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川教版历史七下《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179888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历史七下《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川教版历史七下《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川教版历史七下《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川教版历史七下《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川教版历史七下《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举制度的创立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影响课堂小结,第 3 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此图为宋人所画,根据画面可以想见唐宋时科举考试的情景。,科举考试图,中国第五大发明,导入,科举制度的创立,科举制创立背景,1.九品中正制选官弊端严重;,2.隋统一后急需大批人才。,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这种官吏选拔制度由地方政府进行,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两晋南北朝沿用,至隋文帝废止,行之四百年。,魏文帝曹丕 187226.6.29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b州)人,陈群 字长文 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九品中正制,廿二史札记谓:“魏文帝初定九品中正之法;郡邑

2、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小中正品第人才,以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以上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推荐考察为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晋书王沈传,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西晋左思咏史诗,只注重门第,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隋文帝杨坚 541604 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废止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隋朝科举制度,隋炀帝始设进士科,国家用考试的方法以才取人,宣告科举制度的诞生。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一直为以后的封建朝代所沿用,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封建国家选官的基本制度。,隋炀

3、帝杨广 569618 文帝杨坚次子,头戴方帻z,上穿宽袖衣,下着曳地裳,腰束宽带,脚穿舄x。,隋朝文官俑,607年丁卯,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沈起伟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史卷),杨纂大业中进士举。 旧唐杨纂传,zun,科举制正式创立标志 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的发展,唐承隋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在科目的设置、类别的划分、科试的内容、科场规章等方面,唐朝更加详备,更加完善,并逐渐制度化。,唐朝科举制度,基本特征,分类,“非常之人”,唐太宗李世民 599649,sho,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 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

4、由州县者曰乡 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 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 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 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 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 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 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唐朝科举制度简表,常科考试程序:州府考试(初试)尚书省考试(省试)吏部考查量才任用,女皇武则天 624705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改革科举制,在开设文举的同时也开设武举。为防止考生和考官作弊,武则天创设了糊名制,这种办法行之有效,一直沿用至今。为了严防选官舞弊,她还创立了殿试

5、制度。,创设糊名制,开设武举,创立殿试制,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置武举制度。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唐朝大将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据统计,从唐武科正式开考,迄至清代光绪年间废武科,有史籍可考的武状元共有171名。,唐代彩绘涂金穿明光铠武士俑,彩绘贴金陶武官俑 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唐三彩文官俑 陕西省干县章怀太子墓出土,唐朝彩绘釉陶文官俑 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登 科 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矣,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曲江流饮,曲江春晓,曲江盛会,唐代进士及第后,要题名于大雁塔,考中进士称为“

6、雁塔题名”。,大雁塔进士题名帖拓本,大雁塔 (陕西西安),雁塔题名,及第后宴曲江 唐刘沧 及第新春选胜游, 杏园初宴曲江头。 紫毫粉壁题仙籍, 柳色箫声拂御楼。 霁景露光明远岸, 晚空山翠坠芳洲。 归时不省花间醉, 绮陌香车似水流。,杏园宴,科举制度的影响,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2.对以后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影响,1.为隋唐时期的繁荣提供人才支持;,中国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到清朝末年废除,历经唐、宋、元、明、清,有着1300年的历史。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但保留下来的状元墨迹世间却只有一张,那就是明代庄园赵秉忠的殿试对策。,明万历二

7、十六年(1598)状元卷,状元赵秉忠 15731626 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青州市)人,广州科举考试的贡院,贡院,即贡士院,是科举考试的专用考场。科举制度产生之初,并没有专用考场,省试一般在吏部南院举行。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转由礼部掌管,开始建立贡院。宋哲宗以后,礼部、各州皆建贡院。明代贡院形制已经规范化、制度化。清代沿用不变,府州县设试舍(考栅),京师及各省城则设贡院。,初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后经不断扩建,至清同治年间巳形成一座占地30余万平方米、考生号舍达20644间的中国最大科举考场。仅清代经过江南乡试后考中状元者58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一半以上。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吴承恩

8、、方苞、袁枚、林则徐、邓廷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历史名人均为江南贡院的考生或考官。,江南贡院牌坊(南京市),在江南贡院中了举人,就需跨过栏杆,谓之“鲤鱼跳龙门”。,江南贡院至公堂,江南贡院号舍,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隋唐统治者创立和发展科举制度,一方面是为了选拔人才,另一方面又是为了控制人才。但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gu,zh,g,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位于西安兴庆公园内,自唐至宋,及元、明、清,中国科举制度吸引诸多远邦近邻。进士及第后,有的荣归故里,有的在

9、中国入仕授官,有的在中国长期生活。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进士及第后仕于唐,逝世于中国。,阿倍仲麻吕来华学经图,越南进士题名碑林 位于越南河内文庙国子监内,科举制度对日本、朝鲜和越南曾发生过较大的影响。788年,朝鲜开始仿唐制实行以儒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制度,直到1893年才废除。越南以儒学为内容,实行科举考试是从公元1075年开始的,直到1915年1919年间才正式废除。,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孙中山五权宪法,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

10、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孙中山五权宪法,课堂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学习活动,大雁塔,曲江春晓,曲江流饮,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史海拾贝,大雁塔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内,原名慈恩寺浮图,或慈恩寺塔,为保存玄奘由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唐代科举取士,考中进士的人先在曲江池举行宴会,叫做曲江会,然后集中到慈恩寺在大雁塔下题名。他们先在一张方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籍贯,推选一人写一篇记事文,附在后面,然后再刻在大雁塔石碑上。,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发展,科举制的影响,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选官制度 2.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3.科举制的正式创立标志,1.科举制成为唐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 2.科举制基本特征 3.科举制的分类 4.唐朝科举制的一般特征 5.对录取者的任用,1.科举制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科举制的影响,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