的意义.2.了解线性相关的概念和相关系数应用的注意事项;3.了解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和应用直线回归时的注意事项。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1.直线相关的概念、相关系数的意义、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方法( t 检验与直接查表法) 、相关系数应用的注意事项。2. 线性回归的基本概念、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线性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 t 检验)线性回归分析的注意事项3.线性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于联系

12、第十一章 多元线性回归与多元逐步回归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步骤、假设检验及其应用熟悉用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解多元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步骤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步骤3. 偏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自变量的选择方法5. 多元线性回归应用的注意事项第十二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统计表、统计图的基本结构2.常用统计表、统计图的种类3.编制统计表、统计图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熟悉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教学时数 3 学时教学内容1. 统计表、统计图的概念 2. 编制统计表应

13、注意的几个问题 原则、结构与编制要求、种类3. 绘制统计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统计图的结构 常用统计图的分类、制图的基本要求、常用统计图的定义和制图要求十三章 医学统计中的研究设计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1. 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概念、特点及其区别2.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3. 医学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4.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5. 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6. 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熟悉1.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2. 确定样本含量应当具备的条件和方法3. 常用的调查方法了解1.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概念2. 交叉设计和析因设计教学时数 实验设计 2 学时,调查设计 2 学时教学内容1.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概念

14、和特点 实验研究的概念、分类调查研究2.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3.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4.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5.常用实验设计类型6.确定样本量7.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8.常用的抽样方法第十四章 循证医学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 掌握循证医学的概念、基本要素、内涵和基本特点2. 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过程熟悉1. 循证医学的实施条件2. 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发展中的作用3. 循证医学个证据分级了解1. Cochrane 协作网及其宗旨、基本原则、组织结构2. 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情况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1.循证医学的定义、基本要素、内涵、基本特点和实施条件2.循证亦需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15、和意义3.循证医学的证据分级4.循证医学的基本过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二)实验目的 根据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课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不同资料的统计分析思路及方法,同时要求学生掌握计算器和基本掌握国际流行统计软件 SPSS 的使用方法,能用计算器和 SPSS 软件来完成资料的基本分析。通过对具体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收集数据的正确方式,合理描述数据的统计特征,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实验和观察结果存在的差异及关联做出统计推断。(三)实验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见表 2 (四)实验时数 18 学时二、正文(一)基本要求 掌握:通过实验课的实际操作,掌

16、握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掌握各个统计指标的适用条件和统计推断的检验方法和步骤。掌握统计图、统计表的绘制原则和方法。能够准确判断资料类型。熟悉:各个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统计图、表适用的资料类型。了解:各个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二)项目总表表 2 实习教学内容实验类别 实验类型序号 实验名称 学 时验证设计综合 必做选做1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 验证 必做2 统计图表 3 验证 必做3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3 验证 必做4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3 验证 必做5 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 3 验证 必做6 秩和检验与相关回归分析 3 验证 必做实验一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实验方法:

17、例题练习实验目的:1. 掌握数值变量数据描述性指标的计算及其适用条件2.熟悉 95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计算,牢记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实验原理:平均数、正态分布实验二 统 计 图 表实验方法:例题练习实验目的:1.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用途2.熟悉常用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实验原理:统计图表的构成及其编制原则和要求实验三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实验方法:例题练习实验目的:1.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2 掌握 t 检验和 u 检验的计算及应用条件3. 熟悉标准差与标准误在应用上的不同实验原理:t 检验、假设检验实验四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实验方法:例题练习实验目的:1.明确医学上常用的几种相对指标的意义和应用范

18、围2.掌握运用率的标准化法可消除资料内部结构不同的影响,以利客观分析实验原理:相对数、率的标准化实验五 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实验方法:例题练习实验目的:1.掌握率的标准误及可信区间估计方法2.掌握 X2、u 检验检验各种公式的用途和适用条件实验原理:X 2 检验、假设检验的原理实验六 秩和检验与相关回归分析实验方法:例题练习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的秩和检验方法2.熟悉双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实验原理:变量值的位置排布和线性相关与回归及假设检验参 考 书 目1. 徐勇勇主编 , 医学统计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 孙振球主编 . 医学统计学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倪宗瓒主编 .卫生统计学 .第 4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颜虹主编 . 医学统计学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陈长生主编 . 卫生统计学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6、倪宗瓒, 卫生统计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7、倪宗瓒, 医学统计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临床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