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摩擦力教学设计课题 摩擦力 课时 2 课时主备人 王婷 时间 2018.10.19教材分析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平衡、动量、能量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学生对该内容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许多力学问题的解决。本节课的重点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在设计中对教材进行了有意识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处理。首先,把教材中一课时内容分为二课时,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基本概念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以及最大静摩擦力上一课时,这样学生会有充足的时间去科学探究;另一课时为滑动摩擦力的探究;其次,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结合。学生分析学生在
2、初中已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只是对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的计算并不了解;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综合分析能力比较欠缺,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教学侧重点,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知识与技能 (1)知道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2)理解最大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3)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验
3、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重点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 FF n 解决具体问题。难点 静摩擦力有无、大小的判定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引入生活中,我们穿衣、吃饭、行走都离不开摩擦,那么1、请同学们举例说说身边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和例子。思考并回答:搓手,用手拿东西,走路,课本在桌面滑动,行使的车轮与地面1让学生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他们学习摩擦力的兴趣和好奇心。2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并能应用于生活教学
4、理念。感受摩擦力1请学生在课堂上亲身试验- 用手推桌子。2总结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学生进行观察,从中发现: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条件,与初中的知识进行比较,归纳出两种不同类型的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对实例分析,初步了解摩擦力,为下面的探究打基础。摩擦力。探究静摩擦力问题 1:刚才同学们伸出一个手来推桌子,桌子为什么没有运动?这些静摩擦力是物体处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总结:静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所产生的相互作用。问题 2:思考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1)两物体间的接触面不光滑(2)两物体应该接触并相互挤压(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5、力是一个矢量,那么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怎样的呢?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逐渐增大拉力直到木块运动为止,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问题 3: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一个固定值吗?它与压力有关系吗?如何确定其大小?问题 4:当物块刚要开始滑动时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叫什么?归纳总结静摩擦力的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桌子和地面之间存在静摩擦力。学生动手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判断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随着拉力增大弹簧秤的示数增大。由二力平衡判断出静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他们思考,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利用问题串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利于学生突破
6、静摩擦力方向判断的难点。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分问题 5:静摩擦力能不能发生在运动的物体之间?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学生思考并回答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小结:1、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外力(及物体运动的状态)有关,大小可在一个范围内变化,即 。mf02、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并且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最大静摩擦力:指刚要出现相对运动但还未出现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4、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同等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二者近似相等。5、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有关。6、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7、进行总结及时小结有利于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完整化课堂练1、如图所示,A、B 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 作用在 A 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B 之间无摩擦力BA 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C B 受到 A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D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2、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称一块重为 5N,把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木学生自主完成,检测对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练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完整化习块。(1)当弹簧测力计读数是 1.5N 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 摩擦力,大小是 N
8、,方向 。(2)当弹簧测力计读数是 2.1N 时,木块刚好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 摩擦力,大小是 N,方向 。3、三个木块 A、B、C 在水平推力 F 的作用下靠在竖直墙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与墙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B. B 受到 A 作用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C. B 受到 A 作用的静摩擦力,方向与 C 作用在B 上的静摩擦力方向一定相反D. 当力 F 增大时,A 受到墙作用的静摩擦我们发现当拉力达到一定值时物块就开始滑动,此时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就变为滑动摩擦力。那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动手实验:“感受摩擦力”学生利用自己的手掌在
9、桌面上向前推进一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感受手对桌面压力的大小不不同影响手滑动的容易程度,再将桌面换成毛巾面进行实验,从而有效回顾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问题 1:通过比较,感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动手实验感受摩擦力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实验回答老师的问题与正压力接触面的学生的亲身感受能够有效唤起以往的学习经验,有利于温故而知新。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后再设计实验,避免了实验中经常A B C F探究滑动摩擦力问题 2: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及动摩擦因数到底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该实验设计的难点是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引导学生根据二力平衡
10、的知识,拉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从而进行测量。要 确保拉力的大小 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就必须使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有同学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问题 3:这样能够确保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吗?问题 4:如果不能,那怎样改进呢?将木块的运动转换为木板的运动,将木块相对与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转换为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得到弹簧秤此时所测量的力的大小就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问题 5:实验数据怎样进行记录?问题 6:如何处理数据?问题 7: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问题 8:我们得到了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定量计算公式,那么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定呢?我们利用
11、毛刷演粗糙程度有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着设计实验出现的混乱和错误的现象,使学生养成实验前先认真思考和制定计划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完成探究实验的方案,通过实验的探究,同时加强实验的操作技能。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用毛刷在桌面上向前推,(分别演示向左推和向右推),注意观察刷毛显示出的现象,请说说从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课堂小结小结: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F = FN F N为正压力; 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 与接触面的材料 粗糙程度有关。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总结及时小结有利于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完整化课堂练习1、在家里的卫生间里,为
12、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卫生间地面应铺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B.人沐浴时穿的拖鞋底要带有凹凸花纹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 D.穿鞋底光滑的塑料拖鞋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擦黑板。已知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为 8 N,与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则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滑动摩擦力是( )。A.2 N B.3.2 N C.20 N D.32 N3、 (拔高)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 Q 相连,连接滑轮和 P、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 Q 与 P 之间以及 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 ,两物块的质量都是 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 F 拉 P 使它做匀速学生自主完成,检测对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练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运动,则 F 的大小为( )。A.4mg B.3mg C.2mg D.mg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学生认真完成及时练习可以使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所学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