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景” 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 与“神”的关系。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学习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学习过程 一、 题解 “故” 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 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 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
2、然的“客观色彩” 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 “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 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 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 1913 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 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 ,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
3、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 年 9 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从 1921 年 9 月至 1933 年 3 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年 4 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 年 2 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
4、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 年 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 故都的秋 。 本文写于 1934 年 8 月。 1933 年至 1936 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
5、认识作者通过描写 “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三、 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 1、2 自然段) 1、 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 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 312 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 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 秋蝉残鸣而报秋
6、 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 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第 13、14 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四、 组织学生讨论几个问题。 1、 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明确: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 北” 。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 ,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 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 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
7、秋色图。“神” 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 是“ 清”“静”“ 悲凉”。 3、 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 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5、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
8、“ 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 主观色彩” 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举例说明。 明确: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上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
9、,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 ,“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 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 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6、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10、。 五、 鉴赏要点 1、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在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 ,并笼罩着淡淡的“ 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池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和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园;而写作者“ 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 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数语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
11、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 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 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课文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锤练,认真琢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两段对槐树和秋雨后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这两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3、
12、 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课文写故都的秋,紧扣“清”“ 静”“悲凉”,是通过选择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刻画的。比如写北国槐树娜 一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 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潜意识水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 这些都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在描写某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文中写到的“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秋蝉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 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 板书
13、感受:清 静 悲凉 对北国之秋的 1、总起 向往:饱尝、秋味 江南之秋 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 (对比、衬托) 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槐树的落蕊 绘秋:清、静 抒发了赞美、眷念 记叙 秋蝉的残声 悲凉 故都自然风物的真 秋雨话秋凉 情,流露出深远的 2、分写 秋树的奇景 忧思和孤独感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 深 议论 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化 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3、 总括 (呼应、对比) 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呼应) 随堂练习故都的秋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散文钞(cho) 一椽(chu n) 嘶(s)叫 耗(ho)子潭柘(zh)寺
14、落蕊(ru) 橄榄(l n) 落寞(m)普陀(tu)山 房檩(ln) 陪衬(chn) 夹袄(o)廿(nin)四桥 着(zhu)衣 混沌(dn) 椭(tu )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 (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了。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 ,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
15、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下列句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阵()雨过,云渐渐地卷()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
16、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京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我虽则外国的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若你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选集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 ,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唉,天可真凉了” (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